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毛纪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7—1567 【介绍】: 即朱厚熜。
明朝皇帝。
宪宗孙,兴献王朱祐□子。
正德十六年,因大臣议,以武宗从弟身份入继帝位。
次年,改元嘉靖。
即位后议兴献王尊称。
群臣据礼教,谓当以孝宗为“皇考”,称本生父为叔。
帝怒,谓父母不可更易。
进士张璁迎合帝意,上疏请加兴献尊号,于是“大礼议”起。
自元年至三年,初则勉从众意,称本生父母为兴献帝后,不加“皇”字;终则尊为皇考。
首辅杨廷和、蒋冕、毛纪先后因而罢去,廷臣下狱者一百数十人,廷杖致死者十七人。
张璁、桂萼等由此进用。
以后余波不息,助长报复奔竞之风,朝政益紊。
帝又欲服药求仙,中叶以后,用事之臣皆以“青词”(醮祀时告神之文)得信用,严嵩自嘉靖二十一年入阁,二十三年为首辅,至四十一年始罢,以一人而系二十余年之朝局。
辅臣如夏言,敢言者如杨继盛皆遭杀害。
鞑靼俺答兵临京师城下,东南倭患严重。
严氏败后,帝仍深居西苑,专事斋醮,终以服金石药中毒,卒于四十五年十二月。
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世宗讳厚熜,兴献王子,宪宗之孙。武宗无子,入继大统,建元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崩,葬永陵。有《诩学诗》一卷,《宸翰录》一卷,《咏和录》一卷,《咏春同德录白鹊赞和集》一卷。 (《名山藏》:世宗中兴藩服,淹贯经史,杰作奇思,远继高帝。 《殿阁词林记》:嘉靖八年,正月元夕,臣道南应制撰灯词十五首以进。上亲制一章云:「黄道开蓬殿,青阳溢泰穹。赏春才令节,养志自慈宫。珠佩轩车从,霞觞祝颂同。千秋还万岁,物阜与民丰。」九年七月,敬一亭成,上复命儒臣落成,锡宴进诗。十年,演马环碧殿,御制歌词赐同游,诸臣和之。十三年,臣自徽州赐环,上亲洒《钟粹宫词》,命和之,赐金绮有差。 《弇山堂别集》:肃庙以礼部尚书席书病目,赐诗问之,期以弼亮。以刑部尚书赵鉴致仕,赐诗送之,嘉其止足。皆龙笺禦墨,天书焕烂,真传家之至宝,耀世之盛事也。 《野获编》:世宗初政,每于万几之暇,喜为诗,时命大学士费宏、杨一清更定,或御制诗成,令二辅臣属和以进,一时传为盛事。而张璁等用事,自愧不能诗,遂露章攻宏,诮其以小技希恩。上虽不诘责,而所出圣制渐希矣。上尝命一清拟赋《上元诗》进呈,有「爱看冰轮清似镜」,上以为似中秋,改云「爱看金莲明似月」。一清疏谢,以为「曲尽情景,不问而知为元宵矣。圣资超悟,殊非臣下所及」,信乎非一清所及也,惜为璁辈所挠,使天纵多能,不遑穷神知化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7—1519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景鸣。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正德初迁南京太常寺卿。时刘瑾专权,李东阳依违其间,玘虽为东阳所举,仍贻书责之,且请削门生之籍。累擢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严谨,为僚属所敬服。七年冬,考绩赴都,引疾致仕归。博学好古文,追求奇奥,学者称圭峰先生。卒谥文肃。有《类说》、《圭峰文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玘字景鸣,商城人。成化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读、南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擢南吏部侍郎,引疾归。嘉靖初,谥文肃。有《圭峰集》三十卷。 (《艺苑卮言》:黄五岳省曾言南城罗公玘好为奇古,而率多怪险饾饤之辞。居金陵时,每有撰造,必栖踞于乔树之巅,霞思天想,成闭坐一室,客有于隙间窥者,见其容色枯槁,有死人气,皆缓履以出。都少卿穆艺伊考墓铭,铭成,语少卿曰:「吾为此铭,瞑去四五度矣!」今其所传《圭峰稿》者,大抵皆树巅死去之所得也。 《国史唯疑》:罗圭峰由输粟入监,年四十馀。祭酒丘文庄公议南士不听北留,罗固请至再三,受扑不挫,面数之曰:「若能识几字?崛强乃尔!」大声应曰:「唯中秘书未读耳!」丘异之,识其名堂柱。再试义奇甚,六馆士莫有及者。惊叹为延誉于朝,遂以其年发解联第,蔚为名儒。 田按:景鸣乡举出西涯之门。西涯依违刘瑾,景鸣寄书责之云:「屡更变故,虽尝贡书,然不敢频频者,恐彼此无益也。今则天下皆知忠赤竭矣,大事亦无所措手矣!《》曰:『不俟终日』,此言非欤?彼朝夕献谄以为当依依者,皆为其身谋也。不知乃公身集百诟,百岁之后,史册书之,万世传之,不知此辈亦能救之乎?白首老生,受恩居多,致有今日,然病亦垂死而不言,谁复言之?伏望痛割旧志,勇而从之,不然请先削门生之籍,然后公言于众,大加诛伐,以彰叛恩者之罪,生亦甘焉。」此书可以报举主矣。景鸣文章绰有矩范,诗非所长,作文至瞑去四五度,刘彦和文章伤命之戒,谅哉!)
