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恩来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乔大壮(1892--1948),名曾劬,字大壮, 以字行,号波外翁、波外居士,四川华阳(双流县)人。
出身于清末北京辞学馆。
家学渊源,髫年习经史、小学及书法,以诗词、骈文、书法、篆刻知名。
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
1935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
文学造诣尤以倚声最为当行出色,汪旭初誉其为“一代词坛飞将”。
金石篆刻名家,喜以大篆入印,平生不爱刻名印而嗜治閒章。
著有《波外楼诗》、《波外乐章》、《大壮印蜕》等。
今有《乔大壮诗集》、《乔大壮词集》《乔大壮印集》、《乔大壮手批周邦彦片玉集》行世。
词学图录
乔大壮(1892-1948) 原名曾劬,以字行,又字勤父、勤孙,号壮殴、壮夫、伯戢、劳庵、波外翁、波外居士。
四川华阳(今双流)人。
清末就读于北京辞学馆。
1927年赴南昌任周恩来秘书,1935年任中央大学教授,后任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词学教授、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军训部参议、监察院参事。
1947年应聘赴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
次年于苏州赴水自沉。
工诗词书法,尤精篆刻。
有《波外楼诗》、《波外乐章》、《乔大壮遗墨印蜕》等。
田星六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田星六(1872-1959) 又名兴奎,号晚秋居士。
湖南凤凰县沱江镇人。
光绪十七年(1891)应童试,有"晚凉风卷洞庭秋"之句,深为督学江标所赏,数年后,贡入太学,补岁进士,在乡下教私塾六年,以品学兼优被选入常德西路师范,次年被熊希龄送日本留学,就读于弘文师范学院,与黄兴、秋瑾、朱苓溪、王时泽、程潜、陈强等常相往来,与黄兴最善。
入中华同志会、中国同盟会、南社。
建国后任凤凰县人民政府委员,省文史馆馆员。
尝至京,柳亚子设宴款待,林伯渠、陈叔通、朱早观、傅作义等陪座,周恩来亦往看望,柳亚子恳留共修《明史》,以北地天寒不适而归。
有《晚秋堂诗集》八卷、词八卷、文百余篇。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908.1.16-1969.11.30。
又名陶际华,号剑寒,化名陶磊。
生于湖南省衡永郴桂道祁阳县石洞源榔树村(今祁阳县石洞源陶家湾村)。
早年当过店员。
1924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在叶挺部任连长。
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警卫团工作,参加广州起义。
1928年春回湖南,任中共祁阳县委军事委员,曾在唐生智部从事兵运工作。
1929年秋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书记,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
曾组织指挥厦门劫狱斗争,建立闽南工农红军游击总队和闽东地区人民武装力量。
1933年到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
同年5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判无期徒刑,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斗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经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武汉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
1938年冬赴鄂中地区,组织抗日武装,参与开辟鄂中游击区。
后任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代理政委。
1940年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
1945年随八路军南下支队南进,途中奉命转赴东北地区。
先后任中共辽宁、辽吉、辽北省委书记兼辽西、辽北军区政委组建地方部队,领导土地改革,参加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1947年8月兼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政委。
辽沈战役后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
平津战役中,他作为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元帅)的全权代表,参与了同傅作义将军的谈判,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平和平解放后,负责整编傅作义部,领导南下工作团工作。
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5月兼华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并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负责武汉三镇的接管工作,还曾赴长沙接收起义部队。
1966年8月在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陶铸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名列毛泽东、林彪、周恩来之后,成为中共中央第四号领导人。
并同时兼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等重要职务,协助周恩来同志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

人物简介

简介
原名万安,广东澄海人,后定居于东莞塘西镇。
早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与彭湃等人组织赤心社。
1924年毕业回国后,任海丰中学教导主任,参加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
翌年随东征军到汕头,受周恩来委派,任揭阳县长。
1926年冬,任漳州各属政治监察员,积极推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四·一二”-政变后,被国民党 通缉,避居香港。
同年秋,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六师政治部主任,参加邓演达创立的中华革命党,任组织委员会委员和工农运动委员会委员。
1933年11月福建人民政府建立后,任龙溪县县长。
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后,率领闽南部分人民武装,进入闽南山区,坚持反蒋运动。
