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本净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3—729 俗姓陈,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幼出家。后至延祚寺,嗣牛头宗四祖法持。武后长安二年(702)法持卒后,继守山门,为牛头宗五祖。《景德传灯录》卷四、《宋高僧传》卷八有传,《景德传灯录》存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姓陈氏。江宁人。幼岐嶷。不好戏弄。常以静嘿自持。见者以为异。无何一日忽失所在。遍求之则已往依天保寺统法师出家矣。统尤爱之。使日诵大乘经。年十二。以国恩获薙落。因隶幽岩寺。从持禅师。咨询禅理。而卒为持嗣。持于是退居延祚寺。而使之专匡导焉。受利益者。盖不可胜数。有慧忠者。目为法器。威尝以偈示之曰。莫系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念出长波。忠以偈答曰。念想由来幻。性自无终始。若得此中意。长波当自止。威知其了悟。乃付以山门。遂随缘化导。以开元十年二月十八日终。遗言迁尸中林。施飞走。弟子玄挺等。不敢违。春秋七十七。始威行头陀。夜遇三虎。无所惧。旦晓虎随门外。若侍卫者。麾之去。然后去。威所在。每有二兔一犬戏庭际。此又其慈悲化物之徵欤。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智威。
俗姓陈氏。
江宁人也。
住近青山地盘嘉气。
善符宿瑞维岳降神。
爰在童年器殊众识。
至于戏弄曾不染俗。
性恶浮饰人皆异焉。
无何一朝忽失其所。
父母莫知攸往。
乃遍历诸寺寻访之。
威已依天保寺统法师诵大乘经。
早数百纸聪敏超伦众咸叹服。
年二十遇恩剃落。
隶名于幽岩寺。
因从持禅师咨请禅法。
妙达深理继踵前修。
既获髻珠淡然闲放。
形容温润面如满月。
言辞清雅慧德兰芳。
望重一期声闻远近。
江左定学往往造焉。
其中顿悟心源即慧思禅师。
乃命嗣山门盛传道化。
威自出止延祚寺。
说法利人广施饶益。
以开元十年二月十八日终于住寺。
遗嘱林中饲鸟兽。
弟子玄挺等依言奉行。
春秋七十七。
威一时夜行头陀。
将值天晓有三虎遇之。
威截路中过了无怖色。
虎随至山门四顾而去。
每有二兔一犬。
庭际游戏各无间畏。
盖大悲平等物我一均。
故其然也。
次司空山释本净。
姓张氏。
东平人也少入空门高其节操。
游方见曹溪六祖决了疑滞。
开元初于南岳司空山闲放自处。
人不我知蔽伪之故也天宝中因杨庭光采药。
邂逅相逢。
论道终日。
回奏诏赴京。
于白莲华亭安置。
帝知佛法幽深孰堪商攉。
敕召太平寺远法师及两街三学硕德。
发问锋起。
若百矢之逐一兔。
焉。
净举措容与四面枝梧。
譬墨翟之解九攻机械矣。
既而辩若建瓴。
詶抗之馀乃引了义教援證。
复说伽陀一无留滞。
皇情怿悦。
观者叹嗟。
以上元二年五月五日归寂。
寿龄九十五。
敕谥大晓禅师。
亦带所居为名曰司空山禅师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6—714 【介绍】: 唐僧。永嘉人,字明道。俗姓戴。住温州龙兴寺。尝谒六祖慧能,问答相契,便欲辞去,慧能留住一宿,谓之一宿觉。卒谥真觉大师。有《永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5或675—713 字明道,俗姓戴,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少出家,初学天台止观之说。后至韶州谒禅宗六祖慧能,留宿一夜而悟禅法,时称一宿觉和尚。后仍归温州,住龙兴寺。卒谥无相大师。《宋高僧传》卷八、《祖堂集》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玄觉遗作10篇,由庆州刺史魏靖辑为《永嘉集》1卷,有《大正藏》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等。其中收《永嘉證道歌》,文字通俗,多用杂言,阐说禅宗学说,在唐宋两代流传甚广。《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九百十三
