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30,分8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安车
严君卦(又作:严君卖卜 ...)
君房痴
严光钓濑(又作:严子垂钓 ...)
钓鳌客
严光(又作:严君 ...)
共卧加腹
东马严徐
更生
汉失中策
一片石
哂买菜
李强
入韩剑客
严母扫墓
典故 
安车纁组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严光

参考典故
严光
 
羊裘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严光传》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
《新校本汉书》卷九十一 货殖传第六十一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谊于閒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野,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辟犹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矣。是以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例句

安车未至柴关外,片玉已藏坟土新。 李咸用 悼范摅处士

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 李商隐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公吏奉纁组,安车去茅茨。 王维 送高适弟耽归临淮作

天子锡玄纁,倾山礼隐沦。 皎然 送穆寂赴举

典故
卜肆寂寞
 
卜肆成都
 
卜肆贫
  
君平卜
 
君平市隐
 
君平帘下
 
君平说卦
 
君平卖卜
 
问君平
 
严君卦
 
严君卖卜
 
严君开封
   
严扬
 
严遵
 
寂寞君平
 
帘下君平
   
百钱卜肆
 
百钱问君平
 
蜀中夫子
  
蜀平

相关人物
严君平
 
严遵

参考典故
犯斗槎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列传〉~3056~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馀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

简释

成都卜:指雅逸生活,或指占卜。唐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例句

君平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 刘君锡 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绝

众说君平死,真师易义全。 姚合 送任尊师归蜀觐亲

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 崔涂 问卜

蜀严化已久,沈冥空所思。 张九龄 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

嘉祯果中君平卜,贺喜须斟卓氏杯。 李博 贺裴廷裕蜀中登第诗

自知来处所,何暇问严遵。 李德裕 题寄商山石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 送友人入蜀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李端 赠道士

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国路。 李贺 感讽五首

君平教说卦,夫子召升堂。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凭将百钱卜,飘泊问君平。 杜甫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借严君卖卜钱。 杜甫 清明二首之一

卜羡君平杖,偷存子敬毡。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 杜甫 游子

应到严君开卦处,将余一为问生涯。 武元衡 送温况游蜀

帘下严君卜,窗间少室峰。 罗隐 圣真观刘真师院十韵

若访严夫子,无嫌卜肆贫。 耿湋 送夏侯审游蜀

一缄论贾谊,三蜀寄严家。 贾岛 寄令狐绹公

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 郑世翼 过严君平古井

未酬阚泽佣书债,犹欠君平卖卜钱。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

卖卜严将卖饼孙,两贤高趣恐难伦。 韩偓 两贤

典故
君房痴
 
痴儿鼎足

相关人物
严光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3~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荅,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唐·李贤注引皇甫谧《高士传》曰:「霸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痴,今为三公,宁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光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卿言不痴,是非痴语也?天子徵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
典故
七里溪
 
严光钓濑
 
严子垂钓
  
严陵卧
 
严陵钓
 
垂钓严生
 
垂钓沧波
  
子陵钓
 
富春渔钓
 
富春生
 
思严子
 
披羊裘
 
披裘垂钓
 
披裘泽畔
 
换钓舟
 
桐江叟
 
桐江羊裘
 
桐江钓叟
 
汉皇故人
 
狂客羊裘
 
独抱羊裘
 
笑严陵
  
羊裘翁
 
羊裘老子
 
羊裘钓
 
野水投竿
  
相关人物
严光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4~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徵,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水经注》卷四十〈渐江水〉~3283~
会贞按:《后汉书·严光传》,字子陵。光武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注》引顾野王《舆地志》,七里濑在东阳江下,与严陵濑相接,有严山。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严陵钓坛也。《元和志》,严子陵钓台在桐庐县西三十里,浙江北岸。即今桐庐县西。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严光传》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唐·李贤注引顾野王《舆地志》:「桐庐县南有严子陵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严陵钓坛』也。」

简释

严陵钓:咏隐士。唐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例句

知君济世有长策,莫问沧浪隐钓矶。 刘沧 赠颛琐山人

栖迟惯得沧浪思,云阁还应梦钓矶。 刘沧 题王校书山斋

何忍严子陵,羊裘死荆棘。 李华 杂诗六首之二

云山绕屋犹嫌浅,欲棹渔舟近钓台。 李郢 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

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台。 柳宗元 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 许棠 寄江上弟妹

