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慧明

相關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85—958 【介紹】: 五代僧。餘杭人,俗姓魯。七歲即削發于新定智通院。南唐國君李昪迎住報恩禪院,署號凈慧。卒謚大法眼。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85—958 俗姓魯,余杭(今屬浙江)人。五代時僧人。法眼宗創始人。7歲出家,20歲于越州開元寺受戒。先從育王寺希覺律師學律,后南游入閩,參長慶慧稜禪師及宣法大師,終往漳州羅漢寺學于桂琛,遂得法。晚年在金陵清涼山報恩禪院傳法,深受南唐中主禮遇。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卒,謚“大法眼禪師”。《宋高僧傳》卷一三、《景德傳燈錄》卷二四有傳。有語錄傳世。《全唐詩》存詩1首,另《景德傳燈錄》、《唐詩紀事》等書中尚存其詩偈13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拾》收之。
禪林僧寶傳·卷第四
禪師諱文益。餘杭魯氏子。七齡秀發。依新定全偉律師落髮。詣越州開元希覺律師。受具足戒。及覺公盛化四明。益往習毗尼。工文章。覺大奇之。俄辭去。初謁長慶稜道者。無所契悟。與善脩洪進。自漳州抵湖外。將發而雨。谿壯不可濟。顧城隅有古寺。解包休于門下。雨不止。入堂。有老僧坐地鑪。見益而曰。此行何之。曰行脚去。又問如何是行脚事。對曰不知。曰不知最親。益疑之。三人者附火。舉肇公語。至天地與我同根處。老僧又曰。山河大地與自己。是同是別。益曰同。琛竪兩指。熟視曰。兩箇。即起去。益大驚。周行廊廡。讀字額曰石山地藏。顧語脩輩曰。此老琛禪師也。意欲留止。語未卒。琛又至。雨已止。業已成行。琛送之問曰。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乃指庭下石曰。此石在心內。在心外。益曰在心內。琛笑曰。行脚人著甚來由。安塊石在心頭耶。益無以對之。乃俱求決擇。尋皆出世。益住臨川崇壽。僧子方者問曰。公久親長慶。乃嗣地藏。何意哉。益曰。以不解長慶說。萬象之中獨露身故。子方舉拂子示之。益曰。撥萬象。不撥萬象。子方曰。不撥萬象。益曰。獨露身𡁠。子方曰。撥萬象。益云。萬象之中𠰚。子方於是悟旨。歎曰。我幾枉度此生。益謂門弟子曰。趙州曰。莫費力也。大好言語。何不仍舊去。世間法尚有門。佛法豈無門。自是不仍舊故。諸佛諸祖。秖於仍舊中得。如初夜鐘。不見有絲毫異。得與麼恰好。聞時無一聲子閙。何以故。為及時節。無心曰死。且不是死。止於一切。祇為不仍舊。忽然非次聞時。諸人盡驚愕道。鐘子恠鳴也。且如今日道。孟夏漸熱。則不可。方隔一日。能校多少。向五月一日。道便成賺。須知校絲髮不得。於方便中。向上座道不是時。蓋為賺。所以不仍舊。寶公曰。暫時自肯不追尋。歷劫何曾異今日。還會麼。今日只是塵劫。但著衣喫飯。行住坐臥。晨參暮請。一切仍舊。便為無事人也。又曰。見道為本。明道為功。便能得大智慧力。若未得如此。三界可愛底事。直教去盡。纔有纖毫。還應未可。祇如汝輩睡時。不瞋便喜。此是三界昏亂。習熟境界。不惺惺。便昏亂。蓋緣汝輩雜亂所致。古人謂之夾幻金。即是真。其如鑛何。若覷得徹骨徹髓。是汝輩力。脫未能如是。觀察他什麼。樓臺殿閣。諸聖未必長把却汝手。汝未必依而行之。古今如此也。又曰。出家兒。但隨時及節便得。寒即寒。熱即熱。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古今方便不少。