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舒芬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44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词学图录
陆深(1477-1544) 字子渊,号俨山,初名荣。松江上海人。谥文裕。工书,精鉴赏,善谈。有《俨山集》,词在集中。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二
深字子渊,上海人。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司业、祭酒,谪延平同知,迁山西提学副使,改浙江。历江西参政、四川布政使,召拜光禄卿,改太常,兼侍读学士,进詹事。赠礼部侍郎,谥文裕。有《俨山集》一百卷、《续集》十卷。 (唐锦《龙江集》:国初吾松多以书学名天下,久已绝响。公近奋起,遂淩耽前人而处其上。识者谓赵文敏后一人,非谀词也。 《艺苑卮言》:陆子渊持如入赀官作文语,雅步虽自有馀,未脱本来面目。 《词林人物考》:子渊字学比于赵松雪。每过同舍,见髹几辄纵笔涂写,旁若无人。品隋古今,商推事理,赏析文义,辨谶书画古品,谈锋洒然,一座尽倾。 莫是龙《石秀斋集》:陆文裕自言:「吾与吴兴同师北海,海内人以吾为取法于赵。」究论其风力,寅出吴兴之上。《明诗选》:陈卧子曰:「子渊气尚清拔,学非深造。」 田按:子渊论诗云:「近时李献吉、何仲默最工,姑自其近体论之,似落人格套,虽谓之拟作可也。」然其自作乃平衍敷腴,去李、何尚远。书法在明人中,不失为第二流。)
维基
陆深(1477年—1544年),名一作,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书法家。
弘治辛酉解元,乙丑进士,累官詹事府詹事。
上海浦东的陆家嘴即因其故宅得名。
成化十三年(1477年)出生,初名“荣”。
早年与徐祯卿一起读书,后来成为王阳明之父王华的门生。
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第一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成进士。
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此后宦官刘瑾专权,嫉恨翰林不附己,将翰林尽数外调。
陆深任南京礼部精膳司主事,不久因病乞归。
正德十一年(1516年),刘瑾伏诛,回京复原职。
正德十二年(1517年),任会试同考官,取中舒芬、夏言等名士。
正德十三年(1518年)九月十六日,升任国子监司业。
丁父忧归里。
嘉靖七年(1528年),任国子监祭酒,充经筵讲官。
嘉靖八年(1529年),以抗疏谪延平府同知,转山西提学副使,改浙江。
嘉靖十二年(1533年),任江西右参政,次年擢陕西右布政使,升四川左布政使。
嘉靖十五年(1538年)拜光禄寺卿,次年为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进詹事府詹事。
嘉靖十九年(1542年)辞官归里。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卒。
赠礼部侍郎,谥文裕。
梅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宁国府宣城人,字百一。正德十二年进士。平生好观奇书,博综群籍,为文奇葩出尘,一时人多慕之。有《凫山集》。
维基
梅鹗(1478年—1522年),字幼和,号凫山,直隶宁国府旌德县人,民籍。
生平好读书,与其弟梅鷟齐名。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名举人。
四十岁中式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舒芬榜会试第六十一名,登第二甲第九十一名进士。
刑部观政,未仕而卒。
享年四十五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世重。正德九年进士,授浦江知县。考治绩为最,入为御史。世宗即位,诸臣争“大礼”者皆得罪。时楠巡按云南。乃驰疏乞复生者之职,恤死者之家。时帝怒未已,乃被逮治,削籍。六年春,起为吉水县教谕,终官南宁知府。
维基
郭楠,字世重,号白峰,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141名进士,授浙江金华府浦江县知县。
因政绩卓出,正德十四年(1519年)十一月召入朝任贵州道试监察御史,十五年五月实授。
世宗继位后,郭楠请求召还大臣舒芬、王思、黄巩、张衍瑞等,得到批准。
嘉靖元年(1522年),检查两广兵饷,其弹劾总兵官抚宁侯朱麒贪污懦弱,世宗下诏戒饬。
此后因事被中官诬陷而被逮捕。
大礼议事件中,其在外巡按云南,仍然上疏反对世宗,被逮捕下抚狱、廷杖、削籍。
嘉靖六年,重新起用为吉水教谕,官至南宁府知府。
潘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庐州府六安人,字宗鲁。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以谏武宗南巡,被廷杖,谪南京国子监学录。嘉靖初复职。复讦当事大臣罪。寻以言事下狱,放归。
维基
潘锐(1481年—?
),字宗鲁,直隶庐州府六安州人,军籍。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九十九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十一名,登第三甲第八十七名进士。
户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十四年四月因谏武宗南巡,改南京国子监学正。
世宗即位,十六年五月诏复原职,嘉靖元年(1522年)十一月给事中刘世扬请加恩典,以旌忠直,修撰舒芬等人升俸一级。
嘉靖六年因病发忤礼部尚书桂萼,被革职闲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西马平人。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御史。
巡按江西。
舒国裳死于谏,良材为治丧,并筑室安置其妻孥。
嘉靖八年,张璁、桂萼被劾,良材以张、桂党被黜。
孟廷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武昌湖广人,字培之。正德六年进士,授大理寺副。武宗南巡,上疏极谏忤旨,谪户部照磨。嘉靖中官至云南参政。
维基
孟廷柯,字培之,号寿泉,湖广武昌府武昌县人,军籍。
湖广乡试第三十名。
正德六年(1511年)登进士。
授大理寺评事,升任大理寺左寺副,与修撰舒芬等谏武宗南狩,谪户部照磨。
十六年(1521年)六月擢四川佥事,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转陕西右参议,七年五月升云南左参政,十年五月升云南按察使,官至大理寺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8—1543 【介绍】: 明江西进贤人,字汝信,号立斋。
正德六年进士。
授宁国推官,入为礼部主事。
以谏武宗南巡,廷杖除名。
舒芬、夏良胜、陈九川称“江西四谏”。
世宗即位,起复原官,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
所在有政绩。
维基
万潮(1488年—1543年),字汝信,号五溪,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江西乡试第八十九名。
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第三甲第二百一十二名。
由宁国府推官入为礼部仪制司主事,因在明武宗南巡之争中上疏反对南巡,而与舒芬、夏良胜、陈九川共称「江西四谏」。
明世宗即位后,恢复官职,升兵部署职方司郎中事主事,嘉靖三年(1524年)八月升任浙江提学副使。
久之,八年三月升为浙江左参政,十一年正月考察,改调简僻,调任广西参政。
嘉靖十二年,升任广西按察使。
十三年升任陕西右布政使,九月转广西左布政使,以内艰去,服阕补陕西左布政使。
二十年(1541年)十一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地方,二十一年八月被弹劾离任,次年正月行至宜君县因病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子宿,号清湖。
正德十二年进士。
选庶吉士。
与同馆舒芬等七人疏谏武宗南巡,廷杖濒死。
出为泗州知州,募江南女工,教以蚕缫织作,由是民足衣食。
嘉靖初,召为户科给事中,屡上疏,皆天下大事,切中时弊。
官至江西提学佥事。
有《清湖文集》。
沧海遗珠
汪应轸,字子宿,号清湖,浙江山阴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至江西提学佥事,有吏才,兼以气节著。著有《清湖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宿,绍兴山阴人。正德汀丑进士,改庶吉士出知泗州嘉靖初召复馆职授给事中历江西按察佥事有青湖文集
维基
汪应轸(1490年—?),字子宿,号青湖、学者私谥清宪先生,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进士出身。正德十一年(1516年),浙江乡试中第十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二名,二甲十八名进士,改庶吉士。正德十四年,明武宗南巡之争中,反对明武宗,受杖刑几死;之后出官泗州知州。嘉靖元年(1522年),任户科给事中。嘉靖三年,出任江西佥事。居二年,辞职归乡。嘉靖十四年十月起用为故官,提督学政。父丧丁忧,回乡病亡。

