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家食  拼音:jiā shí
不为禄仕而自食于家。《易经。大畜卦。彖曰》:「不家食,吉。」《醒世恒言。卷四○。马当风神送滕王阁》:「何不进取,身达青云之上;而困于家食,受此旅况之凄凉乎?」
《國語辭典》:私家  拼音:sī jiā
1.大夫以下之家。《礼记。礼运》:「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唐。孔颖达。正义:「大夫以下称家。」
2.家。《旧唐书。卷一二三。李巽传》:「虽在私家,亦置案牍簿书,勾检如公署焉。」
3.私人、平民。相对于公家、官吏等而言。
《國語辭典》:乾没(乾沒)  拼音:gān mò
1.侥倖获得利益。《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始为小吏,乾没,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晋书。卷八六。列传。张轨》:「霸王不以喜怒兴师,不以乾没取胜。」
2.暗中吞没他人的财物。《旧五代史。卷一○八。汉书。列传。李崧》:「屿仆葛延遇为屿商贾,多乾没其赀,屿笞责之。」《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他便呈上两张银票,却乾没了一张。」
《國語辭典》:公馆(公館)  拼音:gōng guǎn
1.古代公家所造的馆舍。《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将犯人寄监,亲自坐轿上公馆辕门面禀了抚军。」
2.仕宦的寓所。《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先打听洋务局总办的公馆,打听著了,暂时在城里大街上一家客店住下。」
3.敬称他人的住所。《文明小史》第二四回:「一行人找到了华甫母舅的公馆里来,暂时住下不题。」
4.旅舍。《醒世恒言。卷五。大树坡义处送亲》:「我家不是公馆,柴火不便,别处去利市。」
《漢語大詞典》:官烛(官燭)
公家供给、供官吏办公用的蜡烛。初学记卷二五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巴祇 为 扬州 刺史,与客坐闇中,不然官烛。”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尝答齐国移文启》:“方其宠锡,独有光前,官烛斯燃,更慙良史,宵光可学,乃会耆年。” 唐 杜甫 《台上》诗:“何须把官烛,似恼鬢毛苍。”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中有家问,即令灭官烛,取私烛閲书。閲毕,命秉官烛如初。”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奎堂校士春蚕叶,官烛修书秋兔毫。”
《漢語大詞典》:廪给(廩給)
亦作“廪给”。
(1).俸禄;薪给。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自惭廩给厚,谅使井税先。” 元 揭傒斯 《靖州广德书院记》:“其为屋椽础之数若干,工匠之计若干,自相攸迄成之岁月、廩给之寡伙,咸俾刻于碑阴焉。”
(2).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臣以为不幸有疾,罢之可也,至于廩给,糜费於累岁,而追索於一朝,固亦难矣。”
(3).谓发给廪禄。《宋史·兵志八》:“乞严敕州、军按月廩给。”
(4).泛指衣食等生活资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修鳞》:“ 梅 或偶供廪给,必力辞不受。”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今则畎澮纵横,桑麻翳薈,神京廩给,悉仰南方。”
《國語辭典》:廪粟(廩粟)  拼音:lǐn sù
1.公家库藏的谷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于是反国发廪粟以赋众贫,散府馀财以赐孤寡。」
2.公家所供给的饷俸。唐。韩愈〈进学解〉:「月费俸钱,岁糜廪粟。」元。马祖常〈室妇叹〉诗:「咄哉室妇尔何为,卉衣廪粟充冻饥。」
《國語辭典》:冗食  拼音:rǒng shí
1.吃閒饭。《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今女嬖令色,充积闺帷,皆当盛其玩饰,冗食空宫。」
2.旧时在朝廷值班,不回家吃饭,而由公家供给饮食。《周礼。地官。橐人》:「掌共外内朝冗食者之食。」
3.散发仓廪粮食,使人民得以维生。《汉书。卷一○。成帝纪》:「避水它郡国,在所冗食之。」
《漢語大詞典》:冗吏
(1).无固定职事的官吏。周礼·地官·槀人“掌共外内朝宂食者之食” 唐 贾公彦 疏:“宂,散也。外内朝上直诸吏谓之宂吏,亦曰散吏。”
(2).多余无用的官吏。 唐 符载 《夏日卢大夫席送敬侍御之南海序》:“二年春,皇帝以易简之道大黜冗吏。”
《國語辭典》:私人  拼音:sī rén
1.个人。相对于公家而言。如:「私人财产」、「私人著作」。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均贫富主义之别解》:「自马克斯以后,学说一变。此派不取共产主义,惟主张以产业机关归诸国有,禁私人占有土地,而以土地所得,分配各人,是为近世社会主义。」
2.亲戚故旧。《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发审局的人,又大半是康太守的私人,早已请过示的了。」
《國語辭典》:廪食(廩食)  拼音:lǐn shí
官府发给的粮食。《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國語辭典》:廪稍(廩稍)  拼音:lǐn shāo
官吏的粮食、俸禄。宋。钱公辅义田记〉:「其下为卿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國語辭典》:缴纳(繳納)  拼音:jiǎo nà
以财物缴交与主管单位。如:「缴纳税款」。
《漢語大詞典》:役事
(1).劳役之事。周礼·地官·乡师:“既役,则受州里之役要,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2).泛指公家的各种事务。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贡赋之外,皆役事也。起军旅,兵役也;田,田役也;役,力役也;追胥,守望之役也。”
(3).泛指事务。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愈 既不获辞,既助其凡役事,退又为铭云。”
(4).犹办事。国语·晋语一:“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君立臣从,何贰之有?” 韦昭 注:“役,为也。”
《國語辭典》:公务(公務)  拼音:gōng wù
公家的事务。如:「我常因处理公务而自动加班。」《宋史。卷二七七。列传。张鉴。论曰》:「从吉勤于公务而疏于训子,固未得为尽善也。」
《國語辭典》:受田  拼音:shòu tián
旧时人民成年后,接受公家所给的田,称为「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