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助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了明。秀州人。妙喜会中龙象。丛林所谓明大禅也。身长八尺。腹大十围。所至人必聚观之。始妙喜谪梅州。州县防送甚严。或以为祸在不测。师为荷枷。以行间关。辛苦未曾少怠。既至贬所。衲子追随。问道者。率不下二三百人。妙喜。以斋粥不给。且虑祸。尝勉之令去。师辄不肯。以身任斋粥。每肩栲栳行乞。至晚即数十人为之荷米面薪疏。食用之属。成列以归。衲子虽多。无不具足。如是者十七年如一日。妙喜法嗣之盛。在贬所接者居其半。师之力也。妙喜被旨复僧衣自便。继被旨往育王。师尝在座下。师为人豪迈。机锋敏速。妙喜室中。不许衲子下喝。师每入室。必振声一喝而退。妙喜一日榜方丈前云。下喝者罚一贯钱。师见之。乃密具千钱于袖中至室中。先顿于地。高声一喝便出。如是者数矣。妙喜无如之何。再榜曰。下喝者。罚当日堂供一中。师见之。即骤步往库司语曰。和尚要十两金。主事者不疑。即与之。乃遣行者随往方丈。师袖之以入。复顿于地。高声一喝。而妙喜大骇。入室罢徐问知其然。为之一笑。每语师云。你这肥汉。如是会禅。驴年也未梦见在。然念其勤劬之久。举令出住舒州之投子。先是。投子诸庄。牛遭疾疫。死毙几尽。比岁不登。师以大愿力。化二百只牛。以实之。连岁大稔倍尝。颇有异迹。迁住长芦。衲子辐凑。丛林改观。及妙喜住径山。师来供施。及饭大众。洎归长芦。妙喜送以偈云。人言棒头出孝子。我道怜儿不觉丑。长芦长老恁么来。妙喜空费一张口。从教四海妄流传。野干能作师子吼。孰云无物赠君行。喝下铁围山倒走。后奉诏住径山。道望愈著。先是。阳和王。梦一异僧。长大皤腹缓行。言欲化苏州一庄。觉而异之。未言也。翼日师忽杖履徒步而至。门者呵。不止。以白。和王出见之。遥望师奇伟。与梦中见者无异。遽呼其眷属。出观之。眷属并炷香作礼。茶罢。师首言。大王庄田至多。可施苏州一庄。以为径山供佛斋僧。无穷之利。和王未有可否。因令一办斋。师饭罢便出。更无他语。时内外閧然传言。和王以苏州庄。施径山长老。遂达孝宗。会和王入朝。上为言。闻。卿舍苏州一庄施径山。朕当为蠲免赋税。和王谢恩归。次日以书至径山。请师入城。而二日前。先已迁化矣。自是和王。宴居寤寐之际。或少倦交睫。即见师在前。语曰。六度之大。施度为先。善始善终。斯为究竟。和王即以庄隶径山。此庄。岁出十万。犁牛舟车。解库应用。百事具足。师于缁素。有大因缘。所在施供云委。衲子臻萃。佛事殊胜。江浙两湖皆号之。为布袋和尚再出焉。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三
禅师了明者。
不知何许入。
长身大腹。
所至惊众。
众皆称之曰。
大禅大禅。
机锋敏疾。
仪度豪朗。
为妙喜杲禅师会中之龙象。
当妙喜住育王时。
室中不许下喝。
大禅每入室。
必振声一喝而退。
妙喜榜示曰。
下喝者罚钱一贯。
大禅乃密袖千钱。
先顿于地。
高声连喝而出。
妙喜曰。
柰者汉何。
再榜曰。
下喝者罚当日堂供一中。
大禅即往言库司。
和尚要金十两。
主事者不疑与之。
随袖以入。
复顿于地。
高声一喝。
妙喜大骇。
徐问知之。
为之一笑。
一日妙喜谓大禅曰。
你者肥汉。
如是会禅。
驴年未梦见在。
大禅曰。
灵山授记。
何异今日。
妙喜乃以德山托钵因缘。
徵其节目。
大禅对曰。
凛凛吹毛炤胆寒。
不容拟议岂容传。
抬眸已是身三段。
此是吾家红铁团。
妙喜叹曰。
此话它日大行去在。
于是出赴投子。
丛席改观。
次迁长芦。
百废俱修。
尝过径山。
省妙喜。
妙喜送以偈曰。
人言棒头出孝子。
我道怜儿不觉丑。
长芦长老恁么来。
妙喜空费一张口。
从教四海妄流传。
野干能作狮子吼。
孰云无物赠伊行。
喝下铁团颠倒走。
大禅既主长芦。
颇著异迹。
虽万指周旋。
而檀施如山。
故时以布袋和尚拟之。
晚年继席径山。
室中惟以台山婆子话。
验学者。
遁庵以偈嘲曰。
一按牛吃草。
一与贼过梯。
早知灯是火。
饭熟已多时。
大禅答曰。
干戈中有太平基。
不用干戈始得之。
若无举鼎拔山力。
千里乌骓不易骑。
径山当妙喜迁化之后。
其法政大禅为之再新。
然岁计浩大。
知事以将来不给为谏。
大禅独以龙天常住慰之。
杨和王梦。
一异僧长大皤髯。
坦腹缓行。
言欲化苏州一庄。
王异之。
次旦大禅杖履而至。
阍人不能止。
急启王。
王立见大禅。
奇伟与梦合。
乃炷香设礼。
大禅首言。
大王庄田至广。
可施苏州一所。
以供佛僧。
无穷之利也。
王未可否。
大禅斋毕。
便出。
无他语。
是时内外訇传。
和王以苏州庄田。
施径山大禅布袋和尚。
王入朝。
孝宗闻王舍业。
王助喜。
王谢归。
遣使至径山。
请大禅。
而大禅前二日无疾别众示化矣。
自是和王宴居寤寐。
或少交睫。
即见大禅在前。
语曰。
六度之大。
施度为先。
善始善终。
则为究竟。
王嗟慕即以庄𨽻径山。
此庄岁计十万。
舟库皆备。
乃大禅之遗光也。
初妙喜谪梅州。
防送甚严。
或为祸在不测。
大禅挺力。
荷枷从行。
而师资仪礼。
旦夕益慎。
至贬所。
衲子追随者。
率二三百辈。
妙喜以斋用不给。
复虑生议。
尝勉之令去。
大禅曰。
不可。
衲子所抱者道也。
所履者义也。
况重茧千里。
咨决为事。
纵拮据辛劳。
风波不定。
听之龙天。
安忍弃之。
遂身任斋粥。
每日肩栲栳。
行乞至晚。
则数十人为之荷饙。
成列而归。
衲子虽多。
无不具足。
如是十六年。
似一日。
顾妙喜法嗣之盛。
在贬所接者居其半。
大禅明之力也。
赞曰。
禅师明公。
于盘错之际。
执礼凛若冰霜。
可法也。
及读其生平语句。
如神锋出匣。
截铁如泥。
稽其行事。
顺逆普应。
灵异叠出。
一时疑为慈氏下生。
抑何神也。
经云。
譬如心王宝。
随心现众色。
众生心净故。
得见清净刹。
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