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韦元甫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唐氏。
湖州之安吉人。
母梅。
感异梦生光。
及薙落。
诵法华经。
三月即能忆持。
游京师。
肃宗燕见之熟视之曰。
畴昔之夜。
朕梦。
僧声演大乘。
而口出光明者。
兹非其人乎。
因赐今名。
属上生辰。
召齐于定国寺。
馆之千福寺。
看经道场。
遣中官赵温等。
宣谕以送。
仍赐墨敕。
许随意住持天下名山。
后徙蓝田精舍。
精舍之僧先梦。
天童降谓曰。
大光经声。
彻于有顶。
功德不可量也。
一日忽有臂从天下。
抚其心匈。
又梦。
僧引乳使光吮其湩。
自尔神形舒畅。
气貌融裕。
久之山行。
偶坠穷谷龙泉中。
心不迷乱。
但发愿持多宝塔品十万遍。
俄觉此身跃然而出。
如有物捧持之者。
龙朔初。
诏住资圣寺。
寺即赵国公长孙无忌宅也。
二年诏为文德皇后追福。
七年资圣灾。
栋宇器物俱烬。
惟诸经卷无所损。
事闻。
所赐殊渥。
百姓亦捐弃财币盈钜万。
寺以再成。
未几。
疏乞归省。
诏未即允。
光随得疾莫疗。
欲赴水死。
强起跨驴往。
驴伏不行。
乌群噪其上。
人稍知之。
交开谕乃解。
复顶戴经卷行道。
寻有诏允所请。
既归。
构塔于乌程。
日持多宝品。
以偿昔愿。
永泰元年。
浙西廉使韦元甫
表请光为六郡持念之首。
且为别立道场。
大历间。
鲁公颜真卿刺郡。
乌程宰则李绅公垂之父也。
绅生未期而疾作。
名光脩治佛事而愈。
绅小字光。
盖以此。
贞元中。
绅官于朝。
间出刺拜于持经道场。
永贞元年十二月既望之夕示灭。
寿七十。
绅时以相国制文勒碑。
噫荣矣。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
释大光。
俗姓唐氏。
生于邑之安吉也。
母梅氏寄孕而梦协灵祥。
在娠乃恶荤臭焉。
既诞能言。
不为戏弄。
未龀之岁思求佛乘矣。
愿念法华三月通贯。
经声一发顽鄙革心。
及遂出家而寻登戒。
西游京邑。
朝见肃宗帝召对禁中。
拱而叹曰。
昔梦吴僧口持大乘五光随发。
音容宛若适朕愿兮。
因赐名大光。
属帝降诞节斋于定国寺。
因赐墨诏。
许天下名寺意往者住持。
令中官赵温送于千福寺住持经道场。
其诵经作吴音。
辽辽通于圣听。
帝甚异其事。
令中官而宣谕焉。
后居蓝田精舍。
先期而寺僧梦天童来降曰。
大光经声通于有顶。
光一日宴坐自见神手从天而下抚其心。
乃忆先达抱玉大师尝志斯言。
令高其法音当有神之辅翼。
又别夕梦神僧乳见于心命光口吮。
自尔功力显畅形神不劳。
又寻山探幽偶坠穷谷。
龙泉莫测沦溺其间。
心灵了然都无惑乱。
因思本经多宝塔。
为诚愿持此支品十万遍。
恍然奋身脱泉。
若有神捧焉。
后诏住资圣等。
此寺赵国公长孙无忌宅。
龙朔二年为文德皇后追福造。
长安七年遭火荡尽。
唯于灰中得数部经。
不损一字。
以事奏闻。
百姓舍施。
数日之间已盈钜万。
遂再造其寺。
光览此经倍加精进。
后以偏感有亲在吴未答慈力。
表乞归省养。
诏旨未允。
遂生有妄之疾。
策蹇强力将投于渊。
驴伏不前群乌拂顶。
心既晓觉疾亦随瘳。
乃以经顶荷行道。
忽有诏许还。
既止乌程构营宝塔。
日持华偈成报往愿焉。
永泰元年浙西廉使韦元甫表请。
光为六郡别敕道场持念之首。
大历癸丑岁颜鲁公真卿领郡。
相国李绅父为乌程宰。
绅未期岁。
乳病暴作而不啼。
不鉴者七辰。
召光至命乳母洗涤焚香。
乃朗讽经分别功德品。
遂超席而坐拱手开眸。
光授饮杯水令强乳哺之。
疾乃徐愈。
光笑而谓曰。
汝何愿返之遄速乎。
因以光名易绅小字。
贞元中绅重游霅上。
泊舟之次。
光早迟伫于溪侧而笑言。
戏抚之若稚孺焉。
后绅刺于吴兴饮醉于馆。
光引宿于道场。
夜分将醒白光满室朗然若昼。
往觇光公宴坐梵音方作。
光起面门如开毫相。
经音向息光色随敛。
绅归京相辞。
光曰。
汝得径山之言。
吾则无以为谕。
行矣自爱。
去留有时。
他日位处庙堂。
以教法为外护乎。
永贞元年十二月黑月既夕示灭于持经道场。
兽嗥鸟坠。
山木惊振。
异香芬馥信宿不消。
刺史颜防深怆悼之。
光一纳四十岁无浣濯。
而戒香郁然。
一饭七十载。
徵验绝多。
故相李公绅。
素于空门寡信颇规僧过。
而敦重光公。
自著碑题云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布衣杨夔书云。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4以后 德宗贞元四年(788)或五年登进士第,为西川节度使韦皋从事。
宪宗元和元年(806)刘辟据西川叛,王良士、房式等俱受裹胁。
高崇文平西川,释之。
后官至嘉州刺史。
事迹见裴度《刘太真碑》、《旧唐书·房式传》等。
全唐诗》存诗2首。
其中《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又作车𥾝诗。
