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催租人至
 
催租妨诗兴
  
满城风雨近重阳
 
兴为催租败
 
重阳节近多风雨
 
风雨重阳


《冷斋夜话》卷四
黄州潘大临工诗,多佳句,然甚贫。东坡、山谷尤喜之。临川谢无逸以书问:「有新作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翳耳。昨日閒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于一句奉寄。」闻者笑其迂阔。
典故
估船运租
 
境同牛渚
 
客舟闻咏史
 
彦伯舟
 
牛渚吟
 
牛渚吟五章
 
牛渚闻高咏
 
租船咏史
 
袁宏夜吟
 
袁宏渚
 
袁宏烟月
 
袁宏咏史
 
谢将军
 
运租船

相关人物
袁宏
 
谢尚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下〈文学〉~268~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閒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擅道鸾《续晋阳秋》曰:「虎少有逸才,文章绝丽,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而贫,以运租为业。镇西谢尚,时镇牛渚,乘秋佳风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虎在运租船中讽咏,声既清会,辞文藻拔。非尚所曾闻,遂住听之,乃遣问讯。答曰:『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佳其率有胜致,即遣要迎,谈话申旦。自此名誉日茂。」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袁宏〉~239~
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之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例句

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吴融 松江晚泊

早闻牛渚咏,今见鹡鸰心。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

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 岑参 送襄州任别驾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李白 劳劳亭歌

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皎然 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

乱后江山悲庾信,夜来烟月属袁宏。 郑谷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郑谷 荆诸七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典故
踏地出租钱


《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茶〉~230~
大中六年正月,盐铁转运使裴休奏:「诸道节度、观察使,置店停上茶商,每斤收拓地钱,税经过商人,颇乖法理。
《新唐书》卷五十四〈食货志四〉~382~
武宗即位,盐铁转运使崔珙又增江淮茶税。是时茶商所过州县有重税,或掠夺舟车,露积雨中,诸道置邸以收税,谓之「拓地钱」,故私贩益起。
典故
田毛喜,宽租诏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四〈昭公·传七年〉~758~
楚子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芊尹无宇断之。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及即位。为章华之宫。纳亡人以实之。无宇之阍入焉。无宇执之。有司弗与。曰。执人于王宫。其罪大矣。执而谒诸王。王将饮酒。无宇辞曰。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例句

蔬甲喜临社,田毛乐宽征。 韩愈 城南联句(韩愈、孟郊)

典故
赵军租


《史记》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2758~
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例句

空怀老臣策,未获赵军租。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

《國語辭典》:租税(租稅)  拼音:zū shuì
1.旧时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墨子。辞过》:「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唐。杜甫〈兵车行〉:「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2.政府为执行职务,根据法律规定,按期强制徵收的部分国民所得。
《國語辭典》:租赋(租賦)  拼音:zū fù
田租、赋税。《汉书。卷六。武帝纪》:「所幸县毋出今年租赋,赐鳏寡孤独帛,贫穷者粟。」《三国演义》第三三回:「河北居民遭兵革之难,尽免今年租赋。」
分類:租赋租税
《國語辭典》:催租  拼音:cuī zū
催索租钱。宋。范成大〈后催租行〉:「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國語辭典》:田租  拼音:tián zū
佃农向地主缴纳的土地租金。《管子。幼官》:「令曰:『田租,百取五。』」《汉书。卷四。文帝纪》:「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國語辭典》:田赋(田賦)  拼音:tián fù
政府对农业用地所课徵的税捐。课徵标准以土地的收益能力为准。
《國語辭典》:官租  拼音:guān zū
缴纳给政府的租税。唐。柳宗元 钴鉧潭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國語辭典》:蠲租  拼音:juān zū
免除租税。宋。陆游〈赛神曲〉:「岁岁赐粟,年年蠲租。」
《漢語大詞典》:租课(租課)
犹赋税。《南史·王玄谟传》:“新旧错乱,租课不时。” 宋 苏辙 《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所得租课,岁入几何。”
分類:赋税
《漢語大詞典》:税租
租税。田租和赋税。管子·立政:“轻税租,薄赋敛。” 唐 张籍 《西州》诗:“ 山东 收税租,养我防塞兵。” 宋 姜夔 《铙歌吹曲·大哉仁》词:“吏其税租,府其版图。”
《漢語大詞典》:租庸
古代交纳谷帛的税制。 唐 杜甫 《岁晏行》之三:“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元 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詔书十度復租庸,每岁朝廷仍贷米。”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高张筹筴而不能平一租庸。”参见“ 租庸调 ”。
分類:交纳税制
《國語辭典》:租庸调(租庸調)  拼音:zū yōng diào
一种唐代赋税徭役的制度。以均田制为基础,丁男、中男授田一顷,每年纳粟二石,称为「租」;每年服劳役二十日,或若不服役,每日交绢三尺,称为「庸」;每户每年缴纳定额的丝、麻等物产,称为「调」。安史之乱后,均田制被破坏,此法遂为两税制所取代。
《漢語大詞典》:赋租(賦租)
赋税,租税。汉书·韩延寿传:“治城郭,收赋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或力役罕均其劳逸,或赋租莫辨於后先。”
分類:赋税租税
《國語辭典》:满城风雨(滿城風雨)  拼音:mǎn chéng fēng yǔ
语本唐。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诗:「川上风雨来,须臾满城阙。」后来多用来形容深秋或晚春时到处刮风下雨之景色。宋。范成大 春晚诗三首之一:「手把青梅春已去,满城风雨怕黄昏。」今则多借指事情一经传出,流言四起,到处议论纷纷。如:「这件丑闻已闹得满城风雨,不知该如何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