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杜光庭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愈。宋益州郫县人,祖籍河东,字少愚。游学四方,屡举不第。仁宗康定初上书言边事,知州杨曮、安抚王拱辰交称其才。除试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显忠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以居之,因号“白云先生”。母丧,盐酪不入口。六召不应,乐游山水。后闭门著书,未就而卒。有《白云集》。
全宋诗
张俞,字少愚,又字才叔(《青琐高议》前集卷六),号白云居士,益州郫县(今属四川)人。屡试进士不第。仁宗宝元初,西夏事起,曾于蜀上书陈攻取十策,诏赴阙。庆历元年(一○四一),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不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三)。隐居青城山白云溪,七诏不起,遨游天下山水三十馀年,卒年六十五。有《白云集》,已佚。《东都事略》卷一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全宋文·卷五五○
张俞(一○○○——一○六四),一作愈,字才奴,又字少愚,号白云居士。
其先三世自河东徙,为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
少嗜书,好为诗,喜弈棋,隽伟有大志。
屡举进士不中,又举茂材异等不中。
宝元初,西戎犯边,上书陈攻取十策,诏以为试秘书省校书郎,请授其父显忠而隐于家。
文彦博治蜀,为置青城山白云溪杜光庭故居以处之。
凡七诏不起。
乐山水,遇有兴,虽数千里辄尽室往。
遂浮湘沅,观浙江,升罗浮,入九嶷,买石载鹤以归。
有文集三十卷。
见张俞《上蜀帅任密谏书》及《东都事略》卷一○八、《宋史》卷四五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蜀中人,字居云。早年居蜀,常出入公卿间。武宗会昌三年,以李德裕荐,登进士第。懿宗咸通十一年,累官至台州刺史。为诗清拔。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居云,蜀(今四川)人。
早年隐于蜀中,常出入好士公卿之幕。
武宗会昌三年(843),以宰相李德裕之荐,登进士第。
懿宗咸通十一年(870),累官至台州刺史。
事迹散见杜光庭历代崇道记》、《唐摭言》卷三、《玉泉子》、《唐诗纪事》卷五五、《唐才子传》卷七。
元辛文房谓其“吏材文价,俱不甚超”(《唐才子传》)。
明胡震亨则称其诗如“入河残日雕西尽”、“雪坛当醮月孤明”等为“清拔不可多得”(《唐音癸签》卷八)。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诗1卷,《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姚鹄,生卒年不详,字居云,蜀(今四川)人。开成中,游陕州,揭姚合,呼为从翁。会昌三年(843),登进士第。曾至边塞。咸通十三年,官至台州刺史、御史中丞。有《姚鹄诗》一卷,已佚。《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吏才文价,俱不甚超,一名仅尔流播,亦多幸矣。
唐音癸签
姚居云吟笔,见甄李赞皇,如“入河残日雕西尽”,又“雪坛当醮月孤明”,清拔不可多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闽中人。工诗,与周朴齐名,有《诗人主客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闽(今福建)人,尝举进士不第。
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游历至长沙,以诗酒自得,不复汲汲于名场。
后南入钓台山访道,不知所终。
事迹散见杜光庭《毛仙翁传》、《唐才子传》卷一〇。
为工诗,善品评,著有《诗人主客图》。
清李调元序云:“所谓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鲍溶、孟郊、武元衡,皆有标目。
余有升堂、入室、及门之殊,皆所谓客也。
宋人诗派之说实本于此。
”然所录“落落仅此数人,于唐代诗人中未及十分之三四,即所引诸人之诗,亦非其集中之杰出者,或第就其耳目所及而次第之,故不繁称博引”(《诗人主客图序》)。
