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程敏政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8—1176 【介绍】: 宋信州玉山人,初名洋,字圣锡,学者称玉山先生。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除秘书省正字。因疏奏忤秦桧,出通判建州、袁州、静江府、广州,流落岭峤者十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遇事敢谏。以敷文殿直学士充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甚有政声。入为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所撰制诰温雅典实。在朝多革弊事,得罪中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复连贬官秩,遂辞官家居。卒谥文定。少受知于喻樗,又从吕本中、胡安国、张栻、吕祖谦游,学问博综,精通义理。有《文定集》。
全宋诗
汪应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字圣锡,初名洋,登第时高宗为改今名。
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
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
九年,因反对议和,出通判建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
奉祠,寓居常山,起通判袁州、静江府、广州。
桧死,召为吏部郎官(同上书卷一七一),未几,出知婺州。
二十九年,召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
三十二年,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一)。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一四)。
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召除吏部尚书,寻兼侍读,因言事多与中贵不合,力求去。
六年,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
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
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
有《文定集》五十卷,已佚。
明程敏政由内阁藏本摘辑为《汪文定公集》十三卷,有明嘉靖夏浚刊本。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文定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一卷。
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汪应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夏浚刊本(简称嘉靖本)。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七六一
汪应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绍兴五年中状元,时年仅十八,授镇东军佥判。召为秘书省正字,以论事忤秦桧,出为建州通判,后历判袁州、静江府、广州。桧死,召为吏部郎官,迁右司。以亲老乞外,出知婺州。入朝,除秘书少监,权吏部尚书。乞外,历知福州、成都府,为四川制置使。入觐,除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复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定。应辰少从吕居仁、胡安国游,精于义理,张栻、吕祖谦皆深器之。立朝刚正,多革弊端,中贵人皆侧目。著有《玉山文集》、《石林燕语辨》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5—1508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明诗纪事·丙签·卷五
仲昭名潜,以字行,莆田人。
成化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纶修。
坐谏鳖山烟火予杖,谪湘潭知县,迁南大理评事,进寺副,乞休。
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寻致仕。
有《未轩集》十四卷。
(《升庵文集》:宋时御前内宴,翰林撰致语,八节撰帖子,虽欧、苏、曾、王、司马、范镇皆为之,盖张而不弛,文武不能,百日之蜡,一日之泽,圣人亦不之非也。
成化中,黄编修仲昭、庄检讨昶不撰元宵词,又上疏论列以去,以此得名。
然自是而后,内外隔绝,每有文字,别开幸门,有文华门、仁智殿辈,每得美官,至蠹政害人,曷若仍旧之愈乎!
愚谓于丽语中寓规谏意,如六一公「玉辇经年不游幸,上林花好莫争开」,「君王念旧怜遗族,长使无权保厥家」,亦何不可?
田按:成化三年,宪宗将以元夕张灯,命词臣撰诗词进奉。
仲昭与编修章懋、检讨庄昶谏:张灯岂尧舜之道?
诗词岂仁义之言?
乞将烟火停止。
帝以元夕张灯,祖宗故事,仲昭等妄言,并杖之阙下,左迁其官。
时修撰罗伦先以言事被黜,人称翰林四谏。
程克勤《篁墩集》有《元夕观灯应制》诗云:「五朝故事传来久,乐与民同上元酒。
想像先皇得众心,尚有灯词播入口。
」「太平喜是百载过,边燧不惊天气和。
古来张弛皆有道,赏心一日非为多。
」未免近于迎合上旨矣!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丙签·卷八
廷玉字粹夫,侯官人,陕西平凉卫籍。
成化甲辰进士,授吏科给事中。
改工科,以论事下狱,谪判海州,迁茶陵知州。
历广东佥事、副使,山西参政,入为通政使,以佥都御史巡抚保定,改南京总督粮储,致仕。
有《南涧先生集》。
(田按:粹夫以劾程克勤鬻题事,为世所不直。
史但书给事中华昶劾鬻题事不实,调南京主簿,而遗粹夫事。
克勘一时贤者,出狱后愤恚卒,言者能不职其咎乎!
