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非语言传播
不见诸语言文字,但大家都能理解的传播方法。即通过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姿态、音容、笑貌、气味、颜色等非语言符号进行传播。
《漢語大詞典》:蔽明塞聪(蔽明塞聰)
蒙住眼睛不视,堵塞耳朵不听。谓对外界事物不见不闻。 宋 曾巩 《洪范传》:“立於无蔽之地者,其於视听如此,亦不用之於小且近矣。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國語辭典》:充耳不闻(充耳不聞)  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
塞住耳朵,装著没听见。形容故意不理会或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清。李渔《奈何天》第三○出:「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國語辭典》:吹影镂尘(吹影鏤塵)  拼音:chuī yǐng lòu chén
吹动无形的影子,雕刻细微的灰尘。语本《关尹子。一宇》:「言之如吹影,思之如镂尘。」后比喻不切实际或不见形迹的事。
《漢語大詞典》:喃喃低语
轻到几乎听不见的说话声。例如:听众的喃喃低语。
《國語辭典》:匿迹销声(匿跡銷聲)  拼音:nì jī xiāo shēng
藏匿而不露踪迹。《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黑八哥一干人,也劝他,叫他暂时匿迹销声,等避过风头,再作道理。」也作「销声匿迹」。
《漢語大詞典》:雀迷眼
方言。雀至夕不见物。指黄昏。 杨朔 《大旗》:“雀迷眼的时候,修路的农民才散工。”
《國語辭典》:没脚蟹(沒腳蟹)  拼音:méi jiǎo xiè
比喻没有帮手,不能行动或不能有所作为的人。《水浒传》第二八回:「我又是个没脚蟹,不是这个乾娘,邻舍家谁肯来帮我?」《醒世恒言。卷三五。徐老仆义愤成家》:「我是个孤孀妇人,儿女又小,就是没脚蟹一般!如何撑持的门户?」
《國語辭典》:没金饮羽(沒金飲羽)  拼音:mò jīn yǐn yǔ
金,箭镞。羽,箭后的羽毛。没金饮羽比喻用力很猛以致箭射入极深。《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
《漢語大詞典》:蒙聋(矇聾)
目不见,耳不闻。喻糊里糊涂。 明 李贽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矇聋而听之。”
《國語辭典》:临潼斗宝(臨潼鬥寶)  拼音:lín tóng dòu bǎo
传说春秋时代,秦穆公为吞并诸侯,约集十七国诸侯会合于秦国的临潼,各出宝物以较输赢。见《孤本元明杂剧。临潼斗宝》。后用以比喻炫耀财富,争强赌胜。《红楼梦》第七五回:「于是天天宰猪割羊,屠鸡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众人的礼物,都是你赌我赛,不亚如那临潼斗宝一般。」
分類:不见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