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93,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续上)
思魏徵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渐。
爱卫公之柏,不如存丹扆之五箴。
谏说岂腾口,格君当以心。
想引笔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追古事以比迹,见忠臣之虑深。
是虽不足契当时之感悟,不犹可以镜方来之佞壬。
此左氏所以愤乾溪之痛,而三叹于祈招之德音
⑴ 原作誊,聚珍版作滕,径改
⑵ 以上《宝真斋法书赞》卷一六《宋名人真迹》

结字小而密,气放以逸。
措意婉而妍,神闭以全。
公固不以书名,盖无一而非天。
然则汪洋澹泊,一倡三叹,考之东坡先生之言,盖不特公之文为然也。

昔江淹梦五色笔,而不以能书称。
天昌其文,字偕以行,如公辞章,淹岂能京。
既已禅长公之文箓,奚必夸大令之墨精。
托敬贤之盛心,尚遗迹之可凭。
然则我得其诗,手之而不释。
予方将借荆国之书,以为此帖之评。

姑溪之水清且漪,青山之源衍而汰。
钟此奇士,亦一隽快。
风义磅礴,笔锋崄怪。
盖已具书体之五云,不但得发遣之三昧。

元祐多世臣。
公之德,由忠文。
岷有阜,江有源。
传是帖,存名门。

代言无谄辞,居约见素守。
元无刀劈口,乃若神运肘。
立身本孤直,落笔已耐久。
家声到于今,此帖傥不朽。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
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平甫之与荆公,盖当同而异,而公则当异而同者也。
当刺谒之相从,以朋友之切磋,极兄弟之友恭。
使合同异之见,而惟是之归,予知其必有以助善政于熙丰也。

欧称醉翁,公称醒老。
尚论平生,岂以诗考。
庆历之滁,元祐之湖。
醒欤醉欤,醉欤醒欤。

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
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卫尉以卞严子,光禄以仲山甫,郡守以子产,詹事以孔父,史鱼司直,申伯为御,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则唐虞之隆,成康之际,陈功比德,自无以喻。
武帝为之大笑,盖甚言其难遇也。
今视元祐之时,彼固何足慕哉。
群贤拔茅,大奸脱距。
如确如惠,必斥必去。
师保万民,维温维潞。
大老既归,百揆时序。
师表以韩,押麻以吕。
班廷谢门,纷鹓振鹭。
守正如王,博闻如顾。
钱刘曾孔,滃云蒸雾。
其未登于录者又不可一二数。
宣制正衙,天人交助,翕然闾巷,曰司马雨。
公盖异时攘臂于代言之间,而染指于同省之赂,顾犹有是语。
则是非之公,盖未尝不具也。
然则插齿吐吻,擢项结股。
委蛇其迹,偊旅其步。
虽辨知闳达溢于文辞,而诙谐者犹皆不之与,后之君子其必知所去取矣。
幅纸之得,正邪以寓。
式窥厥衷,逸史是补。

史本乎公,不厌于复。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
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遍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
郦保姓名,亦各不同。
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直乞陛下且与含容。
安焘面析章惇,以为乡风。
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凡此帖纸之所具,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犹能秉直以写其衷。
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本无所蔽蒙也。
然于此时,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
佩玉端委,接武夔龙,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原作赞,据聚珍版改),广于四聪耶。
迎合于始,循默于终,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于直躬也。
⑴ 原作就,据聚珍版改
⑵ 原作赖,据聚珍版改
⑶ 原作犹,据聚珍版改
⑷ 原作乞,据聚珍版改

进筑之法,自古兵法所未有,而始于本朝。
予意其欲毁齿而儿不知,所以为是渐取而渐摇。
曾不虞乎兵分力疲,反足以启戎心之骄(原作矫,据聚珍版改)
方圣主之侧身,凛天变之未消。
章吕合谋,惟敌是挑。
岂知夫璿玑七政之必齐,而舞干(聚珍版作于)两阶之自足以格有苗哉。
我鼓其鼛,我弓其弨,此帖之存,圣心是昭(以上同上书卷一七《宋名人真迹》)
⑴ 原作是,据聚珍版改

猗龙眠,本书仙。
工而妍,画亦然。
醉之趣,醒不传。
题此诗,比逃禅。

同文之狱,诸贤非一族。
殄瘁之悲,独及于禹玉。
岂一人之言,自为之反复。
伤哉利禄。

祖孙百年,兄弟一世。
(聚珍版作岿)乎其全,抑有公议。
遗墨散轶,得自名裔。
人其监兹,岂必名位。

我登吞海,而帖适至。
事虽偶然,不啻有意。
彼江山者,秀无古今。
丘壑市朝,则二其必(聚珍版作心)
阿大中郎,煌煌虎节。
金闺卷怀,亦既殊辙。
同此登览,而趣不同。
云霄并翔,翚翟冥鸿。
矢词胸襟,浩荡万里。
比兴所存,二疏是企。
清诗胜景,何地无之。
不絷不维,景则我随。
征尘障天,我亦倦翼,遗墨未渝,微躬奚息。
南零之波,上派于湓。
诗其警予,以谂侯门。
⑴ 原作宴,据聚珍版改

士有直躬,夷险靡易。
事君以尧,距诐如墨。
笔力劲挺,德声昭植。
不倚不流,是谓心画。

尺瑜寸瑕,工所不弃。
如公平生,抑有清议。
虽翰墨之仅存,亦世俗之共毖。
予独区区于别白,是亦或出于有意。
昔邹忠公以言得罪,士皆缩颈以避去。
公乃折简以自丽,由是而去,盖已无怼。
然则操觚刻椠,片言幅纸,其知所以行己也必矣。
以字达识,以识行字,举一知二,兹帖之所以可贵。

欲溯其洄,先涉其流。
欲观其人,先视其与游。
东坡之名,在昌黎武威之间。
而师之能,亦文畅秘演之俦。
德必有邻,而人焉廋。
世于是可以察予之去留。

帖中书督字,法当为笃,世间岂有不识字参寥子耶。
应世以文,特师之粗,于此乎何拘,维以观其书(以上同上书卷一八《宋名人真迹》)


共293,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