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2,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赤丸
大醮
五土
同牢
法台
吹豳
九仪
祼鬯
赞相
典仪
觐礼
祭仪
小会
赞拜
赞导
《漢語大詞典》:赤丸
(1).红色弹丸。汉书·尹赏传:“ 长安 中姦猾浸多,閭里少年羣辈杀吏,受賕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用为奸猾不法之典实。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四:“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讎。”
(2).借指盗贼。 唐 陈子昂 《申州司马王府君墓志》:“黄图虽寧,赤丸未乂。” 明 顾梦麟 《盗警诗和陈确庵》:“此生不死百事错,烧煮何妨到琴鹤。举世从知付倒颠,赤丸不怍青氊怍。”
(3). 汉 代举行驱逐疫鬼仪式时所用。后汉书·礼仪志中“皆赤幘皁製,执大鼗” 刘昭 注引 汉 卫宏 《汉旧仪》:“方相帅百隶及童子,以桃弧、棘矢、土鼓,鼓且射之,以赤丸、五穀播洒之。”
《漢語大詞典》:大醮
道教举行的隆重的祭天仪式。
《漢語大詞典》:五土
(1).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等五种土地。《孔子家语·相鲁》:“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 王肃 注:“五土,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 宋 王禹偁 《籍田赋》:“兴五土之利,固必躬而必亲;同 三代 之风,復不矜而不伐。”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视五土之宜,以分其刚柔侈敛。”
(2).指青、赤、白、黑、黄五色土。古代帝王铺填社坛分封诸侯仪式所用之土。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詰朝而五土开国,信宿而駟马朝天。” 赵殿成 注:“ 蔡邕 独断: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苴以白茅,授之各以其所封之色,归国以立社,故谓之受茅土。”
《漢語大詞典》:同牢
古代婚礼中,新夫妇共食一牲的仪式。汉书·王莽传下:“进所徵天下淑女 杜陵 史氏 为皇后…… 莽 亲迎於前殿两阶间,成同牢之礼于上西堂。” 唐 杨衡 《夷陵郡内叙别》诗:“礼娶嗣明德,同牢夙所钦。” 清 夏炘 《学礼管释一·释媵御沃盥交》:“同牢之礼,夫妇并尊,不为宾主。”
《國語辭典》:法台(法臺)  拼音:fǎ tái
僧道斋醮用的祭台。
《漢語大詞典》:吹豳
用籥吹奏 豳 人的乐歌。古代祈祷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一种仪式。语出周礼·春官·籥章:“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国祈年于田祖,龡《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郑玄 注:“《豳诗》《豳风·七月》也。吹之者,以籥为之声。” 刘师培 文说·和声篇:“龡《豳》息蜡,音并合于籥章。”
《漢語大詞典》:九仪(九儀)
(1).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周礼·秋官·大行人:“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 郑玄 注:“九仪,谓命者五:公、侯、伯、子、男也;爵者四:公、卿、大夫、士也。”后称朝见天子之礼为九仪。 唐 李纾 《让皇帝庙乐章·亚献终献》:“秩礼有序,和音既同。九仪不忒,三揖将终。” 宋 柳永 《御街行·圣寿》词:“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2). 周 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
(3).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毛 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 北周 庾信 《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百两言归,九仪从聘。”
《漢語大詞典》:祼鬯
