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仁钦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
年十四祝发受戒。
公四年,访道方外。
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
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
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
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
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
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
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
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全宋文·卷三二六三
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字慈受,俗姓夏氏,寿州六安(今安徽六安)人。少出家,后从杨岐宗大师慧勤得悟。历主名刹,末住金陵蒋山寺。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见《嘉泰传灯录》卷九,《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一。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又怀深,字慈受,姓夏氏,寿春人。生之夕,祥光满舍,文殊坚遥见之,疑火也。诘旦知邻里生儿,心异之,往访焉,且告之故曰:“如此瑞徵,宜善护之。”自后,抱儿见坚辄笑,因许出家。及长,遍游方外,请益鉴公,乃大豁,呈偈曰:“祗是旧时行履处,等閒举著便淆讹。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鉴抚掌曰:“者里岂不是活祖师意。”后终于蒋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36 【介绍】: 宋僧。和州含山人。十五岁得度受具。后五年,谒长芦信禅师,得其大略。又谒圆悟于夹山,言下得悟。初主彰教,寻迁住平江虎丘寺,大振临济之风。
全宋诗
释绍隆(一○七七~一一三六),和州含山(今属安徽)人。
九岁出家,十五岁削发,二十岁遇长芦净照禅师
复谒宝峰湛堂准禅师、黄龙死心禅师。
得法于圆悟克勤禅师。
初住和州开圣禅院,后主彰教寺,迁住平江府虎丘寺。
为南岳下十五世。
高宗绍兴六年卒,年六十。
事见徐林撰塔铭(《续藏经·虎丘绍隆禅师语录》附),《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二有传。
今录诗三十二首。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三
禅师和之含山人也。名绍隆。机投佛果勤禅师。出世开圣。次迁彰教。果还□移居虎丘。时佛果门贤虽有妙喜辈。尚庵居。楚吴衲子惟趋虎丘。故虎丘法筵之盛。无异佛果之住蒋山也。师凡见学流。必以湛堂死心诸宗匠而龟镜之。盖师初为大僧。辄知有于长芦信公。言下因慕。佛果老人造夹山。而道繇宝峰。见器于湛堂。又过黄龙。抗机于死心。抵夹山。适佛果移道林。师从其行。佛果问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竖拳云见么。对曰见。曰头上安头。师脱然契證。佛果复召曰。见个甚么。师曰。竹密不妨流水过。佛果深肯之。于是二十载。侍从于果。而隆睡虎之名。饫惊丛社矣。宣和间。辞归省亲。因住褒禅山。靖康改元。领开圣。为建炎之扰。退隐铜峰。尚书李公光。起师居彰教。间有老宿。闻而笑曰。瞌睡虎今插翅矣。绍兴癸丑。迁平江之虎丘。虎丘为南国衣冠之薮。怀香请益外。掀禅床喝。大众之辈。腾腾不绝。僧问。为国开堂一句作么生道。