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3,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嗜书
铁画
虿尾
书判
神笔
百体
常格
俗书
藏锋
臃肿
书学
放纵
鹤膝
书意
惊龙
《漢語大詞典》:嗜书(嗜書)
(1).爱好读书;喜爱书籍。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 宣宗 嗜书,尝构一殿,每退朝,必独坐内观书,或至夜中烛灺委,禁中谓上为老儒生。” 宋 苏轼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鄴侯 藏书手不触,嗟我嗜书终日读。”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 李馥 ﹞歷官 浙江 巡抚,性嗜书,所藏多善本。”
(2).喜爱书法和书法作品。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乃作赞,手书之,留庙中,后为好事者取去。郡守梦神告之,追获而还之庙。然则 兴霸 亦嗜书也。”
《國語辭典》:铁画(鐵畫)  拼音:tiě huà
用铁片制作的工艺品。锻打铁片成线条,钩成图案,再涂上黑色或棕红色,制成挂屏,用于壁饰。相传为安徽芜湖铁匠汤鹏所创。也称为「铁花」。
《國語辭典》:铁画银钩(鐵畫銀鉤)  拼音:tiě huà yín gōu
语本唐。欧阳询 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形容笔画如铁般的刚劲,如银般的柔媚。《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锦心绣口,李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也称为「铁笔银钩」、「银钩铁画」。
《國語辭典》:虿尾(蠆尾)  拼音:chài wěi
蠍尾。因其有毒,故比喻为害人者。《左传。昭公四年》:「其父死于路,已为虿尾,以令于国,国将若之何?」《三国演义》第九一回:「纵虿尾以兴妖,恣狠心而逞乱。」
《漢語大詞典》:虿发(蠆髮)
语本诗·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卷髮如蠆。” 郑玄 笺:“蠆,螫虫也,尾末揵然,似妇人髮末曲上卷然。” 孔颖达 疏:“彼都人君子之家,女乃曲卷其髮末如蠆之尾,言其容仪有法也。”后用以称女子头发末梢上卷的发型。亦泛指蜷曲的头发。
《漢語大詞典》:虿尾银钩(蠆尾銀鈎)
比喻书法遒劲。
分類:书法遒劲
《漢語大詞典》:书判(書判)
指书法和文理。新唐书·选举志下:“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 唐 韩愈 《李君墓志铭》:“进士及第,试书判入等。补秘书正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 李翰 虽以辞藻擢第,不以书判擅名。” 宋 苏轼 《和子由闻将如终南太平宫读书》:“始者学书判,近亦知问囚。”
《國語辭典》:神笔(神筆)  拼音:shén bǐ
神仙所作的文章。比喻文笔神奇巧妙。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
《國語辭典》:百体(百體)  拼音:bǎi tǐ
身体的各部位。《礼记。乐记中》:「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庄子。田子方》:「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
《漢語大詞典》:常格
(1).惯例;通例。新唐书·卫次公传:“子之祖,勋在王府,寧限常格乎?”明史·顾锡畴传:“拔异才而不拘常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女见之喜,优礼逾於常格。”
(2).诗文、绘画、书法等艺术的习见的或平常的格调。 宋 欧阳修 《内制集序》:“其屑屑应用,拘牵常格,卑弱不振,宜可羞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即当摆脱常格,夐出不测之语。” 明 乔世宁 《何先生传》:“先生德性纯明,言仪雍雅,杯酒谈笑间,诗文立就,作字復秀拔奇劲,逈出常格。”
《漢語大詞典》:俗书(俗書)
(1).通俗流行的书体。 唐 韩愈 《石鼓歌》:“ 羲之 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沈德潜 注:“隶书风俗通行,别于古篆,故云俗书,无贬 右军 意。” 清 顾炎武 《赠张力臣》诗:“削柎追 宜官 ,俗书嗤 逸少 。”
(2).品格不高的书法。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一:“ 元章 论 唐 人书,最不喜 柳 ,云 柳 出 欧阳 ,而为怪丑恶札之祖。自此世人始有俗书。”
(3).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辨菴字》:“今俗书‘庵’字,既於篆文无有,又菴非屋,不当从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十:“俗书不可从者,谓古无此字,近人譌用者耳。”
(4).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今《百中经》前所绘小儿树,想沿於此。乃知俗书,亦有所本。”
(5).佛门指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具有哲理性的书籍。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九章:“ 远 引庄子为连类,乃似格义之拟配外书。 安公 听 远 不废俗书,则其通常令弟子废俗书可知。”
《國語辭典》:藏锋(藏鋒)  拼音:cáng fēng
1.书法上称笔锋藏而不露为「藏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唐徐浩论书》:「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
2.比喻收敛才具,不露锋芒。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聪敏》:「公词翰若此,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
《國語辭典》:臃肿(臃腫)  拼音:yōng zhǒng
1.毒疮。《战国策。韩策三》:「人之所以善扁鹊者,为有臃肿也。」
2.形容笨重、肥胖、不灵巧。南朝梁。何逊〈夜梦故人〉诗:「已如臃肿木,复似飘飖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当头那人,生得臃肿肥胖,唇上长了几根八字鼠须。」也作「拥肿」。
《國語辭典》:书学(書學)  拼音:shū xué
有关书法的学问。如:「书学式微,与忽视书法教育有关。」
《國語辭典》:放纵(放縱)  拼音:fàng zòng
1.纵容,不加约束。《汉书。卷八六。王嘉传》:「诏书罢菀,而以赐贤二千馀顷,均田之制从此堕坏。奢僭放纵,变乱阴阳,灾异众多。」
2.不循规矩礼节。《后汉书。卷一七。岑彭传》:「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权臣放纵,矫称诏制。」
《國語辭典》:鹤膝(鶴膝)  拼音:hè xī
1.武器名。一种矛刃下部细如鹤胫的矛。《文选。左思。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
2.作诗的八病之一。由南朝梁沈约所倡,指诗句的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因两头大,中间细,类似鹤膝,故名。南朝梁。钟嵘 诗品序:「至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漢語大詞典》:书意(書意)
(1).所读之书或所写之信的本意。吕氏春秋·尊师:“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驩愉,问书意。”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郢 人有遗 燕 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 宋 邵雍 《代书寄陈章屯田》诗:“执别而来二十春,忽飞书意一何懃!”
(2).书法的神髓。 唐 窦臮 《述书赋》下:“ 汉王 童年,自得书意。”
分類:书法本意
《漢語大詞典》:惊龙(驚龍)
形容举止飘逸洒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王右军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亦形容笔势生动的书法。 宋 苏轼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诗:“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