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陶潜

相关人物:共 149 位
共 14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民望,攸县人。景泰丙子举人。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泽字民望,攸人。
景泰丙子举人,除应天通判。
有《老葵巢》。
(《怀麓堂诗话》:吾楚人多不好吟,故少师授。
彭民望少为诸生,偏好独解,得唐人家法,如《渊明图》诗曰:「义熙人物羲皇上,典午山河甲子中。
怪杀浔阳江上水,随潮流过石城东。
」《幽花》曰:脉脉斜阳外,微风助断肠。
」桔槔亭曰:「春风满溪水,不见野人劳。
」皆佳句也。
独不自贵重,诗不存稿。
予辑而藏之,仅百馀篇而已。
沅湘耆旧集》:民望诗宗法甚正,涯翁称其清而腴,简而有馀,见之而可亲,追之而不能及其所之。
其倾倒如此。
《田按:者葵风调遒上,七律尤推擅场,正统、景泰间不多见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台州黄岩人,字喻叔,号南峰。
度宗咸淳元年进士。
宋亡,归营书院于溪之滨,中藏图书,旁艺花竹,有陶渊明遗风。
有《五经类编》、《南峰集》。
全宋文·卷八二八九
王所,字喻叔,号南峰,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咸淳元年进士(《浙江通志》作咸淳十年进士)。
宋亡不仕,归营书院于溪之滨,中藏图书,旁艺花竹,有陶渊明遗风。
著有《五经类编》、《南峰集》,叶梦鼎为之序,称其为固穷君子。
见万历《黄岩县志》卷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九,《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二。
汪维岳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
汪维崇弟。
度宗咸淳六年魁省元。
入元不仕,隐居教授。
建友陶书院,以陶潜自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5—1883 【介绍】: 清江西湖口人,字伯足,又字陶堂,原名梦汉。咸丰九年进士。以知州两权吴县知县。曾毁高景山寺,亲投泥像于湖,取缔寺僧敛财之举。后以治娼过激去职。诗文峻刻幽涩。有《陶堂志微录》。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六
高心夔,字伯足,号碧湄,湖口人。咸丰己未进士,官吴县知县。有《陶堂志微录》。
词学图录
高心夔(1835-1883) 字伯足,号碧湄、陶堂、东蠡,平生喜陶诗,号陶堂。
江西湖口人。
咸丰九年进士,官江苏知县。
曾入肃顺府为幕僚,深为倚重,成为其谋士。
与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黄锡焘称"肃门五君子",位列其首。
学识渊博,精研小学。
自谓 "弱而好诗,尤好渊明,溯焉而上,游焉而下,不耻其不似也。
"精篆刻,别开生面。
工书法,临颜帖,可乱真,现存江苏宜兴"东坡书院"匾额,即其手笔。
肃顺死,仕运式微,长期郁闷,光绪九年逝,年仅48。
有《陶堂志微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昆山人,字孟舟,号趣庵。
清修好学,积书数千卷,皆亲点校。
乐谈性理,恶闻释老。
陶潜诗,喜法书名画。

人物简介

中州集
孝锡,字仲纯,丰县人。
政和四年登科,调代州兵曹。