另有代宗大历初参浙西节度使韦元甫幕之王良士,当为另一人。
韦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杜陵人。
韦元甫子。
宪宗元和中官长安令。
十一年,出为邕管经略使。
时南原蛮黄少度、黄昌瓘二部攻据宾、峦二州,悦破走之。
员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原州平凉人。
半千曾孙。
玄宗时,为河南采访判官,详于讯覆,与支使韦元甫齐名,时谓员推韦状。
又为御史,随齐浣开汴河。
代宗宝应元年,自职方员外郎除浙东观察使,未之任即卒。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字宗达。
姓张氏。
吴兴人。
幼事报恩寺兴大师出家。
年十二。
从天竺义威律师。
受具戒。
始习毗尼开遮之指。
后传天台明静之宗。
于是广书法华。
辟经院。
置道场于支硎山。
以招徕学者。
大历元年。
州将韦元甫
兵部尚书刘晏。
侍御史王圆。
开州刺史陆向。
殿中侍御史陆迅。
大理评事张象。
既惬真心。
愿专胜境。
相与表闻。
诏特署法华道场。
由是江东。
总建道场。
一十七所。
皆自遵始。
天宝中。
方行三昧于灵岩道场。
光明烛天。
身在光中。
莫分彼此。
异日以问荆溪然公。
公曰。
智慧光明。
从心流出。
盖子精志之所致也。
又尝于寺道场中。
觉身坐虚空。
廓然无碍。
识者知为垢尽之相。
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
卒于所居寺。
寿七十一。
腊四十六。
门人树塔旌德焉。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道遵。
字宗达。
姓张氏。
吴兴人也。
夙负殊操洁士称之。
荣曜不足关于心。
声尘未尝触其性。
至年二十诣天竺义威律师受具戒。
事报恩寺兴大师首宗毗尼传教也。
后学天台一心三观法门。
欲广写法华经置道场辟经院。
一之日发其心。
二之日规其趾。
作不逾序厥功成焉。
居支硎之福地。
大历元年州将韦元甫
兵部尚书刘晏。
侍御史王圆。
开州刺史陆向。
殿中侍御史陆迅。
大理评事张象。
竞诱真心共获殊胜。
乃相与飞表奏闻。
诏书特署为法华道场。
自江以东总一十七所。
皆因遵之首置也。
举精行大德二七人。
常持此经以报主恩。
铸卢舍那及毗卢遮那像及多宝塔。
修净土当生业造弥陀佛。
复写天台教。
益乎道场置常住庄二区。
平时讲法华玄义天台止观四分钞文。
临坛度人授心扬律。
徒盈石室之筹。
天宝中于灵岩道场行法华三昧。
忽睹大明上烛于天。
我身正念俨在光中。
异日问荆溪然师曰。
智慧光明从心流出。
非精志之所致耶。
又于本寺入法华道场睹此身在空中坐。
先證者知是涤垢之相。
其年春秋七十一。
僧夏四十六。
以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
告终于支硎山寺。
僧益公翰公一夜同梦大殿崩。
果遵入灭。
门人灵翰法盛道欣犹子灵源追慕不已。
树塔旌德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4—780 【介绍】: 唐僧。俗姓刘。幼出家,事灵隐谋禅师。玄宗天宝四载,受戒于东海览真,传律于会稽昙一。肃宗至德中,举高行,隶名苏州开元寺。乾元中,诏天下二十五寺,各定大德七人,长讲戒律,秀为其一。擅场十六番,律枢正持,为湖南北宗仰。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辩秀。
俗姓刘氏。
汉楚王交三十一代孙也。
秀幼孤。
诸父哀字。
礼如教立孝自天生。
而宿植缘深心田欲稔。
因请伯氏出家长行。
哀而舍旃。
事灵隐谋禅师便能问津。
图入道之意。
所闻指训。
如凉风入怀。
醒然清悟。
天宝四年受戒于东海鉴真大师。
传律于会稽昙一。
至德中举高行隶名于吴郡开元寺。
乾元中下诏天下二十五寺。
各定大德七人长讲戒律秀应其数也。
顷年于净土一门不愆于念。
尝谓人曰。
昔闻西方之行是有相大乘。
此乃蓬心不直非达观之说。
何邪夫出言即性发意皆如。
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况我正念乎。
秀坛场一十六番度人孤制。
律枢正持僧纲自肯。
湖南北皆宗仰焉。
以建中元年六月十五日寝疾而终。
春秋六十七。
法腊三十五。
当其逝日。
有庭树一本。
枝叶扶疏朝华正敷。
而遽萎瘁。
其年七月五日。
迁灵龛于武丘西寺松门之右。
门人道亮道该清会。
偕绕旃檀之香树也。
观察使韦元甫李栖筠虢州刺史李纾。
御史中丞李道昌。
尽钦慕往德。
亦林下之交。
霅昼为碑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