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云腴(雲腴)
(1).茶的别称。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青櫺子》:“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 宋 黄儒 《〈品茶要录〉叙》:“借使 陆羽 復起,閲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瓜分金子,鱠切银丝,茶煮云腴。”
(2).酒。 金 元好问 《李成之王彦华赵孝先以提学命见饷佳酒且求制名》诗:“云腴俗士无风神,红珠女儿茜裙新。”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楔子:“何必酿云腴。若但杀鷄炊黍。”
(3).传说中的仙药。云笈七籤卷七四:“又云腴之味,香甘异美……长魂养魄,真上药也。” 宋 仲殊 《西江月》词:“清含冰蜜洗云腴。只恐身轻飞去。”
分類:仙药
《漢語大詞典》:卢生(盧生)
(1). 秦 时 燕 方士。相传为 始皇 入海求神仙药不获而遁。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清 感惺 《游侠传》第二出:“ 齐 与 鲁 ,张旗鼓,大声呼,三辅 楚 。金刀在手武復武,狂潮澎湃不可沮,海处 卢生 满怀苦。”
(2).为典实“黄粱梦”中人物。 郁达夫 《不知》诗之一:“ 王粲 登楼伤此日, 卢生 逐梦悔当年。”参见“ 黄粱梦 ”。
《國語辭典》:黄粱梦(黃粱夢)  拼音:huáng liáng mèng
1.卢生在邯郸旅店遇道士吕翁,卢生自叹穷困,吕翁便取出青瓷枕,让卢生枕著睡觉,这时店主人正在蒸黄粱。当卢生从享尽荣华富贵的梦境中醒来,黄粱却尚未蒸熟。见《太平广记。卷八二。吕翁》。比喻富贵荣华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亦比喻欲望落空。《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大唐咸通中应进士举,游长安酒肆,遇正阳子钟离先生,点破了黄粱梦,知宦途不足恋,遂求度世之术。」也作「梦觉黄粱」、「梦熟黄粱」、「黄粱一梦」、「一枕黄粱」。
2.杂剧名。元马致远撰。取唐代沈既济《枕中记》故事敷演而成。演吕洞宾感黄粱梦境,叹人世虚幻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金芝
金色芝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仙药。汉书·宣帝纪:“金芝九茎产于 函德殿 铜池中。”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金芝,色像金也。”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嗟中巖之纤草,厕金芝於芳丛。”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斋房产金芝,玉醴出金井。”
《漢語大詞典》:玉津
(1).仙药名。汉武故事:“ 西王母 曰:‘太上之药有玉津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
(2).地名。文选·左思〈蜀都赋〉:“西踰 金隄 ,东越 玉津 。” 刘逵 注:“ 璧玉津 ,在 犍为 之东北,当 成都 之东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至 南安 ,为 璧玉津 ,故 左思 云:‘东越 玉津 ’也。” 宋 陆游 《舟过玉津》诗:“玻璃江上送残春,叠鼓催帆过 玉津 。”
(3).银河。 明 徐观光 《万事不如杯在手》诗:“最宜对月吞银海,何必乘风上玉津。”
(4).口液。黄庭内景经·黄庭章“玄泉幽关高崔巍” 唐 梁丘子 注:“玄泉,口中之液也,一曰玉泉,一名醴泉,一名玉液,一名玉津,一名玉浆。”
《國語辭典》:玉醴  拼音:yù lǐ
1.甘纯的泉水。《文选。嵇康。琴赋》:「涓子宅其阳,玉醴涌其前。」
2.传说中的仙丹灵药。《抱朴子。内篇。金丹》:「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喜生名山岩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3.美酒。唐。李白 咏山樽诗二首之一:「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一一。器玩部。制度》:「列山珍海错,倾玉醴琼浆。」
《漢語大詞典》:金膏
(1).道教传说中的仙药。穆天子传卷一“黄金之膏” 晋 郭璞 注:“金膏,亦犹玉膏,皆其精汋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王微“养疾”〉》:“水碧验未黷,金膏灵詎緇。” 李周翰 注:“水碧,水玉也。与金膏并仙药。” 唐 李德裕 《二芳丛赋》:“思欲揖金膏而驻魄,扳珠树而輟餐。”
(2).喻出类拔萃的人物。 明 宋濂 《送方生还宁海》诗:“昔在词垣时,英材常骏奔。水碧与金膏,价重骇见闻。” 王闿运 《余世松诔》:“盖水碧金膏,非几席之玩;醴泉玉烛,无时日之期。”
(3).指磨镜用膏。 唐 王度 《古镜记》:“但以金膏涂之,珠粉拭之,举以昭日,必影彻墙壁。” 唐 白居易 《百炼镜》诗:“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國語辭典》:玉历(玉曆)  拼音:yù lì
1.历书。唐。白居易〈郡中春宴因赠诸客〉诗:「是时岁二月,玉历布春分。」
2.正朔,引申为气数、国运。「历」文献异文作「历」。南朝梁。江淹〈建平王庆改号启〉:「皇衢水谧,则玉历惟祯。」
3.玉膏,民间传说中的仙药。北周。庾信〈蒙赐酒〉诗:「金膏下帝台,玉历在蓬莱。」
《漢語大詞典》:玉沥(玉瀝)
(1).玉膏。传说服之即得仙道。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是以天厉之疾,遂成沉痼。玉沥难开,金膏实远。” 倪璠 注:“玉沥,玉膏也。”参见“ 玉膏 ”。