维基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是明朝中叶政治人物和学者,成化丁未进士。
他曾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见陈学霖《宋明史论丛》(201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第185页「明朝「国号」的缘起及「火德」问题」。
学者称他为圭峰先生。
罗玘出生于仕宦家族,在家中四兄弟之中(罗网、罗坦、罗经、罗纯)排行第二。
罗玘自幼敏而好学,博览群书。
年少时,他入国子监。
祭酒丘浚试其文章,结果令人甚为叹服。
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罗玘中式顺天乡试解元。
次年中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一职,进侍读见黄佐《翰林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九〈经筵恩赉〉)第966页:「正德元年〔1506〕,开经筵,赐宴及白金䌽币有差。
知经筵事者,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太常少卿兼侍读费宏,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毛澄,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讲毛纪、傅圭,右春坊右谕德兼侍讲蒋冕,侍读罗玘,修撰石宝也。」。。
他从此更加钻研古文,经常手不释卷,诵读不辍。
另外,罗玘为人严谨,勤政务实,勇于直言正谏,所以为世人敬畏。
弘治九年(1496年),武冈知州刘逊被岷王膺鉟诬陷下狱。
给事中庞泮、御史刘绅等前来进谏,同囚于狱中。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15:「夏四月戊子以岷王膺鉟奏逮武冈州知州刘逊、给事中御史庞泮、刘绅等諌下锦衣卫狱」。
于是,罗玘进言应以宽容态度去处理国家事务。
弘治十一年(1498年),宦官李广得罪太皇太后而自杀身亡。
他遗下一书记述群臣与其交往之事。
明孝宗阅后十分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其党羽。
罗玘上疏言孝宗不能只靠一封李广的遗书去治大臣罪,否则延祸无辜。
他建议只要密加查访就可以迫使确实牵涉在内的人引疾而退或者以其他事宜斥责他们,以免人人自危,有失朝尊。
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户部郎中李梦阳应诏上书,却遭寿宁侯张鹤龄诬陷下狱。
罗玘为其申诉得以保全。
及后罗玘升为侍读。
见《明史》(四库全书本)卷286:「罗玘传臣请降敕密谕使引疾退或斥以他事庶,不为朝廷羞而仕路亦清。
李梦阳下狱,玘言寿宁侯托肺腑当有以保全之。
梦阳不保为侯累,帝深纳焉,秩满进侍读。」。
在正德元年(1506年),罗玘升为南京太常寺少卿。
时正值宦官刘瑾乱政,大学士李东阳依附权势,逢迎刘瑾。
但朝政多有微言。
罗玘虽然为李东阳所推荐,反而能弃私交而不毁大义。
他修书予李氏,责备他助纣为虐,并与他断绝交往。
不久,他升为太常寺卿。
直至正德二年(1508年),他又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当时宦官刘瑾导明武宗享乐、矫旨行事,以致国库空虚。
而朝臣亦上疏劝谏,言辞激切。
但明武宗不纳谏,罗玘因此而常常忧虑国事。
四年后,即正德七年(1512年),他入京考绩,托病辞官归隐,从此潜心学问。
他于《红梅》一诗曾抒发了他当时托病辞官的心境:「西湖残雪候多时,却恨前年被雪欺。
且学杏花红似锦,暂邀啼鸟到南枝。
」另外,罗玘辞官后看到地方官吏对百姓不断加重苛捐杂税而深感不安。
在正德九年(1514年),宁王朱宸濠图谋叛逆,他因素仰罗玘名声,便派人送来厚礼以结交罗玘。
但罗玘坚拒不受,避居金溪深山。
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发动叛乱。
罗玘虽然抱恙,仍然修书一封声讨宁王,并与朝廷守臣相约讨伐之事。
但是还未成事罗玘便病殁。
其遗体葬于金溪三十一都张公岭项山寺左侧。
以上资料根据罗玘《文肃公圭峰罗先生文集》整理而成。
罗玘在家乡创办了圭峰书院,著书立说。
其一生著有《圭峰文集》18卷,《续集》14卷,《类说》2卷及《圭峰奏议》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邦彦,槁城人。成化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掌翰林院礼部尚书转吏部入直文渊阁进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赠太保谥文隐更谥文介有恒阳集
维基
石宝(1464年—1528年),字邦彦,号熊峰,直隶藁城县人。
成化丁未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顺天府乡试第三名(亚元)。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
数次称病居家,直到弘治末年才升任修撰。
正德改元,提拔为南京侍读学士,历任南京国子监、北京国子监祭酒,迁南京吏部右侍郎,改礼部,进左侍郎。
上疏力谏武宗前往宣府,不报。
改掌翰林院事。
正德十六年(1521年)拜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
世宗即位,石宝取代王琼,任吏部尚书。
其为人刚直方正,谢绝请托,引起内阁杨廷和不快。
仅仅两个月即卸任,重掌詹事府。
嘉靖元年(1522年),奉旨祭祀阙里及泰山。