结茅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 郑谷 寄赠杨夔处士

典故
相关人物
张祜
 
李白
 
王严光


《谈苑》卷四
王严光有才不达,自号钓鳌客。巡游都邑球麻铁之资,以造钓具。有不应者,辄录姓名置箧中曰:「下钩时取此等蒙汉为饵。」其狂诞类此。张祐谒李绅,亦称「钓鳖客」。李怒曰:「既解钓鳖,以何为竿?」曰:「以虹为竿。」「以何为钩?」曰:「以明月为钩。」「以何为饵?」曰:「以短李相为饵。」绅默然,厚遗之。
《鉴戒录》卷七
会昌四年,李相公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无有面者……祜遂修刺谒之,衔题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祜,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骜,以何物为竿?」对曰:「以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已初月为钩。」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以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怜祜触物善对,遂命就对斟,言笑竟日。
《唐语林》卷五〈补遗〉~492~
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白曰:「风波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蜺为线,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白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宰相竦然。
典故
七里滩
 
严光
      
相关人物
严光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荅,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唐·李贤注引顾野王《舆地志》:「七里濑在东阳江下,与严陵濑相接,有严山。」

例句

严陵七里滩,携手同所适。 刘长卿 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

门前七里濑,早晚子陵过。 刘长卿 对酒寄严维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 刘长卿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严子千年后,何人钓旧滩。 刘长卿 送顾长

涂穷始解东归去,莫过严光七里滩。 吴融 自讽

严陵钓处江初满,梁甫吟时月正高。 吕温 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

清夜芦中客,严家旧钓台。 周贺 早春越中留故人

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 岑参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崔曙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莫恨无名姓,严陵不卖鱼。 张祜 七里濑渔家

昨来闻道严陵死,画到青山第几重。 徐凝 伤画松道芬上人

一团青翠色,云是子陵家。 戎昱 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

子陵栖遁处,堪系野人心。 戎昱 题严氏竹亭

何似严陵滩上客,一竿长伴白鸥闲。 戴叔伦 闲思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曹邺 题山居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 李德裕 钓石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李白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李白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李白 箜篌谣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李白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 李白 酬崔侍御

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杜牧 丹水

钓濑疏坟籍,耕岩进弈棋。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汉廷累下徵贤诏,未许严陵老钓矶。 殷尧藩 寄许浑秀才

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 温庭筠 和友人题壁

吕公荣达子陵归,万古烟波绕钓矶。 温庭筠 渭上题三首之一

朱瑀空偷御沟水,锦鳞红尾属严光。 温庭筠 薛氏池垂钓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 温庭筠 西江上送渔父

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温庭筠 送李生归旧居

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

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 白居易 秋池独泛

水深严子钓,松挂巢父衣。 卢象 家叔徵君东溪草堂二首之二

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罗邺 题沧浪峡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

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心。 许浑 晚泊七里滩

读书新树老,垂钓旧矶平。 许浑 重伤杨攀处士二首之一

从兹江岛意,应续子陵名。 贯休 秋送夏郢归钱塘

子陵江海心,高迹此闲放。 钱起 同严逸人东溪泛舟

怀乡不怕严陵笑,只待秋风别钓矶。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

时人未会严陵志,不钓鲈鱼只钓名。 韩偓 招隐

严光一唾垂緌紫,何胤三遗大带红。 韩偓 此翁

汉后虽则贵,子陵不知高。 顾况 严公钓台作

典故
共卧加腹
 
加帝腹
  
御榻星辰动
 
星辰凌帝坐
 
汉光腹
 
犯帝坐
 
犯星夜
 
足加刘公腹
 
足加天子腹
 
足加帝腹
 
足磨汉榻
 
踏帝腹
 
钓濑客星
 
骄同卧

相关人物
严光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星〉~2~
《会稽典录》曰:严遵字子陵,与世祖俱受业长安。建武五年,下诏徵遵,设乐阳明殿。命宴会,暮留宿,遵以足荷上,其夜客星犯天子宿。明旦,太史以闻,上曰:「此无异也,昨夜与严子陵俱卧耳。」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4~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荅,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徵,不至。年八十,终于家。帝伤惜之,诏下郡县赐钱百万、谷千斛。

例句

偶作客星侵帝座,却应虚薄是严光。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醉头倒向芦花里,却笑无端犯客星。 崔道融 钓鱼

