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澧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岁暮怀人诗 其十四 (光绪十六至十七年作) 清末 · 黄遵宪
七言绝句
天边雄镇北门管,海内通儒东塾书。
膝下传经幕中檄,数君才调有谁如?
东塾陈先生故居 清 · 王兰
五言律诗
百年不可待,当代失人师。
检点遗书在,徒令从死悲。
式闾应有礼,讲学可无祠。
宗派殊纷纠,中流更付谁。
先生有道堪千载,文范云亡倏九年。
撰杖威仪今已矣,傍檐梅柳故依然。
再传定有真儒出,百卷曾无一字偏
日迈月征怀往训(先生尝于书养大书《诗》「日迈月征」四句,以自警惕。四十以后,有劝具节劳者,则又书曰:「我不敢仿效我友自逸。」故所藏之书殆十万卷,无不经丹黄者。吾友沈子培刑部称之曰:「若兰甫先生,盖有所不言,无所不知也。」呜呼,此岂后人所易几及哉?),此心长饮在山泉
⑴ 先生曾言,王文成之学,原非纯粹,而再传之后,得刘、黄诸贤榰柱世教,遂蔚为大宗。而朱子之学,则真所谓不待七十子丧而大义已乖者。此其有望后起之心,诚缠绵也。
⑵ 先生所撰,总名《钟山丛书》,仅百馀卷。
⑶ 先生常用之印,文曰「在此山斋」。
新会陈庆笙秀才树镛,少余三岁。丁丑秋,余由江西回粤,问陈东塾师:「近得佳士否。」师告余曰:「新会陈庆笙,年少,深通经学,后来之彦也。」因得与交。论古今学术流变,往往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庆笙孟晋迨群,殆罕其匹,于汉学为专门,而尤服膺宋儒,律己之严,家门跬步,必于礼法。父丧,服麻衣三年不除。尝与余同纂《三代会要》,发凡起例,规模粲然,惜因人事而辍。比余饥驱南北,戊子在浙江,得粤友电,则庆笙死矣。天不欲昌东塾学派,遽夺此人,百身何赎?其所著《汉官答问》,广雅书局刊之,豹文一斑,未足彰全体也。
东塾谈经息众争,乾嘉学派有干城。
此才不得过三十,泾渭从谁辨浊清。
秘册传钞到上清,下帘萧散爱君平。
松阴格破苔低补,井槛泥洼菌寄生。
香界谈经山芋火,雨镫摇梦水荭声。
壮年一样供虚掷,却羡摊书万里行。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一 (己酉稿,清宣统元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绝句
南园在文明门外,水木明瑟,为前明粤中前后五子赋诗高会地,后人即供俎豆于旧坛坫间。旁有宋三忠祠,故伊墨卿以君臣三大节词赋十先生题其门,陈东塾为重书以揭之。其旁复有广雅书局,皆南园地拓也。两广学务处已藉以治事。广东学务公所仍之。前后在事诸子,暇辄为诗钟之会。当其寸香甫烬,钟声铿然,斗捷誇多,争执牛耳。复创为表格,以积分法高下之。体制虽纤琐,而与会者皆兴高采烈,以为此乐不减古人。年来伤离叹逝,意兴非昔,然其事尚不辍至今。今年公所始迁地,重重影事,思之怃然。张生六士有诗,为广其意和之,并索前在园诸子同作。
一代风骚起海湄,千秋忠愤剩荒祠。
兴亡并作斜阳色,如此江山合赋诗。
答梁友玉邻(庚戌、辛亥稿,清宣统二年、三年、民国元年) 晚清 · 丘逢甲
七言绝句
风雨年年自合离,岛夷闻道屡探奇。
人间正斗移山力,不信罗浮睡不知(罗浮睡了,陈兰甫语,公度以入词句。)
本与海绡为后进,却疑兰甫是前身。
岭南词派今谁继,怅望南天一怆神。
陈兰甫花埭泛舟 清 · 徐灏
七言律诗
海珠台畔气凄清,一叶西风荡桨轻。
秋水亦如天上坐,好山浑似镜中行。
蓼花烟外杨孚宅,榕树阴边陆贾城。
江渚夜来铙吹罢,船头坐看月轮生。
清风来无边,凉月照半席。
相携素心人,共乐太古夕。
阶前侵寒绿,堂后敞虚白。
两水自潆洄,层轩迥幽寂。
老渔昔行吟,垂钓江旁石。
几年扫荆榛,于此聚瓴甓。
洋洋听松庐,海内诗名藉。
流光七十载,此境等空色。
岂知万株松,早定水边宅。
胜地非偶然,相与三叹息。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