玄觉俗姓戴氏。永嘉人。先天元年卒。赐谥无相大师。著有永嘉集十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字明道。姓戴氏。永嘉人也。其兄宣。有名教庠中并与其二侄出家。居龙兴寺。素业定。乃于所居之寺侧。立禅室以进脩。既而因左溪朗禅师激励。与东阳策禅师同谒曹溪六祖。初到𢹂瓶锡。绕祖三匝。祖云。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行方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祖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觉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祖曰。如是如是。觉乃具威仪参礼。须臾即辞。祖曰。返太速乎。觉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祖曰。谁知非动。觉曰。仁者自生分别。祖曰。汝甚得无生之意。觉曰。无生岂有意耶。祖曰。无意谁当分别。觉曰。分别亦无意。祖叹曰。善哉善哉。少留一病。时谓一宿觉。自是学者辐辏。化被天下。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终。端坐如入定。寿四十九。以其年之十一月十三日。葬于西山之阳。弟子慧操慧持等慈玄寂等。嗣其化。括州刺史李邕撰文勒石。以纪行业。庆州刺史魏靖为集平生著述。以行世。后谥无相。塔号净光。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玄觉。
字明道。
俗姓戴氏。
汉末祖侃公第五燕公九代孙。
讳烈。
渡江乃为永嘉人也。
总角出家龆年剃发。
心源本净智印全文。
测不可思解甚深义。
我与无我恒常固知。
空与不空具足皆见。
既离四病亦服三衣。
德水沐其身。
所以清净。
良药治其眼。
所以光明。
兄宣法师者。
亦名僧也。
并犹子二人并预缁伍觉本住龙兴寺。
一门归信连影精勤定根确乎不移。
疑树忽焉自坏都捐我相不污客尘睹其寺旁别有胜境。
遂于岩下自构禅庵。
沧海荡其胸。
青山拱其背。
蓬莱仙客岁月往还。
华盖烟云晨昏交集。
粤若功德成就佛宝郁兴。
神钟震来妙屋化出。
觉居其间也。
丝不以衣耕不以食。
岂伊庄子大布为裳。
自有阿难甘露作饭。
觉以独学孤陋三人有师。
与东阳策禅师肩随游方询道。
谒韶阳能禅师而得旨焉。
或曰。
觉振锡绕庵答对。
语在别录。
至若神秀门庭遐征问法。
然终得心于曹溪耳。
既决所疑能留一宿。
号曰一宿觉。
犹半遍清也。
以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
于龙兴别院端坐入定。
怡然不动僧侣悲号。
以其年十一月十三日殡于西山之阳。
春秋四十九。
初觉未亡前禁足于西岩。
望所住寺喟然叹曰。
人物骈阗花舆蓊蔚。
何用之为。
其门人吴兴兴师新罗国宣师。
数人同闻皆莫测之。
寻而述之曰。
昔有一禅师将诸弟子游赏之次。
远望一山忽而唱曰。
人物多矣。
弟子亦不测。
后匪久此师舍寿。
殡所望地也。
西山去寺里有馀程。
送殡繁拥人物沸腾。
其感动也若此。
又未终前有舒雁千馀飞于寺西。
侍人曰。
此将何来。
空中有声云。
为师墓所故从海出也。
弟子惠操惠特等慈玄寂。
皆传师之法为时所推。
后李北海邕为守括州。
遂列觉行录为碑号神道焉。
觉唱道著明修證悟入。
庆州刺史魏靖都缉缀之号永嘉集是也。
初觉与左溪朗公为道契。
朗贻书招觉山栖。
觉由是念朗之滞见于山。
拘情于讲。
回书激劝。
其辞婉靡其理明白。
俾其山世一如喧静互用。
趣入之意暗诠于是。
达者韪之。
终敕谥号无相。
塔曰净光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