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殉职(殉職)  拼音:xùn zhí
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牺牲生命。如:「警察因公殉职,令大家悲痛万分。」
《漢語大詞典》:强征
强迫征收为公共事业;尤指用强征入伍的方法征召。例如:强征海员。
行使权力征用(如为公或紧急使用)例如:强征过路的汽车去追赶。
《漢語大詞典》:熊轼轓(熊軾轓)
即熊车。本为公、列侯之乘车。后亦为对地方官员乘车的美称。 唐 王维 《送封太守》诗:“忽解羊头削,聊驰熊軾轓。”一本作“ 熊首轓 ”。 赵殿成 笺注:“ 颜师古 汉书註:伏熊軾者,车前横軾,为伏熊之形也。广韵:轓,车大箱也。”参见“ 熊车 ”。
《漢語大詞典》:熊车(熊車)
有伏熊形横轼的车。 汉 时为公,列侯所用。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应鸣鞞於龙角,覆缇幕於熊车。”后亦用以指代地方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子瞻 既已深居鵷禁,因何反謫熊车?”
分類:为公列侯
《漢語大詞典》:辛壬癸甲
典出书·益稷:“娶于 涂山 ,辛壬癸甲”。 孔 传:“﹝ 夏禹 ﹞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復往治水,不以私害公。”后因用“辛壬癸甲”喻指一心为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 清 邹容 《涂山》诗:“辛壬癸甲今何有?且向东门牵黄狗。”
《国语辞典》:留学考试(留学考试)  拼音:liú xué kǎo shì
留学考试分为公费与自费两种。公费留学考试为教育部举办的一种考试。通过此项考试,由国家供给学费或奖学金至国外留学,于学业完成后回国服务。
《国语辞典》:灭私奉公(灭私奉公)  拼音:miè sī fèng gōng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唐。元稹〈授崔棱尚书户部侍郎制〉:「善于其职,严而不残,辟名用物者逃无所入,灭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国语辞典》:舍己为公(舍己为公)  拼音:shě jǐ wèi gōng
为公众利益而牺牲自己。如:「如果人人都舍己为公,社会必会一团和气。」
《国语辞典》:铨定考试(铨定考试)  拼音:quán dìng kǎo shì
政府为公家机关中未具有公务人员任用资格的特定现职人员所举办的考试,录取者可取得正式任用资格。
《国语辞典》:化暗为明(化暗为明)  拼音:huà àn wéi míng
将私下从事的行为,转化为公然的行动。如:「由于执法不力,黑市交易有逐渐化暗为明的趋势。」
《国语辞典》:公用徵收  拼音:gōng yòng zhēng shōu
指国家为公用目的,以公权力取得人民财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并对之补偿。
《国语辞典》:大肠杆菌群(大肠杆菌群)  拼音:dà cháng gǎn jùn qún
包括多种细菌。虽非病原菌,却可作为公共卫生上,一种简单而迅速的探查依据,食品微生物学上称为「粪便污染指数」。虽然食物不一定真受粪便污染,但是食物受污染是肯定的。微生物学家以为,凡能够检出大肠杆菌群的食品,就可能检出病原菌。也称为「大肠菌类」。
《国语辞典》:种间杂交(种间杂交)  拼音:zhǒng jiān zá jiāo
不同种动物的个体间杂交。如骡为公驴与母马配种后所生的杂交种。
《国语辞典》:至公至明  拼音:zhì gōng zhì míng
极为公正廉明。《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慎卿先生此一番评骘,可云至公至明;只怕立朝之后,做主考房官,又要目迷五色,奈何?」
《国语辞典》:义赛(义赛)  拼音:yì sài
为公益事项筹款而义务演出的体育竞赛。
《国语辞典》:公益捐  拼音:gōng yì juān
居民为公共利益而缴纳的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