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书史淫
   
耽书史


《玄晏春秋》
余学或兼夜不寐,或临食忘食,或不觉日夕,方之好色,号余曰书淫。
《晋书》卷五十一〈皇甫谧列传〉~40~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秏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梁书》卷五十〈文学列传下·刘峻〉~70~
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发,既觉复读,终夜不寐,其精力如此。齐永明中,从桑乾得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谓之「书淫」。
典故
怨不留
 
现鼓应鸡鸣
 
紞如五鼓
 
紞鼓留公
 
邓侯船

相关人物
邓攸


《晋书》卷九十〈良吏列传·邓攸〉~2338~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人也。……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𩦎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吴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邓侯拖不留,谢令推不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馀,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例句

梁国歌来晚,徐方怨不留。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典故
相关人物
傅咸
 
庞腾


《晋书》卷六十〈李含列传〉~642~
臣(傅咸)虽无祁大夫之德,见含(李含)为腾(庞腾)所侮,谨表以闻,乞朝廷以时博议,无令腾得妄弄刀尺。

例句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杜牧 自贻

典故 
三刀入梦
 
三刀喜
  
三刀得州
 
入梦三刀
  
刀州入梦
  
刀州昔梦
  
梦益州
 
益部刀

相关人物
王浚


《晋书》卷四十二〈王浚列传〉~208~
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甚恶之。主簿李毅再拜贺曰:「三刀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临益州乎?」及贼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果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徵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于是重拜益州刺史。
《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八〈人事部三十九·吉梦下〉~966~2~
陆机《晋书·武纪》:「王浚之在巴郡也,梦悬四刀于其上,甚恶之。浚主簿李毅拜贺曰:『夫三刀为州,而见四为益一也,明府其临益州乎?』后果为益州刺史。」

简释

三刀梦:指升官。唐李德裕《题剑门》:“想是三刀梦,森然在眼然。”


例句

解下佩刀无所惜,新闻天子付三刀。 姚合 裴大夫见过

东川横剑阁,南斗近刀州。 姚合 送任畹及第归蜀中觐亲

遥州刀作字,绝壁剑为峰。 宋之问 送杨六望赴金水

刀州重入梦,剑阁再题词。 岑参 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

萤焰烧心雪眼劳,未逢佳梦见三刀。 李咸用 赠友第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 李商隐 街西池馆

提携当有路,勿使滞刀州。 李夷简 西亭暇日书怀十二韵献上相公

想是三刀梦,森然在目前。 李德裕 题剑门

晨装逢酒雨,夜梦见刀州。 李端 送成都韦丞还蜀

不知烟雨夜,何处梦刀州。 李远 送人入蜀

叹嗟悬剑陇,谁识梦刀祥。 李隆基 过王浚墓

梦喜三刀近,书嫌五载违。 柳宗元 奉和周二十二丈酬郴州侍郎衡江夜泊得韶州书并附当州生黄茶一封率然成篇代意之作

锦谷岚烟里,刀州晚照西。 武元衡 夕次潘山下

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武元衡 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

山川百战古刀州,龙节来分圣主忧。 武元衡 春日偶题

云深九折刀州远,路绕千岩剑阁斜。 武元衡 送温况游蜀

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辀。 武元衡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雾中远树刀州出,天际澄江巴字回。 王维 送崔五太守

