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吏方
为政的方略。 宋 曾巩 《韩晋卿莫君陈刑部郎中制》:“尔晓达吏方,宜在兹任。” 宋 秦观 《人材策》:“经术艺文,吏方将畧,有一卓然过人数等而不能饰小行、矜小廉以自託於閭里,此奇材者也。”
分類:为政方略
《漢語大詞典》:吐茹
(1).吐刚茹柔。旧唐书·温造传:“然 造 之举奏,无所吐茹。朝廷有丧不以礼、配不以类者,悉劾之。”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八年:“ 祐 数临督司,有不吐茹之节。” 明 刘基 《郁离子·天道》:“抑天不能制物之命而听从其自善恶乎?将善者可欺,恶者可畏,而天亦有所吐茹乎?”参见“ 吐刚茹柔 ”。
(2).比喻为政的宽严。 唐 白居易 《崔咸可洛阳县令制》:“然宰大邑,如烹小鲜。人扰则疲,鱼扰则馁;宽猛吐茹,其鉴于兹。”
(3).比喻钱财的出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节色欲》:“是天也者,用地之物也;犹男为一家之主,司出纳吐茹之权者也。”
《國語辭典》:吐刚茹柔(吐剛茹柔)  拼音:tǔ gāng rú róu
硬的吐出来,软的就吞下。比喻畏强欺弱。参见「柔茹刚吐」条。《汉书。卷八三。薛宣传》:「前为御史中丞,执宪毂下,不吐刚茹柔,举错时当。」
《漢語大詞典》:吏材
为政的才干。汉书·杜延年传:“ 霍光 秉政,以 延年 三公子,吏材有餘,补军司空。” 宋 张师正 括异志·潘郎中:“ 潘郎中 继宗 , 清河 人,以明经发第,有吏材。”
分類:为政才干
《漢語大詞典》:吏理
(1).指为政之道。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达於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各知。” 唐 元稹 《李从易宗正丞制》:“以尔天属谨良,修明吏理,检身好学,有儒者法仪。”
(2).指官吏理事的才能。旧唐书·裴垍传:“及作相之后,恳请旌别淑慝,杜絶蹊径,齐整法度,考课吏理,皆蒙垂意听纳。”
《漢語大詞典》:吏干(吏幹,吏榦)
亦作“ 吏榦 ”。为政的才干。世说新语·文学“ 左太冲 作《三都赋》初成” 刘孝标 注引《左思别传》:“ 思 为人无吏榦而有文才。”隋书·郎茂传:“ 茂 性明敏,剖决无滞,当时以吏干见称。” 宋 苏辙 《荐林豫札子》:“右通直郎 林豫 ,吏干强敏,长於应变,所至可纪。”
分類:为政才干
《國語辭典》:理识(理識)  拼音:lǐ shì
见识、见解。《晋书。卷六一。列传。周浚》:「馥理识清正,兼有才干,主定九品,检括精详。」《隋书。卷六三。列传。元寿》:「若知非不举,事涉阿纵;如不以为非,岂关理识?」
《國語辭典》:力政  拼音:lì zhèng
1.用武力征伐。《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下》:「天子弱,诸侯力政。」也作「力征」、「力正」。
2.服劳役。《礼记。王制》:「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
3.暴政。《墨子。天志上》:「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漢語大詞典》:织蒲(織蒲)
编蒲为席。左传·文公二年:“﹝ 臧文仲 ﹞下 展禽 ,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 杜预 注:“家人贩席,言其与民争利。”后即用作为政不仁与民争利之典故。南史·范泰传:“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故拔葵所以明政,织蒲谓之不仁。”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妾本絶於织蒲,马无闻於食粟。”
分類:不仁为政
《漢語大詞典》:省括
谓将箭瞄准目标。括,箭杆末端。常用以比喻为政必须合于准则。书·太甲上:“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於度,则释。” 宋 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诗:“黄铜弩牙金错花,银阑线齿如排沙,上立準度可省括,箭沟三道前直窊。” 清 黄宗羲 《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又言时及艰难,安危省括,悬於督抚,以臣裁量,多不可以备仓卒也。”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
《國語辭典》:军队(軍隊)  拼音:jūn duì
武装部队的泛称。
《漢語大詞典》:治名
(1).为政有成绩而获得的好名声。汉书·尹翁归传:“ 翁归 三子皆为郡守。少子 岑 歷位九卿,至后将军。而 閎孺 亦至 广陵 相,有治名。”三国志·魏志·温恢传:“ 汝南 孟建 为 凉州 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
(2).谓谋求虚名。三国志·魏志·诸葛亮传论“ 诸葛亮 之为相也” 裴松之 注引《袁子》:“ 亮 治实而不治名,志大而所欲远,非求近速者也。”
《漢語大詞典》:政源
为政的本源。北史·文苑传·李文博:“今政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 唐 陈子昂 《答制问事》:“微臣智识浅短,寔昧政源。”旧唐书·崔融传:“陛下留神繫表,属想政源。”
分類:为政本源
《漢語大詞典》:贵简(貴簡)
谓为政能举大纲,不苛烦。世说新语·赏誉上“ 洛中 雅雅有三 嘏 ” 刘孝标 注引 晋 荀绰 《晋后略》:“﹝ 刘漠 ﹞自相国右长史出为 襄州 刺史,以贵简称。”
分類:为政大纲
《漢語大詞典》:沂咏(沂詠)
《论语·先进》:“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指知时乐命、逍遥自在、不求为政的志愿。 金 周昂 《早春》诗:“幸可追 沂 咏,何劳费 越 吟。”参见“ 沂水絃歌 ”。
《漢語大詞典》:沂水弦歌
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语本论语·先进:“﹝ 曾点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 宋 苏辙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诗之一:“ 沂水 絃歌重 曾点 , 菑川 故旧识 平津 。”
分類:知时处世
《漢語大詞典》:谨政(謹政)
敬慎为政。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分類:敬慎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