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光身
(1).孤单一人。多指无配偶、无家庭的人。 鲁迅 《彷徨·祝福》:“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谁料到?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 沈从文 《新与旧》:“ 战兵 年纪正二十四岁,还是个光身汉子。”
(2).空身。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七:“前面 宝山路 无法通行,只有从后门出去,还可想法。于是大家胡乱吃了一些早饭,便光身走出后门。”
(3).裸体。
《国语辞典》:光身人儿(光身人儿)  拼音:guāng shēn rén ér
1.裸露著身体。如:「小孩等不及穿衣服,光身人儿就跑出浴室了。」也作「光身」、「光身子」、「光人」。
2.孤单一个人。多指无配偶、无家庭的人。如:「自从配偶去世后,他就成了光身人儿。」也作「光身」、「光身子」、「光人」。
3.比喻身无长物,空身一人。如:「当时火势猛烈,他只能光身人儿的逃出来。」也作「光身」、「光身子」、「光人」。
《国语辞典》:光身汉(光身汉)  拼音:guāng shēn hàn
太监。《金瓶梅》第六四回:「你我一个光身汉老内相,要他做甚么。」
分类:太监
《国语辞典》:光身子  拼音:guāng shēn zi
1.裸露著身体。如:「这小孩老爱光身子乱跑,一不小心就著凉了。」也作「光身人儿」。
2.孤单一个人。也作「光身人儿」。如:「他眼光太高,到现在还光身子呢!」
3.空身,指身无长物。如:「他工作多年却没有储蓄的习惯,所以如今还是光身子一个。」
《國語辭典》:白身  拼音:bái shēn
平民。唐。高适〈宋中遇刘书记有别〉诗:「白身谒明主,待诏登云台。」《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國語辭典》:白身人  拼音:bái shēn rén
平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多保道:『兄长不过是白身人,便弄上一个显官,又无四壁倚仗,到彼地方,未必行得去。』」
《國語辭典》:空身  拼音:kōng shēn
不携带物件。《三国演义》第五○回:「独云长不获一人一骑,空身回见玄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每日午饭已毕,便空身走去山里寻几个獐鹿兽兔还家。」也作「罄身」。
《國語辭典》:赤条精光(赤條精光)  拼音:chì tiáo jīng guāng
光著身子,丝毫不挂。《红楼梦》第八○回:「洗澡时不防水略热了些,烫了脚,便说香菱有意害他,赤条精光赶著香菱踢打了两下。」
分類:光身空无
《國語辭典》:赤体(赤體)  拼音:chì tǐ
光著身子,未穿衣服。《三国演义》第五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漢語大詞典》:髡裸
亦作“髠裸”。亦作“髠躶”。 谓脱去衣帽,剃去头发,露顶光身。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碣:“纵归田里, 可久 髠躶而返。”
《漢語大詞典》:徒裸
光身,不穿衣服。《淮南子·齐俗训》:“虽之夷狄徒倮之国,结轨乎远方之外,而无所困矣。” 高诱 注:“徒倮,不衣。”
《國語辭典》:吉光片羽  拼音:jí guāng piàn yǔ
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吉光片羽指神兽的一毛。比喻残馀仅见的文章或书画等艺术珍品。明。王世贞《三吴楷法十册》:「此本乃故人子售余,为直十千,因留置此,比于吉光之片羽耳。」
《漢語大詞典》:吉光
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名。一说神马名。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燋。”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腾黄之马,吉光之兽,皆寿三千岁。”云笈七籤卷八四:“天马者,吉光、腾黄之兽也。”参见“ 吉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