古郡三刀夜,春桥万里心。 卢纶 送从舅成都县丞广归蜀

离情方浩荡,莫说去刀州。 窦巩 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因以赠别

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雍陶 宿嘉陵驿

典故
倒著接䍦
  
山公上马
  
山公坐池
 
山公延宾客
 
山公游赏
  
山公行处
  
山公饮
 
山太守
 
山简
 
山翁倒载
 
山翁醉
 
巾倒戴
 
接䍦倒
 
接䍦倾倒
 
白接䍦
 
笑问并州儿葛
 
笑马上葛僵
 
举鞭问
 
葛强
  
相关人物
山简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附《山简传》
山简字季伦。平雅有父风。与嵇绍、刘谟等齐名。迁尚书。出为征南将军。……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彊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列传·山简〉~228~
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年二十馀,涛不之知也。简叹曰:「吾年几三十,而不为家公所知!」后与谯国嵇绍、沛郡刘谟、弘农杨准齐名。初为太子舍人,累迁太子庶子、黄门郎,出为青州刺史。徵拜侍中,顷之,转尚书。历镇军将军、荆州刺史,领南蛮校尉,不行,复拜尚书。光熙初,转吏部尚书。永嘉初,出为雍州刺史、镇西将军。徵为尚书左仆射,领吏部。简欲令朝臣各举所知,以广得才之路。上疏曰:「臣以为自古兴替,实在官人;苟得其才,则无物不理。书言『知人则哲,惟帝难之』。唐虞之盛,元恺登庸;周室之隆,济济多士。秦汉已来,风雅渐丧。至于后汉,女君临朝,尊官大位,出于阿保,斯乱之始也。是以郭泰、许劭之伦,明清议于草野;陈蕃、李固之徒,守忠节于朝廷。然后君臣名节,古今遗典,可得而言。自初平之元,讫于建安之末,三十年中,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世祖武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魏,泰始之初,躬亲万机,佐命之臣,咸皆率职。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听政,评尚书奏事,多论刑狱,不论选举。臣以为不先所难,而辨其所易。陛下初临万国,人思尽诚,每于听政之日,命公卿大臣先议选举,各言所见后进俊才、乡邑尤异、才堪任用者,皆以名奏,主者随缺先叙。是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之义也。」朝廷从之。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于时四方寇乱,天下分崩,王威不振,朝野危惧。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彊家在并州,简爱将也。

简释

山公醉:咏醉酒或醉态。唐李白《襄阳歌》:“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

葛强:指跟随自己的爱将。唐杜甫《清明》:“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例句

不辞便学山公醉,花下无人作主人。 令狐楚 三月晦日会李员外座中频以老大不醉见讥因有此赠

谁知靖节当时事,空学狂歌倒载回。 元凛 九日对酒

今日山公旧宾主,知君不负帝城春。 刘禹锡 送李庚先辈赴选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吕温 道州送戴简处士往贺州谒杨侍郎

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周彦晖 晦日重宴

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孟浩然 九日怀襄阳

山公来取醉,时唱接䍦歌。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

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 孟浩然 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

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 孟浩然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岑参 登凉州尹台寺

山公醉不醉,问取葛彊知。 岑参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 弓嗣初 晦日宴高氏林亭

且同山简醉,倒载莫褰帷。 张登 上巳泛舟得迟字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张继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

昔日接䍦倒,今我葛巾翻。 张说 翻著葛巾呈赵尹

山简醉来歌一曲,参差笑杀郢中儿。 张谓 春园家宴

今朝偶得高阳伴,从放山翁醉似泥。 张贲 奉和袭美题褚家林亭

当时不敢辞先醉,误逐群公倒载还。 戴叔伦 奉酬卢端公饮后赠诸公见示之作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李商隐 九日

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 李白 岘山怀古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

临醉谢葛强,山公欲倒鞭。 李白 留别广陵诸公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李白 襄阳曲四首

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 李白 襄阳曲四首

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李白 襄阳歌

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䍦。 李白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时追山简兴,本自习家流。 李益 送襄阳李尚书

谢公留赏山公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李郢 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䍦。 李郢 南池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杜牧 九日齐安登高

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 杜甫 北邻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杜甫 壮游

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二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杜甫 清明

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杜甫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 杜甫 王竟携酒高亦同过共用寒字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杜甫 章梓州水亭

空醉山翁酒,遥怜似葛强。 杜甫 送田四弟将军将夔州柏中函命起居江陵节度阳城郡王卫公幕

不用投车辖,甘从倒载还。 权德舆 过张监阁老宅对酒奉酬见赠

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

山翁醉后如相忆,羽扇清樽我自知。 温庭筠 题友人池亭

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王维 汉江临泛

不蹶不惊行步稳,最宜山简醉中骑。 白居易 公垂尚书以白马见寄光洁稳善以诗谢之

山简醉高阳,唯闻倒接䍦。岂如公今日,馀力兼有之。 白居易 裴侍中晋公以集贤林亭即事诗三十六韵见赠猥蒙征和才拙词繁辄广为五百言以伸酬献

人人尽道堪图画,枉遣山翁醉习池。 罗邺 凤州北楼

好继马卿归故里,况闻山简在襄阳。 罗隐 送沈先辈归送上嘉礼

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许浑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

