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糕诗
 
刘郎不识糕
 
题饧字


《类说》卷五四
《毛诗·郑笺》说吹箫处,注云:「即今卖饧人家物。」六经惟此注中有「饧」字。吾因重阳拟押一「糕」字诗。六经未见有「糕」字,不敢为之。
《刘宾客嘉话录》
宋考功诗云:「马上逢寒食,春光不见饧。」
典故

《荆楚岁时记》第一部〈宝颜堂秘笈本〉~32~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注》引周处《风土记》曰:「胶牙者,盖以使其牢固不动。」
《漢語大詞典》:饧箫(餳簫)
卖饴糖人所吹的箫。语本《诗·周颂·有瞽》:“簫管备举。” 郑玄 笺:“簫,编小竹管,如今卖餳者所吹也。” 孔颖达 疏:“其时卖餳之人吹簫以自表也。” 宋 汤恢 《倦寻芳》词:“餳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 清 龚自珍 《冬月小病寄家书作》诗:“餳簫咽穷卷,沉沉止復吹。”
分類:饴糖
《分类字锦》:卖饧(卖饧)
梅尧臣 出省有日书事和永叔诗 千门走马将看榜,广市吹箫尚卖饧。
东京梦华录寒食日都人卖稠饧麦糕宋祁寒食诗草色引开盘马路箫声吹彻卖饧天
分类:寒食箫管
《漢語大詞典》:饧粥(餳粥)
甜粥。 唐 白居易 《赠举之仆射》诗:“鸡毬餳粥屡开筵,谈笑謳吟閒管絃。”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寒食则有假花鸡毬、鏤鸡子、子推蒸饼、餳粥。”
《分类字锦》:如饧(如饧)
徐陵孝义寺碑甘露团团洒如饧之味
分类:
《漢語大詞典》:卖饧天(賣餳天)
指春日艳阳天。以此时小贩开始吹箫卖糖,故名。 宋 宋祁 《寒食》诗:“草色引开盘马地,簫声催暖卖餳天。”《全元散曲·迎仙客·二月》:“春日暄,卖餳天,谁家緑杨不禁烟。” 清 黄景仁 《张鹤柴招集赋得寒夜四声》之一:“正逢説饼客,坐忆卖餳天。”
《漢語大詞典》:饴饧(飴餳)
饴和饧。亦泛指饴糖。急就篇卷二:“枣杏瓜棣饊飴餳。” 颜师古 注:“渜弱者为飴……厚强者为餳。” 宋 范成大 《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宝糖珍粔籹,乌腻美飴餳。”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饴饧:“凡飴餳,稻、麦、黍、粟,皆可为之。”
分類:饴糖
《骈字类编》:饧白(饧白)
李商隐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诗见粥香下
《漢語大詞典》:花饧(花餳)
花糖。用麦芽糖做的一种花式糖果。 宋 周密 《乾淳岁时记·岁晚节物》:“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餳、米饵。”宋史·礼志二二:“赐内中酒果、风药、花餳,赴守岁夜筵。”
《國語辭典》:饧糖(餳糖)  拼音:xíng táng
麦芽糖或泛指一般糖果。《俚言解。卷三。饧糖》:「《韵府》注,滑糖也。《类聚音韵》注,清糖也。《集韵》注,饴也。」
分類:麦芽糖
《國語辭典》:粥饧(粥餳)  拼音:zhù xíng
甜粥。宋。苏轼〈赵德麟饯饮湖上舟中对〉诗:「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
《漢語大詞典》:春饧(春餳)
食品名。春饴糖。多用麦芽或谷芽熬成。 宋 朱松 《寒食》诗:“粥冷春餳冻,泥开腊酒斟。” 清 许光治 《折桂令》曲之二:“趲东风已是清明,听陌上吹簫,又卖春餳。”
《漢語大詞典》:杏饧(杏餳)
甜杏粥。 明 高启 《寒食逢杜贤良饮》诗:“杨柳无烟江水长,邻家风雨杏餳香。”参见“ 杏粥 ”。
《漢語大詞典》:杏粥
用杏仁制成的粥。古时寒食节食品之一。 晋 陆翙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擣杏仁煑作粥。” 唐 韦应物 《清明日忆诸弟》诗:“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漢語大詞典》:胶饧(膠餳)
稠厚的饴糖。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小郗先生》:“乃索纸一幅,吐津涂其上,稠如胶餳。”
分類:饴糖
《漢語大詞典》:胶牙饧(膠牙餳)
用麦芽制成的糖,食之黏齿,故名。旧俗常用作送灶时的供品。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餳。” 唐 白居易 《岁月家宴戏示弟侄等》诗:“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谢学墉﹞《送灶》云:……莫向 玉皇 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餳。” 鲁迅 《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