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二毛潘岳
 
叹二毛
 
安仁头白早
 
安仁鬓
 
安仁鬓早秋
 
愁染潘郎
 
河阳镜里丝
 
河阳鬓
 
潘令老
 
潘令鬓
 
潘岳二毛
 
潘岳白头
 
潘岳白发
 
潘岳老
 
潘岳双毛
  
潘毛
 
潘生白发
 
潘郎白发
 
潘郎秋发
  
白发潘郎
 
白鬓潘岳
 
素发悲
 
骑省悲秋赋
 
骑省鬓边华
 
惊鬓发
 
鬓如潘骑省
 
鬓毛惊老
 
鬓难留黑

相关人物
潘岳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五〈僖公·传二十二年〉~248~
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晋·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昭明文选》卷十三〈赋庚·物色·秋兴赋〉~585~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

简释

潘鬓:喻指年岁磋跎。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宁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


例句

莫叹巴三峡,休惊鬓二毛。 元稹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三秀悲中散,二毛伤虎贲。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

潘郎悲白发,谢客爱清辉。 刘长卿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发。 刘驾 苦寒吟

期君自致青云上,不用伤心叹二毛。 吕温 道州敬酬何处士书情见赠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张八

潘郎懊恼新秋发,拔却一茎生两茎。 徐凝 览镜词

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李商隐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李嘉祐 送崔侍御入朝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李山甫 蒲关西道中作

潘岳愁丝生鬓里,婕妤悲色上眉头。 李廷璧 愁诗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秋悲。 李德裕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蹉跎潘鬓至,蹭蹬阮途穷。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杜牧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 权德舆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旧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王睿

欲知潘鬓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数茎。 王毂

三十生二毛,早衰为沈疴。 白居易 寄同病者

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 白居易 答苏六

潘岳叙年因鬓发,扬雄托谏在文章。 卢纶 和王员外冬夜寓直

潘岳衰将至,刘桢病未瘳。 卢纶 卧病寓居龙兴观枉冯十七著作书知罢摄洛阳赴缑氏因题十四韵寄冯生并赠乔尊师

潘岳方称老,嵇康本厌喧。 卢纶 落第后归山下旧居留别刘起居昆季

新年只可三十二,却笑潘郎白发生。 窦常 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

上客趋丹陛,游人叹二毛。 罗隐 寄制诰李舍人

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许坚 题茅山观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许浑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许浑 盈上人

谁怜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韩偓 夏课成感怀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 骆宾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二毛雕一半,百岁去三分。 齐己 友人寒夜所寄

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 齐己 楚寺寒夜作

典故
安仁省
 
散骑省
 
散骑云阁
 
潘安寓直
 
潘生骖阁
 
潘省
 
潘骑省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三晋·潘安仁(岳)《秋兴赋·序》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

例句

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 上官仪 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值怀友

伤秋非骑省,玄发白成斑。 司空曙 九日洛东亭

闻说潘安方寓直,与君相见渐难期。 李端 山中寄苗员外

谢庭瞻不远,潘省会于斯。 杜甫 同豆卢峰知字韵

潘生骖阁远,黄霸玺书增。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

散骑未知云阁处,啼猿僻在楚山隅。 杜甫 寒雨朝行视园树

露寒潘省夜,木落庾园秋。 武元衡 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书三兄

天高散骑省,月冷建章台。 皇甫冉 秋夜寄所思

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 羊士谔 在郡三年今秋见白发聊以书事

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 郑絪 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向夕野人思,难忘骑省文。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

伤心潘骑省,华发不禁秋。 韦庄 避地越中作

典故
不关朝省


《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列传·孔光〉~3353~
霸四子,长子福嗣关内侯。次子捷、捷弟喜皆列校尉诸曹。光,最少子也,经学尤明,年未二十,举为议郎。光禄勋匡衡举光方正,为谏大夫。……后为光禄勋,复领尚书,诸吏给事中如故。凡典枢机十馀年,守法度,修故事。上有所问,据经法以心所安而对,不希指苟合;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是久而安。时有所言,辄削草,以为章主之过,以奸忠直,人臣大罪也。有所荐举,唯恐其人之闻知。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典故
岑参东省