山公仰尔延宾客,好傍春风次第开。 赵嘏 花园即事呈常中丞

始知山简绕,频向习家池。 郑昈 落花

却惭身外牵缨冕,未胜杯前倒接䍦。 钱起 山中酬杨补阙见过

不学山公醉,将何自解颐。 韦庄 春暮

陈遵已投辖,山公正坐池。 韩仲宣 晦日重宴

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高绍 晦日宴高氏林亭

山简愧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

典故
吟絮
 
堆盐
  
撒盐飞絮
  
拟盐句
  
散盐飞絮
 
柳絮才高
 
柳絮联章
 
柳花篇
 
絮因风
 
缘风絮韫
 
咏留飞絮
 
咏絮才
 
咏雪妹
 
谢女咏雪
 
谢女雪飞香
 
谢女题诗
 
谢家幽赏
 
谢家拟絮
   
谢家飞絮
 
谢庭吟诗
 
谢庭争道絮因风
 
谢庭诗咏
 
谢庭赏
 
谢庭赏雪
 
谢庭飞絮
 
谢庭飞雪
 
谢氏六出花
  
赋雪
 
赋雪词
 
起风飞柳
 
道蕴诗
 
道韫
 
道韫清芬
 
道韫咏雪
 
雪夜诗成
 
雪比撒盐
 
雪比盐
 
雪絮因风
 
雪絮彫章
 
雪里题诗
 
雪阵春絮乱
 
风絮谢娘
 
风絮韫
 
盐牵谢女才
  
盐絮家风

相关人物
谢安
 
谢道韫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南朝梁·刘孝标注:「胡儿,谢朗小字也。」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256~
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例句

谢家争拟絮,越岭误惊梅。 令狐楚 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

萦回谢女题诗笔,点缀陶公漉酒巾。 刘禹锡 柳絮

雪里题诗偏见赏,林间饮酒独令随。 司空曙 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

柳絮联章敏,椒花属思清。 吴融 个人三十韵

谢家咏雪徒相比,吹落庭前便作泥。 姚合 杨柳枝词五首之四

长爱谢家能咏雪,今朝见雪亦狂歌。 徐凝 喜雪

玄冥借与三冬景,谢氏输他六出花。 徐夤 梅花

雪句岂须徵柳絮,粉腮应恨帖梅妆。 徐夤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兰亭宴罢方回去,雪夜诗成道韫归。 李商隐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

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 李商隐 喜雪

咏留飞絮后,歌唱落梅前。 李商隐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

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李商隐 江东

也曾飞絮谢家庭,从此风流别有名。 李山甫 柳十首之七

麻引诗人兴,盐牵谢女才。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雪满中庭月映林,谢家幽赏在瑶琴。 杨巨源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

招邀菊酒会,属和柳花篇。 权德舆 和九日从杨氏姊游

谢家兴咏日,汉将出师年。 皇甫冉 和朝郎中杨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称觞阮林下,赋雪谢庭幽。 卢僎 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阳令

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卢纶 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

闻道只因嘲落絮,何曾得似杜红儿。 罗虬 比红儿诗之六十六

今日谢庭飞白雪,巴歌不复旧阳春。 薛涛 酬文使君

道蕴诗传丽,相如赋骋才。 许浑 和宾客相国咏雪

今朝谢家兴,几处郢歌传。 钱起 省中对雪寄元判官拾遗昆季

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花咏散盐。 韦庄 冬日长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

谢庭赏方逸,袁扉掩未开。 骆宾王 寓居洛滨对雪忆谢二

典故
得一老兵
 
桓温酒兵
  
岂无一老兵

相关人物
谢奕
 
桓温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安兄)谢奕〉~2080~
奕字无奕,少有名誉。初为剡令,有老人犯法,奕以醇酒饮之,醉犹未已。安时年七八岁,在奕膝边,谏止之。奕为改容,遣之。与桓温善。温辟为安西司马,犹推布衣好。在温坐,岸帻笑咏,无异常日。桓温曰:「我方外司马。」奕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尝逼温饮,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主曰:「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奕遂携酒就听事,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温不之责。
典故
登车泣贵嫔

相关人物
司马衍(晋成帝)
 
苏峻


《晋书》卷七《成帝纪》
(东晋成帝咸和三年)五月乙未,(苏)峻逼迁天子于石头,帝哀泣升车,宫中恸哭。

例句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 杜甫 伤春五首之四

典故
堕泪岘山
   
堕泪万家
 
岘亭
   
望岘沾裳
  
登岘
 
登临泪
  
羊公碣

相关人物
羊祜(字叔子)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列传〉~020~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祜所著文章及为老子传并行于世。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屋室皆以门为称,改户曹为辞曹焉。