师曰。一愿皇帝万寿。二愿重臣千秋。曰秖如生佛未兴时一著。落在甚么处。师曰。吾常于此切。曰官不容针。更借一问时如何。师曰。据虎头收虎尾。曰中间事作么生。师曰。草绳自缚汉。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师曰。几行岩下路。少见白头人。问九旬禁足意旨如何。师曰。理长即就。曰秖如六根不具底人。还禁得也无。师曰。穿过鼻孔。曰学人小出大遇。师曰。降将不斩。曰恁么则和尚放某甲逐便也。师曰。停囚长智。问如何是大道真源。师曰。和泥合水。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截断草鞋跟。问古人到者里因甚么不肯住。师曰。老僧也恁么。曰忽然一刀两段时如何。师曰。平地神仙。问如何是截铁之言。师曰。满口含霜。曰何必如此。师曰。阇黎又作么生。曰痛领一问。师曰。也须吐却。诸方以师之机。类于五祖。其上堂曰。凡有展托。尽落今时。不展不托。堕坑落堑。直饶风吹不入。水洒不著。简点将来。自救不了。岂不见道。直似寒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拈拄杖一划云。划断古人多年葛藤。点头石。不觉拊掌大笑。且道。笑个甚么。脑后见腮。莫与往来。又曰。目前无法。万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难辨。不是目前法。触处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离见闻觉知。虽然如是。也须踏著它向上关棙子始得。所以道。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佛祖不安排。至今无处所。如是则不劳敛念。楼阁门开。寸步不移。百城俱到。还委悉么。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诸方又以师语类于白云。白云端和尚尝立祖堂。昭享先泽师追绎其事。图其像而安奉之。故有语曰。天子之庙九。诸候之庙七。况金轮世谱。宁甘草草饮水。遽昧其源。于义安乎。于是丛林咸遵行焉。师前后据室。严展化仪。不以狮乳。暴迸非器。所以得法于师者。气宇如王。丙辰五月。佛果讣始至。师乃白众曰。当以第一座宗达。承虎丘院事。复索笔书最后法语。俨然化去。寿六十。坐四十五夏。塔于本山。有门人应庵华禅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绍隆,合山人也。年九岁辞亲,投佛慧院,六年得度,受具足戒,精研律部五夏,而后游方。首访长芦信,得其大略而已。一日,见有僧传圆悟勤语录,隆读之,欢曰:“想酢生液,虽未得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但恨未聆謦咳耳。”遂至宝峰,依湛堂。次见黄龙死心,然后参圆悟于夹山。一日,入室,圆悟问曰:“见见之时,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悟忽举拳曰:“还见么?”隆曰:“见。”悟曰:“头上安头。”隆闻,脱然契證。悟曰:“见个什么?”隆对曰:“竹密不妨流水过。”悟首肯之,俾掌藏錀。有僧问于圆悟,曰:“隆藏主其柔易若此,乌能为哉?”悟笑曰:“瞌睡虎耳。”后因圆悟回蜀,隆乃住邑之城西开圣。宋建炎间,结庐于桐峰之下,郡守李光延居彰教。次迁虎邱,道大显著。尝登座云:“此柱杖一划,划断生法师多年葛藤,有人于此著眼,知前阿师住此山者都从一鼻孔出气,庶不负点头石,拊掌一笑也。”因追绎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为人之后,不能躬行遗训,于义安乎?”遂图像奉安,题赞其上。达摩赞曰:“阖国人难挽,西携只履归。只应熊耳月,千古冷光辉。”百丈赞曰:“迅雷吼破澄潭月,当下曾经三日聋。去郤膏肓必死疾,丛林从此有家风。”开山明教大师赞曰:“春至百花触处开,幽香旖旎袭人来。临风无限深深意,声色堆中绝点埃。”盖白云以百丈海禅师创建禅规之功,宜配享达摩,可谓知本矣。隆既为赞,且发明其道,亦为知礼者欤。绍兴六年丙辰示微恙,白众曰:“当以首座宗达承院事。”索笔,大书伽陀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加趺而逝,年六十,夏四十五,塔于寺之西南隅。司农少卿徐林铭曰:“于穆初祖,一花东土。谶至马驹,益昭益著。派衍而蕃,实惟圆悟。圆悟得师,如马之絷。大座虎丘,雷动云骛。临济中兴,杨岐再住。只履忽西,聿严龛墓。有神在天,来诃来护。咨尔后昆,展转流布。”后一百七十四年,当元至大二年岁在己酉,吴兴赵孟頫重书,住山寿永立石。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七七三
