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锸随
 
一颂伯伦
 
以锸自伴
 
伯伦一锸
 
伯伦为醉伴
 
先生枕曲
 
刘伶荷锸
 
刘伶酒德
 
刘伶醒
 
刘生荷锸
 
埋身锸
 
手锸尚隋
 
枕曲先生
 
枕糟曲
 
死便埋
 
片锸任埋
 
独佩一壶
 
短锸相随
 
荷锸
 
荷锸埋
  
醉后死便埋
  
随身锸
 
饮许伯伦右

相关人物
刘伶


《晋书》卷四十九〈刘伶列传〉~375~
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尝渴甚,求酒于其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
典故  
餔啜糟与醨
 
餔啜糟醨

相关人物
屈原

参考典故
濯缨
 
独醒人


《楚辞补注》卷七〈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例句

缅慕鼓枻翁,啸咏哺其糟。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餔啜糟与醨,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 韩愈 感春四首之二

典故 
糟糠妇


《后汉书》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宋弘〉~904~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典故

《新序·节士第七》~24~
桀为酒池,足以铉舟,糟丘,足以望七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为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也。今君用财若无尽,用人恐不能死,不革,天祸必降,而诛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去朝,桀因囚拘之,君子闻之曰:「天之命矣夫。」
《论衡校释》卷七〈语增〉~348~
传语曰:「纣沈湎于酒,以糟为丘,以酒为池,牛饮者三千人,为长夜之饮,亡其甲子。」……周公封康叔,告以纣用酒,期于悉极,欲以戒之也,而不言糟丘、酒池,悬肉为林,长夜之饮,亡其甲子。圣人不言,殆非实也。
《國語辭典》:糟粕  拼音:zāo pò
1.酒糟、米糟或豆糟等渣滓。
2.比喻粗劣无用的东西。《晋书。卷五五。潘岳传》:「名位为糟粕,势利为埃尘。」《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今和铅汞在火中一烧,铅汞化为青气去了,遗下糟粕之质,见了银精,尽化为银。」也作「糟魄」。
《國語辭典》:糟糠  拼音:zāo kāng
1.糟,酒滓。糠,谷皮。糟糠比喻粗食。《韩非子。五蠹》:「故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
2.比喻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参见「糟糠之妻」条。《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只为『团头』号不香,忍因得意弃糟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你如今有此等名姬相交,何必还顾此糟糠之质?」
《國語辭典》:糟丘  拼音:zāo qiū
酒糟堆积如山。比喻酿酒极多。《南史。卷六一。陈庆之传》:「速营糟丘,吾将老焉。」
分類:酿酒沉湎
《漢語大詞典》:糟床
亦作“ 糟床 ”。 榨酒的器具。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赖知禾黍收,已觉糟牀注。” 宋 杨万里 《过三衢徐载叔采菊载酒秉烛夜酌走笔》诗:“试问糟牀与簷溜,雨声何似酒声多。” 清 陈维嵩 《好事近·食蟹忆南耕》词:“更听糟床细注,赏半窗晴碧。”
分類:器具
《漢語大詞典》:餔糟
1.饮酒;吃酒糟。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语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漢語大詞典》:糟醨
酒。 宋 司马光 《酬永乐刘秘校庚四洞诗》:“又非 郑 伯有 ,壑谷甘糟醨。”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序:“今之论七贤者,徒观其沉酣恣放,哺啜糟醨,便谓有累名教,胎祸 晋 室。” 清 曹寅 《穀日西轩燕集》诗:“但嗜糟醨属吾党,未妨灭烛絶冠缨。”
分類:
《漢語大詞典》:哺糟(餔糟)
(1).饮酒;吃酒糟。 唐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饯筵君置醴,随俗我餔糟。”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予无奈何亦思饮,饮竭甖瓮从餔糟。”
(2).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语出楚辞·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 宋 苏轼 《再和》:“当年 曹 守我 胶 西,共厌餔糟与汩泥。” 清 吴伟业 《鲞鹤》诗:“云霄岂有餔糟计,饮啄寧关逐臭餘。”参见“ 餔糟歠醨 ”。
《國語辭典》:餔糟歠醨  拼音:bū zāo chuò lí
糟,酿酒的残渣。醨,薄酒。「餔糟歠醨」指吃酒渣,喝薄酒。语本《文选。卷三三。骚。屈原。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后借以喻随波逐流,与世浮沉的生活态度。也作「餔糟啜醨」。
《漢語大詞典》:糟魄
糟粕。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王先谦 集解:“ 司马 云:‘糟烂为魄,本又作粕。’” 宋 王安石 《成〈字说〉后》诗:“湖海老臣无四目,谩将糟魄污修门。” 清 王筠 《菉友肊说》:“是知化神奇为臭腐,则典籍亦糟魄也。”
分類:糟粕
《漢語大詞典》:糟曲
酒母。亦泛指酒。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薰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 元 刘因 《饮山亭雨后》诗:“却笑 刘伶 糟麴底,岂知身亦属螟蛉。”
分類:酒母
《漢語大詞典》:糟曲
同“糟麴”。
酒母。亦泛指酒。
分類:酒母
《漢語大詞典》:食糟
可以腌制食品的糟。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八月·时品》:“中秋桂饼之外,则滷馅芽韭稍麦,南炉鸭,烧小猪,挂炉肉,配食糟发麪团。”
分類:腌制食品
《漢語大詞典》:醉侯
对好酒善饮者的美称。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之二:“他年謁帝言何事,请赠 刘伶 作醉侯。” 宋 陆游 《百岁》诗:“莫悲晚节功名误,即死犹堪赠醉侯。” 清 曹溶 《沁园春·节饮效稼轩体》词:“老子如今,絶交书就,封爵何劳署醉侯。”
分類:好酒
《漢語大詞典》:醉乡侯(醉鄉侯)
戏称嗜酒者。 宋 苏轼 《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 王十朋 集注:“ 唐 人诗:若使 刘伶 为酒帝,亦须封我醉乡侯。”
分類:戏称嗜酒
《漢語大詞典》:歠醨
饮薄酒。喻随波逐流,从俗浮沉。语出文选·屈原〈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醨,楚辞作“釃”。 明 陈子龙 《杂诗》之十:“歠醨非我事,洗耳安可忘?” 明 夏完淳 《九哀·结玉芝》:“歠醨兮扬波,余不忍兮改此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