1938年初,任广东省第八区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副主任。
抗战胜利后,他携眷回乡,创办苏北中学。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参事室主任、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等职。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许宝蘅(1875-1961) 字季湘,号巢云,又号夬庐、耋斋。
浙江仁和人。
光绪举人。
任学部主事、军机章京。
民国时先后任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长,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兼管掌故部。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被周恩来总理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有《说文形系》、《掌故丛编》、《巢云簃随笔》、《巢云簃楹帖》、《巢云簃诗稿》、《巢云簃词稿》、《咏篱仙馆别集》等。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许宝蘅,1875生,浙江仁和人。光绪壬寅举人。清末曾任学部主事,军机章京。民国时任总统府秘书、国务院秘书、铨叙局局长、内务部考绩司长、代理内务部次长、国务院秘书长等职。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兼管掌故部。后任辽宁省政府秘书长、黑龙江省府顾问。1931年后在北京著述、教学。解放后,为中央文史馆研究馆馆员。
巢云簃词稿
1876-1961,杭州人,字季湘,清末举人。
曾任军机处章京。
入民国,历任北京政府国务院秘书,内务部司长、次长,图书馆副馆长,辽宁省政府秘书长等职。
1927年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副馆长,兼管掌故部。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被周恩来总理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我国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郑鼎新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德初,揭阳市椟松乡港墘村人。
清末秀才。
〔民初〕曾任揭阳县第一高级小学校长、揭阳县督学、广东省军事编译处主编,少校衔。
早年参加孙中山之同盟会。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北伐第二次东征时,鼎新被聘任揭阳县农民协会顾问。
当时结识周恩来、陈卓凡,同于学宫〔孔庙〕称桃园三结义。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五日密报国民党清党消息与中共揭阳县委掩护卢笃茂等同志及时转移。
一九二七年逼于形势潜赴新加坡,积极办学。
抗日战争期间极力不断募捐支援抗战,积极于新加坡筹建潮州同乡会。
日寇侵占新加坡时,举家投入抗日斗争。
一九四二年为日寇捕杀。
其长子郑诗群〔黄埔一期学员〕为星洲抗日义勇军领导人,同年被捕牺牲。
次子和三子也成革命和抗日无名英雄。
揭阳县《榕城镇志》中有记载。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田汉(1898-1986) 字寿昌。长沙人。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若组织创造社,创办南国艺术学院。1949年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有《田汉文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田汉(1898—1968) 戏剧活动家、剧作家、诗人。
原名寿昌。
湖南长沙人。
田汉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曾任任左翼戏剧家联盟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1938年4月7日,武汉地区举行抗战扩大宣传周活动,和周恩来、郭沫若等一起在黄鹤楼故址主持全市性的大型群众宣传活动并为此写了一首题为《抗战扩大宣传周水上火炬大游行有感》的诗,用“大火雄歌杰阁前,长江两岸万雷喧”的诗句感慨水上火炬歌咏游行的壮观景象。
人物简介
田汉 1898-1968。原名寿昌,长沙县人。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71岁。有《田汉词钞》一卷。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吴玉如(1898-1982)字家琭,晚年自署迂叟。
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故早年号茂林居士。
生于南京。
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与周恩来同班,因娴熟古文,受校长张伯苓赏识。
后入北京大学预科,又转入朝阳大学,因丁先祖忧而辍学。
后在北京以教书、鬻字、注释古籍、编撰《辞源》、《辞海》条目为生。
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善行草书。
博通古文、诗词、文字。
有《吴玉如书法集》、《迂叟魏书千字文》、《迂叟自书诗稿》、《吴玉如诗文辑存》、《吴玉如行书千字文》等。
人物简介
吴玉如(1898-1982)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大师。
字家琭,后以字行。
1898年生于南京。
原籍安徽泾县茂林,故早年号茂林居士,晚年自署迂叟。
曾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与周恩来同班,因娴熟古文,受校长张伯苓赏识。
抗战胜利后,吴玉如曾在志达中学、达仁学院、工商学院等校任教,工商学院改为津沽大学后,任中文系主任,直迄天津解放。
“文化大革命”以前,始终在北京以教书、鬻字、注释古籍、编撰《辞源》、《辞海》条目为生。
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文史馆馆员。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聂绀弩(1903-1986) 北京人。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兼古典文学部主任。有《散宜生诗》。
人物简介
聂绀弩,出生于1903年,新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20世纪最大的自由主义者”(周恩来戏语),湖北京山人。
曾用笔名耳耶、二鸦、箫今度等。
聂绀弩的诗作新奇而不失韵味、幽默而满含辛酸,被称作“独具一格的散宜生体”。
1986年于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