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字竹庵,号老禅,俗姓史,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初依大慈宗雅出家,再师龙门佛眼远。宣和中住和州天宁,靖康初移庐山东林。绍兴中,与宗杲居云门,撰《颂古》百馀则。已而入闽主鼓山,更迁雁荡能仁,为第一代。十六年七月卒,寿六十四。有语录传世。见《嘉泰普灯录》卷一六。
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士圭号竹庵。成都史氏子也。初依大慈宗雅和尚出家。心醉楞严。后南游谒诸尊宿。始参龙门远禅师。以平时所得白远。远曰。汝解心已极。但欠著力开眼耳。一日侍立。次问曰。绝对待时如何。远曰。如汝僧堂中白椎相似。圭罔措。至晚远抵堂司。圭复理前问。远曰。闲言语。圭于言下大悟。正和末住和州天宁。绍兴奉诏开山雁宕能仁。时真歇了公居江心。恐圭缘未熟迎至方丈。大展九拜以诱温人。由是人皆翕然归敬。上堂明明无悟。有法即迷。诸人向这里立不得住不得。若立则危若住则瞎。直须意不停玄句不停意用不停机。此三者既明。一切处不须管带自然现前。不须照顾自然明白。虽然如是。更须知有向上事。竖拂子曰。久雨不晴咄。绍兴丙寅七月十八日召宗范长老付后事。次日沐浴声钟集众就座泊然而逝。荼毗凡送者均得舍利。塔于鼓山。
僧宝正续传·卷第六
师名士圭。
城都史氏子。
世业儒。
师幼而明敏。
年十三。
依大慈寺宗雅首座。
落发具授。
大慈号四川学海。
师执经讲筵。
志在楞严。
阅五祀。
伯父持一居士勉之南询。
即出关。
谒玉泉勤云盖智百丈肃灵源清。
所至参承。
皆蒙咨揖。
晚依百丈归正首座。
正博贯内外典籍。
一日正语以龙门佛眼道德。
师闻而悦之。
即自百丈历东吴。
观光保社。
寻抵龙门。
以咨参。
所得扣之。
佛眼曰。
汝解心已极。
只欠著力开眼耳。
令主堂司。
一日问曰。
绝对待时如何。
佛眼曰。
如汝僧堂中白槌相似。
师罔措。
至晚。
复举前问。
佛眼曰。
闲言语。
师于言下。
顿释疑情。
曰。
东山铁酸饀。
今而后。
不复疑也。
自是师资缘契。
决择日臻玄奥。
政和末。
佛眼被旨。
迁褒禅山。
师佐其行。
和守钱公请开法天宁。
唱佛眼之道。
佛眼谢褒禅。
钱复请于朝。
以师继其席。
阅七稔。
九江守赵公移师东林。
未几胡马南渡。
退居分宁之西峰。
结茅于寺旁竹间。
号竹庵。
有偈曰。
种竹百馀个。
结茅三两间。
才通溪上路。
不碍屋头山。
黄叶水去住。
白云风往还。
平生只如此。
道者少机关。
及圜悟禅师归蜀。
送别次。
圜悟剧称杲妙喜。
师恨未之识。
俄避地造仰山。
适妙喜亦至。
遂相与定临济宗旨。
偕还南康之云门庵。
妙喜曰。
昔白云端师公谢事圆通约保宁勇禅师夏居白莲峰。
作颂古一百一十篇。
有提尽古人未到处。
从头一一加针锥之语。
吾二人同夏于此。
虽效颦无愧也。
遂取古人公案一百一十则。
各为之颂。
发明蕴奥。
不开知见户牖。
不涉言语蹊径。
其颂女子出定话曰。
不假文殊神通。
不用罔明弹指。
尔时灵山会中。
女子从定而起。
临济见僧入门。
便喝颂曰。
一喝喝上四禅天。
临济元来不会禅。
尽道朝阳生户外。
不知夜月落阶前。
德山见僧入门。
便棒颂曰。
棒下真鍮不博金。
德山彻底老婆心。
后人只看波涛涌。
不见龙王宫殿深。
芭蕉拄杖子话颂曰。
绵州附子汉州姜。
最好沉梨出麝香。
鲁子师僧才一嗅。
鼻头裂破眼睛黄。
若此类皆奇作也。
已而入闽。
闽帅参政张公宋以圣泉处师。
稍迁乾元。
俄给事张公致远移师鼓山。
授道元馀。
创新栋宇。
尝示众曰。
巧说说不到。
心思思不及。
命断眼豁开。
半钱也不直。
又曰。
不拥其前。
不遮其后。
上下四维。
七通八透。
正当恁么时如何。
八十翁翁行不得。
又曰。
目击道存。
