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世民

相关人物:共 231 位
共 2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0—621 【介绍】: 隋京兆武功人,字无畏。
苏绰子。
北周时拜开府。
入隋,历官纳言、民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与高颎同参掌朝政。
从征吐谷浑、辽东。
炀帝时,因谏阻修长城,除名为民。
隋亡后,先归宇文化及,为光禄大夫;化及败,归李密;密败,归东都,越王侗以为上柱国;后又归王世充。
唐太宗平王世充,威一再求见,不许,归卒于家。
全隋文·卷二十五
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西魏度支尚书兼司农卿绰子。仕周,开府。入隋,历纳言,封房公,开府仪同三司。
甄权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1—643 【介绍】: 隋唐时许州扶沟人。
以母病,与弟立言究习方书,遂为高医。
仕隋为秘书省正字,称疾免。
唐太宗贞观年间,太宗幸其舍,视饮食,访逮其术,擢朝散大夫,寻卒。
有《脉经》、《针方》、《明堂人形图》等。
柴通玄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2 【介绍】: 宋道士。
陕州阌乡人,字又玄,自称罗山太乙洞主。
所居承天观,即唐轩游宫,有唐玄宗诗石及所书《道德经》二碑。
自言年百余岁,善辟谷长啸。
太宗召至京师,恳求归本观。
真宗立,召对,多以修身慎行为说。
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作诗赐之,诏为修道院,蠲其田租。
次年春,作遗表,遣弟子诣阙献龟鹤,己则燃香端坐而卒。
孟静素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2—638 【介绍】: 唐女道士。
江夏安陆人。
初笄离家修道,修习三皇内文,九鼎丹法。
隋文帝开皇间,征赴京师,居至德观,士俗从者甚众。
唐高祖、太宗皆钦重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魏氏。
华阴郑县人。
年十三。
事蔼法师出家。
住西魏长安陟岵寺。
当周之灭法。
独逃匿诸檀信家。
剃发染服。
曾不为变。
至随氏迁都龙首。
诏居大兴善寺。
开皇三年。
乃卜终南丰谷之东阜。
以老焉。
亦其故隐之地也。
诏遣左卫大将军晋王广。
就山宣旨引见。
藏固辞。
上益敬慕之。
乃遣内史舍人虞世基尉问。
并施油香薰炉。
三衣什物。
仍名其寺为丰德。
每岁三长之月。
藏必弘智论。
以阐化。
武德初。
制立僧官。
而藏为首选。
然终非世检所乐也。
尝以兴善官供频繁。
愿乞食如律。
晚行头陀西郊柏林墓所。
文帝出游。
过也而叹。
命侍从。
皆脱所服以施。
得衣凡百有馀聚。
藏悉以充营构。
然其所御。
惟纳布大衣。
厚重可四斤许。
服之。
卒六十五夏矣。
曾未尝顷刻去身也。
常坐一食。
形相挺特。
颀然八尺二分。
而步履轻安。
每食时。
千持澡瓶。
足蹑木履。
幽梗盘沮。
自东阜四里。
乘厓而至。
午后复上。
则亦似获神足通者。
故或图写其容貌。
存之至今。
京师慈门寺沙门小昙。
为建碑于寺门之右。
而颍川沙门法林为之文。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 习禅四
释智藏。姓魏氏。华州郑县人也。十三出家事蔼法师。当西魏之世。住长安陟岵寺。值周灭法权处俗中。为诸信心之所藏隐。虽王禁剋切不惧刑宪。剃发法服曾无变俗。迄至隋初乃经六载。晦迹人间不亏道禁。自有同尘莫敢联类矣。移都龙首住大兴善。开皇三年。乃卜终南丰谷之东阜。以为终世之所也。即昔隐沦之故地矣。山水交映邑野相望。接叙皂素日隆化范。后文帝敕左卫大将军晋王广。就山引见。藏曰。山世乃异。适道不殊。贫道居山日积意未移想。陛下国主之体。不夺物情为宗。王具闻帝。帝叹讶久之。乃遣内史舍人虞世基。宣敕慰问。并施香油熏炉及三衣什物等。仍诏所住为丰德寺焉。每至三长之月。藏盛开道化。以智论为言先。凡所登践者皆理事齐禀。京邑士女传响相趋。云结山阿就闻法要。逮武德初岁爰置僧官。众以积善所归乃处员内。道开物悟深有望焉。虽预僧僚而身非世检。时复临叙终安丰德。以武德八年四月十五日遘疾。少时终于所住。春秋八十五。然藏青襟入道自检形神。不资奢靡不欣荣泰。时居兴善官供频繁。愿存乞食尽形全德。纵任居僧务。夏雨冬冰而此志不移。终不妄啖僧食。晚居西郊柏林墓所。头陀自静。文帝出游遇而结叹。与诸官人等。各舍所著之衣百有馀聚。藏令村人车运用充寺宇。故使福殿轮奂回拔林端。灵塔架峰迢然云表。致有京郊立望得传遥敬矣。又爰初受具以布大衣重补。厚重可齐四斗。六十五夏初无一离。受日说欲由来未传。常坐一食终乎大渐。而状形超挺唐量八尺二分。质貌魁梧。峙然峰崿之相。常居寺之南岫四十馀年。面临深谷目极天际。俓途四里幽梗盘岨不易登升。而藏手执澡瓶足蹑木履。每至食时乘崖而至。午后还上。初无颠堕。因斯以谈。亦雄隐之高明者故。图写象供。于兹存焉。京师慈门寺沙门小昙。钦藏素业。为建碑于寺门之右。颖川沙门法琳制文。
