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兕殪


《诗经·小雅·吉日》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汉·毛氏传:「殪,壹发而死,言能中微而制大也。」东汉·郑玄笺:「豕牡曰豝。」

例句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 李世民 冬狩

典故
相关人物
孟姜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例句

风流感异代,窈窕比同车。 羊士谔 玩槿花

恭承采蘩祀,敢效同车贤。 鲍溶 古意

典故

《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例句

正忆同袍者,堪逢共国人。 方干 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

府公旧同袍,拔擢宰山涧。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微吟还独酌,多兴忆同袍。 顾在熔 宿麻平驿

典故
投桃李

相关人物
卫武公


《诗经·大雅·抑》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例句

贫薄诗家无好物,反投桃李报琼琚。 白居易 岁暮枉衢州张使君书并诗因以长句报之

典故
王心不宁

相关人物
诗经


《诗经·小雅·黍苗》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诗经·大雅·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例句

中使日夜继,惟王心不宁。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典故 

《诗经·国风·伯兮》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汉·毛氏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述异记》卷下
萱草一名紫草,又呼忘忧草。

例句

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 孟郊 百忧

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孟郊 游子

乐因南涧藻,忧岂北堂萱。 张九龄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张九龄 题画山水障

何事玉郎久离别,忘忧总对岂忘忧。 晁采 雨中忆夫

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 沈颂 卫中作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白居易 别萱桂

萱草丛丛尔何物,等闲穿破绿莓苔。 卢纶 玩春为寄冯卫二补阙戏呈李益

诗人亦何意,树草欲忘忧。 窦群 北地

自为钓竿能遣闷,不因萱草解销忧。 胡曾 赠渔者

心醉岂因酒,愁多徒见萱。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归舟同不系,纤草剩忘忧。 钱起 送李谏议归荆州

徒言树萱草,何处慰离人。 钱起 送郎四补阙东归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典故
维私


《诗经·卫风·硕人》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姝,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汉·毛氏传:「姊妹之夫曰私。」

例句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 刘言史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典故
渭阳情

相关人物
秦康公


《诗经·秦风·渭阳》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序》:「《渭阳》,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丽姬之难,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大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诗也。」

例句

寒空巫峡曙,落日渭阳明。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

典故
文武吉甫

相关人物
尹吉甫


《诗经·小雅·六月》
「薄伐猃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唐·孔颖达疏:「王师所以得胜者,以有文德武功之臣尹吉甫,其才略可为万国之法。」

例句

东方连帅南阳公,文武吉甫如古风。 权德舆 送张仆射朝见毕归镇

典故
蟋蟀词

相关人物
晋僖公


《诗经·唐风·蟋蟀·序》
《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

例句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词。 韩愈 奉仗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典故

《诗经·小雅·采薇》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毛诗正义》卷十之二〈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六月〉~357~
薄戎猃狁,至于太原。
《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2879~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晋灼云:「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

例句

猃狁方为寇,嫖姚正用师。 李频 送友人陆肱往太原

典故

《诗经·大雅·行苇·序》
「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言,以成其福禄焉。」《诗经·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

例句

圣恩倘忽念行苇,十年践蹈久已劳。 柳宗元 寄韦珩

典故

《诗经·小雅·何人斯》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东汉·郑玄笺:「伯仲喻兄弟也。我与女恩如兄弟,其相应和如埙篪。」

例句

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刘禹锡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

同游翰墨场,和乐埙篪然。 刘禹锡 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

政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 刘禹锡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兄情分偏睦早忝游旧因成是诗

恩义同钟李,埙篪实弟兄。 杜牧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埙篪鸣自合,金石莹逾新。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 韩愈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迢递山水隔,何由应埙篪。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

典故
颜叔秉烛

相关人物
颜叔子


《诗经·小雅·巷伯》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汉·毛氏传:「昔者,颜叔子独处于室;邻之釐妇又独处于室。夜暴风雨至而室坏,妇人趋而至,颜叔子纳之而使执烛,放乎旦而蒸尽,缩屋而继之。自以为辟嫌之不审矣。」

例句

颜叔秉烛,宋弘不谐。 李瀚 蒙求

典故
相关人物
卫宣公


《诗经·邶风·新台》
「燕婉之求,籧篨不鲜。」汉·毛氏传:「燕,安也。婉,顺也。籧篨,不能俯者。」东汉·郑玄笺:「鲜,善也。伋之妻齐女来嫁于卫,其心本求燕婉之人,谓伋也。反得籧篨不善,谓宣公也。」

例句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白居易 母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