已涉文彩。
执鞭回首。
未免途程。
直向混沌未分时明白。
父母未生时现成。
翛然不落阴界。
自由自在。
当恁么时如何。
踏著关棙子。
处处得逢渠。
又曰。
正当明时如王宝剑。
卓拄杖下座。
又曰。
玄路绝如解开。
口说话。
圣量尽。
方得不受人瞒。
玄路不绝。
只是说道理。
圣量不尽。
依前落路岐。
丞相张公德远出师七闽。
一日谓僚属曰。
越山当福城三山之中。
院独废绝。
非老禅不能办。
即以属师。
不数月。
殿阁崇成。
他日丞相游鼓山。
目其成绩。
遂迎师复归鼓山。
是时闽中法道最盛。
盖自师与真歇净照数公振发。
绍兴甲子。
有旨移雁山能仁。
为第一代。
乙丑蒙恩。
住龙翔新寺。
丙寅秋七月十八日。
得旨谢院事。
明日汤浴更衣。
声钟集众。
师步至众集处。
方趺座。
泊然而逝。
寿六十有四。
腊五十有一。
火馀舌如红莲色。
并二牙不烬。
舍利不胜数。
门人奉遗命归之鼓山寿塔。
师风姿奇厖。
朗润。
声如钟。
学兼内外。
谈论衮衮。
操持宗柄断断。
然久益严严与贤士大夫游。
几半天下。
皆一时宗奉祖道外护佛乘者。
晚居鼓山。
自号老禅。
书揩逌媚。
尺牍所传。
人以为宝。
其所为。
禅家四六。
及五字句。
皆精绝。
自成一体。
世多传诵。
有语录。
行于世。
赞曰。
大慧禅师尝题师𦘕像曰。
赞叹竹庵。
也是妙喜骂詈竹庵。
也是妙喜。
赞之骂之。
各有所以。
赞之者。
为渠具衲僧正眼。
骂之者。
为渠浸在醋瓮里。
或曰。
如竹庵之为宗师也。
不可赞。
不可骂。
精金美玉。
自有定价。
赞之骂之。
徒增话𣠽。
妙喜闻之。
笑而不答。
但拊掌叩齿三下。
从渠钻龟打瓦。
世以为确论。
予谓。
近代宗师涉世交公卿大夫。
言行相副。
全节自高。
宏法有体。
由灵源佛鉴而后。
竹庵其贤哉。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
禅师名士圭。号竹庵。蜀郡成都史氏子。乃龙门佛眼远公之高弟也。说法于江南浙闽诸大名坊。圭有密行。喜推奖人士。一与圭接者。皆成美名。圭初依止于大慈沙门宗雅。研究楞严。而雅亦僧杰也。默察圭器度宏大。意欲圭南询。乃盛赞真歇之为人。盖歇未出蜀时。亦习讲于成都大慈。圭味其指。弃讲谒诸名宿。虽经赏识。未豁所蕴。晚登龙门。拟以平时所得举似佛眼。佛眼知圭。命典堂司。不得辞。圭以未伸所解为闷。几入方丈。多遇高庵正堂辈在焉。高庵正堂时称明眼。圭惭乘间问曰。绝对待时如何。佛眼哂曰。如你僧堂中白椎相似。圭不领。至晚理前问。佛眼唾曰。閒言语。圭背汗淋踵。弗吐一词而出。因叹曰。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吾蜀周金刚不谬矣。政和间。开法天宁。浩归湖海。冯济川尝以圭之玄要颂举似妙喜。妙喜称之。及济川除给事。圭同日受诏。住雁山能仁。时称佛眼门下表里二檀树焉。真歇居江心寺。有大名闻。圭将至。恐东瓯未廓所见。乃过江迎圭。大展九拜。以诱瓯人。圭未视篆。有嫉者深夜纵火。能仁燬尽。圭就故址结茅。乃示众曰。爱閒不打禾山鼓。投老来看雁宕山。杰阁岳楼浑不见。溪边茅屋两三间。还有共相出手者么。喝一喝。未几能仁复成。初寺燬。随圭之众。多背去者。寺成复归。或曰。彼彼以成败事师。非义侣也。请勿收录。圭曰。不然。境风所飘。力未充也。若弃之。岂慈摄之义哉。真歇移径山。圭补江心。江心有僧。久居閒房。不预参列。值圭升座。搀众出问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圭曰。东家点灯。西家暗坐。未审意旨如何。圭曰。马便搭鞍。驴便推磨。僧礼拜。圭曰。灵俐衲僧只消一个。圭乃曰。马搭鞍驴推磨。灵俐衲僧只消一个。纵使东家明点灯。未必西家暗中坐。西来祖意问如何。多口阿师自招祸。其僧脱然。终其身。不露姓字。圭后住闽之乾元。有慧温入室。圭曰。情生智隔。想变体殊。不用停囚长智。速道将来。温有省。大笑起曰。拶出通身是口。何妨骂雨呵风。昨夜前村猛虎。咬杀南山大虫。圭诺之。又移居鼓山。进院至三门。德升把住问曰。国师不誇石门句。请师速道。圭震声喝之。升亦领旨。圭既年老。罢上堂。惟临轩随机。不计旦暮而已。以绍兴丙寅七月晨起。沐浴升座。命声鼓集众。众方集。圭顾视左右。就法座。泊然坐化。茶毗舍利无数。送者均得之。塔于鼓山。 赞曰。竹庵以魁梧奇伟之姿。初剃染。即受知于宗雅。游方复际遇于龙门。及行道。又逢真歇而襄之。辄与高庵正堂辈。齐名海内。噫其所谓狮子乳得器。