释慧欢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出京兆云阳管氏。
弱龄慕道。
而迫于俗累。
谢遣宦娶。
乃获披缁。
时年已三十有七矣。
始从清禅寺崇公。
咨询定法。
存息短长。
冷然有得。
且尘嚣屏绝。
形影相依。
久历星霜。
循守益厉。
尝经行。
偶堕岩石上。
其相悬之势。
不翅寻丈。
而端然寂嘿跏趺自如。
若无所知觉者。
大业初。
京师创建大禅定寺。
追严文帝冥福。
诏居之。
六年二月卒于寺房。
春秋六十九。
遗命施尸飞走。
弟子檀越不忍。
而葬之终南楩梓谷。
树塔勒铭以表章焉。
续高僧传·卷第十八 习禅三
释慧欢。俗姓管氏。京兆云阳人也。弱龄厌俗深慕出家。迫以恒日取拔无路。历任僚署频经凉暑。年逾壮齿方蒙本遂。三十有七被缁在道。依清禅寺崇公咨受定法摄心仪体存息短长。观觉安立冷然祛写。兼以志得林泉销形人世。损略尘欲。山学推先。尝经行山顶误堕高岩。乃石上端居不忘禅念。其感灵如此。逮隋文晏驾。建大伽蓝。以欢志德潜被。召而供养。大业六年二月卒大禅定道场。春秋六十有九。遗令施形寒林之下。弟子等敢从德义。送于终南梗梓谷中。率诸道俗立铭树塔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631 【介绍】: 唐观州蓨人,字文纪。
少慷慨有志节,每以忠义自许。
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隋为太子洗马,旋擢尚书右丞。
高祖时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
频谏太子不听,固请老,解尚书。
贞观时拜太子少师,以足疾太宗特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
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贞。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纲字文纪。观州蓨人。初名瑗。字子玉。读后汉书张纲传。慕而改之。初为周齐王宪参军。入隋为太子洗马。拜尚书右丞。为杨素苏威所恶。以属吏。会赦免。贼帅何潘仁署为长史。高祖义师至京城。授丞相府司录。封新昌县公。累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进太子少保。贞观四年拜太子少师。五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
释慧超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丹阳沈氏子。
出家。
以诵法华经为专务。
时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
悟一乘之理。
明三观之。
心超与江陵顗公。
仙城命公。
笃志相亲。
积年请业。
行优一众。
德冠诸贤。
思谓其徒曰。
超得忍人也。
复获偕览衡岳之胜。
隋受禅。
乃北入嵩高。
饵药坐禅。
太子勇既召集天下名德。
而遣还之。
以超尤诣道。
独留供养。
及勇废。
徙居定水。
会蓝法师。
以蓝谷之悟真寺迎之。
共隐八年。
倍勤三慧。
大业初。
京师创建大禅定寺。
诏超之。
后以疾辞。
允其归。
皇家肇运。
望重畴昔。
高僧慧因保恭等。
咸就栖止。
未几卧疾。
弟子跪问其所以自任者。
曰生不忻。
死不戚。
吾之素也。
因面西坐曰。
第一义空。
遂长往。
俨如入定。
武德五年十二月六日也。
春秋七十有七。
弟子法成等。
以遗训。
露骸月馀日。
色不变。
太宗开天策府。
闻而叹异。
仍建白塔于寺之北峰。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读诵篇第八