古代祭祀仪式。以香酒灌地而告神。书·洛诰“王入太室祼” 孔 传:“太室,清庙,祼鬯告神。” 孔颖达 疏:“ 王肃 云:太室,清庙中央之室。清庙,神之所在。故王入太室祼献鬯酒以告神也。”国语·周语上:“王祼鬯饗醴乃行。” 韦昭 注:“祼,灌也。灌鬯饮醴,皆所以自香洁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宗庙之有祼鬯焫萧,则与祭天燔柴、祭地瘞血同意。”
《漢語大詞典》:赞相(贊相)
(1).指举行典礼时司仪赞唱导引各种仪式。旧唐书·职官志一:“军諮祭酒二人,谋军事,赞相礼仪,宴接宾客。”明史·职官志三:“天子亲祭,则赞相礼仪。” 章炳麟 《国家论》:“纵有提倡其前者,犹行礼之赞相,所擅唯有口号。”
(2).辅佐。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若布政、按察诸公,皆能赞相先后,以成嘉绩。” 明 汤显祖 《南柯记·雨阵》:“自家出守 南柯 ,物阜民安,辞清盗寡,皆 周 田 二君赞相之方。”
《國語辭典》:典仪(典儀)  拼音:diǎn yí
典礼、仪式。《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刘昆传》:「教授弟子恒五百馀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
《國語辭典》:觐礼(覲禮)  拼音:jǐn lǐ
古时诸侯秋天进见天子的礼仪。《礼记。郊特牲》:「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
《國語辭典》:祭仪(祭儀)  拼音:jì yí
祭祀所供的物品。《水浒传》第一二○回:「吴用安排祭仪,直至南门外蓼儿洼,寻到坟茔,哭祭宋公明、李逵。」
《漢語大詞典》:小会(小會)
(1).小规模的会集。史记·匈奴列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
(2).古代君主册拜三公、接受方国使节和百僚称贺的仪式。晋书·石鉴传:“前代三公册拜,皆设小会,所以崇宰辅之制也。”晋书·礼志下:“ 魏 晋 则冬至日受方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於献岁之旦。” 晋 傅玄 《辟雍乡饮酒赋》:“时皇帝亲枉万乘之尊兮,以幸乎辟雍;卤簿齐列,官正其容,侍卫参差,乃命王公。是日也,定小会之常仪兮,饗殊俗而见远邦。”
(3).指一般的宴会。南齐书·郁林王纪:“ 永明 五年十一月戊子,冠於东宫 崇正殿 。其日小会,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 唐 储光羲 《登戏马台作》诗:“小会衣冠 吕梁 壑,大征甲卒 碻磝 口。”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 江 下小会,酒非洞里之长春,乐乃尘中之菲艺。”
(4).小庙会。《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某处小会,我也得去,又应该怎样打扮。”
(5).民间小型互助会。 刘半农 《瓦釜集·第十二歌》:“我里下月初还要捵小会。”自注:“小会,积钱会,其积钱总数不甚大者。”
(6).小型会议。《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动员大会上,就点了 巴老师 的名……小会上,更不用说。”
(7).即小会子。宋史·食货志下三:“ 开禧 末,餉臣 陈咸 以岁用不足,尝为小会,卒不能行。”详“ 小会子 ”。
《漢語大詞典》:小会子(小會子)
南宋 地方发行的纸币。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财赋·四川总领所小会子》:“丁卯岁, 陈逢孺 以用不足,始创小会子。”宋史·高定子传:“制置使 郑损 彊愎自用,误谓总领所擅十一州小会子之利,奏请废之,令下,民疑而罢市。”
分類:发行纸币
《國語辭典》:赞拜(贊拜)  拼音:zàn bài
臣下朝拜君主,赞礼者在旁唱礼。《后汉书。卷四七。梁慬传》:「身长八尺五寸,善为威容,赞拜殿中,音动左右。」
《漢語大詞典》:赞导(贊導)
(1).举行典礼时依照仪式赞唱引导。后汉书·百官志二:“其郊庙行礼,赞导,请行事,既可,以命羣司。”旧唐书·李汉传:“大夫中丞到班后,朝堂所由引僕射就位,传呼赞导,如大夫就列之仪。班退,赞导亦如之。”金史·礼志四:“侍中诣庙庭本位立,皇帝将出大次,礼仪使与太常卿赞导。凡礼仪使与太常卿赞导,并博士前引,俛伏,跪称‘臣某赞导皇帝行礼’,俛伏,兴。”
(2).帮助;辅导。 宋 王谠 唐语林·规箴:“ 宪公 固英睿,初即位,得 杜邠公 赞导,及其成功,多 邠公 力也。”明史·余懋学传:“今执政大臣一政之善輒矜赞导之功,一事之失輒諉挽回之难,是为诬上。”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二年:“王府官僚皆请罪,帝曰:‘朕教训犹不从,岂汝等所能赞导邪!’并释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