例句

羊公名渐远,唯有岘山碑。 元稹 襄阳道

好辞千古事,堕泪万家人。 刘长卿 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今日登临唯有泪,不知风景在何山。 司空曙 登岘亭

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吴融 登汉州城楼

泪忆岘山堕,愁怀湘水深。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孟浩然 送王昌龄之岭南

宅坏仍思凤,碑存更忆羊。 崔湜 襄阳作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张九龄 登襄阳岘山

谢公吟望多来此,此地应将岘首齐。 方干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 方干 哭王大夫

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 李涉 过襄阳上于于司空頔

空思羊叔子,堕泪岘山头。 李白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李白 襄阳曲四首之四

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龟龙剥落生莓苔。 李白 襄阳歌

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岘山风已远,棠树事难追。 李逢吉 再赴襄阳辱宣武相公贻诗今用奉酬

岘山云影畔,棠叶水声前。 杜牧 往年随故府吴兴公夜泊芜湖口今赴官西去再宿芜湖感旧伤怀因成十六韵

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杜甫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逍遥楼上雕龙字,便是羊公堕泪碑。 熊孺登 题逍遥楼伤故韦大夫

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 皎然 九月十日

今日斯文向谁说,泪碑棠树两成空。 罗隐 故洛阳公镇大梁时隐得游门下今之经历事往人非聊抒所怀以伤以谢

岘首当时为风景,岂将官舍作池笼。 羊士谔 登郡前山

碑残犹堕泪,城古自归鸦。 羊士谔 题郡南山光福寺即郤拾遗之词也

若更登高岘,看碑定泪流。 贾岛 岐下送友人归襄阳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陈子昂 岘山怀古

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韩愈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典故
今古一南楼
 
元规啸咏
 
元规爱月
  
南楼使君
 
南楼老子
 
南楼高兴
 
坐胡床
 
庾亮南楼
 
庾亮楼
 
庾令楼
 
庾侯席
 
庾公爱月
   
庾监高楼
 
延参佐
 
据胡床
 
月向元规
 
楼月
 
楼移庾亮
 
殷浩赋南楼
 
老子上南楼
 
老子兴不浅
  
胡床待月
 
胡床老子
 
胡床谈笑
 
胡床邀月
 
兴不浅
 
兴不薄
 
兴方不浅
 
诸君少住
 
醉倚胡床

相关人物
庾亮
 
殷浩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8~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
《晋书》卷七十三〈庾亮列传〉~924~
初,亮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劝亮卖之。亮曰:「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浩惭而退。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与浩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

简释

庾公楼:指风流儒雅之场所。唐卢纶《送申居正字往湖南迎亲……》:“坦腹定逢潘令罪,上楼应伴庚公闲。”


例句

遥想高楼上,唯君对庾公。 司空曙 龙池寺望月寄韦使君阎别驾

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崔峒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傥有登楼望,还应伴庾公。 戴叔伦 送万户曹之任扬州便归旧隐

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远似庾公楼。 李端 和李舍人直中书对月见寄

竟陵明月夜,为上庾公楼。 李端 送客赴江陵寄郢州郎士元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李逢吉 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值之作

曾经庾亮三秋月,下尽羊昙两路棋。 李郢 上裴晋公

时陪庾公赏,还悟脱烦嚣。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杜甫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杜甫 树间

自公多暇延参佐,江汉风流万古情。 杜甫 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一

江山胜他郡,闲赋庾楼诗。 杜荀鹤 送友人牧江州

沧州值康乐,明月向元规。 杨巨源 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

绛老问年须算字,庾公逢月要题诗。 杨巨源 送绛州卢使君

庾楼寒更忆,肠断雪千峰。 杨牢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

相思玩华彩,因感庾公楼。 权德舆 初秋月夜中书宿直因呈杨阁老

待月登庾楼,排云上萧寺。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

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 权德舆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对月见怀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独孤及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楼应伴庾公闲。 卢纶 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兼谒赵和州因呈上侍郎使君并戏简前历阳李明府

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 卢纶 送邓州崔长史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卢邺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庾亮楼何厄,陈蕃榻更崇。 窦庠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仆射

定知有客嫌陈榻,从此无人上庾楼。 窦巩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庾监高楼月,袁郎满扇风。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从此文星在何处,武牢关外庾公楼。 罗隐 送郑州严员外