客星沉夜壑,钓石俯春流。 张继 题严陵钓台

人间若有登楼望,应怪文星近客星。 张贲 偶约道流终乖文会答皮陆

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 李德裕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钓台

若值客星去,便应随海槎。 李德裕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

彼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李频 送寿昌曹明府

客星空伴使,寒水不成潮。 杜甫 奉赠卢五丈参谋

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 杜甫 宿白沙驿

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句践江头月,客星台畔松。 林宽 送李员外频之建州

终将宠辱轻轩冕,高卧五云为客星。 汪遵 严陵台

路傍君子莫相笑,天上由来有客星。 罗邺 行次

莫见今如此,曾为一客星。 高适 遇冲和先生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相如
 
严安
 
东方朔
 
徐乐


《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上·严助〉~2775~
严助,会稽吴人,严夫子子也,或言族家子也。郡举贤良,对策百馀人,武帝善助对,繇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其尤亲幸者,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相如常称疾避事。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唯助与寿王见任用,而助最先进。
典故
相关人物
严安


《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2958~
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城,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列传·魏相〉~337~
元鼎二年,平原、勃海、太山、东郡溥被灾害,民饿死于道路。二千石不豫虑其难,使至于此,赖明诏振救,乃得蒙更生。今岁不登,谷暴腾踊,临秋收敛犹有乏者,至春恐甚,亡以相恤。西羌未平,师旅在外,兵革相乘,臣窃寒心,宜蚤图其备。唯陛下留神元元,帅繇先帝盛德以抚海内。」上施行其策。
典故
汉失中策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严尤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
王莽伐匈奴,「莽将严尤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称明,是为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馀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

例句

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

典故
一片石
 
化为片石

相关人物
严君平
 
张骞


《太平御览》卷八〈天部八·汉〉~7~
《集林》:「昔有一人,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织女支机石也。」
《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地部十六·石上〉~379~2~
《荆楚岁时记》曰:「张骞寻河源,得一石,示东方朔。朔曰:『此石是天上织女支机石,何至于此?』」
《艺文类聚》第六卷〈地部·石〉~09~
〈咏石〉诗曰:「天汉支机罢,仙岭博棋馀。零陵旧是燕,昆池本学鱼。云移莲势出,苔駮锦文疏。还当谷城下,别自解兵书。」
典故
哂买菜
  
狂奴态
  
旧态狂奴
  
卖菜求益

相关人物
严光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3~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荅,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唐·李贤注引皇甫谧《高士传》曰:「霸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痴,今为三公,宁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光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卿言不痴,是非痴语也?天子徵我三乃来。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买菜乎?求益也?』」

简释

狂奴:喻傲世之隐者。唐皮日休《钓矾》:“狂奴卧此多,所以踏帝腹。”

狂奴故态:指人行为狂傲。唐陆龟蒙《严光钓台》:“不是狂奴为故态,仲华争得黑头公。”

典故
李强

相关人物
严君平
 
李强


《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序》
「杜陵李彊素善雄,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彊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

例句

处士同杨郑,邦君谢李疆。 崔善为 答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

典故
入韩剑客

相关人物
严仲子
 
聂政
 
韩相傀


《战国策》卷二十七〈韩策二〉~996~
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雠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众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例句

入韩非剑客,过赵受钳奴。 李商隐 哭虔州杨侍郎

典故
相关人物
严延年


《汉书》卷九十《酷吏传·严延年传》
「严延年字次卿,东海下邳人也。……迁河南太守……奏可论死,奄忽如神。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流血数里,河南号曰『屠伯』。令行禁止,郡中正清。」「坐怨望非谤政治不道弃市。初,延年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雒阳,适见报囚。母大惊,便止都亭,不肯入府。延年出至都亭谒母,母闭閤不见。延年免冠顿首閤下,良久,母乃见之,因数责延年曰:『幸得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爱教化,有以全安愚民,顾乘刑罚多刑杀人,欲以立威,岂为民父母意哉!』延年服罪,重顿首谢,因自为母御,归府舍。母毕正腊,谓延年:『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埽除墓地耳。』」唐·颜师古注:「言待其丧至也。」