其书今存,乃清人辑录。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张为诗》1卷,今佚。
全唐诗》存诗3首及断句1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断句1联。
全唐文·卷八百十七
为。唐末时人。与周朴齐名。后入青城山。访道而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2—912 【介绍】: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2—912 字德隐,俗姓姜,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7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懿宗咸通初往洪州游学,后漫游江西、吴越。僖宗乾符初返居婺州。昭宗乾宁元年(894)往钱塘谒钱镠,受礼遇。二年赴江陵依成汭。 天复二年(902)得罪成汭,流放黔州。冬潜逃南岳隐居。三年入蜀,为王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特建龙华院居之。后梁乾化二年十二月卒。生平见昙域《禅月集序》、《宋高僧传》卷三〇。休十五、六岁即有诗名,后广交诗友,与当代名诗人陈陶、方干、许棠、李频、张为、曹松、吴融、罗隐、罗邺、韦庄、齐己等皆有唱酬。又工书善画。吴融称:“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西岳集序》)孙光宪称其诗“骨气混成,境意卓异”(《白莲集序》)。今存《禅月集》25卷。《全唐诗》编为1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7首、断句6,补题1首。
唐诗汇评
贯休(832-913),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俗姓姜,字德隐。少向佛,师安和寺僧圆贞。与邻院童子处默于习经之馀更相唱和,诗名渐著,大中中受成。咸通中,于洪州开元寺听《法华经》。数年后,亲登讲筵。后返婺州。乾宁初、谒浙东钱镠。西游江陵,初为成汭所礼,居龙兴寺,后被谮,流放黔州。遂入蜀,王建甚礼遇之,呼为“得得来和尚”,赐号禅月大师,卒。休善画,师阎立本,又工草书,世称“姜体”。集初名《西岳集》,吴融为序;休卒后,弟子昙域集其诗丈为《禅月集》三十卷,今本存诗二十五卷,佚去文五卷。《全唐诗》编诗十二卷。
全唐诗补逸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溪人。补诗二首。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婺州兰溪人。七岁投本邑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乾宁初献诗吴越武肃王。复北谒荆帅成汭。后忤汭。黜出黔中。再游荆南。高季昌馆之龙兴寺。天复中入成都。王建留住东禅院。署号禅月大师。寻建龙华道场。令居之。累加龙楼待诏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翔麟殿引驾内供奉经律论道门选练教授三教元逸大师守两川僧箓大师赐紫大沙门。梁乾化二年卒。年八十一。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字德隐。
金华兰溪姜氏子。
七岁。
父母使依邑之和安寺圆贞禅师。
为童侍。
日能诵法华经。
千言不啻。
所居与处嘿邻。
而同时薙染。
故襟谊视他尤密。
每隔篱谈论。
旁听皆惊异。
始受具戒。
诗名已大著。
复往豫章。
究经论。
郡太守王慥笃敬。
后蒋瑰命监洗忏戒坛。
唐乾宁初。
谒吴越王钱氏。
因献诗五章。
章八句。
以颂平越之功。
王悦。
赠遗丰腆。
且树碑。
悉纪赞佐诸臣之名。
而并列休诗于碑阴。
以归美朝廷。
于是吴越获赐铁券。
号功臣。
则休与有力焉。
休于书知六法。
画善水墨。
众安桥强氏。
尝请休作十八罗汉像。
识者谓入神品。
曰当吾下笔时。
非想见其真。
不敢也。
过歙。
见唐安寺兰阇梨。
三年。
南登衡岳。
北访荆帅成汭。
汭加礼。
馆之龙兴寺。
会内翰吴融谪宦。
遂相追从。
融为休。
序其集。
未几。
或有谮休于汭者。
命迁公安。
以待辨。
乃题研寄意曰。
入匣始身安。
卒游蜀。
署禅月大师。
蜀主每见。
则以得得来和尚呼之。
盖其初以诗献蜀主。
有三衣一钵垂垂老。
万水千山得得来之句也。
乾化二年终。
春秋八十一。
葬成都北门外。
塔曰白莲。
弟子昙域集其文。
冠以融序。
行世。
名士韦蔼议其著述。
有风刺体。
系乎教化。
诚不在二李白贺下。
广成先生杜光庭
评其书。
