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任贤臣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滁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1 【介绍】: 明河南裕州人。弘治间举人,官监察御史。正德间刘六、刘七义军攻裕州,贤方里居,军民共守,城陷被杀。
常任贤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常任贤,号复所,陕西米脂县高渠乡高庙山人,明朝末期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山东东昌府知府、四川顺庆府知府、成都府知府、安绵兵备道副使等。崇祯二年,升任四川按察使,平定盗乱,后改任山西布政使,因病致仕。
《漢語大詞典》:任贤(任賢)
委用德才兼备的人。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人君之道:清浄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然则取士之方,任贤之事,故陛下素来所深知。” 宋 王禹偁 《拟贬萧瑀出家诏》:“朕失任贤之道,昧则哲之明,遂令宰执之中,互生猜忌,以致君臣之际,有是暌离。”
《国语辞典》:任贤用能(任贤用能)  拼音:rèn xián yòng néng
任用有德贤、有才能的人。《三国演义》第六○回:「刘季玉虽有益州之地,禀性闇弱,不能任贤用能。」也作「任贤仗能」、「任贤使能」。
《国语辞典》:任贤仗能(任贤仗能)  拼音:rèn xián zhàng néng
任用有贤德、有才能的人。唐。杨炎〈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序〉:「故大人之作,必先靖难,以摧凶取暴为治国,以任贤仗能为建功。」也作「任贤使能」。
《國語辭典》:任贤使能(任賢使能)  拼音:rèn xián shǐ néng
任用有贤德、有才能的人。《吴子。料敌》:「有不占而避之者六……四曰陈功居列,任贤使能。」《三国演义》第八二回:「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也作「任贤仗能」、「任贤用能」。
《分类字锦》:力本任贤(力本任贤)
汉书董仲舒传朕夙寤晨兴惟前帝王之宪永思所以奉至尊章洪业皆在力本任贤
分类:功德
《國語辭典》:无为(無為)  拼音:wú wéi
1.不从事人为干预,而任万物自然生长之意。《老子》第三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2.以德化民,不采政刑。《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宋。王安石 赠上元宰梁之仪承议诗:「民欺自不忍,县治本无为。」
3.勿、不要、不必。《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閒事。』」
4.县名。位于安徽省芜湖县西。三国时曹操攻孙权,筑城于此,师老无功,因称无为城。宋置无为县,明时省县入州,清仍之,至民国改州为县。
5.佛教用语。非造作,非条件构成的。如:「虚空是无为法。」
《國語辭典》:无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
《漢語大詞典》:修官
选任贤能。左传·襄公十六年:“ 平公 即位, 羊舌肸 为傅……改服,修官,烝于 曲沃 。”一说“修官”为修理馆估。见 清 俞樾 《群经平议·左传二》“改服修官”。修,一本作“ 脩 ”。
《漢語大詞典》:委裘
(1).吕氏春秋·察贤:“天下之贤主,岂必苦形愁虑哉?执其要而已矣……故曰 尧 之容若委衣裘,以言少事也。” 陈奇猷 校释:“谓 尧 之时,天下无事, 尧 之仪表,乃委曲其衣裘,消閒自得。古者长衣,有事则振衣而起,无事则委曲衣裘而坐也。”后以“委裘”指君主任贤举能。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物色关下,委裘 河 上。” 李善 注引 晏子 曰:“治天下若委裘,用贤,委裘之实。 桓公 听 管仲 ,而 赵襄子 信 王登 ,此之谓委裘。”《隋书·元孝矩传》:“恭膺宝命,实赖元功,方欲委裘,寄以分 陕 ,何容便请高蹈,独为君子者乎!”参见“ 委衣 ”。
(2).旧谓帝位虚设,唯置故君遗衣于座而受朝。《汉书·贾谊传》:“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委裘,若容衣,天子未坐朝,事先帝裘衣也。” 王先谦 补注:“‘遗腹’与‘赤子’对文,植遗腹,故但朝先帝裘衣。” 南朝 梁 张缵 《南征赋》:“挟 仲谋 之雄气,朝委裘而作辅。”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臣 光 曰﹞ 程元振 、 鱼朝恩 相继用事,窃弄刑赏,壅蔽聪明,视天子如委裘,陵宰相如奴虏。” 章炳麟 《訄书·杂志》:“ 元帝 贵由 没而委裘三年,未有压纽之主。”自注:“ 定宗 崩后,议所立未决,当是时,已三岁无君。”
(3).指幼君在位。因幼君不胜礼服,坐朝则委裘于地,故称。晋书·穆帝哀帝废帝纪论:“ 孝宗 因繦抱之姿,用母氏之化,中外无事,十有餘年……赞曰:委裘称化,大孝为宗。遵彼圣善,成兹允恭。”晋书·后妃传论:“而 明穆 、 康献 ,仍世临朝,时属委裘,躬行负扆。”
《漢語大詞典》:委衣
犹垂衣。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志如死灰,形如委衣,安精养神,寂寞无为。” 清 梅曾亮 《上某公书》:“其操之也若发机,其纵之也若委衣。”参见“ 委裘 ”。
分類:垂衣
《漢語大詞典》:无选(無選)
指不任贤人。逸周书·程典:“比事无政,无政无选,无选民乃顽,顽乃害上。” 孔晁 注:“无雋选之士在官,故顽民害上。”
《漢語大詞典》:枉错(枉錯)
(1).《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后因以“枉错”指举直错枉,任贤去佞。 晋 潘岳 《关中》诗之一:“於皇时 晋 ,受命既固。三祖在天,圣皇绍祚。德博化光,刑简枉错。”
(2).错断;错误。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恐怕前官枉错了,你有不尽的言词,从实説来,我与你做主咱。”《元典章·台纲一·内台》:“诸公事行下所属而有枉错者,承受官司即须执申。”
分類:错误任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