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40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勉之苏州人有五岳山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南充人,字少海。嘉靖八年进士。廷对献替剀切,天子亲题其制策,名动一时。官吏部考功主事、翰林院检讨。旋辞官家居,专心学问,晚年潜心于《》,深有所得。亦好道家修炼之法。卒年九十三。
明诗纪事·戊签·卷九
翰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己丑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主事,历员外、郎中,改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有《忠斋集》。 田按:少海诗音节抗朗,在嘉靖八子中自为一派,舆前后七子略近。
维基
任瀚(1502年1月16日—1592年1月22日),字少海,号忠斋,自号五岳山人,四川顺庆府南充县县城北郊(今南充市顺庆区舞凤街道)人,祖籍西充县,明朝官员、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四川乡试第十三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二甲第三名进士。改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升吏部考功司郎中,十八年(1539年)改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工诗文,诸体兼备,是嘉靖八才子之一。一生两袖清风,王九德《刻任少海稿序》称“嘉陵江上,有山田数亩,钓台一区,不足资口食,而先生唯日坐草庐中,弹琴著书,淡然忘老”。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病逝家中,葬于栖乐山之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5—? 【介绍】: 明湖广沔阳人,字玉叔,号五岳山人。陈柏子。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历官淮安知府、四川学政,官至南京大理寺卿。博学工诗,有《二酉园集》,纂《淮安府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玉叔,沔阳人。嘉靖乙丑进士,除大理评事历官南大理寺卿有二酉园五岳山房集
维基
陈文烛(1525年—1595年),字玉叔,号五岳山人,湖广承天府沔阳州人。嘉靖四年(1525年)生,少负才气,深得表叔傅颐赏识,由国子生中式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湖广乡试第七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中式第三百四十二名,廷试三甲一百一名进士,吏部观政,本年八月授大理寺评事,四十五年九月升寺副。隆庆三年(1569年)二月升寺正,隆庆四年(1570年)四月官淮安府知府。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升为四川提学副使,五年十一月升山东左参政,转漕运粮储道参政,丁忧归。十一年二月复除四川左参政,十二月升福建按察使,十二年九月升本省右布政,十四年九月升江西左布政,十七年六月升应天府府尹,十八年正月官至南京大理寺卿,十九年九月南京户科给事中吴之鹏弹劾陈文烛收徐绳勋赃私,轻纵义男杨凤杀主徐尧年之罪,十月令回籍听勘,遂致仕归,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卒,年六十。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伯达,乌程人。万历辛丑进士,知莆田县调香山入历工兵二部郎中出为泉州知府终福建左布政使有去去斋集
维基
蔡善继,字伯达,号五岳,浙江乌程县(今属湖州市)人。官至福建左布政使。万历十九年(1591年),蔡善继举辛卯科浙江乡试,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进士。任福建莆田县知县,调广东香山县,任内为加强对澳门的管理,颁布《条议制澳十则》。历升工部主事、南京兵部郎中。万历四十三年,蔡善继任泉州府知府。任内为宋代先贤蔡襄刻印《蔡忠惠集》,并葺其祠堂,重修万安桥。行旅感戴其功绩,将其肖像悬挂在忠惠祠中,号「二蔡祠」。有库吏之子郑芝龙,年方十岁,向衙门内投掷石子取乐,误中善继额头,善继本欲鞭笞芝龙,但见其姿貌秀异,便告诫之后,将其释放。后升任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漳南。因丁忧去职,守丧结束后,补官福宁。