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善达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一
法生,字化仪,崇德人。
嘉隆间,薙染于双径,二十年不下山。
尝游嵩山少林,研穷宗旨。
达大师契合。
后达师归葬径山,以诗吊焉。
有“昔年曾共业,今巳各分行。
”之句。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化仪,崇德人。少林寺僧。后居径山。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幻斋。
名如念。
为人温厚老成。
嗜学经论如渴。
二人同心执侍。
如阿难难陀。
以故栖霞法席。
为江南最。
二公俱善达观老人。
观方佩南宗心印。
勘辩诸方。
而二公与之出入议论。
时蒙许可。
其人可知矣。
丙戌十一月初七日。
慧忻然谓弟子曰。
我愿毕将去矣。
遂七日不食。
而精神挺然。
至十三日。
端坐将逝。
弟子请曰。
着甚么衣好。
曰。
不干他。
遂逝。
其夕。
观师在京之潭柘。
梦慧掉臂西行而无侣。
呼之不答。
讣至。
方验其异。
又三年戊子十一月十三日。
慧方大祥。
而念忽叹曰。
我更十日逝矣。
至期果逝。
与慧同塔龙化庵后。
慧。
世寿四十四。
僧腊三十二。
念。
世寿三十八。
僧腊二十五。
方今丛林衰替。
二公俱精进光明幢。
使不夺其年。
庶几为大法栋梁。
而竟为报缘所局。
未终下寿。
遂弃人天。
伤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俗姓王,潼川人,号正觉。少为进士有声,后出家昭觉寺。晚年从五祖演和尚学道,颇有声誉。出主保福寺卒。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宗显号正觉。
潼川王氏子也。
少选为进士有声。
尝昼掬溪水为戏。
至夜思之遂见水泠然盈室。
欲汲之不可得。
忽尔尘境自空叹曰。
吾世网裂矣。
往依昭觉白公得度。
萧然一衲随众咨参。
一日白公问。
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作么生会。
忽于言下顿悟曰。
钉杀脚跟也。
白拈起拂子曰。
这个又作么生。
显一笑而出。
服勤七祀。
出游至京都淮浙遍历丛林。
晚登五祖见演和尚问。
未知关棙子。
难过赵州桥。
如何是关棙子。
祖曰。
汝且在门外立。
显进步一踏而退。
祖曰。
许多时茶饭元来也有人知滋味。
明日入室。
祖见显便问。
是昨日问话僧否。
我固知尔见处。
秖未过得白云关在。
显珍重便出。
时圆悟为侍者。
乃以白云关意扣悟。
悟曰。
直下会取。
显笑曰。
我不是不会。
祇是未谙。
待见这老汉共伊理会一上耳。
次日祖往舒城。
显与悟继往。
适会于兴化。
祖问记得曾在那里相见来。
显曰。
全火秖候。
祖顾悟曰。
这汉饶舌。
后游庐山回举高高峰顶立话所得之意。
白五祖。
祖曰。
吾尝以此事诘先师。
先师曰。
我曾问远和尚。
远曰。
猫有软血之功。
虎有起尸之德。
非索达本源不能到也。
显侍之久。
祖钟爱之。
辞返蜀祖为小参。
复送之以颂曰。
离乡四十馀年。
一时忘却蜀语。
禅人回到成都。
切须记取鲁语。
显归昭觉。
白公尚无恙。
再侍之声誉蔼然。
初出住长松。
次主保福。
大张炉鞴。
煅炼四方学者。
