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698,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振铎
技艺
故业
夫役
汲深
企及
作业
服田
杂用
狗屠
织妇
业文
倡家
奏公
毋事
《國語辭典》:振铎(振鐸)  拼音:zhèn duó
1.摇铃。古时宣布政令或教化时,用来警众。《周礼。夏官。大司马》:「司马振铎,群吏作旗。」《国语。吴语》:「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
2.从事教职。明。章懋〈与沈副使仲律书〉:「近见湖南录,始知先生继文定胡公之旧职,而振铎于濂溪之乡。」
《國語辭典》:技艺(技藝)  拼音:jì yì
讲究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战国策。赵策二》:「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且其人善能诙谐谈笑,广晓技艺,或者可以赐他侍坐,以助副大使雅兴万一。」
《漢語大詞典》:故业(故業)
(1).先例;成规。国语·鲁语上:“夫 齐 ,弃 太公 之法,而观民於社,君为是举,而往观之,非故业也,何以训民?” 韦昭 注:“业,事也。”后汉书·马融传:“由质要之故业,率典刑之旧章。”
(2).指祖上传下的基业、家业。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孝公 既没, 惠文 、 武 、 昭襄王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 汉中 ,西举 巴 蜀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李清》:“﹝其人﹞因指前后閭閈:‘此皆我祖先之故业。’”
(3).旧时从事的行业。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小姑曰:‘儿曾侍寝玉堂,何可復理故业?’”
《國語辭典》:夫役  拼音:fū yì
被调派服劳役或受雇而供人役使的人。唐。元稹 讨镇州王庭凑德音:「如要车牛、夫役及工匠之类,并宜和雇情愿,仍优给价钱。」《老残游记》第一五回:「火起之时,四邻人等及河工夫役,都觅了水桶水盆之类,赶来救火。」
《國語辭典》:夫役(伕役)  拼音:fū yì
受人役使或担任苦力工作的人。如:「码头的夫役所得微薄而工作很辛苦。」
《漢語大詞典》:汲深
谓从深井里汲水。比喻从事费力的工作。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后述》:“将研旨远之机,已尽汲深之力。” 宋 陈造 《赠钱郎中》诗:“效奇乏良策,汲深惭短綆。”参见“ 汲深綆短 ”。
《國語辭典》:汲深绠短(汲深綆短)  拼音:jí shēn gěng duǎn
比喻才能不足,无法胜任。参见「绠短汲深」条。如:「一个人如果把目标定得太高,超出自己的能力,那么虽然想努力的做好它,恐怕汲深绠短,力有未逮。」宋。宋祁 代上皇太后第二表:「窃念臣材姿蹇浅,地望单平,获对圣期,遂阶枢柄。汲深绠短,自审于无能,材败锦伤,虑隳于有典。」《妙明真觉无见睹和尚住华顶善兴禅寺语录。卷下。偈颂。和永明禅师韵》:「汲深绠短徒劳力,水到渠成自有时。」
分類:力不胜任
《國語辭典》:企及  拼音:qì jí
1.踮起脚才能达到。比喻勉力去做,希望能达到。《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盖企及进取,士子之常志。」
2.赶上。《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國語辭典》:作业(作業)  拼音:zuò yè
1.工作。《管子。轻重丁》:「行令半岁,万民闻之,舍其作业,而为囷京以藏菽粟五谷者过半。」《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学生的课业。如:「数学作业」、「家庭作业」。
3.作孽。《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一只手把个红葫芦口,一只手拍著葫芦口道:『业畜不要作业,收来收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我当日实是年纪后生,有些不老成。故见得外边造出作业的话来。」
4.为达到指定的目标,所从事的实际活动。
《國語辭典》:服田  拼音:fú tián
种田、从事农作。《书经。盘庚》:「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金史。卷一二七。孝友列传。序》:「服田力穑以望有秋,农夫之有恒情也。」
《漢語大詞典》:杂用(雜用)
(1).间杂使用。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初, 王莽 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始行五銖钱。”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六》:“大抵 光 之秉政,公私杂用,总之不学无术而已。”
(2).杂项开支。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义仓》:“ 高宗 又开杂用之禁, 神龙 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从此舖里一切杂用, 劳佛 便不过问,天天只忙着定货催货。”
(3).谓差遣从事非主要工作。《水浒传》第一一五回:“却把船上艄公人等,都只留在船上杂用。”
《國語辭典》:狗屠  拼音:gǒu tú
以杀狗为业的人,后用以比喻生活卑贱者。《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
《漢語大詞典》:织妇(織婦)
(1).指从事纺织劳动的妇女。后汉书·庞参传:“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 庞参 ,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羣邪之閒,自处中伤之地。’”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宋 戴复古 《织妇叹》:“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2).指织女星。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 黄节 注:“西北织妇,盖喻织女星也……是西北者,织女所在之方也。”
《漢語大詞典》:业文(業文)
从事文事。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服闋业文,不捨昼夜。” 宋 王安石 《答钱公辅学士书》:“孰有五子而无七孙者乎?七孙业文有可道,固不宜略。若皆儿童,贤不肖未可知,列之於义何当也?”
分類:从事文事
《國語辭典》:倡家  拼音:chāng jiā
歌楼酒馆。亦指妓院。《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唐。崔颢〈渭城少年行〉:「可怜锦瑟筝琵琶,玉壶清酒就倡家。」
《漢語大詞典》:奏公
谓从事演奏。《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矇瞍奏公。” 毛 传:“公,事也。” 朱熹 集传:“闻鼉鼓之声,而知矇、瞍方奏其事也。”一说,犹唱歌。 高亨 注:“公,当读为颂。颂,歌也。奏颂,即唱歌。”
《漢語大詞典》:毋事
(1).不事,不从事。管子·八观:“什一之师,什三毋事,则稼亡三之一。”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刘绩 曰:“谓兴师役一分,则相逮者众,而为三分,是十分中有三分不事农之人,而亡税三之一矣。”
(2).犹无须。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以 少陵 之才,攻絶句即不能为 李 ,詎谓不若 摩詰 ,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