相关人物
岑参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九〈杜确·岑嘉州集序〉~4692~
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
典故
此外诸余从省
 
鲸鱼脍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赠刘师服【赠刘师命】〉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我今牙豁落者多】,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齝。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祗今年才四十五,后日悬知渐莽卤。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于书。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巨缗东钓傥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典故
崔公望省


《全唐诗》卷九十一〈同光录弟冬日述怀〉
吾族白眉良,才华动洛阳。观光初入仕,应宿始为郎。飞萤玩书籍,白凤吐文章。海卿逾往雅,河尹冠前张。择才绥鄢郢,殊化被江湘。高楼临广陌,甲第敞通庄。列馆邙山下,疏亭洛水傍。昌年赏丰陌,暇日悦林塘。衣冠皆秀彦【衣冠皆秀茂】,罗绮尽名倡。隔岸闻歌度,临池见舞行。门庭寒变色,棨戟日生光【棨戟自生光】。穷阴方叆叇,杀气正苍茫。感时兴盛作,晚岁共多伤。积德韦丞相,通神张子房。吟草遍簪绂,逸韵合宫商。功名守留省,滥迹在文昌。家园遥可见,台寺近相望。无庸乘侍谒,有暇共翱翔。棣华依雁序,竹叶拂鸾觞。水坐怜秋月,山行弄晚芳。恩华惭服冕,友爱勖垂堂。无由报天德,相顾咏时康。【案:纪事云。泰之时以礼部居洛。故与嗣立、说、日知数有酬唱。】
典故
元都观
   
刘郎去后
 
刘郎已经老
 
刘郎未见
 
梦得重来郎省
 
吊麦伤桃
 
桃满观
 
桃花句
 
桃花误刘郎
 
无人不道看花回
 
燕麦兔葵
 
燕麦凫葵
 
玄都前度
 
玄都看花
  
玄都观中游
 
看花君子
 
看花才子
 
观中桃谢
 
观桃
 
观里千树

相关人物
刘禹锡


《本事诗·事感》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郎州司马,凡十年始徵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例句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典故
玄晖风流
 
红药翻阶
 
翻阶句
 
药省
 
阶药翻红

相关人物
谢朓


《昭明文选》卷三十〈诗己·杂诗下·直中书省〉~408~
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玲珑结绮钱,深沈映朱网。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响。信美非吾室,中园思偃仰。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典故

《汉官典职》
尚书奏事于明光殿,省中画古烈士,重行书赞。

例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杜甫 秋兴八首

江城五马楚云边,不羡雍容画省年。 韩翃 寄徐州郑使君

典故

《汉书》卷一百上〈叙列传上〉~498~
大将军王凤荐伯宜劝学,召见宴昵殿,容貌甚丽,诵说有法,拜为中常侍。时上方乡学,郑宽中、张禹朝夕入说《尚书》、《论语注疏》于金华殿中,诏伯受焉。既通大义,又讲异同于许商,迁奉车都尉。唐·颜师古注:「金华殿在未央宫。」
《艺文类聚》卷三十一
南朝梁·刘孝绰《赠任中丞》:步出金华省,还望承明庐。壮哉宛洛地,佳丽实皇居。虹蜺拖飞阁,兰芷覆清渠。圆渊倒荷芰,方镜写簪裾。

例句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华省。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典故
骑省作赋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十六〈赋辛·志下·闲居赋〉~699~
方今俊乂在官,百工惟时,拙者可以绝意乎宠荣之事矣。太夫人在堂,有羸老之疾,尚何能违膝下色养,而屑屑从斗筲之役乎。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粥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乃作闲居赋,以歌事遂情焉。
典故
相关人物
曾子


《论语注疏·学而》~6~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新校本史记三家注》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曰:「陈尔甲冑,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踰墙垣。鲁人三郊三隧,歭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例句

