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汪汪万顷
 
汪汪陂量
 
陂澄千顷
 
雅量汪汪海洋宽

相关人物
黄宪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4~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黄宪〉~744~
郭林宗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林宗。林宗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郭太〉~2227~
谢承书曰:「泰之所名,人品乃定,先言后验,众皆服之。故适陈留则友符伟明,游太学则师仇季智,之陈国则亲魏德公,入汝南则交黄叔度。初,太始至南州,过袁奉高,不宿而去;从叔度,累日不去。或以问太。太曰:『奉高之器,譬之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之器,汪汪若千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不可量也。』已而果然,太以是名闻天下。」
典故
吴波静练
 
晴绮散馀霞
 
残霞成绮
 
江似练
 
清淮铺练
 
澄江如练
 
绮散馀霞
 
练江诗
 
练静江澄
 
长江澄练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行旅下·晚登三山还望京邑〉~263~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缜不变?
典故 
登车孟博
 
登车揽辔
 
范滂澄清

相关人物
范滂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范滂〉~2203~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典故
今古眼中稀
 
玄晖才笔
 
解道澄江如练

相关人物
谢朓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六〈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沈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德行〉~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典故
三何许水曹

相关人物
何子朗
 
何思澄
 
何逊

参考典故
何水部


《梁书》卷五十〈文学列传下·何思澄〉~74~
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思澄闻之,曰:「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思澄意谓宜在己也。

例句

诸谢偏推永嘉守,三何独许水曹郎。 李嘉祐 送舍弟

典故
相关人物
何思澄


《玉台新咏》卷六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
风捲蒲萄带,日照石榴裙。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例句

其奈钱塘苏小小,忆君泪点石榴裙。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國語辭典》:澄清  拼音:dèng qīng
沉淀杂质,使其清澈。宋。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國語辭典》:澄清  拼音:chéng qīng
1.清澈、清亮。《大宋宣和遗事。利集》:「至是见野水澄清,四人方掬水洗面灌涤,相视哽咽不胜。」《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吕布到城下时,恰才四更,月色澄清,城上更不知觉。」
2.平定祸乱,恢复秩序。宋。文及翁 贺新郎。一勺西湖水词:「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
3.弄清楚明白。晋。袁宏《后汉纪》卷二一:「陛下不复澄清善恶,俱与忠臣尚书令尹勋等并时显封,使朱紫不别,粉墨杂糅。」
《漢語大詞典》:澄清(澂清)
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六:“要等秧田里的泥水澄清一点。” 徐怀中 《西线轶事》八:“找到一片积水,尽是小虫子在翻上翻下的,放几片净水剂澄清一下,那种怪味让人打哆嗦,喝不进去。”
《漢語大詞典》:澄江
(1).清澈的江水。 南朝 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 宋 柳永 《轮台子》词:“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2).水名。在 海南岛 上。有二源:一出 琼山县 西石山 ,叫 内澄江 ;一出 琼山县 虎村岭 ,叫 外澄江 。二水在 澄迈县 南汇合入海。江水清澈,故名。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六·琼州府》:“ 澄江 在县东,源出山谷间,下流达 新安江 。”
(3). 江苏省 江阴市 的别称。古 长江 流到这里,江面骤宽,流缓沙沉,故有此称。 宋 俞巨源 《〈江阴县志〉序》:“ 大江 自 京口 来,委折而南,浩漾澎湃,势益壮越,数百里聚为 澄江 之区。” 宋 元 时城内置 澄江驿 。旧称县城北门为 澄江门 ,门外有 澄江河 ,有桥叫 澄江桥 。
《漢語大詞典》:澄波
清波。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澄波万壑,洁澜千里。”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距施州二十里》词:“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东瞰澄波,西悬倒壁。”
分類:清波
《分类字锦》:澄潭
沈佺期 兴庆池侍宴诗 碧水澄潭映远空。
分类:
《國語辭典》:澄心  拼音:chéng xīn
1.使心绪清静澄明。《淮南子。泰族》:「凡学者能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澄心清意以存之,见其终始,可谓知略矣。」《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晁梁澄心定虑了一会,将那寺中房廊屋舍园甫庭堂合他坐过的禅房榻炕,都能想记无差。」
2.清静之心。《文选。陆机。文赋》:「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
《國語辭典》:澄澈  拼音:chéng chè
清澈、明亮。晋。王献之 杂帖:「镜湖澄澈,清流泻注。」唐。修睦 僧院泉诗:「澄澈照人胆,深山只一般。」
《漢語大詞典》:澄鲜(澄鮮)
清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金 元好问 《丙辰九月十六日挈家游龙泉》诗:“风色澄鲜称野情,居僧闻客喜相迎。” 郁达夫 《迟桂花》:“早晨的空气,实在澄鲜得可爱。”
分類:清新
《國語辭典》:揽辔澄清(攬轡澄清)  拼音:lǎn pèi chéng qīng
语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指澄清吏治,安定天下的宏愿。《旧唐书。卷八九。列传。姚璹》:「果能揽辔澄清,下车整肃。吏不敢犯,奸无所容,前后纠擿,盖非一绪。」
《國語辭典》:石榴裙  拼音:shí liú qún
红色的裙子。泛指妇女的裙子。南朝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诗:「风捲蒲萄带,日照石榴裙。」唐。武则天 如意娘诗:「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