瘦劲可爱。
号姜体。
韦庄诗曰。
岂是为贫常见隔。
定应嫌酒不相过。
休肥而矬。
蜀相王锴影堂赞。
殊能言其体裁。
故兹聊举其梗槩云。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
释贯休。
字德隐。
俗姓姜氏。
金华兰溪登高人也。
七岁父母雅爱之。
投本县和安寺圆贞禅师。
出家为童侍。
日诵法华经一千字。
耳所暂闻不忘于心。
与处默同削染。
邻院而居。
每隔篱论诗互吟寻偶对。
僧有见之皆惊异焉。
受具之后诗名耸动于时。
乃往豫章传法华经起信论。
皆精奥义讲训且勤。
本郡太守王慥弥相笃重。
次太守蒋瑰开洗忏戒坛。
命休为监坛焉。
乾宁初赍志谒吴越武肃王钱氏。
因献诗五章。
章八句。
甚惬旨遗赠亦丰。
王立去伪功。
朝廷旌为功臣。
乃别树堂立碑记同力平越将校姓名。
遂刊休诗于碑阴。
见重如此。
休善小笔得六法。
长于水墨形似之状可观。
受众安桥强氏药肆请。
出罗汉一堂云。
每画一尊必祈梦得应真貌。
方成之。
与常体不同。
自此游黟歙与唐安寺兰阇梨道合。
后思登南岳。
北谒荆帅成汭。
初甚礼焉。
于龙兴寺安置。
时内翰吴融谪官相遇。
往来论道论诗。
融为休作集序则乾宁三年也。
寻被诬谮于荆帅。
黜休于功安。
郁悒中题砚子曰。
入匣始身安。
弟子劝师入蜀。
时王氏将图僣伪。
邀四方贤士。
得休甚喜。
盛被礼遇赐赉隆洽。
署号禅月大师。
蜀主常呼为得得来和尚。
时韦蔼举其美号所长者。
歌吟讽刺微隐存于教化。
体调不下二李白贺也。
至梁乾化二年终于所居。
春秋八十一。
蜀主惨怛一皆官葬。
塔号白莲。
于城都北门外升迁为浮图。
乃伪蜀乾德中。
即梁乾化三年癸酉岁也。
休能草圣出。
弟子昙域。
癸酉年集师文集。
首安吴内翰序。
域为后序。
韦庄尝赠诗曰。
岂是为穷常见隔。
只应嫌酒不相过。
广成先生杜光庭相善。
比乡人也。
休书迹好事者。
传号曰姜体是也。
尝睹休真相肥而矬。
蜀宰相王锴作赞。
昙域戒学精微。
篆文雄健。
重集许慎说文。
见行于蜀。
有诗集。
亚师之体也。

作品评论

吴融《禅月集序》
(贯休)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之际,然其旨归必合于道。太白、乐天既殁,可嗣其美者,非上人而谁?
孙光宪《白莲集序》
议者以唐宋诗僧,唯贯休禅师骨气混成,境意卓异,殆难俦敌。
鉴诫录
唐有十僧诗,选在诸集中,唯禅月大师所吟千首,吴融侍郎序之,号曰《巨岳集》,多为古体,穷尽物情。议者称白乐天为“广大教化主”,禅月次焉。
五代诗话引《西清诗话》
至于罗隐、贯体,搏志于偏霸,争雄逞奇,语欲高而意未尝不卑,乃知天禀自然,有一定而不能易者。
瀛奎律髓
(贯休)为诗有极奇处,亦有太粗处。“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为人嘲作《失猫》诗,此类是也。然道价甚高,年寿亦高。
唐才子传
(贯)休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疏,学问丛脞,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虽尚崛奇,每得神助,馀人走下风者多矣。昔谓“龙象蹴蹋,非驴所堪”,果憎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过也。
唐音癸签
贯休诗奇思奇句,一似从天坠得;无奈发村,忽作怒骂、令人不堪受。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至晚唐而败坏极矣,不待宋人……甚则粗鄙陋劣,如杜荀鹤、僧贯休者。贯休村野处殊不可耐。如《怀素草书歌》中云:“忽如鄂公喝住单雄信,秦王肩上搭着枣木㮶。”此何异伧父所唱鼓儿词?又如《山居》第八篇末句云:“从他人说从他笑,地覆天翻也只宁。”岂不可丑!然犹在周存、卢延让上,以尚有“叶和秋蚁落、僧带野云来”、“青云名士如相访,茶渚西峰瀑布冰”数语,殊涵清气也。
《东目馆诗见》
贯休不肯平易,时极嵚崎之致,而意旨颇嫌径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初居法乾内寺,能诗文,通内外学,寻充左右街应制,升麟德殿法座讲谈,懿宗赐号净光大师。其师知玄著《如来藏经疏》、《大无量寿经疏》、《胜鬘师子吼经疏》,彻为著《法鉴》、《法灯》、《法苑》以阐明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不知何许人。
久亲炙悟达。
悟达亦乐教育成就之。
故其器卒获用于天下。
而相为表里。
以推明大法。
若悟达。
著如来藏经会释疏二卷。
彻则衍法监四卷。
大无量寿经疏二卷。
彻则衍法镫二卷。
胜鬘师子吼经疏四卷。
彻则衍法苑十卷。
般若心经金刚经皆有疏义。
而彻亦随衍成卷。