事竣还家,多次请求致仕,言官因其德高望重,纷纷上书请留,于是仍然起用。
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任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大礼议”爆发后,廷臣伏阙抗争,石宝和毛纪都参与相助,无济于事,后终因直言敢谏去职。
历加太子太保,直至少保。
嘉靖七年(1528年)冬卒,谥文隐。
隆庆初年,改谥文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8—1535 【介绍】: 明江西铅山人,字子充。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正德中,累迁户部尚书,以拒与幸臣钱宁及宁王宸濠交结,被诬构,遂乞归。世宗即位,复起,入阁辅政,数劝帝革武宗弊政后代杨廷和为首辅,为张璁等攻讦,致仕。及璁等去位,再起为原官,寻卒,谥文宪。。有《武庙初所见事》、《宸章集录》、《费文宪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费宏(1468~1535) 明代官员、学者。字子充,号健斋、鹅湖,晚号湖东野老。江西铅山人。成化十九年(1483)乡试解元,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状元,授修撰。其后三次入阁,历官礼户吏三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首辅官加太子太师,卒谥文宪。有《鹅湖摘稿》《费文宪集》。有七古《登黄鹤楼步中丞秦公和少师韵》。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宏字子充,铅山人。成化丁未第一人及第,授修撰。历赞善、谕德,太常少卿,兼侍读,擢礼部侍郎,进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加太子太保,进武英殿大学士,改户部尚书,致仕。嘉靖初,起原官,加少保,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再进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卒赠太保,谥文宪。有《鹅湖摘稿》二十卷。 田按:世宗朝,先以议礼,次以斋醮,君子小人,迭为消长,然其初政,如费文宪、杨文襄、石文隐辈,未尝不倾心延接,君赓臣和。史称帝御平台赐宏御制七言一章,命辑倡和诗集,署宏衔曰「内阁掌参机务辅导首臣」。叹其尊礼,前刚此未有。馀检《宸章辑录》,帝赐文宪诗云:「每从古训寻治理,歌咏研磨陶性情。诗成朕意或未惬,中侍传宣出紫清。」赐文襄诗云:「才兼文与武,内外资安攘。宽朕西顾忧,遂使吾民康。」赐文隐诗云:「卿以延荐入,性资特刚方。在木类松柏,在玉如圭璋。可否每献赞,忠实无他肠。」张璁、桂萼以议礼贵,忌宏宠,萼言「诗文小技,不足劳圣心,且使宏得冯宠灵,淩压朝士。」未几,宏、缶皆去,一清被倾陷,发愤疽发背死,而缶致仕,后卒,且得下谥矣。
维基
费宏(1468年—1535年),字子充,号健斋,又号鹅湖,晚号湖东野老,江西铅山县横林(今河口镇柴家村)人,祖籍湖广永兴(今湖北阳新),状元。
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广信府童子试文元。
成化十九年(1483年)中江西乡试举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登丁未科状元,年仅十九岁,为翰林院修撰,成为明代最年轻的状元翰林,八月,参修《宪宗实录》,进左赞善,直讲东宫,进左谕德。
明武宗继位后,升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参与修撰《孝宗实录》,充日讲官。
正德二年(1507年)升为礼部右侍郎,后转为左侍郎。
正德五年(1510年)为礼部尚书,次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进为户部尚书。
宁王朱宸濠蓄意谋反,对费宏“以䌽币珍玩”相馈赠,费宏拒绝,道:“闻宁王辇金入京,谋复护卫,若听他所为,我江西人必无噍类,我在阁一日,必不允行。
”遭攻讦,被迫辞归。
明世宗即位后,重新起用,加少保,进入内阁,与杨廷和、蒋冕、毛纪等一同辅政、帮助革除武宗弊政。
杨廷和辞职后,费宏担任首辅,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大礼议中,其为张璁、桂萼所陷害,嘉靖六年(1527年)二次致仕。
嘉靖十四年(1535年)再度复官,世宗赐“旧辅元臣”银章。
不久即卒,赠太保,谥文宪。
著有《费文宪集选要》等。
毛九华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毛九华,字含章,生卒不详,山东莱州府掖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祯年间为江西道监察御史,好风闻奏事,以参劾左都督毛文龙率兵入侵山东,礼部尚书温体仁刊行歌颂魏忠贤的诗集两件事而闻名,但实际上都属离奇的诬告。
毛九华出身于掖县名门毛氏,其先世有嘉靖朝首辅毛纪,太仆寺卿毛渠等。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天启年间历官山西襄垣县、直隶武清县、直隶遵化县知县等职,崇祯元年(1628年)起用为江西道御史,首劾左都督毛文龙“大掠登莱”;次劾礼部尚书温体仁诗颂魏忠贤,名声大噪。
清军南下后降清,授河南道御史,巡按江宁,成为总督洪承畴的得力助手,执行剃发令甚力。
后以病乞休,死后入祀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