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慧哲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僧乌琼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僧。
少与彭城寺宝琼(白琼)共学,号乌琼,两人声德齐扬。
梁武帝大通年间在建初寺弘扬《成实论》。
后封为僧正。
相传白琼圆寂日,神人预报乌琼
僧宝琼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4—584 【介绍】: 名或作璚。
南朝陈僧。
东莞人,号称白琼
俗姓徐。
幼年出家,师事沙门法通。
后师南涧仙师。
博通经论,尤精《成实论》。
受戒五年,即为法主。
住扬州大彭城寺。
自梁武帝大通年间即弘扬《成实论》。
入陈,陈武帝请于重云殿讲经。
文帝时敕为僧正,后又为宣帝讲道。
海东十二国慕其名,遣使奉金帛,求其画像以归。
有《成实论玄义》、《成实论疏》等。
续高僧传·卷第七 义解篇三
释宝琼。
姓徐氏。
本惟。
东莞避难辞莒。
后居毗陵曲阿县焉。
祖邕齐右军。
父僧达梁临川王咨议。
并高器局崇遵儒素。
琼洁润山水峰澜早被。
身长七尺五寸。
背胛龙文。
口三十九齿。
异相奇挺。
故能疏秀风采蕴籍威容。
少鄙锦裳便欣毳服。
绮年出俗。
师事沙门法通。
通初见而嗟重。
深为道器也。
不使服勤。
年过志学。
欲禀光宅寺云法师义。
但以经藏飙拔声实沸腾无碍奔涌谈吐横逸。
窃疑词富兼骇唱高。
及移听南涧仙师。
研精数论。
名解映彻洞殚义窟。
仙尝览琼私记。
三复嗟赏。
后于高座普劝写之。
自尔门徒传写此疏。
初受具年已能覆述。
未登五岁便为法主。
仍与仙公杭衡敷化。
梁高祖三教妙旨罔不疏通。
选扬名德分寄弘道。
琼之高义简在帝心。
爰降纶绂入寿光殿。
言重茂林更轻云阁。
便辞还乡之建安寺。
上黄侯哗分竹此邦。
每深尊敬情兼师友。
彼郡一旦老少相喧竞云。
建安伽蓝白龙出现。
奔排到寺惟见琼讲。
有识之士异而目之为白琼焉。
素与简子周弘正早申莫逆。
彼骤噫曰。
夫有希世之才。
而不在京华开导。
乘桴之叹令人太息。
乃为学侣复请还都发成实题。
僧正慧令。
切难联环。
琼乃徐拂麈尾从容而对。
令乃引远公旧责曰。
不疾而速杼轴何为答曰。
不思造业安得精固。
令闲举止雅音调。
宾主相悦殊加称尝。
梁祖年暮惟事薰修。
臣下偃风情言扇俗。
搢绅学者必兼文义。
所以屡开理教。
维摩涅槃道被下筵惠飞上席。
解颐利齿木舌锋牙。
畯塞骈罗烟随雾涌。
亦有明王丰貂纡青拖紫车马溢于寺衢。
衣簪满于法座。
斯感物之盛罕有如也。
到茂灌民誉之重任孝恭词笔之富。
皆执卷稽疑伏膺请业。
恭息世谟。
蔬菲好学。
后进英华随父共听。
偏深玄义遂讲涅槃。
传瓶不失于兹乃验。
未仍入道奄至无常。
顶暖信宿手屈三指。
复与诸天飞下住宅。
对父谈话宛若平生。
褒赞出家称扬法利。
俄将翼从凌虚而没。
留香在室经日不消。
故知彼此异人躬为学众。
诚难测其本量也。
逮梁室版荡有陈建业。
武帝尊法嗅味特深。
数引金言频开玉谍。
降狎言笑询访名理。
永定三年夏。
于重云殿阁正弘大品。
梦朱衣神。
礼而谏曰。
波若多难。
仰祈疾讲。
频尔数转词逾恳到。
至七月十日。
乃白僧曰。
昨夜神人见催经馀一卷。
午前取讫讲竟出宫殿。
雷雹已响。
还才至寺骤雨便零。
震动云雷一时都尽。
岂非胜人宣法幽冥敬重。
陈祖升遐方知前告。
文帝纂历礼异弥深。
郁下丝纶。
为京邑大僧正。
辞让虽切敦喻更隆。
乃顾当仁俾膺范物。
