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稚秋
初秋;刚到秋天。 宋 王安石 《病起》诗:“稚秋敷新凉,老火灺残浊。”
《漢語大詞典》:新商
新秋;初秋。商为五音之一,据阴阳五行之说,商属金,秋亦属金,故以商代秋。 宋 欧阳修 《赐新除昭德军节度使知郓州庞籍赴阙生料口宣》:“属此新商之序,载嘉执轡之勤。”
《漢語大詞典》:余暑(餘暑)
犹残暑。指入秋后未尽的暑热。 宋 林景熙 《溪行》诗:“风高餘暑尽,独策兴悠然。” 元 陈基 《通州》诗:“到州日停午,餘暑秋更虐。”
《漢語大詞典》:双七(雙七)
(1).十四。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荷庆云之优渥,周双七於此年。” 顾绍柏 注:“周双七,即十四年。”
(2).指农历七月初七日。 明 黎遂球 《素馨赋》:“於是重五之昼,双七之宵,或张翠幄於龙舫,或方兰舟为鹊桥。”参见“ 双星 ”。
《國語辭典》:双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诗:「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元。马祖常 拟唐宫。银河七夕度双星词:「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2.两颗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运动,称为「双星」。
《国语辞典》:韩战(韩战)  拼音:hán zhàn
发生于西元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的战争。因美苏驻军撤离韩国,北韩共军趁机越过北纬三十八度线,向南韩进攻,引爆韩战。美国麦克阿瑟将军被任命为联军统帅,出兵助南韩。后因美国总统杜鲁门,深怕促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乃撤换麦帅,停战谋和。战事共计持续三年馀。
《漢語大詞典》:火逝
犹流火。指旧历七月。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夕咏牛女》:“火逝首秋节,新明弦月夕。”
《國語辭典》:鬼节(鬼節)  拼音:guǐ jié
旧称清明、中元、寒衣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并会在此三日祭祀祖先。
《漢語大詞典》:巧月
俗称农历七月。参见“ 巧夕 ”。
《國語辭典》:巧夕  拼音:qiǎo xì
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宋。刘克庄 即事诗四首之三:「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国语辞典》:抢孤(抢孤)  拼音:qiǎng gū
一种民俗活动。在中元普渡仪式结束或农历七月三十日鬼门关闭之夜,道士敲锣撤除供品时,群众蜂拥抢夺祭过野鬼的供品,称为「抢孤」。此项活动具有宗教民俗和体能竞赛的意义。
《國語辭典》:盂兰节(盂蘭節)  拼音:yú lán jié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指「救倒悬」,指解救正在受苦的饿鬼。根据《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目连,因母亲做了许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为了救母亲脱离「倒悬」,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佛陀要目连在七月十五日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母亲便能得救。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因此,汉传佛教地区便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超渡仪式,认为此举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也称为「佛欢喜日」、「僧自恣日」。
《國語辭典》:放河灯(放河燈)  拼音:fàng hé dēng
中元节时,把莲花灯放入水中的民间习俗,称为「放河灯」。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城东外春场六》:「(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于水次放灯,曰放河灯。」
《漢語大詞典》:荷镫(荷鐙)
荷花形的灯。旧俗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将此灯浮于水上以祀鬼。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词:“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鐙。”
《漢語大詞典》:都踊
旧时 日本国 西京 民间的一种风俗。青年男女于七月十五至三十日,跳舞达旦,谓之都踊。 清 黄遵宪 《都踊歌》序:“ 西京 旧俗七月十五日至晦日,每夜亘索街上,悬灯数百,儿女艷妆靚服为队,舞蹈达旦,名曰‘都踊’。所唱皆男女猥褻之词,有歌以为节者,谓之‘音头’,译而録之。其风犹 唐 人《合生歌》,其音节则 汉 人《董逃行》也。”
《漢語大詞典》:夏安居
佛教语。谓僧徒在夏天,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而专心坐禅修学。又称坐夏。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五九:“ 土火罗 诸国,以十二月安桎北方,言夏安居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各就其事制名也。”
《国语辞典》:鬼月  拼音:guǐ yuè
农历七月俗称为「鬼月」。传说在这段期间鬼门关大开,所有的鬼魂都到阳间来,因此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上,就有许多顾忌,如结婚、购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