故龙象多出其轮下焉。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显。潼川王氏子。少举进士。有声。尝掬溪水为戏。至夜思之。见水。泠然盈室。欲汲不可。而尘境自空。悟曰。吾世网裂矣。往依白得度。随众咨参。一日白问。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子如何会。显于言下顿悟。曰。钉杀脚跟也。白举起拂子。显一笑而出。服勤七祀。南游见五祖演和尚。久处侍寮。澈法底蕴。四十馀年始还。时白尚无恙。举应长松。迁保福信相。太常卿苏元老。序其语录云。顷者吾蜀。但以讲席律坛。为无等等法。未知祖道之高。晚得真觉胜禅师。自黄檗。阐化成都昭觉寺。初会易之广大。变动周流六虚者。又原道之微妙。混成先天地生者。遂言曰。吾法函盖乾坤不为大。销殒虚空不为难。当体现成。随用立具。西南缁素。骤闻者多。瞪瞢不入。久各怃然。莫不失喜落涕。恨遭遇之晚。胜禅师既殁。绍禅师继之。其法犹胜禅师也(绍即白)。而化度加众。绍禅师既殁。显禅师继之。其法犹绍禅师也。而缘合加盛。前住长松。今居保福。皈依之侣未可计。济拔之功未有艾也。呜呼。释迦别传。迦叶亲授。西天祖师所护念。中华耆宿所承袭。遐哉邈矣。不图今日及吾身亲见之。然师奥句微言。某未敢窥测。聊举大略。晓吾党新发意者。蕲与交臂作舞。同趍师门云。盖其为时贤致叹。如此。 明河曰。显出蜀得东山。磨淬最久。始臻源奥。及出世。独为绍觉烧香。议者谓。其以小技溷掩道望。以故情谬紊师承。丛林目为显牛子云。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宗显,字正觉,潼川王氏子也。
少选为进士,有声于时。
尝昼掬溪水为戏,至夜思之,遂见水泠然盈室,欲没之不可得,忽尔尘境自空,叹曰:“吾世网裂矣。
”往依昭觉白公得度,萧然一衲,随众咨参。
一日,白公问:“高高峰顶立,深深海底行,作么生会?
”忽于言下顿悟,曰:“钉杀脚跟也。
”白拈起佛子曰:“这个又作么生?
”显一笑而出。
服勤七祀,出游至京都淮浙,遍历丛林,晚登五祖见演,问:“未知关捩子难过赵州桥,如何是关捩子?
”演曰:“汝且在门外立。
”显进步一踏而退。
演曰:“许多时茶饭,原来也有人知味。
”明日,入室,演问:是昨日问话僧否?
我固知尔见处,秪未过得白云关。
显珍重便出。
时圆悟为侍者,乃以白云关意扣悟,悟曰:“直下会取。
”显笑曰:“我不是不会,秪是未谙得耳。
”次日,演往舒城,显与悟继住,适会于兴化,演问:“记得曾在何处相见?
”显曰:“全火秪候。
”演顾悟曰:“殊饶舌。
”后游庐山,回举“高高峰顶立”话所得之意白演,演曰:“吾尝以此事诘先师,先师曰:‘我曾问远和尚,远曰猫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尸之德,非素达本源,不能到也。
’”显侍之久,演钟爱之。
辞返蜀,演为小参,复送之以颂曰:“离乡四十馀年,一时忘郤蜀语。
禅人回到成都,切须记取鲁语。
”显归昭觉,白公尚无恙,再侍之,声誉蔼然。
初出住长松,次主保福,大张炉鞴,煆炼学者,故龙象多出其门。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远清,字澄芳,新安人也。
夙具畸姿,雅怀高素。
既谢尘俗,遍游名胜。
初习贤首,精通教观。
负簦南来,至止越邦。
时慧云律师方说戒于武林灵隐,夜㝱有人语云:“明日有文殊化身来乞戒,可方便为彼授之。
”翌旦,清率众趋坛,执弟子礼。
慧云惊异,问:“所从来。
”云: “自北五台。
向虽宏法,尚未近圆,久慕道风,今欲归依。
”慧欣然应许,兴辞而退。
及法期已届,大众登坛,清独未至。
慧复忆前㝱方便摄授,因遣人探询,清果有恙,不可以风。
慧云感彼神语,不吝慈悲,统众就之,一时三坛方便授受。
清既得戒,怀宝而归。
径造五台,精研律部,善达意旨,开遮无碍,尤善属文。
尝谓古有戒坛,自明以来岁久封锢,欲兴此举,非叩帝阍,其道末由,乃具文疏,略述梗槩。
因内宦奏之,时神宗御极,雅重佛法,览疏大悦。
遂奉旨南下,诏慧云赴五台,振兹法雷,弘尔象教,并敕两街及内使御马监张然,赍衣钵锡杖赐之。
说戒三年,敕建圣光永明寺,更赐紫衣金帛,恩荣重渥,莫与比数。
乃值寇盗,戎马骚动,慧云讲演一期,竟尔南归,命清继席。
遂终三载,无违圣谕,法戒大兴,果符神兆。
世寿僧腊,均无可考,唯灵塔一区,长峙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