遂之斯任。
然以金陵都会朝宗所依。
刹寺如林义筵如市。
五部六郡果含苗杂。
惟调水乳罕和盐梅。
多没象泥终枯鸟树。
乃镇之以清净。
驭之以无为。
篇禁不烦遮罚每省。
故僧尼仰之自肃。
道俗称之益敬。
七众日用而不知。
四远钦风而不足。
故得法位久司疵谤无玷。
屡陈表退去而复升。
始终惟令于是乎在。
自梁僧之于此任熏灼威仪。
翼卫亚于王公。
服玩陈于郑楚。
故使流水照于衢路。
吏卒喧于堂庑。
琼临已来顿祛前政。
自营灵寿惟从息慈。
坏色蔽身尼坛容膝。
萧然率尔有位若无。
朝野嘉其真素。
同侣美其如法。
海东诸国图像还蕃。
顶礼遥敬。
古人有言。
匪驰令誉孰动殊方。
其见贤如此。
以至德二年甲辰之岁二月二十三日。
才觉不豫。
建初寺宝琼法师当时之偶对也。
少而共学声德齐扬。
尔夕神人忽来报曰。
彭城僧正今先无常自梦上天有疏请讲。
暨三月二十日。
正念告终。
遗诫掩坎不烦铭志。
春秋八十一。
有诏慰焉。
丧事所须随由资给。
仍以天子卤簿仗。
借为荣饰。
终古所希幸也。
以四月五日窆于钟山之阳名僧旧墓。
尔时填逵咽陌哀恸相奔。
皂素惊嗟郊垧失色。
初琼入京将临法席。
既无人识不许房居。
乃求僧正慧超寄南涧住。
超闻未许。
见而骇曰。
此少俊当绍吾今位。
法门所托何虑无房。
即命寺纲忻然处置。
及孝宣请讲太子常迎。
屡见神人形甚长伟密来翼从。
末为大将军章照达讲。
通感亦然。
又非测也。
然其厚德容众。
鸣谦俭约。
出处无忤。
言行无择。
剋壮不休孜孜讲道。
吐音遥奕发义昭彰。
或遇勍手时逢命的。
薄麾象扇灌已冰消。
故寔繁有徒服而无斁。
及晚僧望益重居处逾轻。
帷屏罔设饰用不置。
腊岁参谒黑白磨肩。
方便他行避斯荣供。
斯可谓狎人世而空闲。
绾司存而无事也。
又圣人至理开士微言。
月落参横清诵无逸。
及烛然香馥忏礼方宵。
迹怠心勤外和内秘。
宣扬之暇。
绰有馀闲。
兼采玄儒每穷子史彫虫藁隶体物摛玄。
并入性灵悉能该洽。
又可谓不挠大猷无遗小道也。
凡讲成实九十一遍。
撰玄义二十卷。
讲文二十遍。
文疏十六卷。
讲涅槃三十遍。
制疏十七卷。
讲大品五遍。
制疏十三卷。
馀有大乘义十卷。
法花维摩等经。
并著文疏。
故不备载。
布在州邑。
兄孙普光。
承藉风训立履贞确。
思慕平昔追攀日永。
与同学道庄明解。
树碑于金陵之旧墟。
其文慧日道场释法论。
庄入室驰声见于别纪。
解升堂流誉王领江都。
隋末尚存。
安危未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姓张。
襄阳人。
六岁出家。
为润师弟子。
润命受教于哲法师
哲于襄阳。
固僧望。
自有传。
初诵法华。
日五纸。
亦粗通大义。
既而依吉藏法师于京邑。
听才两遍。
命之覆述。
拔问曰。
一乘为云。
遂分为三。
亦可一乘为雨。
分为三否。
众莫敢对。
藏曰此问良善。
竟以大法嘱累。
于是还乡里。
会群盗扰攘。
昼伏夜逃。
靡遑宁处。
贼平。
住耆阇寺。
讲不辍。
岁必五遍。
门人法长。
见住梵云寺。
领徒承业。
贞观十四年九月十七日。
信士张英邀于其家宿集。
竖义开题。
或问今昔三一之指。
拔未及对。
即告棱法师曰。
智拔兹与乡里大德檀越等相别矣。
遂迁化。
而颜貌如生。
趺坐坚正。
玄素合境叹惋。
州牧蒋邸躬临烧香。
赠帛百疋。
墓所设斋。
寿六十六。
续高僧传·卷第十四 义解篇十