一叨尉京甸,三省惭黎元。 钱起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典故
孝若归省

相关人物
夏侯湛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晋·夏侯孝若(湛)《东方朔画赞·序》
「大人来守此国,仆自京都言归定省,睹先生之县邑,想先生之高风;徘徊路寝,见先生之遗像;遥城郭,观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怀,乃作颂焉。」

例句

孝若归来成画赞,孟阳别后有山铭。 刘禹锡 闻韩宾擢第归觐以诗美之兼贺韩十五曹长时韩牧永州

羲之当妙选,孝若近归宁。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典故
药翻纶省


《昭明文选》卷三十〈诗己·杂诗下·直中书省〉~408~
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玲珑结绮钱,深沈映朱网。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响。信美非吾室,中园思偃仰。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礼记注疏》卷五十五〈缁衣〉~928~
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诗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汉·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纶,今有秩,啬夫所佩也。綍,引棺素也。」唐·孔颖达疏:「王言如丝,其出如纶者,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言纶粗于丝。王言如纶,其出如綍者,亦言渐大出如綍也,綍又大于纶。」
《骈字类编》:书省(书省)
韩偓感事三十四韵诗宫司持玉砚书省擘香笺自注宫司书省皆宫人职名
《國語辭典》:二毛  拼音:èr máo
鬓发有黑白两种颜色。指年老的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礼记。檀弓下》:「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
《國語辭典》:二毛子  拼音:èr máo zi
1.黑龙江一带的土话。指两岁的羊。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八:「羊一岁谓之库尔布子,二岁谓之二毛子。」
2.清末义和团团员讥称信耶稣教或办理洋务的中国人。《恨海》第七回:「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杀二毛子!』」
《漢語大詞典》:潘年
晋 潘岳 《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年”指三十二岁左右的年纪。 唐 房孺复 《酬窦大闲居见寄》诗:“烦君强著 潘 年比,骑省风流詎可齐。” 唐 李山甫 《蒲关西道中作》诗:“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 潘 年鬢已斑。”
分類:年纪
《國語辭典》:潘鬓(潘鬢)  拼音:pān bìn
比喻鬓发斑白,年华老去。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诗:「𡩋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南唐。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分類:中年鬓发
《漢語大詞典》:骑省(騎省)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
《漢語大詞典》:兔葵燕麦(兔葵燕麥)
形容景象荒凉。 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引:“重游 玄都 ,荡然无復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於春风耳。” 宋 程先 《锁窗寒》词:“但兔葵燕麦,风前摇荡,径花成土。” 清 方文 《宿姜开先衍园》诗:“瑶草琼花何处覔?兔葵燕麦不胜情。”
分類:景象荒凉
《國語辭典》:前度刘郎(前度劉郎)  拼音:qián dù liú láng
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人,还乡后二人于太康年间重入天台山的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后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唐。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安公子是前度刘郎,何小姐是司空见惯,倒也用不著十分羞涩,便举案齐眉,同吃了一顿饭。」
《漢語大詞典》:玄都观(玄都觀)
(1). 北周 、 隋 、 唐 道观名。原名 通道观 , 隋 开皇 二年改名为 玄都观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南 崇业坊 。见 宋 宋敏求 《长安志》。后废。 唐 刘禹锡 《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 金 元好问 《玄都观桃花》诗:“前度 刘郎 復 阮郎 , 玄都观 里醉红芳。”
(2).泛指道观。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好将 金谷 楼中女,改作 玄都观 里仙。”
《國語辭典》:画省(畫省)  拼音:huà shěng
汉代尚书省的别名。参见「尚书省」条。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二:「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分類:尚书省
《漢語大詞典》:金华省(金華省)
指门下省。 南朝 梁 刘孝绰 《归沐呈任中丞昉》诗:“步出金华省,遥望 承明 庐。” 唐 李白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诗:“君登金华省,我入 银臺门 。” 明 王宠 《送钱太常元抑祠祭显陵》诗:“备闻古夔龙,密勿金华省。”
分類:门下省
《國語辭典》:三省  拼音:sān xǐng
以三事省察,泛指详察己身过失。《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明。无名氏《贫富兴衰记。楔子》:「吾日三省朝闻道,自古寒儒陋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