忏文六卷。
及杂文等。
彻必翼纬。
以行世。
初居法乾内寺。
官寮奉仰日甚。
寻充左右街应制。
每岁属诞辰。
于麟德殿。
升座讲演。
仍赐紫伽梨。
懿宗尤重佛乘。
月遇八日。
必饭僧内殿。
数盈万不啻。
且躬为赞呗。
诏彻朗咏高台上。
宠锡繁夥。
至造旃檀座以处之。
当是时。
诏两街四寺。
行方等忏法。
开坛受戒度僧。
各三七日。
别诏大德二十人。
入咸秦殿。
为内福寿寺尼受戒。
缮写藏经。
雕造旃檀像千躯。
皆诏彻捡校。
又以十一月十四日返庆饰。
诏京城僧道。
赴麟德殿论义。
彻则敷畅皇猷。
恢宏祖道。
如他日。
赐号净光大师。
咸通十一年。
诏录两街僧事。
广明中。
巢𡨥犯阙。
僖宗播迁于蜀。
彻是夕内宿。
旦与杜光庭
仓黄扈从。
再见悟达。
其师资终始无间如此。
著述尤富。
内翰侍郎乐朋龟为作真赞。
秦蜀间多其弟子。
则可谓生荣死哀矣。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僧彻。
不知何许人也。
敏利天资高迈逸类。
稚岁聪颖而慕。
悟达国师。
若颜回之肖仲尼也。
既而时亲函丈颇见幽微。
随侍翼从未尝少厌。
窥其门墙其殆庶几乎。
悟达凡有新义别章。
咸嘱付彻畅衍之。
为如来藏经疏。
著法鉴四卷。
大无量寿经疏。
著法灯二卷。
胜鬘师子吼经疏。
著法苑十卷。
观乎悟达为疏。
若左丘明之传也。
彻述三法钞。
犹杜服之集解欤。
初居法乾内寺。
师资角立声彩风行。
凡百官寮无不奉仰率由。
彻内外兼学辞笔特高。
唱予和汝同气相求。
寻充左右街应制。
每属诞辰升麟德殿法座讲谈。
敕赐紫袈裟。
懿宗皇帝留心释氏。
颇异前朝。
遇八斋日必内中饭僧。
数盈万计。
帝因法集躬为赞呗。
彻则升台朗咏。
宠锡繁博。
敕造栴檀木讲座以赐之。
又敕两街四寺行方等忏法。
戒坛度僧各三七日。
别宣僧尼大德二十人。
入咸泰殿置坛度内。
福寿寺尼缮写大藏经。
每藏计五千四百六十一卷。
雕造真檀像一千躯。
皆委彻检校焉。
以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
麟德殿召京城僧道赴内讲论。
尔日彻述皇猷。
辞辩浏亮帝深称许。
而又恢张佛理旁慑黄冠。
可谓折冲异论者。
当时号为法将。
帝悦敕赐号曰净光大师。
咸通十一年也。
续录两街僧事。
初彻经江论海勇于揭厉。
于青龙寺讲贯既循悟达国师义意寄呈所见。
蒙回八十四字。
云观君法苑思冲虚解我真乘刃有馀。
若使龙光时可待。
应怜僧肇论成初。
五车外典知难敌。
九趣多才恐不如。
萧寺讲轩横淡荡。
帝乡云树正扶疏。
几生曾得阇踰意。
今日堪将贝叶书。
一振微言冠千古。
何人执卷问吾庐。
览兹奖饰悲喜。
盈襟以广明中巢寇犯阙僖宗幸蜀。
其夕彻内宿。
明日仓黄与杜光庭先生
扈从入于岷峨。
再见悟达痛序艰难。
彻极多著述碑颂歌诗。
不知所终。
内翰侍郎乐朋龟为真赞。
凤翔嘉州皆写其真相。
弟子秦蜀之间愈多传法者。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名不详。
号金门羽客。
道士。
《正统道藏》本杜光庭编《天坛王屋山圣迹记》录其诗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遂州唐兴人,字博夫。
为道士,隐居天国山,自号天国山人。
放意林泉,长于诗什。
杜光庭有过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博夫,唐兴(今四川蓬溪)人。
唐末道士。
隐居永康天国山,自号天国山人。
放意林泉,长于诗什。
曾作诗寄杜光庭
事迹见《竹庄诗话》卷一三引《蜀梼杌》、《蜀中名胜记》卷六。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洪州高安人,字子文。有诗誉。唐末,隐云阳山。入南唐,授校书郎,以吏部郎中致仕。卒年八十余。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4—961 字子文,高安(今属江西)人。唐末赴进士试不第,遂南游湖湘,隐于云阳山。后归乡里,访名山洞府,学神仙虚无之道。南唐烈祖李昪镇金陵,辟为秘书郎,入东宫辅世子。后授吏部郎中致仕。宋建隆二年(961),中主迁都南昌,彬往见,中主优礼待之,未几卒。生平事迹散见《江南野史》卷六、《五代史补》卷四、马令及陆游《南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七一、《唐才子传》卷一〇。彬早有诗名,下笔成章。陆游誉其诗“句法清美”(《南唐书》本传)。著有《沈彬集》1卷,《闲居集》10卷,均佚。《全唐诗》存诗19首、断句11联,《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9首、断句4。
唐诗汇评
沈彬(约865-?
