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酱瓿(醬瓿)
汉书·扬雄传下:“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 鉅鹿 侯芭 常从 雄 居,受其《太玄》《法言》焉。 刘歆 亦尝观之,谓 雄 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酱瓿”原指盛酱的器物,后用为“覆酱瓿”之省,喻著作的价值不为人所认识,只能用来盖酱瓿而已。 唐 陆龟蒙 《袭美题郊居次韵》之八:“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 宋 王安石 《进〈字说〉》诗:“但可与人漫酱瓿,岂能令鬼哭黄昏。”
《漢語大詞典》:直钱(直錢)
值钱,价钱高,有价值。汉书·食货志下:“黄金重一斤,直钱万。” 唐 白居易 《贫家女》诗:“緑窗贫家女,寂寞二十餘,荆釵不直钱,衣上无真珠。”朱子语类卷十五:“古人空手,硬不相见,束脩是至不直钱底,羔鴈是较直钱底。”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上面万千景致,生数般蹺蹊作怪直钱的飞禽走兽。”
《國語辭典》:值钱(值錢)  拼音:zhí qián
有价值。《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先生要往南京,哥如今写一封书子去,与少卿表弟和绍光先生。这人言语是值钱的。」《红楼梦》第四五回:「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也作「直钱」。
分類:值钱价值
《漢語大詞典》:双南金(雙南金)
(1).指品级高、价值贵一倍的优质铜。后亦指黄金。 晋 张载 《拟四愁》诗:“佳人遗我緑綺琴,何以赠之双南金。”
(2).喻指宝贵之物。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引》:“今復来 连山 ,以前所得双南金出於裓,亟请予賡之。”
《國語辭典》:意义(意義)  拼音:yì yì
意旨、理趣。《三国志。卷二八。魏书。王凌传》:「旌先贤之后,求未贤之士,各有教条,意义甚美。」
《国语辞典》:寸金  拼音:cùn jīn
1.一块金子。比喻价值昂贵。如:「寸土寸金」。《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一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那里寻?」
2.约一寸长或一寸宽的小块。《水浒传》第三回:「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
《國語辭典》:价值(價值)  拼音:jià zhí
1.泛称物品的价格。《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交易事已成,不必说了,只是我们毕竟有些疑心,此壳有何好处?价值如此?」《红楼梦》第一三回:「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叩之,玎珰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赞。贾珍笑问价值几何?」
2.以各种等值标准或交换标准所表示的价值,如成本、重置成本、市价等。
3.凡有助于促进道德上的善,便是价值。如以真、善、美为追求的理想,且持此以为衡量的准绳,则视为价值。
4.正面作用。如:「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是否具有价值,后人自有评论。」
《漢語大詞典》:十金
(1).十斤金或十镒金。表示价值小。史记·游侠列传:“及 剧孟 死,家无餘十金之财。”汉书·扬雄传:“﹝ 扬雄 ﹞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
(2).十斤金或十镒金。表示价值大。晋书·范宁传:“蒱酒永日,驰鶩卒年,一宴之饌,费过十金。” 唐 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万里须十金,妻孥未相保。”
分類:价值
《国语辞典》:不值钱(不值钱)  拼音:bù zhí qián
低贱、没价值。《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昨儿,黄老先生把我们外官说得那样不值钱!」
分类:低贱价值
《漢語大詞典》:千金价(千金價)
价值极高。 汉 王充 论衡·率性:“世称利剑有千金之价。” 唐 陈凝 《马》诗:“自有千金价,寧忘 伯乐 酬。”
分類:价值
《國語辭典》:值得  拼音:zhí de
1.价值相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这是人家要出脱的,讨价三百两银子,不知值得不值得?请你拿到祥珍去估估价。」也作「值当」。
2.有价值、意义。如:「值得研究」。
《國語辭典》:本位  拼音:běn wèi
1.本身、自身。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八。宫中诞育仪例略》:「宫中凡阁分有娠,将及七月,本位医官由内东门司及本位提举官奏闻门司特奏。」《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有胜哥者,身体雄壮若男子,给侍阿里虎本位。」
2.货币制度的基本单位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如:「金本位」。《清史稿。卷二五。宣统本纪》:「国币单位,定名曰圆。暂就银为本位,以一圆为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
3.自身所在的岗位、单位。《书经。顾命》:「兹既受命还。」汉。孔安国。传:「此群臣已受赐命,各还本位。」
《國語辭典》:本位主义(本位主義)  拼音:běn wèi zhǔ yì
无论在任何情况,皆以一己所知所学的事物与工作权益为前提,不顾整体利益,强调其偏私之见。
《漢語大詞典》:小书(小書)
(1).指价值不大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周训》十四篇” 颜师古 注引 汉 刘向 《别录》:“人閒小书,其言俗薄。”南齐书·陆澄传:“ 贾氏 注《经》,世所罕习;《穀梁》小书,无俟两注。”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近见皇家所撰《晋史》,其所採亦多是短部小书,省功易閲者。”
(2).旧指儿童启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老舍 《四世同堂》一:“老人在幼年只读过三本小书与六言杂字。”
(3).对己作之谦词。 宋 朱熹 《答赵提举善誉书》:“近又尝编一小书,略论象数梗概。”《〈许杰散文选集〉自序》:“我敬以这本小书,作为我对于祖国实现四化的献礼。”
(4).小字书写。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欲事干謁,则患不能小书,困於投刺。”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 兰 遂小书其字繫於足上,燕遂飞鸣而去。”宋诗纪事卷九六引 明 郁逢庆 书画题跋记:“壁上小书一絶, 君謨 真迹也。”
(5).曲艺之一。 江 浙 一带俗称有说有唱的弹词为小书,以别于只说不唱的大书(评话)。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委顺子说书》:“平话一流,已见 宋 人小説中,而此技独盛行於 苏 ……《玉蜻蜓》《珍珠塔》《三笑》《白蛇传》之类曰小书。”
(6).装订成册的连环画。 茅盾 《子夜》六:“你总没说到我的一箱子小书!” 茅盾 《上海》三:“所谓‘小书’,是半图半字的小说,名为‘连环图画小说’。”
(7).小册子。 梁斌 《播火记》第二卷十九:“ 贾湘农 手里拿着一本小书,是《游击战术》。”
《國語辭典》:宝贵(寶貴)  拼音:bǎo guì
贵重、极有价值。《战国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
《漢語大詞典》:还直(還直)
亦作“ 还值 ”。 偿还价值。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 益 凉 二州奴婢,自八年以来自讼在所官,一切免为庶人,卖者无还直。”宋书·颜延之传:“坐启买人田,不肯还直。”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又一日,真人分付 赵昇 往市上买绢十匹。 赵昇 还值已毕,取绢而归。” 清 石钧 《刈麦行》:“向人称贷过残年,许到春收倍还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