例句

苟弟转酷,严母扫墓。 李瀚 蒙求

《漢語大詞典》:安车(安車)
古代可以坐乘的小车。古车立乘,此为坐乘,故称安车。供年老的高级官员及贵妇人乘用。高官告老还乡或徵召有重望的人,往往赐乘安车。安车多用一马,礼尊者则用四马。周礼·春官·巾车:“安车,彫面鷖总,皆有容盖。” 郑玄 注:“安车,坐乘车。凡妇人车皆坐乘。”汉书·张禹传:“为相六岁, 鸿嘉 元年,以老病乞骸骨,上加优再三乃听许。赐安车駟马,黄金百斤,罢就第。”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韩康:“ 桓帝 时,乃备元纁安车以聘之。使者奉詔造 康 , 康 不得已,乃佯许诺,辞安车,自乘柴车冒晨先发。” 宋 司马光 《王侍郎挽辞》诗之二:“清朝解鸣玉,旧里挂安车。”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帅阃宾贤》:“安车远聘,筐篚将诚,玉帛为媒。” 清 黄遵宪 《和锺西耘感怀》:“鸞声阁道碾安车,元老相从话踦閭。”
分類:安车小车
《國語辭典》:玄纁  拼音:xuán xūn
赤黑色的币帛,本为荆州贡物,后用以泛称币帛。《书经。禹贡》:「包匦茅,厥筐玄纁玑组。」《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法真传》:「将蹈老氏之高踪,不为玄纁屈也。」
《國語辭典》:君平  拼音:jūn píng
汉代高士严遵的字。参见「严遵」条。
《漢語大詞典》:严家(嚴家)
家规严厉的人家。韩非子·显学:“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参见“ 严家饿隶 ”。
《漢語大詞典》:严家饿隶(嚴家餓隸)
形容拘谨的书法风格。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 献之 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清 姚鼐 《论书绝句》:“薑芽敛处成何状,正得严家饿隶伦。”
《漢語大詞典》:严平(嚴平)
严厉公正。后汉书·韩棱传:“ 棱 发擿姦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
分類:严厉公正
《漢語大詞典》:成都卜
见“ 成都卖卜 ”。
《國語辭典》:成都卖卜(成都賣卜)  拼音:chéng dū mài bǔ
汉人严君平在成都以卜筮为生,得钱可自足,即闭帘读书,著书十馀万言。见《汉书。卷七二。王吉等传。序》。后用以比喻隐居自给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诗:「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國語辭典》:成都卖卜(成都賣卜)  拼音:chéng dū mài bǔ
汉人严君平在成都以卜筮为生,得钱可自足,即闭帘读书,著书十馀万言。见《汉书。卷七二。王吉等传。序》。后用以比喻隐居自给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诗:「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漢語大詞典》:蜀严(蜀嚴)
即 汉 蜀郡 庄遵 。 遵 字 君平 。避 汉明帝 刘庄 讳,改姓 严 ,故称。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蜀严 湛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 随 和 何以加诸。”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 蜀郡 严君平 ,湛深玄默无欲也。” 明 陈子龙 《同惠朗处中胜时分赋高士传》:“ 蜀严 既沉冥,寡营协幽尚。”
分類:蜀郡君平
《漢語大詞典》:严子濑(嚴子瀨)
即 严陵濑 。 唐 钱起 《送虞说擢第东游》诗:“月中 严子瀨 ,花际 楚王城 。” 唐 钱起 《送杨皞擢第游江南》诗:“挂帆 严子瀨 ,酹酒 敬亭祠 。”参见“ 严陵瀨 ”。
分類:严陵濑
《漢語大詞典》:严陵濑(嚴陵瀨)
在 浙江 桐庐县 南,相传为 东汉 严光 隐居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除为諫议大夫,不屈,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自县( 桐庐县 )至 於潜 ,凡十有六瀨,第二是 严陵瀨 ,瀨带山,山下有一石室, 汉 光武帝 时 严子陵 之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严州 有 严光 钓瀨,名 严陵瀨 。”
《漢語大詞典》:子陵台(子陵臺)
东汉 严子陵 隐居钓鱼处。在 浙江 桐庐县 南 富春山 腰间,有东西两台,各高百余米。东称 严子陵钓台 ,西是 宋 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 南朝 梁 顾野王 《舆地志》:“ 桐庐县 南,有 严子陵 渔钓处。今山边有石,上平,可坐十人,临水,名为 严陵钓坛 也。” 唐 谭用之 《寄王侍御》诗:“鸟尽弓藏良可哀,谁知归钓 子陵臺 。” 宋 王自中 《酹江月·题钓台》词:“扁舟夜泛,向 子陵臺 下,偃帆收櫓,水阔风摇舟不定。”参见“ 富春山 ”。
《漢語大詞典》:富春山
