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法式善

相关人物:共 19 位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65 【介绍】: 明末清初福建南安人,字彦演,号亨九。
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崇祯时任兵部尚书。
曾督师镇压农民军。
十四年,任蓟辽总督,率八总兵援锦州,败入松山。
次年,城破被俘,降清,隶汉军镶黄旗。
顺治间,以兵部尚书总督江南军务,镇压抗清义军;继又奉命经略西南各省,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卒谥文襄。
法式善撰有《洪文襄公年谱》,有传抄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5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希福曾孙。雍正元年进士,授编修。乾隆间先后奉使安南、朝鲜。官至礼部侍郎,袭一等子爵。
维基
嵩寿(?
—1755年),一作松寿,字茂承,号云依,赫舍里氏,正黄旗满洲人,世袭子爵,进士出身。
善画。
嵩寿为清初重臣希福曾孙,尚书赫奕之子。
雍正元年(1723年),嵩寿中二甲进士,选庶吉士,雍正三年(1725年)散馆授编修。
乾隆元年(1736年)任翰林院侍读,大理寺卿。
乾隆二年(1737年),册封安南国王黎维祎,以侍读任正使,赐一品官服。
累擢内阁学士。
十四年(1749年),颁诏朝鲜,擢礼部侍郎。
十九年(1754年),袭三等子爵。
二十年(1755年)卒。
著有《以约堂焚余稿》。
善画,曾作《野园图》,状元彭启丰、进士钱陈群、进士鄂容安、宗室诗人塞尔赫(字晓亭)、进士德保 (清朝)、诗人法式善等题咏,后由塞尔赫(字晓亭)、进士李恩庆递藏(载杨钟羲《雪桥诗话》卷9)。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4—1020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大年。幼颖异。年十一,太宗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献《二京赋》,赐进士及第。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又与王钦若同总修《册府元龟》,其功居多。曾两为翰林学士,官终工部侍郎,兼史馆修撰。性刚介耿直,重交游,与王旦、刘筠、谢绛等友善。娴熟典章制度,喜奖掖后进。为文才思敏捷,精密有规裁。诗学李商隐,词藻华丽,号“西昆体”。卒谥文。编《西昆酬唱集》,有《杨文公谈苑》、《武夷新集》等。
全宋诗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
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
四年,直集贤院。
至道二年(九九六)迁著作佐郎。
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
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
三年,召还,拜左司谏。
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
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
三年,为翰林学士。
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
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
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
四年,复为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
谥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
所著《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
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昆酬唱集》二卷。
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为底本。
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
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昆酬唱集》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
另从《宋文鉴》、《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八卷。
词学图录
杨亿(974-1020)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雍熙初,年十一,授秘书省正字。献《二京赋》,赐进士第。曾与刘筠、钱惟演等唱和,编成《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存《少年游》词一首,见《梅苑》。
全宋文·卷二八二
杨亿(九七四——一○二○),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幼颖异,雍熙元年,年十一,诏试阙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命试翰林,赐进士第,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超拜左正言,预修《太宗实录》。知处州,召拜左司谏、知制诰。景德初,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俄判史馆,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三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同修国史。大中祥符七年,知处州,代还,以为参详仪制副使,知礼仪院,判秘阁、太常寺。天禧二年,拜工部侍郎。四年,复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判馆事。十二月,卒,年四十七。仁宗时追谥「文」。亿才思敏捷,工文章,诗学李商隐,词彩华丽,号「西昆体」。著作甚富,有《括苍》、《武夷》、《颍阴》、《韩城》、《退居》、《汝阳》、《蓬山》、《冠鳌》、《辞荣》等集,及《内外制》、《刀笔》共一百九十四卷,今仅存《武夷新集》二十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6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字伯容,号补亭,索绰络氏。乾隆二年进士,授编修。以文章受知于帝。多次典贡举。累迁至礼部尚书。后以事左迁革去顶戴,仍在阿哥书房行走。四十一年卒,加都御史衔。有《补亭诗稿》。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观保,字伯容,号补亭,满洲旗人。乾隆丁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尚书,罢再起,授左都御史。谥文恭。
维基
观保(1711年—1776年),字伯容,号补亭、蕴玉,索绰罗氏,内务府满洲正白旗人,籍吉林长白县。
进士出身。
工书法。
乾隆元年(1736)丙辰顺天乡试举人,乾隆二年丁巳恩科二甲五名进士(时隶内务府正白旗鄂礼管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进士》;与堂弟德保 (清朝)乡试、进士均同年),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乾隆六年,充云南乡试正考官。
历任安徽学政、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南书房上书房行走,乾隆三十年都察院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充殿试读卷官。
乾隆三十三年十二月庚申,接替永贵,担任清朝礼部尚书兼镶白旗蒙古都统,后革,由永贵接任。
三十六年三月充会试副考官,五月充国史馆副总裁。
仍在阿哥书房行走。
乾隆四十一年卒,谥文恭。
《钦定八旗通志:大臣传二十九》卷163有传。
有《补亭先生遗稿》(法式善辑录)。
参与编写《石渠宝笈》初编(1745),参与恭注《御制圆明园图咏》(参与恭注者有鄂尔泰、张廷玉、汪由敦、梁诗正、钱陈群等),楷书卷《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文》(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编纂《钦定太常寺则例》,参与编纂《西清古鉴》。
侍值内廷(南书房上书房行走)时,与其他七位翰林同事载入《澄怀八友图》(汪由敦作《澄怀八友图记》,录入张廷玉《皇朝词林典故》;澄怀园位于圆明园东南角外,系为南书房和上书房词臣所设的寓所,俗称翰林花园,但观保不在其中居住)。

