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仙人博士
北魏 时所置官名。专司研究道书及炼制丹药、辟穀求仙等事。魏书·释老志:“ 太祖 好老子之言,诵咏不倦。 天兴 中,仪曹郎 董謐 因献服食仙经数十篇,於是置仙人博士,立仙坊,煮炼百药。”
《分类字锦》:仙人吹和
彭年对月寄壶梁诗才子行吟青玉案仙人吹和紫璚箫
分类:箫管
《國語辭典》:仙人担(仙人擔)  拼音:xiān rén dàn
一种锻鍊体力的运动器具。以长棍两端贯穿石轮,类似举重。也称为「石担」、「双石头」。
《分类字锦》:仙人调膳(仙人调膳)
沈佺期 侍游石淙应制诗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
分类:釜甑
《分类字锦》:仙人桂树(仙人桂树)
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
分类:
《国语辞典》:酒八仙人  拼音:jiǔ bā xiān rén
唐代李白、贺知章、李适之、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八人。见《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白传》。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即指此八人。
《国语辞典》:仙人放屁  拼音:xiān rén fàng pì
(歇后语)不同凡响。如:「这事可真如仙人放屁──不同凡响。」
《漢語大詞典》:黄鹤仙人(黄鶴仙人)
指仙人 子安 ,传说曾乘黄鹤经过 黄鹤楼 。见南齐书·州郡志下。一说,指 三国 蜀 费祎 ,他在 黄鹤楼 乘鹤登仙。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一二。 唐 李白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搥碎黄鹤楼》诗:“ 黄鹤 高楼已搥碎, 黄鹤仙人 无所依。”
《漢語大詞典》:鹤山仙人(鶴山仙人)
《南齐书·州郡志下》:“ 夏口 城据 黄鵠磯 ,世传仙人 子安 乘黄鵠过此上也。”后因称仙人 子安 为 鹤山仙人 。 明 汤式 《一枝花·黄鹤楼》套曲:“峥嶸倚上流,突兀当雄镇,高明临大道,迢递接通津,从去了 鹤山仙人 ,千载无音信。”
分類:仙人子安
《漢語大詞典》:百叶仙人(百葉仙人)
牡丹名种之一。 宋 陶谷 清异录·百叶仙人:“ 洛阳 大内 临芳殿 , 庄宗 所建。牡丹千餘本,其名品亦有在人口者,具于后:百叶仙人(浅红),月宫花(白)。”
《漢語大詞典》:白衣仙人
指 观世音菩萨 。因常著白衣、坐白莲中,故称。 宋 苏轼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诗:“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农夫輟耒女废筐, 白衣仙人 在高堂。”亦作“ 白衣大士 ”、“ 白衣观音 ”。《剪灯馀话·芙蓉屏记》:“每日於 白衣大士 前礼百餘拜,密诉心曲,虽隆寒盛暑弗替。”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道:‘小生见 白衣大士 出现,特来瞻礼!’”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观世音菩萨传略〉跋:“咸淳临安志云:‘ 晋 天福 四年,得奇木,刻 观音大士 象。 钱忠懿王 ( 钱俶 )梦白衣人求治其居。王感悟,即其地建 天竺看经院 。’白衣本 毗陀天女 ,而俗人名为 白衣观音 。”
《漢語大詞典》:北烛仙人(北燭仙人)
仙人名。《汉武内传》:“ 墉宫 玉女 王子登 ,是 西王母 紫兰宫 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昔出配 北烛仙人 ,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仙,也写作“僊”。
《漢語大詞典》:赤脚仙人
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姓 李 。 宋 王明清 《挥尘后录》卷一载: 仁宗 母 李后 ,曾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而下云:来为汝子。后召幸有娠而生 仁宗 。 仁宗 幼年,每穿履袜,即亟令脱去,常徒步禁掖,宫中皆呼为 赤脚仙人 。 赤脚仙人 ,盖古之得道者 李君 也。按, 宋 代统治者崇奉道教,后人因以附会。亦称“ 赤脚大仙 ”。 宋 赵溍 《养疴漫笔》:“ 真宗 久无嗣,用方士拜章至上帝所,有 赤脚大仙 微笑,上帝即遣大仙为嗣。”《水浒传》第一回:“这 仁宗皇帝 ,乃是上界 赤脚大仙 。”
分類:道教仙人
《漢語大詞典》:泼墨仙人图
中国画。宋代梁楷作。纸本册页。水墨。画面上一位仙人袒胸露腹,身披布衫,曳履独行。人物除面部、胸部细笔勾轮廓外,皆以阔笔泼墨横扫而成,水墨酣畅淋漓,恣肆狂放。造型上额头宽大,五官奇特,诙谐可爱。
《分类字锦》:如仙人掌
宋史五行志大中祥符四年正月知华州崔端献芝草状如仙人掌
分类:芝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