有以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士圭,字竹庵,成都史氏子也。初依大慈宗雅出家,讲授《棱严》,潜心义奥。后南游谒诸尊宿,始参龙门佛眼远,以平日所得白之,远曰:“汝解心已极,但欠著力开眼耳。”一日,侍立次,问曰:“绝对待时如何?”远曰:“如汝僧堂中白椎相似。”圭罔措。至晚,远抵堂司,圭复理前问,远曰:“閒言语。”圭于言下大悟。宣和二年,住和州天𡧾。靖康改元,江州漕使方郎中请住庐山东林,后以兵乱避地闽中。乾元十二年,诏开山雁宕能仁,时真歇了公居江心,恐圭缘未熟,迎至方丈,大展九拜,以诱温人,由是人皆翕然归敬。未几,其徒失火,寺为煨烬。圭就树缚屋,升座示众曰:“爱閒不打鼓山鼓,投老来看雁荡山。杰阁危楼浑不见,溪边茅屋两三间。”已而听法檀施并力营建,复成宝坊。十五年,移住龙翔。上堂:“明明无悟,有法即迷。诸人向这里立不得、住不得,若立则危,若住则瞎,直须意不停玄,句不停意,用不停机,此三者既明,一切处不须管带,自然现前,不须照顾,自然明白,虽然如是,更须知有向上事。”竖拂子曰:“久雨不晴,咄!明年丙寅七月十九日,召宗范长老付后事,”次日沐浴,声钟集众,就座泊然而逝。荼毗,凡送者均得舍利,塔于鼓山。

人物简介

简介
仓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释智讷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智讷。
姓夏氏。
秀之崇德人。
母。
梦一妇人著黄衣。
寘一儿盆中。
举而授之。
因娠。
生而颖秀。
甫四岁。
事其兄慈相上人道孜。
十四得度。
器质不凡。
追营香火。
练习戒律。
已如成人。
久之悟。
叹曰。
吾修无上道。
而求之文句中。
是刻舟也。
即舍去。
学禅于桐川之天宁。
一日度涧。
有文书出流水中。
揽取视之。
乃心经也。
读之。
五蕴皆空。
恍然若有契于心者。
走姑苏瑞光。
净照信公。
公一见喜曰。
宿世沙门也。
未几。
净炤徙住真州长芦。
会学去来。
率数百人。
师学成行尊。
齿其高第。
淮人敬爱之曰。
有如讷公。
而不坐道场。
可乎。
延住天宁禅寺。
赐妙空大师。
仪真当二江三吴舟车之会。
檀施大集。
鼎新一刹。
几至万础。
建炎初。
住灵隐。
慈圣献皇后。
车驾临幸。
诏师升坐说法。
赐号佛海。
明年。
金人陷钱塘。
师被执。
大酋解师缚。
置一榻尊事之。
比去。
饬十骑送还。
咸安王韩世忠。
表请平江灵岩。
为功德院荐先福。
命师主之。
已去复留。
凡五更住持。
前后二十馀年。
最后被诏住径山。
绍兴二十七年。
师持钵诣秀州华亭。
县人朱飞卿者。
闻师名。
具蒲馔卜日。
驰书以请。
师以十一月二十六日。
至其家。
据坐说法。
缁素咸会。
有僧出膜拜。
问生死根本。
师酬对语未卒。
举拂扣床。
一击而逝。
道俗奔赴。
空巷相登。
赞叹作礼。
如佛灭度。
其徒具舟载归山中。
则已有治命矣。
七日而敛。
举体如生。
葬于寺之白云庵。
寿八十。
僧腊六十七。
师仪状奇庞。
容止端默。
虽行出世间法。
而以营塔庙修斋供作佛事。
金帛之施。
岁一出之。
橐中无[酉-二+干]蓄。
在仪真时。
州民王氏妇病没。
后配孟氏又病。
一日其姑诵经佛室中。
闻扣壁声。
问之。
曰王氏也。
我有遗橐簪珥之属。
尽归孟氏。
可斥卖一二。
请天宁讷公说法。
使我解脱。
舍汝家而去。
孟氏亦复无恙。
家人即日驰告师。
师至王氏。
凭附一女子立师侧。
说法竟。
欢踊跃跪谢。
后数日。
现梦曰。
我已则受后身矣。
而孟氏病良已徐。
师书其事为记。
在灵岩时。
平江大姓胡氏。
设大斋。
耆宿皆会。
前一夕。
梦人告曰。
诘朝。
有骑赤马衣黄褐而至者。
辟支佛也。
黎明物色求之。
而师裘马如梦。
胡氏举室迎拜。
一坐尽惊。
灵岩寺。
据绝顶。
而井饮不给。
盖数百年矣。
师择地庀工。
伐石凿井。
出泉清甘。
人不病汲。
今号佛海泉云。
仪真天宁僧伽一塔。
高数百尺。
并大轮藏壮丽。
甲于淮海。
皆师所为。
孙尚书觌。
过而叹曰。
公材智不下澄。
观时方多故。
而隐于浮屠中。
可惜也。
其后五住灵岩。
筑一室于方丈西偏。
孙登访。
题曰五至。
留诗而别。
暨师没。
复铭其塔。
致哀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