国朝兵入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官属恇怯投死无所仲纯投床大鼾略不以为意帅府就注五台簿未几移疾去因家五台善治生亭榭场圃富于游观宾客日盈其门州境岁饥出家所藏粟万石赈贫乏多所全济乡人德之中年之后以家事付诸子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醉轩其自号也资禀简重喜怒不形于色弃官时年二十九至八十三乃终名士大夫为诗以吊者数十人先生长于尺牍所著鸡肋集丧乱以来止存律诗五卷而已今略载于此次冠卿韵云节物后先南北异人情冷暖古今同次赵献之韵云红缬退风花著子绿针浮水稻抽秧溪墅早春云久客交情谙冷暖衰年病骨识阴晴春日和德充云烟染绿丝迷别浦雨催红糁缀长条新诗云愁边日晷偏疑短梦里江乡未当归盘无兼味惭留客梦厌多岐不到乡赋雪云酒敌馀威翻索莫诗含幽思倍清新雨云岸涨鱼吹沫山空石转雷雪云舞风初学絮带雨不成花峰山寺云谷虚繁地籁境寂散天香云生古木千章秀山抱晴川一掌平怀士会云诗忙疏酒盏俸薄减厨烟感怀云玄晏暮年常抱病子山终日苦思归古诗尤有高趣恨不复见之矣(挽词今载于此掌饮令胥持国云山东夫子老河东谁与先生臭味同早岁遽辞名宦里百年常乐圣贤中醉轩风月千秋恨蜗室樽罍一梦空白玉楼成人不见空馀乡泪托东风 司经刘迎云百年陆陆变苍茫晚向山林得老苍孤干郁生陈柏树故基岿立鲁灵光谋生有道田园乐阅世无心寿命长何日车声过通德拜公一炷影前香 高平李仲略云早岁才猷著崎岖步世艰非嫌食周粟甘学抱吴关高义追东汉移文谢北山孤风激贪懦凛凛莫容攀平水毛麾云盖世清芬五十年直疑湖海水云仙不矜江夏无双誉便造南华第一篇松菊就荒堪笑晚莼鲈托兴果谁贤佳城郁郁高名在应与台山万古传 西京都转运使丹元子田彦皋云琳琅风月三千首㳺戏尘凡八十秋三径尚存元亮菊五湖空负子皮舟 王元老云夫子人之杰魁然道最纯乡闾连沛邑族系出虞宾清节冰壶莹孤标玉树新妙龄探桂窟雅志傲蒲轮事业传衣钵风流表搢绅斗南惟此老月旦复谁人忍死哭亡社偷安笑具臣斯文虽未丧吾道竟难伸彭泽不书宋东陵无负秦直从强健日收得自由身把臂言犹在回头迹已陈发书占贾鵩绝笔感商麟去矣骑箕尾嗟哉厄己辰终天从此别穷壤向谁亲堕椁逢王果留灯待沈彬彭殇俱逝水丘蹠共荒搸书带缘新垄笛声起旧邻绝弦双堕泪挂剑一伤神蒙树悲长夜山花作好春龟趺平木杪谁为写光尘 承旨党世杰云望西山以驰吊兮其下维德人抱明月以螭盘兮宁终屈而不伸天昏廓以四辟兮群飞纷其上翥将搏挐以并征兮惜冲风之落羽兰为佩兮桂为帷谁招余者兮余从与归青云岂难振迹兮顾揵结之不素玄豹自媚其文兮亦何嫌于隐雾诗书与友兮琴尊与㳺适意自安兮乐閒自休出吾馀以研桑兮犹足以比素封之侯惟清閒为秘福兮非有力能兼取虽神仙犹可畏兮曾莫乐于下土数与数相乘除兮常此夺而彼与陋岩栖之下槩兮心实往而迹藏出非徼而处非隐兮吾独蹈古人之所常随时委顺以终老兮噫先生为不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秀水人,字受铭,号谷原。乾隆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工诗,与同县钱载、朱沛然等号南郭五子。为诗力求不蹈袭前人,时称为秀水派。有《丁辛老屋集》。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三
王又曾,字受铭,号谷原,秀水人。乾隆甲戌进士,官刑部主事。有《丁辛老屋集》。
丁辛老屋集·金兆燕序
乾隆辛未之春,天子南巡至于浙江,谷原比部以诸生召试行在,赐中书舍人。是冬,入京供职,余以计偕居都门,时相过从,叠有唱和。然以作举子业应礼部试,未暇索其全集流览之也。谷原于甲戌登第,改官西曹,余时屡踬公车,往来仆仆,形迹愈疏。后谷原请养南旋,复于江淮之间时得继见,然川涂匆遽,得以樽酒论文者,亦无多日。谷原殁后,每于友人处得其零章断句,未尝不珍如拱璧,什袭而藏之。谷原之子敦初负奇才,能绍家学,新安曹君忍庵与敦初交好,酷嗜谷原之诗,索刊其集,以公同好。今年冬,敦初至扬州,捧是集索序于余,余读之数日始竟。谷原为人潇洒,尘壒之外,一言一笑,皆有天趣,其诗不专一家,然真趣流溢,颇似其人。后之人读谷原之诗,即可知谷原之人矣。明年春,敦初将入新安,以是集与忍庵校雠付梓。吾知挈榼提壶朗吟是编于天都峰下,必有猿吟鹤唳与云海松涛间发者,惜余不得连袂其间,一为秋菊寒泉之荐也。乾隆四十年岁在旃蒙协洽嘉平月,全椒金兆燕序。
丁辛老屋集·毕沅序