人物简介

维基
边仲(1493年—?
),字中甫,号石门,直隶河间府任丘县人,官籍。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顺天乡试第一百五名举人,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舒芬榜会试第四十七名,二甲第八十一名进士。
吏部观政,授刑部主事,升刑部郎中。

人物简介

维基
刘曰梧(1554年—1635年),字阳生,号斗阳,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梓溪人,民籍。
乙酉乡试九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六十六名,登三甲第一百三十六名进士。
工部观政,二十年十月选授浙江道御史,二十五年六月复除原职,二十八年巡按南直隶,三十一年九月巡按南京畿道,时杂税正繁,自金陵至皖城,立税厂七,曰梧檄为一,且著为令。
后镇守金陵太监兴大狱,曰梧捕其党,将穷治之,狱乃解。
已而引归,三十六年十一月即家起南京太常寺少卿,祀太祖陵寝。
会时议格孝康皇帝谥,曰梧上《瞻顾陵寝》一疏,得允庙谥乃已。
摄京兆尹,又摄国子监祭酒,所拔皆知名士。
四十三年二月出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地方,蓟为三辅要害,除夙弊,宽文网,拔孙显祖于行间,以二十骑战走骆驼兵数千,边威遂振。
妖人王森左道惑众,聚众数万,曰梧计擒而毙之。
四十六年十一月升左副都御史,照旧巡抚,仍荫一子入监读书。
四十七年十一月以病累疏乞休。
天启元年(1621年)五月起复顺天巡抚,闻开原、铁岭相继陷,括家赀万金助军饷。
三年正月升兵部添设右侍郎,三月补本部右侍郎,十月抵京,被吏科给事中蒲秉权弹劾升任逾年趣装无日,次月遂引疾归里。
五年正月再起为兵部左侍郎,以老病辞职,准在籍调理,年八十二卒,赠兵部尚书。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