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便宜  拼音:biàn yí
1.对某事物有利益的事。《汉书。卷六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严助》:「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后汉书。卷六五。皇甫张段列传。皇甫规》:「臣比年以来,数陈便宜。」
2.方便合宜。如:「便宜行事」。《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郅都》:「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红楼梦》第三八回:「把那大团圆桌子放在当中,酒菜都放著,也不必拘定坐位,有爱吃的去吃,大家散坐,岂不便宜。」
3.适宜、舒适。宋。刘子翚 南歌子。伎俩无多子词:「宠辱棋翻局,光阴鸟度枝。颓然径醉是便宜。」《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消遥快乐是便宜,到老方知滋味别。」
《國語辭典》:文献(文獻)  拼音:wén xiàn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贤人。《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宋。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后专指具历史价值的典籍资料。
《國語辭典》:百金  拼音:bǎi jīn
1.比喻价值昂贵。《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晋书。卷六七。列传。郗鉴》:「性好闻人栖遁,有能辞荣拂衣者,超为之起屋宇,作器服,畜仆竖,费百金而不吝。」
2.比喻优秀的人才,或称尊贵的人。南朝宋。鲍照〈咏史诗〉:「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南朝梁。沈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超乘尽三属,选士皆百金。」
《國語辭典》:无价(無價)  拼音:wú jià
无法估量其价值。形容极为珍贵。《抱朴子。内篇。论仙》:「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钧。」《红楼梦》第五九回:「女孩儿未出嫁时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
《国语辞典》:如泥  拼音:rú ní
1.比喻人酩酊大醉。如:「烂醉如泥」。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五首之二:「肯藉荒亭春草色,先判一饮醉如泥。」明。周祈《名义考。卷六。人部。如柴如泥》:「南海有虫无骨,在水中则活,去水醉如一块泥,因名『泥』。人醉则肢体软如泥虫然。」
2.像泥土一样松软或没价值。如:「削铁如泥」、「价贱如泥」。唐。李益〈紫骝马〉诗:「歇鞍珠作汗,试剑玉如泥。」
《國語辭典》:兼金  拼音:jiān jīn
价格倍于平常的好金。《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文选。江淹。杂体诗。颜特进》:「荣重馈兼金,巡华过盈瑱。」
《國語辭典》:铜钱(銅錢)  拼音:tóng qián
古代铜质硬币,多为圆形而中有方孔。《史记。卷三○。平准书。太史公曰》:「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山洞里嵌著一块雪白的石头,不过铜钱大。」
《國語辭典》:高价(高價)  拼音:gāo jià
1.昂贵的价格。如:「高价收购」、「高价出售」。《北齐书。卷三七。列传。魏收》:「耶输者,故尚书令陈留公继伯之子也,愚痴有名,好自入市肆,高价买物,商贾共所嗤玩。」《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列传下。王绍宗》:「家贫,常佣力写佛经以自给,每月自支钱足即止,虽高价盈倍,亦即拒之。」
2.比喻人身分崇高、声名显赫。《梁书。卷三三。列传。王僧孺》:「徒窃高价厚名,横叨公器人爵,智能无所报,筋力未之酬,所以悲至抚膺,泣尽而继之以血。」唐。高适〈河西送李十七〉诗:「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
《國語辭典》:不值  拼音:bù zhí
1.没什么价值。如:「你这么做真是不值!」
2.不遇。《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奉访尊寓不值,不胜怅怅!」
3.不值得。《荡寇志》第八回:「蔡京道:『我也深知此是正论,怎奈本阁这个小女,十分孝顺,最可人意,不值便这般死得,说著吊下泪来。』」
《國語辭典》:贵重(貴重)  拼音:guì zhòng
珍贵重要。《韩非子。孤愤》:「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来彼国以银为钱,上有文采,有等龙凤文的,最贵重;其次人物。」
《國語辭典》:发光(發光)  拼音:fā guāng
1.放射光辉。唐。李贺〈日出行〉:「白日下昆崙,发光如舒丝。」
2.分送完了,什么也没剩下。如:「免费供人使用的试用品,一下就发光了。」
《漢語大詞典》:小物
(1).小事。墨子·鲁问:“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於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国语·晋语九:“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孙休 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羣臣莫不止諫:此为小物,何足甚躭。” 清 陈确 《寿高声野七十序》:“其行谨大闲而克勤小物。”
(2).犹言小家伙、小东西。《宋书·恩倖传·徐爰》:“比边难未靖,安众以惠,戎略是务,政纲从简,故得使此小物,乘宽自纵。乃合投畀豺虎,以清王猷。”
(3).价值不高的物品。 睡虎地 秦 墓竹简《金布律》:“有买及买(卖)殹(也),各婴其贾(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婴。”《后汉书·南匈奴传》:“朕不爱小物於单于,便宜所欲,遣驛以闻。”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夫繁缨,小物也,而 孔子 惜之。”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阳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龙阳洲上作宅,种柑橘树千株。临死乃告知儿女,后家道殷足。见《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休》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以称柑橘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宋。王炎《双溪类槁。卷六。张德夫园亭八咏。橘渚》:「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
2.果实的通称。宋。谢薖《竹友集。卷七。次韵吴民载告别觅酒诗二首之二》:「嘉蔬实空甒,并遣木奴来。」
《国语辞典》:厚礼(厚礼)  拼音:hòu lǐ
1.隆重盛大的典礼。《三国演义》第四八回:「吾昨因醉误伤汝父,悔之无及。可以三公厚礼葬之。」
2.价值昂贵的礼物。《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这等一个美少年,想我老尼什么?送此厚礼,又无别话。」
《國語辭典》:赏识(賞識)  拼音:shǎng shì
认识别人的才能而加以欣赏重视。《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老残游记》第三回:「因为他办强盗办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遗的景象,宫保赏识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