余自癸酉、甲戌间与老友谷原比部同居京师,其时过从无间者,为萚石宗伯、竹君学士、述庵方伯诸人。萚石素与君齐名,而竹君、述庵则又余两人同岁生也。官事多暇,销寒避暑,辄共联吟,然君每一篇出,则人皆敛手下之。盖君才本大而约之,以归于切实,气最盛而敛之,以底于和平,削肤廓而见性情,汰尘腐而存警策,于汉魏六朝及唐宋诸家外,能融会变化,自成一家,而世之貌为李杜韩苏者卒莫能及焉。至于取材于众所不经见,用意于前人所未及发,此又君之所独到,而亦吾党所共推者也。余尝谓国朝之诗,浙中最盛,而浙中又莫盛于嘉禾,竹垞先生以沈博绝丽之才,主东南坛坫最久,不五十年而君与萚石继之,此三家者,均足以信今而传后,可谓盛矣。君之诗曾梓于新安,为卷二十,然抉择不甚精,令子复又乞萚石阅定。此本凡诗十卷,词二卷,今年复官河工,余檄摄鄢陵县事,因刊之于官署。刊成,请序于余。余自维少即以诗文为性命,迨与诸君交,而所业日以勤,所闻日以廓,自谓可长此友朋过从之乐。乃忽忽三十年,君与竹君已皆物故,萚石亦老疾家居,惟余与述庵尚羁官守,而述庵又远宦滇南,旧时之友,无一得共宴谈而联砚席。序君诗,竟又不禁有成连鼓琴、向生闻笛之感也。镇洋毕沅。
丁辛老屋集·吴泰来序
秀水王秋塍明府裒其尊甫谷原先生遗集,釐定为十二卷,将校刊于鄢陵官舍,而以序言属余。既卒读,喟然叹曰,美哉,洋洋乎其牢笼万象而麾斥八极也!可以惊风雨,泣鬼神。求诸古人成法,未尝以一字规模,而神明规矩,动与天合,其斯为精深华妙之诣乎!诗生于情,而寓于境。大抵廊庙之才,足以黼黻休明,而澄思渺虑,以穷夫天地山川云物之变,则不若山林閒旷之士有独得焉。此昔贤所以有穷而后工之论也。先生以续学巨儒,屡踬场屋,乾隆辛未之春,恭应南巡召试,名擢高等,遂登秘阁。甲戌成进士,改官比部。任事未几,即请急归里,筑丁辛老屋于长水之上,闭户著书,若将终身。而家贫多累,又复奔走大江南北,以笔耕自给。论者谓先生才望卓绝,已被特达之知,而为郎白首,未得窥承明著作之廷,以大展其夙负,重为惋惜。而不知先生旷怀高寄,视廊庙山林之遇,绝无芥蒂于胸中。故其出也,若鸿仪凤翥,偶然表见,而沉冥不返,又几于遁世无闷之君子。今集中篇什,大率皆登山临水、怀人感旧之作,造物者殆啬其遇以昌其诗也,穷而后工,其信然欤?余与先生忝侨札之契,自通籍以迄于今,生平出处,大约相仿,而垂老饥驱流宕于中州河洛之间,益与先生晚节相类。则今日序先生之遗诗,能无感慨于中而不能自已哉?长洲吴泰来。
丁辛老屋集·曹自鋈跋
谷原先生诗不名一体,而色色与古人相肖。
《读庄子》则似渊明之《读山海经》,《游庐山》则似灵运之《过始宁墅》,《五代史杂咏》则似王建、花蕊诸宫词。
其他伤离赠别、缠绵恺恻之语,无不直追古人而与之逼肖,然遗貌取神,非若有明王、李诸人生吞而活剥之也。
嗣君敦初以其集示余,余反复读之不厌,深惧抄本零落,不足以永其传,乃授之剞劂氏,凡两月而工竣。
就先生手定,自壬子迄辛巳,计诗一千三百馀首,离为十七卷。
外有词四卷,先为橙里江君梓于邗上,兹复加删订,并作三卷,附于诗后,共二十卷。
其馀杂著文集,以俟续刊。
丙申仲夏,新安曹自鋈忍庵氏拜跋。
(录入:顾青翎)
维基
王又曾(1706年—1762年),清朝诗人,秀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号谷原,浙江嘉兴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诗歌上与同乡万光泰、祝维诰相唱和。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郑如兰(1835~1911),字香谷,号芝田,清淡水厅竹堑人,郑崇和三子用锦之次子。
少年勤学,取进生员,因成绩优异而补增生,受知于台湾道丁曰健。
光绪十五年(1889),因为办团练有功,由增生授候选主事,赏戴花翎,后加道衔。
家业素丰,但自奉甚俭,尤不喜以财富誇耀于人,唯对公义之事则未有吝色,凡邑中所需困急,莫不慷慨捐输,故人人称诵其德行善举,颇能克承郑崇和、郑用锡、郑用鉴乡贤之风范。
郑如兰对诗歌创作及诗社活动颇为热爱,广结林亦图、郑鹏云、王松、吴澄秋……等诗人,在北郭园中诗酒酬唱,风雅不辍,甚受骚坛雅士的推崇,继郑用锡、林占梅之后,成为竹堑文坛领袖。
平生写作不少,颇多散佚,生前亦未付梓,弃世后三年(1913),其孙郑肇基始裒辑之,并托嘱王松担任校雠,委由台北《台湾日日新报》出版印刷。
诗集名为《偏远堂吟草》,乃因如兰书斋之名而得。
计有古今体诗一百五十八首,涵盖清代及日治时期之创作,尤以清代为主。
民国八十一年(1992),龙文出版社据此版本重新影印,是目前市上通行本,以下所录,即据此编校。
关于郑如兰之诗作,郑家珍以为与陶潜诗风近似;吴曾祺誉其风格冲融凝远,读之使人和静;陈衍也以为「偏远堂诗专主性情,其学陶、白也固宜。」