石頭初看肇論。至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則曰。聖人無己。靡所不己。乃作參同契。首言竺土大僊心。無過此語也。中間亦只尋常說話。夫欲會萬物為自己去。盖盡大地無一法可見。已而又囑曰。光陰莫虗度。所以告汝輩。但隨時及節。便得。若也移時失候。即虗度光陰。於非色中作色解。於非色作色解。即是移時失候。且道色作非色解。還當得否。若與麼會。便是沒交涉。正是癡狂兩頭走。有什麼用處。但守分過時好。甞指竹問僧曰。還見麼。曰見。益曰。竹來眼裏。眼到竹邊。曰總不與麼。益笑曰。死急作麼。有偈曰。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唯識唯心。眼聲耳色。色不到耳。聲何觸眼。眼色耳聲。萬法成辦。萬法匪緣。豈觀如幻。大地山河。誰堅誰變。周顯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李國主駕至。慰問甚勤。閏月望。剃髮沐浴。辭眾訖。跏趺而化。顏貌久而如生。閱世七十有四。坐五十有四。夏公卿李建勳已下。素服奉全身。于江寧丹陽鄉建塔。諡大法眼禪師。 贊曰。玄沙論三句。初無金銀銅輪之語。不然。殆與教乘何異哉。琛公精深廣大。唯以直下便見。擬成剩法為要。非三句所能管攝也。益以仍舊自處。以絕滲漏句為物。頗事邊幅。而永明乃其的孫。豈所謂深山大澤。龍蛇所由生者耶。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姓魯氏餘杭人。七齡即獲依新定智通院全偉禪師削染。甫弱冠。從希覺律師。登具於越之開元寺。既而覺師。又以毗尼之道。盛化於鄮峯之育王寺。益仍聽稟焉。未幾南遊。止長慶法會。俄偕友出湖湘。過漳浦遇羅漢琛公於地藏寺。琛公問云。上座何往。答行脚去。云行脚事作麼生。答不知。云不知最親切。益有省。遂求咨決於琛焉。 後至臨川。州收請以崇壽院出世。茶筵罷。四眾圍繞陞座。益謂眾云。諸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語。聊為舉古人一則現成公案去也。珍重。便下座。時有僧於座下出禮拜。益云好問著僧方欲伸問。次。益云。長老未開堂。不答話。 有子方上座。自長慶來。益舉稜和尚偈。問云。作麼生是萬象之中獨露身。子方舉起拂子。益云。恁麼會又爭得。進云。和尚尊意如何。益云。喚什麼作萬象。進云。古人不撥萬象。益云萬象之中獨露身。說什麼撥不撥。子方悟。述偈投誠。 江南國主。承益教戒。迎住報恩禪院。署淨慧號。上堂。古人道。我立地待汝構去。山僧今日坐地待汝構去。還有道理也。無。那个親那个疎。試裁斷看。 住清涼上堂。出家人但隨時及節便得。寒即寒熱即熱。欲知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不見石頭和尚因看肇論。便解道。竺土大僊心。東西密相付參同契語。豈不是會萬物為己麼。上座若能會萬物為己去。盡大地無一法可見。後頭道。光陰莫虗度。是古人恐爾移時失節。苦口叮嚀如此。珍重。 顯德五年戊午秋七月十七日示疾。閏月五日。剃澡畢集眾告別。跏坐而逝。壽七十四。臘五十五。諡大法眼。塔全身於江寧縣丹陽鄉名無相。後主為文勒頌德。韓熙載銘。
宋高僧傳·卷第十三 習禪篇第三之六(正傳十七人附見六人)唐東京封禪寺圓紹傳
釋文益。
姓魯氏。
餘杭人也。
年甫七齡挺然出俗。
削染于新定智通院。
依全偉禪伯。
弱年得形俱無作法於越州開元寺。
于時謝俗累以拂衣。
出樊籠而矯翼。
屬律匠希覺師盛化其徒于鄮山育王寺。
甚得持犯之趣又遊文雅之場。
覺師許命為我門之游夏也。
尋則玄機一發雜務俱損。
振錫南遊止長慶禪師法會。