释慧超。姓汎氏。丹阳建元人。禀怀温裕立性怀仁。弱龄厌俗。自出家后。诵法华经闻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独悟一乘善明三观。与天台智者仙城命公。笃志幽寻积年请业。行优智远德冠时贤。思对众命曰。超之神府。得忍人也。及游衡岭。复与同途留诵经。停亟移岁序。自隋初廓定。北入嵩高。饵药坐禅冀言终老。隋太子勇。召集名德总会帝城。以超业行不群。特留供养。而恭慎凝摄不顾世华。及勇废免一无所涉。晚移定水高振德音。道俗归宗仰其戒范。会净业法师卜居蓝田谷之悟真寺。钦超有道躬事邀迎。共隐八年倍勤三惠。及大业承运。禅定初基。爰发诏书延入行道。屡辞砭疾。后许还山。德感物情颇存汲引。四川贵望一县官民。莫不委质投诚请传香德。并为经始伽蓝。继综羞粒。大唐伊始荣重于前。京邑名僧慧因保恭等。情慕隐沦咸就栖止。荫松偃石论详道义。皆曰。斯诚出要乐也。后卧疾少时。弟子跪问。答曰。吾之常也。长生不欣夕死不戚。乃面西正坐云。第一义空清净智观。言如入定奄遂长往。春秋七十有七。即武德五年十二月六日也。露骸松石一月馀日。颜色不变。天策上将闻称希有。遣人就视。端拱如生。自超九岁入道。即诵法华五十馀年万有馀遍。感灵获瑞不可胜言。弟子法成等。为建白塔于寺之北峰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蒲津人,俗姓郭。出家于中条山柏梯寺。后住长安西明寺。德宗贞元三年,奉诏与罽宾国般若三藏同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贞元五年译成。
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良秀俗姓郭氏。蒲津人。幼出家中条山柏梯寺。贞元四年。诏与罽宾国般若三藏译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姓郭氏。蒲津人也。年及佩觿。乃披剃于中条山柏梯寺。通经受具。勠力讲业。贞元四年。诏参罽宾三藏般若。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五年二月四日。写成十卷进上。寻诏造疏。有谢表。荐同脩疏沙门谈筵于本寺开演。不录赠秀谈筵。道恒。等。帛九十疋。内给事毛琦瑛。宣诏慰问。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良秀。
姓郭氏。
蒲津人也。
年及佩觿挺然离俗。
乃往中条山柏梯寺披削。
诵通经业受具律仪。
誓以传讲为己事。
勤苦忘疲。
三藏俱寻九流外赡。
于时籍甚孰不钦崇。
贞元四年奉诏与罽宾国般若三藏。
同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十卷。
至五年二月四日解座。
写本进过。
寻奉德宗敕。
令秀造疏上表云。
去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右街功德使王希迁。
奉宣令良秀等修撰新翻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疏者。
伏闻至道同源圣人一贯。
大雄示相演妙音于独园。
宝位分身霈湛恩于双阙。
开佛日于圣日。
降丝纶于法轮。
所以扬化慈航致人寿域。
不然岂得握真符而契合。
应休运以感通。
况以此经如来之密印群生之度门。
得白马之宝函启青龙之秘藏。
是第一义理去筌蹄。
于最后乘说无分别。
加以天文焕发睿思昭回真如契心已阐微于释氏。
般若制序谅缵文于太宗
慈云溥润于大根。
湛露垂滋于贝叶。
良秀等。
材惟末学性异生知。
谬寄讨论伏增殒越。
上承严旨徒侧管以窥天。
虔奉本师惧升堂而鼓瑟。
所修撰疏一部。
谨附王希迁随表奉进。
伏乞圣慈许令同修疏沙门谈筵于当寺赞演及流布中外所冀落落真言示丹青于新学。
明明像教流粉泽于将来。
帝览奏敕内给事毛瑛琦。
宣慰良秀谈筵道恒等。
宜共赐绢九十匹。
至可领取。
比修疏义甚大勤劳也。
秋热兼问。
师等各平安好在。
秀之辞笔义端时少伦匹。
终没罔知时代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0—809 【介绍】: 唐京兆人,字处弘。杜正伦五世孙。德宗建中元年进士。累辟诸府从事,拜濠州刺史。性浮险,尚豪侈。知帝厌兵,刺史历年不徙,兼谋自固,即修武备,募劲兵。帝以为才,益横恣。宪宗元和初,历迁苏州刺史、河南尹,所至杀戮聚敛,人人侧目。家聚书至万卷,署其末,戒子孙以坠鬻为不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9 字处弘,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太宗相杜正伦五世孙。
德宗建中元年(780)登进士第。
后累佐使府。
贞元十六年(800)任濠州刺史,入为刑部郎中。
顺宗永贞元年(805)拜苏州刺史,未赴,改吏部郎中。
迁给事中,出为商州刺史。
宪宗元和三年(808)改河南少尹,旋升河南尹。
次年暴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韩昌黎集》卷二六存其墓志。
全唐诗》存诗1首。
渑水燕谈录》卷六载此诗以为杜暹作。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二
兼字处元。元和中历官刑部吏部郎中。出为商州防禦使知河南尹兼水陆运使。
共 23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