(2).指美酒。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应刘秘书》诗:“山中有杂桂,玉沥乃共斟。”一本作“ 玉歷 ”。
《漢語大詞典》:玉膏
(1).玉的脂膏,古代传说中的仙药。山海经·西山经:“ 丹水 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黄帝 是食是饗。” 郭璞 注引《河图玉版》:“ 少室山 ,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 汉 张衡 《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 明 无名氏 《金雀记·定婚》:“天臺有路通 蓬岛 ,絶胜 裴航 碾玉膏。”
(2).喻美酒。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满尊新市美,银鯽堆盘荇菜鲜。”
(3).喻冰。《群音类选·卧冰记·王祥卧冰》:“冷透了皮囊髓毛,溶化了琼浆玉膏,渐渐稜层消耗。”
《漢語大詞典》:珠尘(珠塵)
轻细如尘的青砂珠。传说为仙药,人服之可长生。 晋 王嘉 拾遗记·虞舜:“﹝凭霄雀﹞常游 丹海 之际,时来 苍梧 之野,衔青砂珠,积成垄阜,名曰珠丘。其珠轻细,风吹如尘起,名曰珠尘……仙人 方迴 《游南岳七言讚》曰:‘珠尘圆洁轻且明,有道服者得长生。’” 宋 林逋 《孤山雪中写望寄景山仙尉》诗:“璚树瑶岑掠眼新,鲜飇时復颺珠尘。”
《漢語大詞典》:玉膏
(1).玉的脂膏,古代传说中的仙药。山海经·西山经:“ 丹水 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 黄帝 是食是饗。” 郭璞 注引《河图玉版》:“ 少室山 ,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 汉 张衡 《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 明 无名氏 《金雀记·定婚》:“天臺有路通 蓬岛 ,絶胜 裴航 碾玉膏。”
(2).喻美酒。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满尊新市美,银鯽堆盘荇菜鲜。”
(3).喻冰。《群音类选·卧冰记·王祥卧冰》:“冷透了皮囊髓毛,溶化了琼浆玉膏,渐渐稜层消耗。”
《漢語大詞典》:灵香(靈香)
(1).传说中指能起死回生的仙药。海内十洲记·聚窟洲:“灵香虽少,斯更生之神丸也。”
(2).神奇的香味。 唐 顾况 《八月五日歌》:“清药灵香几处闻,鸞歌凤吹动祥云。” 唐 吴筠 《步虚词》之八:“杳靄结寳云,霏微散灵香。”太平广记卷六一引 前蜀 杜光庭 墉城集仙录·王妙想:“忽有灵香郁烈,祥云满庭,天乐之音,震动林壑。”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三:“霞衣最芬馥,苏合是灵香。”
(3).指焚香礼神。 唐 李商隐 《河内诗》之一:“灵香不下两皇子,孤星直上相风竿。” 冯浩 笺注:“灵香,焚香礼神也。”
《漢語大詞典》:金浆(金漿)
(1).酒名。 汉 枚乘 《忘忧馆柳赋》:“於是罇盈縹玉之酒,爵献金浆之醪。”原注:“ 梁 人作藷蔗酒,名金浆。”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凉州诗》:“玉醴何容惜,金浆故应有。” 唐 王勃 《与蜀城父老书》:“金浆玉饌,食客三千。”
(2).仙药名。汉武故事:“母( 西王母 )曰: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米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朱草状似小枣,栽长三四尺,枝叶皆赤,茎如珊瑚,喜生名山巖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南朝 梁 庾肩吾 《答陶隐居赉朮蒸启》:“味重金浆,芳踰玉液,足使芝惭九明,丹愧芙蓉。”
《漢語大詞典》:海上方
指仙方。因 秦始皇 、 汉武帝 均曾遣人赴海上求不死仙药,故称仙方为海上方。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我则要削除 汉帝 心头病,便是你医治姦邪海上方,不索商量。”红楼梦第八十回:“这老道士专在江湖上卖药,弄些海上方射利。”
《漢語大詞典》:西山药(西山藥)
三国 魏 曹丕 《折杨柳行》:“西山亦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胸臆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后因称仙药为“西山药”。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若蒙西山药,頽龄倘能度。”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分類:仙药
《国语辞典》:月神  拼音:yuè shén
1.神话传说中嫦娥窃食仙药而奔月,成为主掌月宫的女神。
2.西洋神话中主宰月亮的女神。参见「黛安娜」条。
《漢語大詞典》:黄金药(黄金藥)
道教谓炼丹所得黄金为仙药。 唐 李白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诗:“当餐黄金药,去为 紫阳 宾。”参见“ 黄金 ”。
《國語辭典》:黄金(黃金)  拼音:huáng jīn
1.一种贵重金属,因具美丽夺目的金黄色光泽而得名。延、展性极佳,化学性稳定,可用于电力、太空等工业,也可用来制造货币、首饰等。也称为「金子」。
2.铜。《书经。舜典》:「金作赎刑。」汉。孔安国。传:「金,黄金。」唐。孔颖达。正义:「此传黄金,吕刑黄铁,皆是今之铜也。」
3.粪便的戏称。如:「不可让宠物随地便溺,以免黄金遍地,有碍市容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