已決疑滯。
更約伴西出湖湘爾日暴雨不進。
暫望西院寄度信宿。
避溪漲之患耳。
遂參宣法大師。
曾住漳浦羅漢。
閩人止呼羅漢。
羅漢素知益在長慶頴脫。
銳意接之。
唱導之由玄沙與雪峯血脈殊異。
益疑山頓摧正路斯得。
欣欣然挂囊栖止。
變塗迴軌確乎不拔。
尋遊方却抵臨川。
邦伯命居崇壽。
四遠之僧求益者不減千計。
江南國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報恩禪院。
署號淨慧。
厥後微言欲絕大夢誰醒。
既傳法而有歸。
亦同凡而示滅。
以周顯德五年戊午歲秋七月十七日有恙。
國主紆于方丈問疾。
閏月五日剃髮澡身與眾言別。
加趺而盡顏貌如生。
俗年七十四。
臘五十五。
私諡曰大法眼。
塔號無相。
俾城下僧寺具威儀禮迎。
引奉全身於江寧縣丹陽鄉起塔焉。
益好為文筆。
特慕支湯之體。
時作偈頌真讚。
別形纂錄。
法嗣弟子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鐘山道欽潤州光逸吉州文遂江南後主。
為碑頌德。
韓熙載撰塔銘云。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郝。真定元氏人。後唐長興二年。出家於鄉之觀音院。既落髮受具。遂遊方。閱藏典於韶山。而後歸。晉開運三年。契丹犯京師。其主耶律德光。迴軍至欒城而死。虜酋麻答耶律解里守常山。不即去。常山之人。謀逐之。虜知而先發焉。城中無少長。皆被屠戮。天王寺。喪八僧。圓其一也。初圓引頸再受刃。如木石然。圓呼曰。猛乞一劒。即身首異處。昏無所知。至暮覩反照獨念曰。冥漠之中亦有日月如此。徐捫其頸。則首在焉。然猶疑之。不敢搖動。時虜已潰遁。城中居民稍定。明日或扶之歸院。院僧方晨粥。見之以為鬼物。遽驚散。久之詢其故。乃悲喜相賀。然察其頸。則周匝有痕。如綫許終身。周顯德中。又寓大名之成安縣卯齋寺。溫尋藏義。開寶六年。集眾說法。坐逝。茶毗致舍利如粒。壽七十四。臘五十一。范魯公質聞而歎曰。夫看經精進之力。乃能見驗於生死之際。則佛之道果可誣乎。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二 感通篇第六之五
釋法圓。
俗姓郝。
真定元氏人也宿殖之緣出塵無滯。
後唐長興二年投本府觀音院勤勤誦習。
師與落髮。
間歲受滿足戒。
後策枝負囊巡禮諸方。
至韶山挂錫看大藏經焉。
晉開運三載却來本生地寓天王院。
越來年契丹犯闕。
戎王耶律德光。
迴至常山欒城而死。
永康王兀谷代為蕃國之主。
時旋軍自鎮州董戎。
北返留酋長麻答耶律解里守于下京。
即常山也。
晉之臣寮兵士盡在斯矣。
漢兒將帥謀逐醜虜。
其計未決兩分街巷。
漢人在蕃之中者。
蕃人先發無少長皆被屠戮之。
天王院八僧殊死。
圓預其數也。
其時見殺者尤眾。
初圓引頸兩受刃。
如擊木石。
然圓呼曰。
猛乞一劍。
遂身首異處。
至暮圓如夢中忽覩晚照。
亦微悟被戮。
意之自謂。
死已冥寞亦見日月。
逡巡舉一臂。
試捫其頭。
乃覺如故。
再三疑之不敢搖動。
慮其分落也。
又謂血凝所綴。
重捫之遶頸有痕縫。
如線許大。
終身如此。
時城中既逐出蕃部稍定。
傍人扶起詰朝歸院。
院僧方將食粥。
見圓謂為鬼物。
一皆奔散。
遲久審得其實。
喜言再生。
遠邇觀禮且歎希奇。
常山之人競陳供施。
圓自後復往諸方居無定所。
暨周顯德中寓大名府成安縣卯齋院溫尋藏教。
以開寶六年忽謂眾曰。
人生虛幻何能久長。
物極則遷。
生死涅槃必無少別。
遂不數日而長逝。
黑白之眾若喪所親。
及送就茶毘日。
感舍利若黍粟之皁粒焉。
春秋七十四。
法臘五十一。
時范魯公質親問圓厥由。
深加鄭重。
再詢履行。
則大藏經已兩過披讀矣。