),字子文,洪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
唐末,应进士举不第,浪迹衡湘,与诗僧齐己、虚中游。
又曾入蜀,与韦庄、贯休、杜光庭唱和。
后入吴,与孙鲂、李建勋结为诗社。
李昪表为秘书郎,历员外郎,以吏部郎中致仕。
南唐中主南迁洪州,彬尚在。
有《沈彬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九首,残句若干。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彬字子文。洪州高安人。唐末应进士不第。仕南唐为秘书郎。寻以吏部郎中致仕。年八十馀。

作品评论

诗话总龟引《雅言杂载》
沈彬,字子美,高安人。为诗天才狂逸,下笔成章,好神仙之事。
《南唐书》
(彬)读书能诗。属唐末乱离,南游湖湘,隐于云阳山十年馀,与僧虚中、齐己为诗侣。
唐才子传
彬赴(李昪)辟,知昪欲取杨氏,因献《画山水》诗云:“须知笔力安排定,不怕山河整顿难。”昪览之大喜,授秘书郎。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
昭宗天复四年(904)登进士第,旋归蜀。
以诗道自负,亦善弈棋。
与韦庄友善,庄曾有诗贺其登第。
陈咏曾以所作“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诗置于卷首自炫,杜光庭曾讽曰:“先辈佳句甚多,何必以此为卷首?”咏答曰:“曾为朝贵见赏,所以刻于首章。
”事迹散见《北梦琐言》卷七、《唐诗纪事》卷七一。
全唐诗》存断句1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0—943 【介绍】: 五代时南燕人,一作滑州白马人,字云叟。少好学,耿介不屈。唐末举进士不第,见世乱,遂辞家隐于少室山,著《拟峰诗》三十六章,人多传之。妻以书劝其还家,未尝一览,悉投于火。后晋高祖即位,闻其名,征为右谏议大夫,称疾不赴,乃赐号逍遥先生。尝为《咏酒诗》千二百言。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6—939 字云叟,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避后唐明宗祖讳而以字行。唐末应进士试,两举不第,遂入少室山为道士。梁初李振劝其出仕,不诺。后居华山,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为友,世目为三高士。后唐明宗天成中召拜左拾遗,不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以谏议大夫召,辞疾不起。乃赐号逍遥先生。新、旧《五代史》有传。有《拟峰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7首及联句诗1首,除写日常生活外,亦有忧及时事、感叹民生之作。
唐诗汇评
郑遨(约869-约942),字云叟,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
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入少室山为道士。
后居华山,与道士李道盛、罗隐之为友,世以为三高士。
晋高祖即位,召为谏议大夫,称疾不起,赐号逍遥先生,诏以谏议大夫致仕,遨好酒能诗,善弈棋长啸。
尝为《酒咏诗》千三百言,传布甚广,有诗集《拟峰集》,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七首,多与杜光庭诗相混。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
云叟本名遨。滑州白马人。避后唐明宗庙讳。以字行。昭宗朝赏应进士举不第。遂以隐逸终。后唐天成中徵为左拾遗。晋天福初徵为右谏议大夫。皆谢不起。赐号逍遥先生。四年卒。年七十四。

作品评论

鉴诫录
杜光庭)与郑征君(云叟)同应百篇(科),两战不胜,遂各挂羽服。
郑则后唐三诏不起,杜则王蜀九命不从,可谓高尚隐逸之士也。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