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罗隐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之二

庾楼清赏处,吟彻曙钟看。 郑谷 京兆府试残月如新月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郑谷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双旌相望处,月白庾公楼。 郑谷 送人之九江谒郡侯苗员外绅

典故
依蒲柳
 
侵蒲柳
 
凋蒲柳
 
君叔伤蒲柳
 
早衰蒲柳
  
蒲柳之姿
 
蒲柳先秋
 
蒲柳先衰
 
蒲柳凋
 
蒲柳衰

相关人物
顾悦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7~
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顾凯之为父传曰:「君以直道陵迟于世。入见王,王发无二毛,而君已斑白,问君年,乃曰:『卿何偏蚤白?』君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受命之异也。』王称善久之。」
《晋书》卷七十七〈殷浩列传·顾悦之〉~2048~
顾悦之字君叔,少有义行。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帝问其故。对曰:「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蒲柳常质,望秋先零。」简文悦其对。始将抗表讼浩,浩亲故多谓非宜,悦之决意以闻,又与朝臣争论,故众无以夺焉。时人咸称之。为州别驾,历尚书右丞,卒。子凯之,别有传。

例句

孤舟乱春华,暮齿依蒲柳。 杜甫 上水遣怀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杜甫 枯棕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白居易 自题写真

风云才子冶游思,蒲柳老人惆怅心。 卢纶 和崔侍郎游万固寺

典故 
狗续貂
 
续尾
   
貂可续


《晋书》卷五十九〈赵王伦列传〉~602~
伦从兵五千人,入自端门,登太极殿,满奋、崔随、乐广进玺绶于伦,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是岁,贤良方正直言、秀才、孝廉、良将皆不试;计吏及四方使命之在京邑者,太学生年十六以上及在学二十年,皆署吏;郡县二千石令长赦日在职者,皆封侯;郡纲纪并为孝廉,县纲纪为廉吏。以世子荂为太子,馥为侍中、大司农、领护军、京兆王,虔为侍中、大将军领军、广平王,诩为侍中、抚军将军、霸城王,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张林等诸党皆登卿将,并列大封。其馀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纪,至于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昭明文选》卷三十八〈表下·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737~
唐·李善注引虞预《晋录》曰:「赵王伦篡位,时侍中常侍九十七人。每朝,小人满庭,貂蝉半座。时人谣曰:貂不足,狗尾续。」

简释

狗续貂:喻指以次续好。元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世笑乌非鹊,吾怜狗续貂。”

典故
丁仪米
 
千斛作传
 
千斛米

相关人物
丁仪
 
陈寿


《裴子语林》~8~
陈寿将为国志,谓丁梁州曰:『若可觅千斛米见借,当为尊公为佳传。』丁不与米,遂以无传。
《晋书》卷八十二〈陈寿列传〉~237~
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

简释

千斛米:喻指为身后留名而行贿索贿。宋苏轼《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典故

《晋书》卷七十〈应詹列传〉~86~
初,京兆韦泓丧乱之际,亲属遇饥疫并尽,客游洛阳,素闻詹名,遂依托之。詹与分甘共苦,情若弟兄。遂随从积年,为营伉俪,置居宅,并荐之于元帝曰:「自遭丧乱,人士易操,至乃任运固穷,耿介守节者鲜矣。伏见议郎韦泓,年三十八,字元量,执心清冲,才识备济,躬耕陇亩,不烦人役,静默居常,不豫政事。昔年流移,来在詹境,经寇丧资,一身特立,短褐不掩形,菜蔬不充朝,而抗志弥厉,不游非类。颜回称不改其乐,泓有其分。明公辅亮皇室,恢维宇宙,四门开辟,英彦凫藻,收春华于京辇,采秋实于岩薮。而泓抱璞荆山,未剖和璧。若蒙铨召,付以列曹,必能协隆鼎味,缉熙庶绩者也。」
《新唐书》卷九十九〈李纲列传〉~2376~
纲在东宫,太子建成尤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有进鱼者,太子使脍之,唐俭、赵元楷自言其能。太子曰:「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
典故

《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
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星明,王者兴,道术行,国多君子;星失色,大小不同,王者好武,经士不用,图书隐;星动,则有土功。

例句

炅然东壁光,与月争流天。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之徐诗

安得东壁明,洪洪用坟史。 陆龟蒙 杂讽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