人物简介

维基
蒋和宁(?—?),字用安,一字榕庵,又字耕叔,号耦渔,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
清朝官员、诗人。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175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充方略馆纂修官,改湖广道监察御史。
主贵州乡试。
壮年即辞官归里,不再出仕,以奖掖后辈为己任。
工诗,与侍郎王昶、编修蒋士铨等诗酒交游。
法式善评价其诗作“皆能以工炼出之,不作凡响”。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五
韩氏,自署端静閒人,汉军旗人。
锦女,蒙古乾隆庚子进士、国子监祭酒、蒙乌吉法式善母。
有《带绿草堂遗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2 【介绍】: 清江苏丹徒人,字雅堂,一字礼凫,号论山。鲍皋子。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官至户部郎中。诗有父皋之风,在京师与洪亮吉、吴锡麒、赵怀玉称诗龛四友。以为和珅所抑,仕宦不达。有《论山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
鲍之钟,字雅堂,一字礼凫,号论山,丹徒人。乾隆乙酉召试,授中书,己丑进士,历官户部郎中。(有《论山诗稿》。)
维基
鲍之钟(1740年—1802年),字雅堂,一字礼凫,号论山。
江苏丹徒人。
清朝诗人、官员。
鲍之钟为鲍皋之子,少年即负才名,文采秀逸高雅。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中进士,官至户部郎中。
晚年流连诗酒以终。
之钟工诗,在京师时与洪亮吉、吴锡麒、赵怀玉多有唱酬,被法式善称为“诗龛四友”。
著有《论山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18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圣征,号谷人。乾隆四十年进士,由编修累官国子监祭酒。尝主讲扬州安定、乐仪书院。善诗词,尤工骈体文,与邵齐焘等人并称八家。所著《有正味斋集》,传诵甚广,高丽使至,不惜重价购买。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六
吴锡麒,字圣徵,号谷人,钱塘人。乾隆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祭酒。有《有正味斋集》。
词学图录
吴锡麒(1746-1818) 字圣征,号毂人。钱塘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授编修,嘉庆六年(1801)授祭酒。乞归养亲。主安定、乐仪等书院讲席。其诗与严遂成、厉鹗、袁枚、钱载、王又曾并称"浙西六家",清峭灵俊,时人比之为新绿溪山,渐趋苍古。骈文为乾隆八大家之一。词清和雅正,秀色有馀,为浙派晚期名家。有《有正味斋集》、《有正味斋词》。
有正味斋诗集·序
三十年为一世,余交谷人先生一世矣。
性情心术,靡不浃洽,有深于语言文字之外者。
即以语言文字论,先生之诗,非犹夫人之诗也,文非犹夫人之文也,词赋非犹夫人之词赋也。
必先有以得夫事之真,情之合,体验融会,而后滔滔汩汩,笔之于书,无所捍格。
京师钓鱼台桃花,崇效、极乐、法源三寺海棠、牡丹、菊花,澄怀园、净业湖荷花、檀柘、桂花,皆称极盛。
先生喜游,又喜偕余游,游必有诗纪胜。
当夫酒酣笑乐,俯仰今昔,落落自喜,萧憀旷放,云之行也,水之流也,风之来也,气候之变幻也,山川之俶诡也。
若有意若无意,及发而为诗文,则万象包纳,幽者显,昧者扬,坚者琐者,靡不摧且理焉。
噫!
何其大也!
先生在京师,续刻诗集,徵余叙。
今养疴江上七八年矣,家贫,课生徒自瞻,而四方乞诗文者屦满户外。
近寄书云:「拙作久宜覆瓿,徒以区区之心不能割舍,合并前作,别有增删,业已付刊,约春夏之交便可正诸有道。
前承高文弁首,系专指续刻而言,倘得浑括全诗,益之奖借,尤为铭感。
」先生名重中外,诗文集凡数镌板,贾人藉渔利致富。
高丽使至,出金饼购《有正味斋集》,厂肆为一空。
何藉自刻其集,又何藉鄙人之叙哉。
然少陵不云乎「老去渐于诗律细」,矜慎之至耳。
又以余闻诗教于先生三十年,亲见掺笔作文章,甘苦有以得其真,出言必能传信,故不属高才鸿儒,而属余焉。
果此意耶,则先生之集,安得不重刻,又安得不徵余叙哉。
附骥以传,谓非余之厚幸也欤。
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同馆侍生法式善序。
维基
吴锡麒(1746年—1818年),字圣徵,号谷人。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市)人。清代文学家。乾隆四十年(1775年)二甲二十九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入直上书房,嘉庆六年(1801年)官至国子监祭酒。晚年于扬州安定书院讲学至终。