释智拔。姓张。襄阳人。幼年清悟雅好道法。六岁出家。初为闰师弟子。闰顾有济器。乃携付哲法师。哲亦襄川僧望。具之别传。初诵法华。日通五纸。经中理路略有规度。惟曰。斯经诸佛出世之大意也。一人一道非弘不通。誓毕依持开悟蒙俗。周听乃洽。承帝京上德吉藏法师四海标领三乘明匠。寻诣奉旨欣击素心。首尾两遍命令覆述。英俊鼓言无非乱辙。藏亲临坐。拔问众曰。一乘为两。遂分为三。亦可一乘为两。分为三两。众无敢答。藏曰。拔公此问深得旨矣乃嘱累。大法必在机缘。于是还襄。会贼徒扰攘无由讲悟。昼藏夜伏私蕴文义。后值清平住耆阇寺。恒在常济。讲法华经年别五遍。门人法长后生颖萃。见住梵云领徒承业。贞观十四年九月十七日。于清信士张英家。宿集竖义开法华题。或问今昔开覆三一之旨者。答对如风响。解悟启时心。便告棱法师曰。智拔答毕须弥来难。尽皆神俊。诣八方乡里大德檀越等相别。时不测其言也。遂即潜然。迫而察之。已迁化矣。合境玄素嗟惋惊恸。颜状如生。加坐坚正蒋王躬临烧香供养。赠物百馀段。墓所设五千僧斋。春秋六十八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和知。黄茂梧妻。工诗古文辞,为文好言经世之学。康熙中卒,年九十余。有《卧月轩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三
顾若璞,字和知,仁和人。明上林苑丞友白女,同县黄茂梧室,炜母。有《卧月轩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和知,钱塘人。副使黄汝亨子茂梧之妻有卧月轩槁
闺秀词钞
字和知,钱塘人,上林苑丞友白女,督学黄寓庸长子副榜茂梧室。有《卧月轩集》。
林下词选
若璞,小词字字婉媚,得《花间》之神者。
众香词
若璞,生而夙慧,幼闲诗书,东生亦工古文词,无奈善病,竟以病卒。
所遗二子女,彬彬有文,皆若璞教之也。
观其自序《卧月轩稿》,其品亦可概见焉。
夫寓庸为世文宗少许可而,若璞诗皆所删定,其志于东生曰:“妇慧哲,晓文理,能为母。
”盖实录也。
又顾自沧江至西岩、悦庵、友白四世皆有文名,则若璞之能诗,盖其家学云。
其诗有“树摇山影合,波动月光分。
”“袖里月团三百片,碧桃花下试清泉。
”之句,足可传也。
名媛诗话
若璞,文多经济大篇,有西京气格,常与闺友宴坐,则讲究河漕、屯田、马政、边备诸大计,每夜分执卷,吟讽曰:“使吾得一意读书,即不能补班昭十志,或可咏雪谢庭。”尝于食顷,作《七夕诗》三十七首,一时叹其敏妙。和知早寡,侍舅孝,训子严,暮年纂《黄氏宗谱》,立义田,年九十,无疾终。节行文章为吾乡闺秀之冠,惜文集早经散佚,《撷芳集》言之甚详,《池北偶谈》、《正始集》俱载之。
杭郡诗辑
顾氏自沧江、西岩、悦庵、友白四世皆有文名,夫人以不栉之贤,续其家业,归黄东生。东生善病,结缡之后,强半与药炉为伍,历十三年而寡,年甫二十八支持门户,拮据卒瘏,而教其二孤灿、炜,自小学至古人皆口授手画,卒底于成。其诸孙亦能诗,一日雪中,孙启圻斐然有作,次孙启均、启埏、启疆奋笔继和,已而塨、埈、垣三女孙袖中簌簌有声,夫人索视之,亦各成一篇,笑曰:“幼女童孙皆知好学,可藉手报地下矣。”殒时年九十馀,所居卧月轩在湖墅半道红,世所称黄佛儿家是也。夫人长子灿娶丁氏,名玉如,字连璧,仁和人,甚孝,能诗,夫人所撰《圹志》载其故,有“柔肠不怨君”一语,惜未见全什。
两浙輶轩录
顾若群《卧月轩稿序略》曰:“自余高曾以来,言诗者数世矣,群不佞不能,读父书而言情之作,遂独工于姊氏,姊氏早为黄伯子妇,伯子早夭,吾姊教其二藐孤,以其馀力,自肆于诗、古文之间,每夜分执卷,讽咏良苦。尤好读史,盖不独五言七字之为工,学日益进,则绍吾先沧江以来,藩泉二祖数世之业,而大贞父之传于其后人,端在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