山名。在 浙江 桐庐县 南。一名 严陵山 。前临 富春江 ,山下有滩称 严陵濑 ,为 汉 隐士 严光 游钓处。山腰有二盘石,称东西二钓台。各高百余米,巍然对峙,耸立江湄。东称 严子陵钓台 ,西为 宋 处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严光 ﹞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李贤 注:“今 杭州 富阳县 也。本 汉 富春县 ,避 晋 简文帝 郑太后 讳,改曰 富阳 。”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二:“长揖万乘君,还归 富春山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严州府》:“ 富春山 ,县( 桐庐县 )西三十里,一名 严陵山 ,前临大江, 汉 子陵 钓处,人号 严陵瀨 ,有东西二钓臺,各高数百丈。”
《漢語大詞典》:羊裘
(1).羊皮做的衣服。
(2). 汉 严光 少有高名,与 刘秀 同游学,后 刘秀 即帝位, 光 变名隐身,披羊裘钓泽中。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后因以“羊裘”指隐者或隐居生活。 宋 陆游 《寓叹》诗:“人怪羊裘忘富贵,我从牛侩得贤豪。”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人间富贵草头露, 桐江 何处觅羊裘。”
《漢語大詞典》:钓矶(釣磯)
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浚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漢語大詞典》:钓台(釣臺)
见“ 钓臺 ”。
亦作“ 钓台 ”。
(1).钓鱼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其水东注 天渊池 ,池中有 魏文帝 九华臺 。殿基悉是 洛中 故碑累之。今造钓臺於其上。” 唐 张乔 《宿江叟岛居》诗:“了得平生志,还归筑钓臺。”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选〉:“但留荒塚在,遥并钓台孤。”
(2).指 东汉 严子陵 垂钓处。故址在 浙江 桐庐 城西十五公里的 富春山 上。 东汉 严光 ,字 子陵 ,隐于此山垂钓。见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今 钓台 处有石亭,临江有 严先生祠 。
《國語辭典》:钓鳌客(釣鼇客)  拼音:diào áo kè
1.豪放不羁、抱负远大的人。唐代李白、张祜、王严光等皆以钓鳌客自号。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时相悚然。」
2.比喻做官的人。
《國語辭典》:钓鳌(釣鼇)  拼音:diào áo
相传龙伯国有个巨人,一次就钓起六只负载五山的大龟。典出《列子。汤问》。比喻举止豪迈或抱负远大。唐。李白 赠薛校书诗:「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國語辭典》:严君(嚴君)  拼音:yán jūn
1.称谓。对父母的敬称。《易经。家人。彖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2.父亲。晋。潘尼〈乘舆箴〉:「国事明王,家奉严君。」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况严君在堂,倘或事泄,反成间隔。」
《漢語大詞典》:严子(嚴子)
(1).即 庄子 。避 东汉 明帝 讳,庄改为“严”。汉书·叙传上:“若夫 严子 者,絶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 颜师古 注:“ 严 , 庄周 也。”
(2).指 西汉 末 严君平 。 明 陆粲 《赠别王直夫》诗:“ 严子 时闭肆, 贡公 乃弹冠。”参阅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分類:改为
《漢語大詞典》:严陵(嚴陵)
(1).即 严光 。 光 字 子陵 ,省称 严陵 。 东汉 会稽馀姚 人。少曾与 汉光武帝 刘秀 同游学。 秀 即帝位后, 光 变姓名隐遁。 秀 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 富春山 。后人称他所居游之地为 严陵山 、 严陵濑 、 严陵钓台 等。诗文中常用其事。南史·隐逸传上·刘凝之:“昔 老莱 向 楚王 称僕, 严陵 亦抗礼 光武 。” 唐 李白 《箜篌谣》:“贵贱结交心不移,惟有 严陵 及 光武 。” 前蜀 韦庄 《旅中感遇寄呈李秘书昆仲》诗:“怀乡不怕 严陵 笑,只待秋风别钓磯。”参阅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2).即 严陵濑 。 宋 杨万里 《夜泊钓台小酌》诗:“ 牛狸 送我止 严陵 ,黄雀随人赴帝城。”
《漢語大詞典》:子陵
严光 的字。 东汉 馀姚 人。曾与 汉 光武帝 刘秀 同游学, 刘秀 即位后,改名隐居,后被召至京师 洛阳 ,授谏议大夫,不受而退隐于 富春山 。 唐 刘长卿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诗:“且习 子陵 隐,能忘生事忧。” 唐 温庭筠 《渭上题》诗:“ 吕公 荣达 子陵 归,万古烟波绕钓磯。” 宋 范仲淹 《过方处士旧隐》诗序:“某 景祐 初,典 桐庐郡 ,有 七里瀨 , 子陵 之钓臺在。” 明 王世贞 《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掛冠归,便做了 子陵 、 靖节 也来追。”
