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彝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福源。
字古渊。
赐号佛性普明大禅师。
师生太原李氏。
李氏故旧族。
历唐宋。
以儒业为显官。
祖奉训大夫知南阳令圭。
举二子。
长德英登进士。
次威大将军珍明。
师父也。
母苏氏。
长斋奉佛。
诵金刚观音经。
为日课不少怠。
一夕。
梦老僧捧僧伽黎付之。
觉而有娠。
生时多祥瑞。
父母爱之。
授书不读。
而以栗麦子。
纪念观音。
父怒挞之。
师泣告曰。
儿愿学佛。
不愿选官也。
父益怒。
驱使辱之。
复闭之空室。
绝其食。
庶有回心。
师执志愈坚。
父母不得已。
𢹂送妙觉院。
礼朗公为师。
而披剃焉。
受具习大乘经论。
兴定中。
元兵南下。
师潜遁山谷间。
食树皮草根得不死。
恨至道未闻。
事定后。
走真定西牛见廓乐老人一公。
机语相入。
一公五坐道场。
师为侍者。
后见圆明照公。
照一日举僧问云门啐啄之机。
门云响问师。
汝如何会。
对曰。
今日痛领和尚一问。
曰。
意旨如何。
对曰。
一声齐和处。
千古意分明。
照化。
师复见一公。
公曰。
源侍者。
汝来也亲切处道一句看。
师进前曰。
即日恭惟和尚尊候万福。
曰。
如何是佛法大意。
对曰。
满口牙是骨。
耳朵两片皮。
公作色曰。
何曾见圆明来。
师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
公喝之。
师儗议。
公便打曰。
满口牙是骨。
耳朵两片皮。
师忽省作礼。
一公印之以偈。
出世凡三主大刹。
于潭柘最久。
不动声色。
而起振颓废。
声价重诸方。
师具智慧力。
开折摄门。
不避强禦。
魔阐必挫。
善类必植。
故能开田居山。
整洪规。
敦后学继古德之风。
太师国王。
锡海云宗师。
摩衲大衣。
海云以授师。
师瓣香。
寔归廓乐。
不以海云厚己而异其志。
海云尝谓人曰。
源公。
天性真淳有节义。
特立世表。
人不得而亲疏之。
堂堂乎了事本色人也。
以至元某年坐化。
塔于潭柘。
其与万松老人多和炤公诸耆宿唱酬。
此事问答机衡。
师语尤为逸格。
既大兴潭柘。
功成而弗居。
退处东庵。
若不知者。
其巽退如是。
然性孤硬诸方以源铁橛称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字子渊,庆元路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不详。著有子渊诗集六卷,《四库总目》多与遒贤、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钦定四库全书·子渊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子渊诗集六卷案子渊诗集散见永乐大典中但题曰元人文渊阁书目载之亦不著撰人名氏考集中有岁尽诗云照我乡关梦相随到鄮城鄮故城在鄞县东唐时析鄮置鄞慈奉镇四邑隶明州元为庆元路纳新金台集有怀明州张子渊七律一首又有依韵奉答子渊七律二首今唱和诗俱在集中韵亦相符则当为庆元路人又铁釜中莲诗题下自注叙同时并赋诸人有暨仲深之语则其名当为仲深又有怀兄子益在横浦诗以其兄字推之则子渊当为其字矣集久不传兹分体缀辑得诗六卷多与纳新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唱和之作而纳新为尤夥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律诗虽颇涉江湖末派格意未高然五言如晓市鱼虾集秋山笋蕨多驿路随江尽湖云类海宽地通江栈阔天入海门低明月孤城柝秋风弱客心枯萑晴似雪独鸐夜如人七言如江村夜迥传金鼓池馆秋深老芰荷满面炎尘低客帽一川离思属荷花家僮解事故携酒野鸟避人低度墙北风吹沙弓力劲落日照海旌旗寒秫荒乏酿茶为酒鱼熟难赊米当钱西江返照连虹影南镇残山入雁行亦皆楚楚有致其见重于当时名辈亦有以也 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子渊诗集·序