作品评论

浙西六家诗钞·卷之六
王兰泉曰:浙中诗派,自竹垞、初白两先生后,二十馀年,大宗、太鸿起而振之。及两公殂谢,嗣音者少。司成以云蒸霞蔚之文,合雪净冰清之作,驰声艺苑,独出冠时。既工骈体,尤擅倚声,而诗才超越,直继朱、查、杭、厉之后,宜中外望之,指为景庆也。情殷萱背,乞假南还,虽未即安于閒适,而世已以白、晁两太傅相期。性好溪山,流连诗酒,青帘画舫,绿箬红衫,游筇所造,无不承盖扶舆,埽门纳屦。覃溪学士谓祭酒诗最深于杜,非貌似也,如义山、山谷之学杜,在若离若合之间。此言诚是。然细味之,自晋宋以还,诸家之妙蕴,莫不灿然俱备,不拘一格。七古自出机杼,一空依傍,洵足称名家。间或有似青莲,似昌谷,似东坡,似梅村,非尽学杜。五古、五七律之极自在者,多近樊榭,虽尚辞华,仍归清峭,盖生平服膺乡先达为尤深也。是编皆于正集采取,参用初刻本。至于续集,多应酬之作,所选不过数篇而已。

人物简介

维基
德生(1750年—1817年),字载之、体仁、荟斋,号厚圃、垕圃,别号葆光主人,邱氏,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属内务府正黄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辽阳(旧称襄平)。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善画。
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科举人(与胞兄福庆顺天乡试同榜,时隶内务府正黄旗第五参领第二旗鼓佐领杨作新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杨作新系内务府镶黄旗汉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之高祖),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进士(隶内务府正黄旗佐领杨作新下)。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国史馆提调官,兵部主事。
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乾隆四十六年山东兖州府知府;嘉庆三年登州府知府;嘉庆五年济南府知府,六年七年两次护理济东泰武临道;升山东兖沂曹济道。
嘉庆七年(1802)因事(被裁审理嘉庆年金乡冒考案失当)谪戍乌鲁木齐。
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科贵州乡试主考官。
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进士翁方纲为德生的《寒香课子图》题诗《厚圃侍御以其先人寒香课子图属题》:“……琅琅交诵声,穿出寒林翠。
寒香在根干,所养深以粹。
……一椽鼓箧地,一掬思亲泪”(载翁方纲《复初斋诗集》)。
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纪昀为该图题诗《德厚圃侍御尊甫寒香课子图》:“……谁知料峭寒侵骨,尚把遗经自课儿。
何必燕山窦十郎,五枝丹桂一时芳。
弟兄父子相诗友,也抵三苏共一堂”(载纪昀《纪文达公全集:诗卷十二》)。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科进士金士松为该图题诗《为德荟斋侍御生题其尊人寒香课子图照》:“……兀傲几枝斜映雪,清芬尤记过庭时。
……记取香从寒后发,德门遗泽卷中传”(载金士松《乔羽书巢诗集:外集卷四》)。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探花刘凤诰为该图题诗《为德垕圃前辈题寒香课读图》(载刘凤诰《存悔斋集》卷十八)。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进士陶澍于嘉庆二十年(1815)乙亥为该图题诗《寒香课子图为垕圃太守德生作》:“百本梅环屋数楹,暗香深处读书声。
餐余雪蕊清官味(注:尊翁曾官于杭),谱入灯花课子情……君家世有承恩树,不袭淩寒两到名”(载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53)。
此外,进士书法家刘墉 (清朝)亦曾题诗《寒香课子图》(载《刘文清公遗集》卷13)。
担任《四库全书》缮书处复校官,详校《四库全书》本(明)冯惟讷辑《古诗纪》156卷、《集礼》,覆堪(审核)《四库全书》本《江南通志》、《江西通志》、《云南通志》(鄂尔泰督修)、《广东通志》(郝玉麟督修),与内务府正黄旗蒙古进士法式善共同担任《四库全书》本满文版《御制翻译易经》的覆堪(审核)。
曾游访湖南桃源县桃花源,绘《桃源图》,作《游桃源洞记》(载胡焯《桃花源志略》、胡凤丹《桃花源志》),其子景星 (道光进士)后两任桃源县知县。