释威秀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八
威秀。龙朔中大庄严寺沙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史未详乡里氏族。博达善辞章。尤勇于义。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诏僧道。于君亲。自今皆当致拜如礼。其时二宗。莫知计之所出。秀乃援引晋宋典故。及本朝事迹。所未尝行。然后按据经论。言所以不可之理。明白洞达。切于事情。以表进于上。即诏百官。于中台集议。谓不宜拜者。五百三十九人。宜拜者。三百五十四人。六月诏。不拜君。以全其节。在亲则拜如前指。寻亦废。秀之抗表。寔是月之二十一日也。继时诸僧于蓬莱宫。欲再进表申请。闻中台方集议。遂止。乃各投启状于所与往来勋贵。以求其营护而已。时宣律师。亦上雍州牧沛王启。荣国太夫人启等。则皆秀唱之也。微秀。先佛之制斯隳矣。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威秀。
不知何许人也。
博达多能讲宣是务。
志存负荷勇而有仪。
其于笔语掞张特推明敏。
无何天皇即位。
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
敕勒僧道咸施俗拜。
时则僧徒惶惑罔知所裁。
秀嗟教道之中微。
叹君玉之慢法。
乃上表称沙门不合拜。
徵引诸史爰历累朝抑挫。
朝才发令夕又改图。
皆非远略也。
方引经律论以为量果。
词皆婉雅理必渊明
如云故出家不存家人之礼。
出俗无沾处俗之仪。
其道显然百代不易之令典也。
表上敕百官集中台都议其事。
时朝宰五百三十九人请不拜。
三百五十四人请拜时大帝至六月。
敕不拜君而拜父母。
寻亦废止。
秀之为法实谓忘身乎。
抗表之际当年四月二十一日也。
时京邑僧等二百馀人往蓬莱宫申表上请。
时相谓秀等曰。
敕令。
详议拜否未定。
可待后集。
秀等乃退。
于是大集西明寺。
相与谋议。
共投启状闻诸达官贵戚。
若救头然。
时宣律师上雍州牧沛王。
启别上荣国太夫人启等秀之批鳞。
所谓以身许法也。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博达多能。
讲宣是务。
志存负荷。
勇而有仪。
其于笔语掞张。
特推明敏。
无何天皇即位。
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
敕勒僧道咸。
施俗拜。
时则僧徒惶惑。
罔知所栽。
秀嗟教道之中微。
叹君臣之慢法。
乃上表。
称沙门不合拜。
徵引诸史。
爰历累朝。
引经律论。
以为量果。
词皆婉雅理必渊明
如云出家不存家人之礼。
出俗无沾处俗之仪。
其道显然。
百代不易之令典也。
表上敕百官集中台都议其事。
时朝宰五百三十九人。
请不拜。
三百五十四人。
请拜。
时京邑僧等二百馀人。
往蓬莱宫申表上请。
于是大集西明寺。
相与谋议。
共投启状。
诸达官贵戚。
若救头然。
秀之批鳞。
所谓以身许法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梁泰来,字伯大,号菊平子,丽水(今属浙江)人,居宣平龟山。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授宁海尉。宋亡,隐居不仕。有《菊平小稿》,已佚。事见民国《宣平县志》卷一二《菊平子梁伯大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八三二六
梁泰来(一二三八——?
),字伯大,初名梦予,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
登咸淳十年进士第,补迪功郎,差充台州宁海尉。
会宋亡,隐居不仕。
植菊于庭,取陶潜自况,平生奇崛之气放之于平,故自号菊平子。
著诗以见志,曰《菊平小稿》。
见元戴德琳《菊平子梁伯大传》(乾隆《宣平县志》卷一三)。
共 14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