《漢語大詞典》:钓濑(釣瀨)
(1).水边垂钓处。后汉书·逸民传·严光:“三反而后至……乃耕於 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 严陵瀨 焉。”
(2).特指 严光 垂钓处。后亦喻隐士隐居处。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钓瀨疏坟籍,耕巖进弈棋。”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长沙 才子远, 钓瀨 客星悬。”
《國語辭典》:客星  拼音:kè xīng
1.没有固定轨道、周期,突然出现的亮星。古代常指新星和彗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客星出天庭,有奇令。」《南史。卷二。宋文帝本纪》:「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
2.古代认为不属本座的外来亮星代表造访的客人。后借指来访的宾客。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尘筵躬洒,专候客星来。」
《漢語大詞典》:东马严徐(東馬嚴徐)
东方朔 、 司马相如 、 严助 、 徐乐 的并称。四人均以文才见重于 汉武帝 ,因而得任较高的官职。后因以指受到重用的文人才士。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 东 马 严 徐 已奋飞, 枚皋 即召穷且忍。” 清 朱彝尊 《题汪检讨〈乘风破浪图〉》诗:“ 汪君 才地何峥嶸,直与 东 马 严 徐 并。”
《國語辭典》:更生  拼音:gèng shēng
重生,再生。《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后汉书。卷三五。张纯传》:「抚存万姓,天下旷然,咸蒙更生。」
《漢語大詞典》:狂奴
(1).狂放不羁的人。 南朝 梁武帝 《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明 宋濂 《王冕传》:“﹝ 王冕 ﹞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欢,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清 孙枝蔚 《自题辛酉诗卷》诗:“豪士狂奴旧有名,飞扬跋扈竟何成。”
(2).为自嘲之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 王西樵 责以诗云:‘谁为公画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 柳亚子 《秋夜不寐有怀佩宜内子红梨》诗:“诗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费才。”参见“ 狂奴故态 ”。
(3).凶暴之徒。《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國語辭典》:狂奴故态(狂奴故態)  拼音:kuáng nú gù tài
汉朝时严光和司徒侯霸为好友,侯霸为官时,派人送信给严光,严光回信教训他要怀仁辅义,不要阿谀奉迎。汉光武帝看信后,笑说:「狂奴故态也」。典出《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比喻藐视权贵、狂放不羁者的老脾气。唐。陆龟蒙 严本颡台诗:「片帆竿外揖清风,石立云孤万古中。不是狂奴为故态,仲华争得黑头公。」
《國語辭典》:狂奴故态(狂奴故態)  拼音:kuáng nú gù tài
汉朝时严光和司徒侯霸为好友,侯霸为官时,派人送信给严光,严光回信教训他要怀仁辅义,不要阿谀奉迎。汉光武帝看信后,笑说:「狂奴故态也」。典出《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比喻藐视权贵、狂放不羁者的老脾气。唐。陆龟蒙 严本颡台诗:「片帆竿外揖清风,石立云孤万古中。不是狂奴为故态,仲华争得黑头公。」
《漢語大詞典》:买菜书(買菜書)
典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严光:“ 严光 ,字 子陵 , 会稽 餘姚 人也,少有高名……司徒 霸 与 光 素旧,欲屈 光 到 霸 所,使西曹属 侯子道 奉书, 光 不起。 子道 求报, 光 曰:‘我手不能书。’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 光 曰:‘买菜乎?求益也!’”后以“买菜书”指征聘之书。 清 钱谦益 《三月二十四日过钓台有感》诗:“老夫自有渔湾在,不用先生买菜书。”
分類:征聘
《漢語大詞典》:严母扫墓(嚴母掃墓)
汉 严延年 迁 河南 太守,其母从 东海 来,欲从 延年 腊祭。到 洛阳 ,适见报囚,母大惊。待腊礼毕,谓 延年 曰:“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果败。事见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后用为典实。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且 于公 高门以待封, 严母 扫墓以望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