嘉庆五年(1800),山东邹平县知县李琼林(字西圃,乾隆中期举人,修嘉庆八年刻本《邹平县志》十八卷)祥报济南府知府德生关于西汉经学家伏生墓祠现状(载《邹平县志》,1836)。
嘉庆七年,重修济南府学乡贤祠题名碑、府学名宦祠题名碑。
曾收藏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进士、画家余集 (清朝)的《腊梅山茶轴》(上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辛亥“垕圃”收藏印,据《傅熹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工作笔记》)。
子景星 (道光进士)作《皇清诰授朝议大夫垕圃府君年谱》(又名《垕圃(德生)年谱》一卷,载《贩书偶记续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56 【介绍】: 宋建宁崇安人,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胡安国侄。徽宗宣和三年进士。钦宗靖康初召为校书郎,从祭酒杨时受学。高宗建炎中因张浚荐,擢起居郎。上书陈抗金大计,反对苟安议和,言词切直。绍兴中为中书舍人,力阻遣使入金,出知严州、永州。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秦桧当国,深忌之,以讥讪朝政落职,安置新州。桧死复官。卒谥文忠。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
全宋诗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安国子。
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𣓨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
汴京陷,弃官归。
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
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复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
出知永州、邵州、严州。
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
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
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
桧死,诏自便,寻复旧官。
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
有《斐然集》二十卷。
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为底本。
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
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一五三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又字仲刚、仲虎)。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安国弟之子,安国养为己子。中宣和进士甲科。靖康初,召除秘书省校书郎。杨时为祭酒,寅从之受学。迁司门员外郎。张邦昌伪立,弃官归。建炎三年,张浚荐为驾部郎官,寻擢起居郎。上疏,宰相吕颐浩恶其切直,除直龙图阁、主管江州太平观。寻知永州。绍兴四年复召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上疏,高宗嘉纳。除集英殿修撰,复以徽猷阁待制知严州,又改知永州。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兼直学士院。丁父忧,免丧,除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俄乞致仕,遂归衡州。秦桧忌寅,虽告老犹愤之,坐与李光书讪朝政落职。复劾寅不持生母服不孝,谏通邻好不忠,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复其官。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九。著有《读史管见》三十卷(存)、《崇正辩》三卷(存)、《论语详说》及《斐然集》三十卷(存)。见《宋史》卷四三五本传。
共 1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