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斗纽(斗紐)
印章刻字的一端为印斗,上端印鼻称纽。斗纽,泛指印章。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高 珍藏 卫青 印一方,临终,赠 陕 中 刘介石 刺史。斗纽方寸,篆法虽佳,而玉已经火炙,余见之,颇不当意。”
《國語辭典》:偏畸  拼音:piān jī
偏颇不公正。如:「他一向刚正不阿,这件事怎么会处理时如此偏畸,令人无法相信。」
《漢語大詞典》:锥度(錐度)
(1).柱形物体的横剖面向一端逐渐缩小的形式。也叫梢。
(2).横剖面缩小的数值,如锥度1:50,即每长50个单位缩小一个单位。
《漢語大詞典》:铁钎(鐵釺)
钢铁铸成的长棍,一端有刃。矿山打孔工具之一。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十一章:“用铁钎子想法把石头凿成块,才能放进溜子里溜下来。”《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 老柴 的牙齿闭得尤其紧,似乎用铁钎也撬不开。”
《漢語大詞典》:套绳
牧民套牲口用的长绳,一端有一个活套
带有钩子和套索钉的绳子,主要用于牵引炮车或把它系在前车上
《國語辭典》:验电器(驗電器)  拼音:yàn diàn qì
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利用同性电相斥及异性电相吸的作用,来检验物体有否带电,并可粗略估计带电量。
《漢語大詞典》:雅片枪(雅片槍)
吸鸦片的器具。长尺馀,管形,一端有一烟斗,另一端为吸口。 鲁迅 《花边文学·玩具》:“我们 中国 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雅片枪,麻雀牌……忙个不了,没有工夫想到孩子身上去了。”
《漢語大詞典》:鸭嘴棍(鴨嘴棍)
古代武器名。一端是手柄,另一端由两块铁片组成,状如鸭嘴。亦可作刑具。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二五章:“那手持鸭嘴棍的皂隶,则双手把棍子向公案前一举,喊道:‘大人验刑。’” 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二五章:“他们扎上红头巾,系上红腰带,拿着扎枪、腰刀、朴刀、大刀、铁箍棒、鸭嘴棍、虎头钩、三节鞭等等武器,很是威武。”
《漢語大詞典》:榍子
一端粗一端锐的小木楔,插进榫缝中使接榫固定。《水浒传》第七五回:“ 阮小七 便去拔了榍子,叫一声:‘船漏了!’水早滚上舱里来。”
《国语辞典》:琉璃喇叭  拼音:liú lí lǎ bā
一种用玻璃制成的玩具。长管的一端作成喇叭状,以口吹之作响。也称为「琉儿喇叭」。
《国语辞典》:球窝关节(球窝关节)  拼音:qiú wō guān jié
骨关节之一。相邻两骨骼中,一骨骼的一端为球形,嵌入另一骨骼的骨窝内,如肩关节即是。又称为「杵臼关节」。
《国语辞典》:鞭毛虫(鞭毛虫)  拼音:biān máo chóng
泛指鞭毛虫总纲的原生动物。体微小,一端生一或数条鞭毛,用以摄取食物及游泳。生活在淡水、咸水或寄生于动物体内。如眼虫(裸藻)、滴虫。
《国语辞典》:鲍氏囊(鲍氏囊)  拼音:bào shì náng
肾小管在肾皮质中,其一端膨大且向内凹陷成杯状的构造,称为「鲍氏囊」。
《国语辞典》:吹玻璃  拼音:chuī bō li
用空心管将熔融玻璃聚集一端,从另一端吹进空气,把玻璃吹成器皿。
《国语辞典》:掌骨  拼音:zhǎng gǔ
构成手掌的骨头。细长如管状。一端连接腕骨,另一端衔接指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