天启四年(1624年),蔡善继升任布政使司参政,在罗定备兵。迁建文庙,修造石桥,开辟放生池,百废俱兴。升任湖广按察使,转右布政使,分巡襄阳。崇祯元年(1628年),蔡善继转任福建左布政使。此时,郑芝龙已从倭寇,势力庞大。官兵围剿不成,只得商议招安。廷臣以善继曾对芝龙有恩,令其治漳泉道事。芝龙随即身着囚服,接受招抚。事定之后,功劳却归于巡抚。崇祯三年(1630年),蔡善继致仕归里。卒赠太仆寺卿。清乾隆《乌程县志》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1—1665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通州人,字潜夫,自号五岳外臣。布衣。博极群书,好著述,著书数十种。诗擅五古。精籀篆,善八分书。有《循吏传》、《友谊录》、《眉如草》、《邵山人诗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四
邵潜,字潜夫,自号五岳外臣,江南通州人。诸生。有《邵山人集》。
《漢語大詞典》:东岱(東岱)
指 泰山 。因 泰山 为五岳中的东岳, 岱 为其别名,故称。《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自 鸟鼠 至於 东岱 ,其病一也。” 李贤 注:“ 东岱 谓 泰山 , 叔孙无忌 反处也。” 唐 苏颋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诗:“惻矣南邻问,冥然 东岱 幽。”
《漢語大詞典》:恒岳(恆嶽)
亦作“ 恆岳 ”。 即 恒山 。为五岳之一,故称。魏书·太宗纪:“﹝ 泰常 四年﹞秋八月辛未,东巡。遣使祭 恆岳 。” 元 刘因 《恒山楼》诗:“万岭尊 恆岳 ,遗臺枕后潭。”参见“ 恆山 ”。
见“ 恆岳 ”。
分類:恒山五岳
《國語辭典》:恒山(恆山)  拼音:héng shān
山名。五岳中的北岳,位于山西省与河北省境内。主峰在河北省曲阳县西北,海拔约二二一九公尺,在五岳中高度居第三。也称为「北岳」、「大茂山」。
《漢語大詞典》:光岳(光嶽)
三光五岳。指天地。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自序》:“光岳既分,风气日漓。” 明 邵璨 《香囊记·家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观省名行,有缺纲常。” 张尔田 《词莂序》:“意者,意之至者,其流变与光岳相终始歟!”
《漢語大詞典》:五岳图(五嶽圖)
即五岳真形图。《续谈助》卷四引《汉孝武内传》:“﹝ 汉武帝 ﹞先承 王母 言,以五岳图授 董仲君 ;又承 上元夫人 言,以五帝六甲灵飞十二事授 李少君 。”
分類:五岳形图
《漢語大詞典》:火维(火維)
南方属火,因以“火维”指南方。亦特指五岳中的南岳 衡山 。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方世举 注引 徐灵期 《南岳记》:“ 赤帝 馆其巔, 祝融 宅其阳。” 元 欧阳玄 《辟雍赋》:“东逾若木之日津,西探崦嵫之月竁,南穷火维之陬,北际冰天之澨。” 郭沫若 《下龙湾》诗:“忘却南邦是火维,午凉长睡不知时。”
《漢語大詞典》:岳宗
亦作“岳宗”。 指五岳之中的 嵩山 。 晋 郭璞 《尔雅图赞·太室山》:“ 嵩 惟岳宗, 华 、 岱 、 恒 、 衡 ,气通元漠,神洞幽明。”
分類:五岳嵩山
《漢語大詞典》:次祀
古代指对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的祭祀。因其仪式次于祭天地、宗庙的大祀,故称。周礼·春官·肆师:“立次祀,用牲币。”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大祀,天地;次祀,日月星辰。’大祀又有宗庙,次祀又有社稷、五祀、五岳。”
《漢語大詞典》:畿岳(畿嶽)
指天下。岳,泛指五岳。 唐 王晙 《贺拜南郊表》:“伏以长至阳升,用书云物,元穹有事,祐福无穷,畿岳会同,卉木咸悦。”
分類:天下五岳
《漢語大詞典》:太山北斗
太山 为五岳之首,北斗为众星所拱,故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上:“ 陈伯脩 作《五代史序》…… 欧公 在天下如 太山 北斗, 伯脩 自揣何如,反更作其序,何不识轻重也。”参见“ 泰山北斗 ”。
《國語辭典》:泰山北斗  拼音:tài shān běi dǒu
泰山为五岳之首,北斗星为众星中最明亮之星。泰山北斗比喻负有声望的人,为世人所景仰,或指学术高深卓绝,为人景仰。《新唐书。卷一七六。韩愈传。赞曰》:「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也作「斗山」、「泰斗」、「山斗」。
《国语辞典》:中原板荡(中原板荡)  拼音:zhōng yuán bǎn dàng
比喻国家动荡不安,十分危急。宋。岳飞〈五岳祠盟题记〉:「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