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遵勖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二八
自宝(九七八——一○五四),俗姓吴,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弱龄出家寿州普宁禅院,后云游四方,与蕲州五祖山戒禅师、驸马都尉李遵勖友善。
至筠州洞山,长老晓聪愿以法席传之,四方禅学闻风而至。
祖无择召临庐山归宗禅院,程师孟请徙云居,法席鼎盛,四众云集。
初以李遵勖荐赐紫方袍,皇祐中赐号妙圆大师。
至和元年卒,年七十七。
见《武溪集》卷七《妙圆大师塔铭》,《补续高僧传》卷七。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自宝。庐州合肥人。姓吴氏生有奇相。弱龄归普宁院。已抱出群之见。闻五祖戒公匠石宗门造之。置水投针。理存默识。遂入室传法焉。祖病。令行者往库司取生姜煎药。宝方主库事叱之。行者白祖。祖令将钱回买。乃与之。后往洞山。聪公知其为人。特加器重。临殁遗言。令继其席。郡守。又以书托祖。举所知者主洞山。祖云。无如买生姜汉。住未几。户外屦满矣。丛林殷足委积。常馀百万。黄檗山饘粥不继。宝移杖总之。黄檗为之丰。直院祖君无择。部宪程君师孟。并著好贤乐善之名。祖。既挽宝主归宗。程。复以云居致宝。前后凡四住名刹。在归宗时。一日扶杖出门见喝道来问甚。官吏云。县尉令避路。宝侧立道左。马至前跪不行。宝曰。畜生却识人。尉知是宝。再拜而去。住云居时。一夜山神肩舆。舆宝绕寺行。宝云。抬你爷抬你娘抬上方丈去。神直抬上方丈。宝为人精严。护持戒法。初行脚时。宿旅店。为娼女所窘。与同寝榻。宝危坐终夜。明发娼女索钱。与之出门。烧被而去。娼女以实告其父母。遂请归置斋以谢。谓真佛子也。然好名事边幅故。所至必选名僧自随。为其羽翼。宝实得法于五祖。祖暮年。弃众造焉。宝以其行藏落人疑似。弗为礼。且说偈讥之。祖遂造大愚。一日于僧堂前。倚拄杖。谈笑而化。宝虽有盛名。丛林亦以是少之。师在洞山。尝自甓寿藏。后二十馀年。遂终于归宗。寿七十七。僧腊五十一。示寂。十八日全身入塔。至和元年也。余襄公靖。为之铭曰。彼上人者。丛林独步。激扬宗旨。慈心广度。言发其机。俾之自悟。人得其要。直趋觉路。横杖而来。舍筏而去。吁嗟妙圆。人天仰慕。妙圆。师赐号也。

人物简介

简介
荆国大长公主,宋太宗第八女,母方贵妃。
公主善笔札,喜图史,能为歌诗,尤善女工,太宗特所钟爱。
至道三年五月,封万寿长公主。
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进封隋国长公主,降右龙武军将军李遵勖
四年七月,改越国长公主。
六年正月,改宿国长公主。
天禧三年八月,改鄂国长公主。
干兴元年二月,进封冀国大长公主。
明道元年十一月,改魏国大长公主。
皇佑三年六月薨,年六十四。
追封齐国大长公主,赐谥献穆。
元符三年三月,改封荆国大长公主。
政和四年十二月,改封献穆大长帝姬。
李涓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26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浩然。
李遵勖曾孙。
以荫补殿直。
召试中书,易文阶,为通直郎、知鄂州崇阳县。
钦宗靖康元年,京城被围,奉檄募兵勤王,至蔡州,击败金军游骑,后血战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3—1060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元伯。
李遵勖子。
七岁授如京副使,七迁济州防御史。
出知冀州,为政循法度,民得不扰。
累官宁远军节度使、知澶州。
喜学问,颇通阴阳、医术、星经、地理之学。
卒谥良定。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法一(一○八四~一一五八),字贯道,赐号寻巢,俗姓李,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从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后又谒蒋山圆梧禅师、疏山草堂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泉州延福院。后四迁巨刹。退长芦,归天台万年观音院。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五。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二《长芦长老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今录诗五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法一号雪巢。
即襄阳郡王驸马李遵勖玄孙也。
世居开封祥符县。