又福州楞伽寺鑛師者。
海壇戍卒之子。
厥初母氏懷娠冥然不喜葷胾。
洎乎誕育岐嶷異常不嚌魚肉。
年及八歲甘嗜野菜。
若鉏斸種者。
即言殺傷物命。
每見家厨亨燀毛鱗。
則手掬沙灰投于爨鑊。
貴其不食。
自言。
開元寺塔隋朝中我造也。
多說未萌事後皆契合。
便請出家因披法服。
頂有香氣如爇沈檀。
號為聖僧。
時侍御史皇甫政為留後。
請入府署。
因作肉䭔子百數。
唯一是素者。
盤器交錯悉陳于前。
意驗其凡聖耳。
鑛臨筵徑拈素者啖之。
餘者手拂而作。
時皇甫部曲一皆驚歎。
每出街巷眾人圍遶。
自言。
壽止十三當定歸滅。
至是果終。
遂於寺前火化傾城士女哭泣。
依輪王法樹浮圖焉。
復次唐開元中太原東北有李通玄者。
言是唐之帝胄。
不知何王院之子孫。
輕乎輕冕尚彼林泉。
舉動之間不可量度。
身長七尺餘。
形貌紫色眉長過目。
髭鬢如畫髮紺而螺旋。
脣紅潤齒密緻。
戴樺皮冠衣大布縫掖之制。
腰不束帶足不躡履。
雖冬無皴皸之患。
夏無垢汗之侵。
放曠自得靡所拘絆。
而該博古今洞精儒釋。
發于辭氣若鏗巨鐘。
而傾心華藏未始輟懷。
每覽諸家疏義繁衍學者窮年無功進取。
開元七年春齎新華嚴經。
曳笻自定襄而至并部盂縣之西南同頴鄉大賢村高山奴家。
止於偏房中。
造論演暢華嚴。
不出戶庭幾于三載。
高與隣里怪而不測。
每日食棗十顆柏葉餅一枚。
餘無所須其後移於南谷馬家古佛堂側。
立小土屋閑處宴息焉。
高氏供棗餅亦至。
甞齎其論并經往韓氏莊。
即冠蓋村也。
中路遇一虎。
玄見之撫其背。
所負經論搭載去土龕中。
其虎弭耳而去。
其處無泉可汲用。
會暴風雨拔老松去。
可百尺餘成池。
約深丈許。
其味香甘。
至今呼為長者泉。
里人多因愆陽臨之祈雨。
或多應焉。
又造論之時室無脂燭。
每夜秉翰於口兩角出白色光。
長尺餘。
炳然通照。
以為恒矣。
自到土龕俄有二女子衣貲布。
以白布為慘頭。
韶顏都雅饋食一奩于龕前。
玄食之而已。
凡經五載至於紙墨供送無虧。
及論成亡矣。
所造論四十卷。
總括八十卷經之文義。
次決疑論四卷。
綰十會果因之玄要。
列五十三位之法門。
一日鄉人聚飲酒之次。
玄來謂之。
曰汝等好住吾今去矣鄉人驚怪謂為他適。
乃曰。
吾終矣。
皆悲泣戀慕送至土龕。
曰去住常也。
鄉人下坡。
迴顧其處雲霧昏暗。
至子時儼然坐亡龕中。
白色光從頂出上徹太虛。
即開元十八年暮春二十八日也。
報齡九十六。
達旦數人登山見其龕室內。
蛇虺填滿莫得而前。
相與啟告蛇虺交散。
耆少追感結輿迎于大山之北。
甃石為城。
而葬之。
神福山逝多林蘭若方山是也。
葬日有二斑鹿雙白鶴雜類鳥獸。
若悲戀之狀焉。
大曆九年六月內有僧廣超。
到蘭若收論二本。
召書生就山繕寫。
將入汾川流行。
其論由茲而盛。
至大中中。
閩越僧志寧將論注於經下。
成一百二十卷。
論有會釋七卷不入注文。
亦寫附於初也。
宋乾德丁卯歲。
閩僧惠研重更條理立名曰華嚴經合論。
行於世人所貴重焉。
系曰。
北齊內侍劉謙之隨王子入臺山焚身。
謙之七日行道。
感復丈夫相。
冥悟華嚴義。
乃造論六百卷。
久亡。
至李長者之化行晉土。
神變無方。
率由應以此身而為說法也。
或曰。
李論中加乎十會。
經且闕焉。
依梵字生解可非迷名耶何長者說法之有。
通曰。
十會理有宜俟後到之經。
所解南無言離中虛也。
此配法觀心也。
若知觸物皆心方了心性。
故經云。
知一切即心自性。
則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此乃心境如如則平等無礙也觀李之判教該博。
可不知華言義耶。
甞聞幽州僧惠明鳩諸偽經并華嚴論同焚者。
蓋法門不相入耳。
偽經可爇。
李論難焚。
伊非小聖境界也。
亦猶楊墨之說與儒相違行方外者復憎孔孟。
水火相惡未始有極。
