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上辈(上輩)  拼音:shàng bèi
家族的前一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因为这一门姻亲隔得远,我向来未曾会过的,只有上辈出门的伯叔父辈会过。」
《國語辭典》:上辈子(上輩子)  拼音:shàng bèi zi
1.家族的上一代。如:「没有上辈子的努力,那来今日的富足。」
2.前世。如:「你能娶到她,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國語辭典》:祖辈(祖輩)  拼音:zǔ bèi
祖先、前人。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富贵荣华祖辈传,常行方便自然安。」
《漢語大詞典》:淫烝
淫乱。烝,指与上辈淫乱。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宣布满清罪状檄》:“胡酋以盗嫂为美谈,以淫妹为法制。其他淫烝,史不絶书。”一本作“ 淫蒸 ”。
分類:淫乱上辈
《漢語大詞典》:烝报(烝報)
乱伦之行。烝是淫及上辈,报是淫及下辈。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四章:“大同之世……无亲无属,故无復有乱宗、凟伦、烝报之恶。” 章炳麟 《讨满洲檄》:“ 多尔袞 以盗嫂为美谈, 玄燁 以淫妹为法制,其他烝报,史不絶书。”
分類:乱伦上辈
《國語辭典》:祖宗三代  拼音:zǔ zōng sān dài
泛称历代先祖。如:「你如今作恶多端,真是辱及祖宗三代!」、「如今一考就上,真是祖宗三代都在保祐啊!」
《國語辭典》:三层大,二层小(三層大,二層小)  拼音:sān céng dà,èr céng xiǎo
形容旧时大家庭中,公婆、伯叔、妯娌、子侄等几代人同居,人口层次复杂的情形。《金瓶梅》第三七回:「大人家的营生,三层大,两层小,知道怎样的!」《醒世姻缘传》第六八回:「只是狄员外乔乔的,你三层大,两层小,只怕自家主不下来。」
上辈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辈之一。与上品同。
上辈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十四。观无量寿经曰:「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上辈生观
【三藏法数】
(此观于上品中,又分上中下三品)上辈上品上生者,谓欲生彼国,当发三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执金刚台,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行者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即得悟无生法忍也。上辈上品中生者,谓能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求生极乐国土。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持紫金台,至行者前,授手迎接,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赞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经于七日,得无生忍也。上辈上品下生者,谓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求生乐国,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来迎行者。坐已,华合,即生七宝池中,七日乃得见佛。三七日后,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住欢喜地也。(六念者,谓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施、念戒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无生法忍者,谓一切法本来不生,于此法中,而能忍可印證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小劫者,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百年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又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