母梦一老僧至其家而产。
声洪气伟具大人相。
十七试上庠。
从祖仕淮南。
欲官之。
不就请去家事长芦慈觉颐禅师。
祖弗许。
母曰。
此儿必宿世沙门也。
愿弗夺其志。
未几慈觉殁。
礼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
依十年。
觉心迷闷道无所入。
遂往蒋山谒圆悟。
一见器重之。
适悟奉旨住天宁。
亦在侍。
不契。
次见草堂于疏山。
一言之下忽尔彻其源底。
绍兴七年泉守刘彦修请居延福。
四迁巨刹最后住长芦。
因慕天台形胜昕夕怀之。
于是乞退居山之古平田观音院。
高卧烟霞长啸深翠。
处世而忘世也。
一日忽示微疾书偈曰。
今年七十五。
归作庵中主。
珍重观世音。
泥蛇吞石虎。
乃入龛趺坐别众而逝。
塔于本山。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法一。字贯道。太师襄阳郡王李公用和之玄孙也。世居开封祥符。其母见老僧入梦而生。比成童。一切嬉弄皆不顾。十七试太学为诸生。被服诗书。岸然自负。从其翁仕淮南。欲任以官。不从。将弃家事长芦赜公。翁难之。母曰。此夙世沙门。勿夺其志。未几赜殁。礼灵岩通照愿公。得度登具。依之十年无所入。益刻苦奋厉。时圆悟住蒋山。以大法炬许之。悟奉诏住京师天宁。师侍行。会靖康之乱。悟还蜀间关。走谒草堂清公于疏山。一语顿明大法。绍兴七年。泉守宝文刘子羽。迎住延福院。丞相张公浚。帅福唐。徙住寿山。尚书梁公汝嘉。守四明。又挽居雪窦。于是公卿大夫。想见风采。争先邀迎。惟恐弗及。天台万年寺。在山谷穷处。其徒阘茸。有司奏改为禅。率选名缁众所信服者。为领袖。师遂又徙万年。间复一应长芦。而归万年观音院。浃日示微疾。说偈入龛而逝。寿七十五也。师生于戚里。长于华屋。而性与道合。不假师授。一念幡然。超尘劳而脐觉岸。为世大知识。岂不谓豪杰欤。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法一,字雪巢,姓李氏,襄阳郡王驸马李遵勖玄孙也。
世居祥符,母梦一老僧至其家而生。
发声洪亮,质异凡庸。
年十七,试上庠,从祖仕淮南,欲官之,不就。
请去家,事长芦慈觉颐禅师,祖弗许。
母曰:“此儿必宿世沙门也,愿弗夺其志。
”未几,慈觉寂,礼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相依十载,觉心迷闷,道无所入。
遂往蒋山谒圆悟,一见器之。
适悟移住天宁,一亦随侍。
次见草堂于疏山,一言之下忽尔彻其源底。
绍兴七年,泉守刘彦修请居延福,四迁巨刹,最后住长芦。
因慕天台形胜,昕夕怀之,于是乞退居山之古平田观音院,高卧烟霞,长啸深翠。
一日忽示微疾,书偈曰:“今年七十五,归作庵中主。
珍重观世音,泥蛇呑石虎。
”乃入龛趺坐而逝,塔于古平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28 【介绍】: 宋僧。四明人,字约言。俗姓金。七岁丧母,发愿出家,十五岁受具。二十岁从宝云寺义通法师习天台教观。甫经一月,便能讲经。与高僧慈云相结,义同手足。未几,名撼四方,净侣云集。太宗淳化间出主乾符寺,寻迁延庆寺,专事忏讲四十余年,生徒遍于东南。真宗赐号法智大师,世称四明尊者。后世尊为天台宗十七祖。有《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大悲忏仪》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28 【介绍】: 宋僧。四明人,俗姓金,名知礼,字约言。年十五出家,师事宝云寺义通法师。讲天台教观。真宗天禧四年住延庆寺,学徒甚众。有《十义书》、《融心解》等多种。
全宋文·卷一七四
知礼(九六○——一○二八),又称智礼,字约言,俗姓金氏,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幼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二十岁从天台螺溪传教院义通学天台教观。端拱元年师卒,遂继席弘化。后居四明延庆院。四十馀年中,讲论佛典,修礼忏法,并与本宗「山外派」展开长期争论,开创山家派,成为天台宗著名义学高僧,后人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人称四明尊者,宋真宗赐号法智大师。天圣六年卒,年六十九。著述宏富,有《十二门指要钞》、《观心二百问》、《金光明经文句》、《观音玄义记》、《观音义疏记》、《观经疏妙宗钞》、《四明十义书》、《四明尊者教行录》等,多存。见释宗晓《四明尊者年谱》(《大正藏》卷四六),《佛祖统纪》卷八。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知礼。
字约言。
四明金氏子。
父母祷佛而生。
神宇清粹。
不与众伦。
出家具戒。
从宝云习教观。
大有解入。
与慈云相结。
义同手足。
端拱元年。
宝云归寂。
遂继席弘化。
学众云委。
咸平中。
郡大旱。
与慈云同修光明忏祈雨。
约三日无应当。
然一手供佛。
忏未竟。
雨已大浃。
是年。