苟問通人分曹並進無相奪倫哉。
論曰。
丹成轉數。
服則登仙。
慧鍊功夫驗之果證。
若或名未標於籙籍。
力未合於經王。
烏以經舉此身出過凡世。
徒秖眩曜肉眼驚忙猿心。
所謂釋氏之儔高下異爾。
亦乃譬同群象也。
牙能觝觸鼻善卷舒。
力却九牛奔過駟馬矣。
別有阿耨池岸香醉山陰象。
則鼓雙翼以飛騰。
用七支而巧便。
與夫海山之象百倍絕倫。
厥號藹羅伐拏。
象中龍也。
諒知沙門有所感通斯之謂歟。
若夫能感所通。
則修行力至必有天神給侍是也。
能通所感。
則我施神變現示於他是也。
能所俱感通則三乘極果。
無不感通也。
昔梁慧皎為傳創立神異一科。
此唯該攝究極位之聖賢也。
或資次徵祥階降奇特。
當收不盡。
固有缺然。
及乎宣師不相沿襲。
乃釐革為感通。
蓋取諸感而遂通通則智性。
修則感歟果乃通也。
覈斯理長無不包括。
亦猶班固增加九流變書為志同也。
復譬聖人重卦不亦愈於始畫者乎。
然則前不仰觀俯察後可變通此非宣師之能據嘉祥變例而能矣。
原夫室靜生虛白。
心靜則神通。
儒玄所能我道奚若。
引發靜慮自在現前。
法不喧囂萬緣都泯。
智門開處六通由是生焉。
動相滅時五眼附茲照矣。
目連運用彰何第一之名。
那律觀瞻有是半頭之見迷盧入其芥子。
海水噏於毫端。
不思議時凡夫之心口兩喪神通生處諸佛之境界一如。
復次我教法中以信解修證為准的至若譯經傳法生信也。
義解習禪悟解也。
明律護法修行也。
神異感通果證也。
孰言像末無行果乎。
亦從多分說也。
秖如檀特刻杖表侯景之西歸。
河禿指天知文襄之南面光師入安樂之行弟子證三昧之門。
泗上僧伽十九類身之應現。
萬迴尊者五千餘里之往來。
諸方更有其異名。
此剎彌觀其奇迹。
難拘定態莫檢恒形。
從願海而起身。
元惟智積。
自意生而分質。
素是康僧。
岸覩菩薩之迎生英致秦襄之就食。
留年不測示跡無方。
或揚化於數朝。
或受齡於三百。
或令竈祠而墮。
或得御笛而迴。
珪戒嶽神安救唐相。
或漉龍兒而至。
或擎銷骨而征。
入聖寺門認諸葛亮。
或神光出口。
或怪物沈河。
豐干識其文殊。
無相免其任俠。
夢送浮圖而渡海。
身分窰窟以安禪。
或放毫相之光。
或令公主之誕。
或獲珠之爍爍。
或擾虎之耽耽。
或記宰臣。
或移巢鵲。
壽過百歲身隱五臺。
或讖草書。
或求聽眾。
或隱形而留影。
或見母而便生。
或題異辭。
或語虓獸。
記韋公之滅度。
驚張瀆之夜歸。
不濡其服而渡溪。
不泄其穢而恒食。
或倒立而死。
或直吐其鳩。
或身首異處而還連。
或半年坐亡而復起。
若以法輪啟迪。
多作沙門之形。
設如異迹化成。
或作老叟之貌(寒山拾得)瘡痍可惡疥癘堪嫌。
或逆逜於恒流。
或譸張於下類。
伊皆難測。
孰曰易知。
將逆取順之由。
反權合道之意耳。
或曰。
感通之說近怪乎。
對曰。
怪則怪矣。
在人倫之外也。
苟近人情之怪。
乃反常背道之徒歟。
此之怪也。
非心所測。
非口所宣。
能至其涯畔矣。
令神仙鬼物皆怪者也。
仙則修鍊成怪。
鬼則自然為怪。
佛法中之怪則異於是。
何耶。
動經生劫依正法而修。
致自然顯無漏果位中之運用也。
知此怪正怪也。
在人情則謂之怪。
在諸聖則謂之通。
感而遂通。
故目篇也。
故智論云。
以禪定力服智慧藥。
得其力已遂化眾生。
復置世界於一毛。
疑海水為五味。
故曰緣法察境。
唯寂乃照。
始驗佛門龍象間代一生出而攝諸不慚愧也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王。杭州人。少出家。訪道。無所不至。常持大布衣。從越之敏法師。二十五年。其玄解。於千眾中為第一。時共目之青布明。後咨禪法於蔣山巗禪師者。十年。甞以積雪塞路。七日不食。獨念曰。吾聞七日不食則死。今不死豈其業耶。吾茲試觀之。因自以繩懸之崖間。頓若有割斷其繩者。竟墜崖底。歘又若有擎之以出者。復置前所在處。無少損。未幾。行頭陀於荊之四望山。形與影俱。寒暑一衲。物我相忘。而兩虎之鬬者。能使之解。專以思益經。為脩行軌則。龍朔間。偶遊終南。遂觀覧京師不久而去云。
