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93,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龙井
井泉
井络
井水
井臼
露井
东井
井上
井陉
井井
井蛙
闾井
石井
眢井
井赋
《國語辭典》:龙井(龍井)  拼音:lóng jǐng
1.地名。在浙江省杭县西南,旧名龙泓。所产的龙井茶,向负盛名。
2.一种产于浙江省杭州龙井村的茶。驰名中外。参见「龙井茶」条。
《漢語大詞典》:井泉
水井。礼记·月令:“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唐 张籍 《送流人》诗:“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旦:﹞此间有一口古井,不免投入死休。﹝欲投井介﹞﹝前腔:﹞将身赴井泉,思量左右难。” 鲁迅 《华盖集·导师》:“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分類:水井
《漢語大詞典》:井络(井絡)
(1).井宿区域。 晋 左思 《蜀都赋》:“ 岷山 之精,上为 井络 。” 刘逵 注:“《河图括地象》曰:‘ 岷山 之地,上为 井络 ,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为 天井 ’,言 岷山 之地,上为 东井 维络; 岷山 之精,上为天之 井 星也。” 唐 孙樵 《刻武侯碑阴》:“是 井络 之野,与 武侯 存亡俱矣。” 惜秋 《维新梦·授职》:“回望 天彭 井络 ,彗星作作芒寒。”
(2).井宿的分野。专指 岷山 。 唐 李商隐 《井络》诗:“ 井络 天彭 一掌中,漫夸天设剑为峰。” 张索 《拟李义山〈井络〉》诗:“ 井络 天彭 地势雄,极天云雾起鸿濛。”
(3).泛指 蜀 地。宋书·袁豹传:“清 江 源於滥觴,澄氛祲於 井络 。” 宋 陆游 《晚登子城》诗:“老 吴 将军独护 蜀 ,坐使 井络 无欃抢。”
(4).犹言井里、街道。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 武昌 何雄哉?高藩巨镇天为开。英雄割据三千年,圣代乾坤尽陶冶。翬飞井络周沓乎其间,不独帆檣往来者。”
《国语辞典》:井水  拼音:jǐng shuǐ
井中的水。《红楼梦》第六四回:「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
分类:井水井中
《國語辭典》:井臼  拼音:jǐng jiù
汲水、舂米等事。泛指家务。如:「操井臼」。《聊斋志异。卷二。红玉》:「数年间,媪与子妇又相继逝,井臼自操之。」《红楼梦》第四回:「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事迹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
《國語辭典》:露井  拼音:lù jǐng
没有覆盖的井。南朝梁。简文帝 初桃诗:「飞花入露井,交干拂华堂。」唐。王昌龄 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分類:覆盖
《漢語大詞典》:东井(東井)
星宿名。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因在玉井之东,故称。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日在东井。”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汉王 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 秦 分也,先至必霸。” 唐 杨炯 《浑天赋》:“周三径一,远近乖於辰极;东井南箕,曲直殊於河汉。” 清 顾炎武 《长安》诗:“东井应天文, 西京 自炎 汉 。”
《骈字类编》:井上
唐 文德皇后 春游曲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唐 高适 宋中遇陈二 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唐 温庭筠 生禖屏风歌 玉墀暗接昆仑井,井上无人金索冷。
唐 罗隐 莺声 井上梧桐暗,花间雾露晞。
分类:井上
《漢語大詞典》:井陉(井陘)
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 ,又称 土门关 。 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高诱 注:“ 井陘 ,在 常山 井陘县 。”《元和郡县图志·恒州》:“ 井陘县 , 六国 时 赵 地, 秦始皇 十八年, 王翦 兴兵攻 赵 ,下 井陘 。 汉高帝 三年, 韩信 、 张耳 东下 井陘 ,擒 成安君 ( 陈餘 ),即此地也。 陘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 ,今名 土门口 ,县( 获鹿县 )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万里鸣刁斗,三军出 井陘 ,小的们随老爷去 河北 ,在此久等。” 王德钟 《和悼秋醉后之作》:“书生曾把《阴符》读,亦愿荷戈出 井陘 。”
《漢語大詞典》:井井
(1).洁净不变貌。《易·井》:“往来井井。” 王弼 注:“不渝变也。” 孔颖达 疏:“此明性常井井,絜静之貌也。往者来者皆使洁静,不以人有往来改其洗濯之性,故曰往来井井也。” 唐 羊滔 《游烂柯山》诗:“路期访道客,游衍空井井。”
(2).形容整齐,有条理。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杨倞 注:“井井兮,良易之貌;理,有条理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田畴井井,满目桑麻。” 明 何焯 义门读书记·史记上:“三事错综成文,语脉復井井。”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八:“蜘蛛结网,野蜂营窝,虽则条理井井,本能突显……然而人的构筑,胸中早有成竹,以此特异于昆虫。”
(3).象声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吕琪》:“ 琪 纳凉轩下,隐闻井中井井之声不絶。”
《國語辭典》:井蛙  拼音:jǐng wā
井底之蛙。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用以比喻见闻偏狭,识见短浅的人。宋。苏轼〈辨道歌〉:「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至惊井蛙。」
《漢語大詞典》:闾井(閭井)
(1).房屋、水井等建筑物。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猋骑蚁聚,轻兵鸟集,竝践禾稼,焚爇閭井,虽边将多略,未审何以御之。” 唐 王维 《淇上田园即事》诗:“日隐桑柘外,河明閭井间。” 唐 韩愈 《唐正议大义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古之老於乡者,将自佚,非自苦,閭井田宅具在,亲戚之不仕与倦而归者,不在东阡在北陌,可杖屨来往也。”
(2).闾里,居民聚居之处。 唐 韦应物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诗:“春风吹百卉,和煦变閭井。” 宋 梅尧臣 《送仲文》诗:“三年不出户,孝行閭井闻。”明史·赵世卿传:“ 世卿 復言脂膏已竭,閭井萧然,丧乱可虞,揭竿非远,不及今罢之,恐后将无及。”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裁官》:“这官呵,无补圣明高,倒不如废却了,閭井息喧呶。”
《漢語大詞典》:石井
穿石而成的井。神异经·东南荒经:“东南有石井,其方百丈,上有二石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湘 东 阴山县 有 侯曇山 ,上有灵坛,坛前有石井,深数尺。”《广西风物志·柳侯祠》:“二进为中厅,有石井两口,古色斑驳,年代久远。”
《國語辭典》:眢井  拼音:yuān jǐng
废井。《左传。宣公十二年》:「目于眢井而拯之,若为茅绖,哭井则已。」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谐讔》:「昔还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曲。」
《漢語大詞典》:眢井翁
后人对 宋 郑思肖 的敬称。 清 钱谦益 《题画四君子图》诗:“怀哉 眢井翁 ,画兰不画地。” 钱曾 注:“ 郑所南 著《心史》,藏之 北禪寺 井中,故目之为 眢井翁 。”
分類:后人敬称
《漢語大詞典》:井赋(井賦)
古代行井田而纳贡赋,因用以称田赋。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以任地事,而令其贡赋”。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六:“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 唐 陆贽 《马燧浑瑊副元帅招讨河中制》:“授以师保之任,畴其井赋之养。” 宋 欧阳修 《除皇弟允初加食邑食实封余如故制》:“节旄并建,井赋兼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