昔唐杜子美于开元大历间以诗鸣其忠君爱国之心一形于言故后以诗史称焉余识同里张君子渊于童丱中知其明敏嗜学蚤孤事母以孝闻后十年余教授徵饶间子渊亦漫游湖海正诸有道以扩其所蕴故其诗章累帙凡爱亲之诚形之于言当代清要转闻于朝而旌其门吁子渊可谓共为子职者矣然诗之为诗岂徒然哉自风雅颂而降楚汉魏晋沿于唐宋体制不同各言其志莫不有揄扬风刺之道焉今子渊之诗拳拳不忘乎亲志形于言自有不能已者子渊虽未能拾一第承一命以荣其亲独能以诗彰其母之志节亦荣矣然诗之驯驳固未暇论其爱亲之诚较子美忠君爱国之心庸有二哉观子渊之诗者各能兴起其爱亲之心则于名教信不为无补也嗟夫采诗观风其职已废他日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者舍子渊其谁欤会稽王君良与锓梓以广其传余既服子渊之孝于亲又嘉良与能乐道人之善故书以弁其篇 端至正丙申春三月庚寅四明安晚后人郑奕夫景尹父序 昔者楚王之弟鄂君泛舟于新波之中榜枻越人拥棹而歌朱文公以其自越而楚不学而得其馀韵声诗古今共贯四海一家有非人之所能为者虽其义鄙亵而君子取焉他日郭啰洛君易之至京师常言张君子渊之贤出其诗若干首其古意三章托兴深远忠贞之心盖莫可掩有诸内形于外即是诗可以窥子渊之存矣子渊越人也由其诗观之越之为越岂不异乎古昔哉鄞故越地至于近代遂为文献之邦宗公大儒前后相望子渊生于其乡一扫其鄙亵之辞所谓鲁无君子斯焉取斯宜乎易之称之不容口使朱氏见之又将何如其喜也余往至鄞子渊群从昆弟数相往来知其嗜学之笃张氏其兴乎暇日读子渊之诗辄叙而归之易之 至正十二年八月丁夘临川危素书于金台坊寓舍 繇百数十载已前北南并尚眉山值建学大兴诗人殆废永嘉专意肃括姚贾几中兴其失也萎江西诸贤以直致为工断续钩棘自谓无首无尾世复以率嗤之暨车书混一溯淮而上号呼纵恣啁唧之音不革于南俗文治益隆天下学士大夫始识正路然惟得其形似而已至于超然茟墨之外深契自得者盖鲜矣古今评诗蔚有定论近世未解考究辄事援笔以肆私见譬之工人规矩不熟于中欲斤斧是驭精巧是期无是理也盖诗之为诗情兴景而已二者之遇不得不形于言而非我之所能为者此真诗也苟或牵合补缀可以无作岂诗也哉予近有得于此而年益劭志益落殆不可对人语而亦莫我信也近获与张君子渊交片言之间辄悟此意出示所作百馀篇其意辄深远与雕琢相谢绝虽天禀所至亦薰熟有素者夫已有所得而不与知者共非君子用心也喜而为书于卷首 至元己夘九月下浣小江艾逸单弘叙 唐杜甫氏为古今诗人之冠宋黄太史庭坚谓学者宜读其诗精其句法每作必使有意为一篇之主乃能成家而或者云宜宗商周而祖汉魏晋宋而下可无学也噫岂黄太史为不知此耶商周之作圣人删之为经盖方圆之规矩也奚容言哉然曰必祖汉魏则删后无诗独汉魏何夫世道升降而文气从之汉稍近古六义未泯逮邺下诸子而流风存焉六朝南北非无人也光岳分裂偏驳萎薾其可取者希矣至唐而后陈子昂首恢雅道及杜甫出而集百氏之成虽后有作者蔑以尚兹要之本人情明物理美刺哀乐庶几三百篇之遗矣非直以其辞而已是可槩以晋宋而下为可废哉盖商周之诗至汉魏而靡汉魏之诗自杜甫而定学者溯流而求之舍是宜非所先也国朝南北混一宗工继作以中和雅正之声而革金宋之馀习学者非杜诗不观也然昧者剽剟近似袭用一律而不知根本道艺其所以来或者之议岂为过哉四明张君子渊每与余论及比而观之今其友会稽王良与编集子渊之诗为若干卷以刻诸梓子渊盖知读杜诗而精其句法者也成一家言以见黄太史之语为不诬兹余之所嘉已故为书其所尝与论者而序之 至正十六年龙集丙申夏五月辛夘浙河杨彝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四
字孝谦,父仕开,操履严正,里中比之王彦方,生三子,长即先生,次悌谦,次忠谦。
当元末,仕开杜门为子弟择贤师友,不妄交游。
一时金华戴良永嘉高明豫章揭伯防武林杨彝陆德旸慈湖胡舜咨诸先生俱以齿德文章来游四明仕开为扫席馆舍使诸子俱师事之故李氏造学渊源最为有本先生甫十岁即能缀文二弟俱明锐嗜学兄弟相友爱有事兄必先弟而弟常代兄行父卧疾先生兄弟日更侍床下父食乃敢食父至断食旬日亦饮水充腹而已终勿执箸洪武初郡国例造战舰吏以仕开饶财使任督既成使者验舰材不良坐法送秋官论狱先生甫弱冠请代父囚曰父老我壮宜往悌谦甫十八巳为人后亦曰兄多疾且亲所爱宜留我当往使者以为非情两系之徐侦其兄弟终无易词竟遣长者往先生至都门输作日涉冰雪负土石手足酸瘃流血经一岁得赦免归十年仕开又以富室主料量米耗罪当死忠谦年十九即荷械诣官曰盗米者囚身当坐幸释老父官韪其气貌许之得免死黥而戍竟死辽东仕开卒先生执丧尽礼守令重先生相继论荐固辞不出郡博士郑深道常造其家先生闭门不见深道曰所以来求一识先生耳非有它也乃出与语甚驩深道为止宿去会诏天下纂修图志太守汪馗起先生总裁郡乘书成而卒后七年悌谦亦卒先生宿有隐德邻人寝疾晨候之密以钱十缗置席下去绕宅种竹夜遇人盗笋纵之去次夕为采笋置篱外其行事多类此尝悯郡中文献失徵因撰四明文献录四明先贤记学者宗之他所著有经书问难通鉴考证急就章注长律英华藁中林集诸书
李仕开 朝代:元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鄞县人。
操履方正,乡里有争,必往质之。
以世乱闭门不妄交。
惟善武林杨彝、金华戴良等,令子弟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