录粹夫诗,附著于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文光。
弘治九年进士。
授户科给事中。
以论劾程敏政,调官太仆。
出为韶州知府,政多惠民。
官至福建左布政使。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丙签·卷二
一清字应宁,云南安宁州人。
成化壬辰进士,授中书舍人。
出为山西提学佥事,迁陕西副使。
召为太常少卿,进南太常卿,拜左副都御史,督理陕西马政。
进巡抚,总制三边,擢右都御史,引疾归。
以忤刘瑾逮系狱,寻解,致仕。
起总制军务,召拜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少傅、太子太傅,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致仕。
起兵部尚书、左都御史,仍总制陕西三边,召还,改吏部尚书,加少师、太子太师,兼谨身殿大学士,进华盖殿大学士,请老归,落职闲住。
卒后复故官,赠太保,谥文襄。
有《石淙类稿》四十五卷、诗十九卷。
(《艺苑卮言》:杨文襄如老弋阳伎,发喉甚便,而多鼻音,不复见调。
诗薮》:国朝诗流显达无若孝庙以还,李文正东阳、杨文襄一清、石文隐缶、谢文肃铎、吴文定宽、程学士敏政,凡所制作,务为和平畅达,演绎有馀,覃研不足。
野获编》:杨文襄在正德末年以次揆、少傅居丹阳。
适武宗南巡,以征宁庶人为名,幸其第,留车驾,前后凡三至焉。
上赋绝句十二首赐之,杨以绝句贺上圣武,数亦如之。
又有应制律诗诸篇,刻为二编,《名车驾幸第录》。
吴中王文恪为诗四章侈其事,其最后一诗云:「漫衍鱼龙看未了,梨园新部出《西厢》。
」想其时文襄上南山之觞,以崔、张传奇命伶人侑玉食。
王诗盖纪其实也。
杨是时特荷殊眷,徒以邀致六飞为荣,而不能力劝旋轸,仅以《册府元龟》等书为献,似乖旧弼之谊,然能止苏、浙之行,则功亦足称。
静志居诗话》:邃庵古诗原本韩、苏,近体一以陈简斋、陆放翁为师。
李献吉《送徐吕谷》诗「吾师崛起杨与李,力挽元化回千钧」,初意杨非李敌,不过为师同耳。
及观《石淙集》,实有高出李者,乃知文士以千秋自命,类不轻许人也。
田按:文襄《石淙全集》利钝杂陈,其杰出之篇,实可与茶陵旗鼓相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桂芳一名仲,字仲实,歙人。
元至正中用荐授崇安县教谕,再任南雄路学正。
明初摄紫阳书院山长。
有《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
(《四库总目》:庐陵钟晦撰桂芳行状,称其文一以气为主。
今观集中有《与陈浩书》称,尝慕苏者泉闭户探赜,古今上下,融液胸臆。
故下笔源源而无艰险窘迫态。
辄谓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此苏老家传法也。
盖其平生宗旨如此,故所作容与逶迤,绝无聱牙晦涩之习,诗亦清谐婉丽,颇合雅音。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朱大同云:「唐仲实诗清新流丽,格律高古。
」 田按:仲实《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今罕见传本。
《四库》著录《白云集》七卷,盖自程克勤所编《唐氏三先生集》录出。
庐陵钟晦撰仲实行状称其为诗清新流丽、出语惊人,而声调格律铿锵浏亮,读之琅然惬听。
又谓太祖下歙,访问耆儒,佥院邓愈以朱升、唐仲实名闻,召对称旨,有尊酒束帛之赐。
五伦书》又谓歙人姚琏与唐仲实同迎跸于街口。
《四库总目》录入明人集部,盖与录陶宗仪《南村集》同意也。
仲实文宗老苏,诗亦格律苍老,其《和吴生维新》诗云:「老来懒吐惊人语,水落寒天露沙渚。
蚤年枉费饾饤功,谩把红花娩青蕊。
」可以识其意趣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思宜,自号瓜圃锄云。洪武初以文学举,以母老乞就养,授本县县学训导,旋调歙县。善篆隶,工山水,尤精梅菊。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思宜,休宁人。洪武中由荐辟授本县儒学训导转黟县学教谕有锄云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九
谊字思宜,休宁人。
洪武中以荐授本县训导,转黟县教谕。
有《锄云集》。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思宜与兄孜,皆能文善绘事。
)詹景凤《詹氏小辨》:思宜分书学《受禅碑》,亦雅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3—1305 【介绍】: 宋人,世居湘州,后徙镇江,字隆吉。度宗咸淳四年进士。调钱塘尉。有诗名,好吟咏。宋亡,入茅山,依其弟柱,从老氏学。有《梁隆吉诗抄》。
全宋诗
梁栋(一二四三~一三○五)(按:栋生于理宗淳祐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历已入新年),字隆吉,祖籍相州,侨居镇江(今属江苏)。
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调宝应簿。
八年,为仁和尉。
宋亡,流徙武林、建康、茅山间。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一二九○),以诗入建康狱,未几放还,遂定居建康,一时江东人士从学者甚众。
元成宗大德九年卒,年六十四。
遗著由元金华胡乃裒集栋门人所记为《梁先生诗集》。
事见《宋遗民录》卷一二胡乃《梁先生诗集序》。
 梁栋诗,以《知不足斋丛书》明程敏政《宋遗民录》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元诗纪事
栋字隆吉,其先湘州人,后迁居镇江。登咸淳四年进士,官钱塘仁和尉。宋亡,弟柱入茅山从老氏学,栋往依焉。乙巳,无疾卒。有梁隆吉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