續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習禪六之餘
釋惠明
姓王。
杭州人。
少出家。
遊道無定所。
時越州敏法師。
聚徒揚化遠近奔隨。
明於法席二十五年。
眾侶千僧解玄第一。
持衣大布二十餘載。
時共目之青布明也。
翹勇果敢策勤無偶。
後至蔣州巖禪師所。
一經十年諮請禪法在山禪念。
經雪路塞七日不食。
念言。
我聞不食七日便死。
今明知業也。
若業自在可試知之。
以繩自懸於高崖。
怳怳如人割斷。
因落崖底。
如人擎置一無所損。
復至荊州四望山頭陀。
二虎交鬪自往分解。
冬夏一服行止形俱。
所去無戀。
即經所謂如鳥凌空。
喻斯人矣。
誦思益經依經作業。
近龍朔年。
從南山出至京遊觀。
與其言論無得為先。
不久旋返云往江曲。
依閑修道莫知定所。
釋慧明 朝代:後周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八 傳宗科
錢唐蔣氏子。
夙探三學。
逮徧參得清涼益公指訣於臨川。
遂歸隱天台之白沙。
以究所寤入。
玄侶之扣激者。
皆摧折莫敢近傍。
因以為魔說。
而謗詈四起。
漢乾祐中。
出山。
時鄞之翠巖參公。
率諸禪德。
就僧主思憲院勘辨之。
明酬對皆契宗旨。
未幾。
吳越錢氏造大報恩寺以住持迎之。
署號圓通普照禪師
玄沙之道賴以振。
顯德中示寂。
時方大暑。
眾欲即葬之。
弟子永安曰我知師請必無葬而闍維焉。
獲舍利五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番禺人。懿宗咸通初,官監察御史、商州刺史、桂管觀察使。入為禮部侍郎。僖宗中和初出鎮南海,掌嶺南西道節度使,終尚書左仆射。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廣州(今屬廣東)人。
登進士第,曾任監察御史、左補闕。
歷西川節度判官、商州刺史。
懿宗咸通二年(861),擢為桂管觀察使。
次年,改嶺南西道節度使。
八年,任禮部侍郎知貢舉。
翌年,出為嶺南東道節度使。
官終尚書左仆射。
生平見《唐摭言》卷一二、《新唐書·藝文志三》、《資治通鑒》卷二五〇、《唐詩紀事》卷六六。
愚博洽強記,能詩善文。
好佛,通佛理。
曾與僧惠明、趙璘論佛書,成《棲賢法嶲》一書,已佚。
全唐詩》存詩4首,《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全粤詩·卷一二
鄭愚(? — 約八八四),番禺人。幼穎力學,嘗作《泛石岐海》詩,隱然有濟川之志。唐文宗開成二年(八三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尚書郎。唐懿宗咸通初,爲桂管觀察使。三年(八六二),詔授嶺南西道節度使。以禦守功,召爲禮部侍郎。咸通八年,知貢舉。黃巢平後,廣州殘破,唐僖宗中和初,命愚出鎮南海,以撫綏功召拜尚書左僕射。其後三載而卒。明黃佐嘉靖四十年《廣東通志》卷五五、明郭棐纂萬曆三十年刊《廣東通志》卷二三有傳。詩六首。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
愚。番禺人。咸通初官監察御史商州刺史桂管觀察使。召為禮部侍郎。掌嶺南西道節度使。終尚書左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