遣门人如什二子。
持十义书观心二百问。
诣钱塘昭师室。
初是。
光明玄。
有广略二本。
景德前。
钱塘恩师制发挥记。
专解略本。
谓。
十种三法。
纯谈法性。
不须更立观心。
广书有之者。
后人擅加耳。
师于是。
作扶宗记。
大明广书附法观心之义。
谓恩师之废观心。
是谓有教而无观。
有梵天昭孤山圆。
皆奉先门学。
述辩讹。
以助略书。
彼此诘难往返。
绵历七载。
乃总结前后。
为书二卷。
凡十章。
因为十义书。
又设为二百问以质之。
时。
孤山居昭师座端。
观如什论不已。
遽白郡守。
以来无公据发遣。
令还不复致答。
事乃已。
祥符六年。
建念佛施戒会。
岁视为尝。
且撰融心解。
明一心三观。
显四净土之旨。
天禧改元。
谓其徒曰。
半偈亡躯。
一句投火。
圣人之心。
为法如是。
吾将捐身。
以警懈怠。
乃与异闻。
结十同志。
修法华忏。
三载期满。
将焚身以供妙经。
秘书杨大年。
以常住弘法为请。
并诸公。
交劝力止之。
乃复结十僧。
修大悲忏法三载。
以酬素愿。
是年。
述消复三用章。
对孤山阐义钞。
四年驸马李遵勖
奏师高行遗身。
上嘉叹。
赐号法智。
且遣内侍。
至延庆寺。
命修法华忏三日。
为国祈福。
因撰观音别行玄记。
观经疏妙宗钞。
天圣改元。
天童凝禅师。
贻书论指要钞。
拣示达磨门下三人。
得道浅深。
为不可。
师为改之。
三年。
大弘放生之业。
五年。
制光明文句记。
以迫归寂。
不及终帙。
六年元旦。
建光明忏七日。
为顺寂之期。
至五日。
结跏趺坐。
召大众说法。
称佛号。
奄然而逝。
寿六十九。
夏五十四。
露龛二七日。
颜貌如生。
爪发俱长。
塔于南城崇法院之左。
师著述数十种。
发明天台一家之旨。
无剩义矣。
诚为前达之功臣。
后学之模范。
独于起信。
大有悟入。
故多所援据。
后人扁其堂。
曰起信。
示不忘也。
师门学甚夥。
而尚贤为之冠。
嗣法智。
主延庆。
道化大行。
尝晨入忏堂。
见一虎伏几前。
贤直进。
展尼师坛于虎背。
拜之。
寂无所睹。
奇哉。
则其人为可知矣。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知礼,字约言。明州金氏子。其父母梦神僧携一童,畀之曰:“此佛子罗睺罗也。”未几生礼。七岁丧母,号哭不绝,白父求出家,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得度。及长,诣宝云寺义通法师学教观圆顿之旨,一受即了。淳化中主乾符寺,寻徙保恩院,敷扬教观,学徒踵至。会明州旱,礼与慈云式同修光明忏。约三日不雨,当自焚一手。如期,果大雨。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寺,赐名“延庆”。六年建念佛施戒会。自兹以降,每岁二月望,以为常举。尝集十僧,修《法华忏》三年,更集十僧修《大悲忏》三年,积精竭诚,千日无倦。人以为难,自礼视之,乃若固然。复于佛前,并爇三指,真心妙谛,超然生死。天禧四年,赐号“法智大师”,敕令住世演教。礼以从上诸祖,阐扬净土者,多谭事相,空示观门,暂被时机,未穷圆顿。因取天台《观无量寿经疏》,研极理奥,曲畅玄风,成《妙宗钞》数万言。时方诏天生立放生池,礼舍钵资,集诸善缘,结放生会,每岁佛诞日,纵诸鱼鸟。有司以闻,敕枢密刘筠撰文,立碑院内。天圣六年正月元日将示寂,建《光明忏》七日。至五日,结跏趺坐,召众说法,称佛数百声,奄然而逝,年六十九。露龛二七日,爪发加长。阇维时,舌根不坏,若莲华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公谨。李端懿弟。以外戚七岁授如京副使。历知襄、郢二州,本路转运使献羡财数十万被赏,端愿上言其常赋三折,民不堪苦,遂夺赏。英宗初,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进对劝帝亲揽权纲,以系人心,不宜退托而失天下望。神宗时以太子少保致仕。哲宗立,进太子太保。
全宋文·卷一五二五
李端愿(?
——一○九一),字公谨,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遵勖子。
以母穆献公主恩,七岁授如京副使。
累进邢州观察使、镇东军留后,知襄、郢、庐州。
英宗初,同提举在京诸司库务,拜武康军节度、知相州。
请归,除醴泉观使。
神宗时,以太子少保致仕。
哲宗立,进太子太保。
元祐六年卒。
宋史》卷四六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守道。李端愿弟。官左藏库使,累迁东上閤门使、干办三班院。尝侍宴群玉殿,甚得仁宗宠顾。历知邢、冀、卫三州,至蔡州观察使。元祐中以安德军留后卒,谥恭敏。
全宋文·卷一六四九
李端悫(?
——一○九八),字守道,开封(今河南开封)人,遵勖子,端愿弟。
官左藏库。
累迁东上閤门使、干办三班院。
尝侍宴群玉殿,仁宗独赐珠花飞白字。
知邢、冀、卫三州,至蔡州观察使。
元祐中,为安德军留后卒,赠昭德军节度使,谥曰恭敏。
宋史》卷四六四有传,见《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