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句:
词牌列表
相见欢 钦谱
相见欢 唐教坊曲名。南唐李煜词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句,更名《秋夜月》,又名《上西楼》,又名《西楼子》。康与之词名《忆真妃》。张辑词有“唯有渔竿明月上瓜州”句,因名《月上瓜州》。或名《乌夜啼》。

相见欢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薛昭蕴

  罗襦绣袂香红  画堂中 细草平沙蕃马 小屏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卷罗幕  凭妆阁 思无穷  暮雨轻烟魂断 隔帘栊 
  中中仄中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此词换头间入两仄韵。如李煜词之“剪不断。理还乱。”毛滂词之“中庭树。空阶雨。”元好问词之“人欲去。花无语。”如此者多。或不间入仄韵者,止一两体耳。前后两结句,或上四下五,或上六下三,句法俱蝉联不断。 按石孝友词前段第三句“愁见拍天沧水”,“拍”字可仄。谱内据此,其馀可平可仄,悉参后词。

格二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一叶韵、一叠韵、两平韵 杨无咎

  不禁枕簟新凉 夜初长 又是惊回好梦 叶敲窗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江南望 江北望 水茫茫 赢得一襟清泪 伴馀香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换头句仄韵,即用三声叶,与间入别韵者异。黄机词“路渐远。家渐远。恨难堪。”其体正与此同。

格三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蔡伸

  楼前流水悠悠 驻行舟 满目寒云衰草 使人愁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多少恨 多少泪 漫迟留 何事蓦然拌舍 去来休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换头不间入仄韵。张辑词“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其体正与此同。

格四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张镃

  晓来閒立回塘 一襟香 玉飐云妆风外 数枝凉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相并浑如私语 恼人肠 飞去方知白鹭 在花傍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词换头作六字一句,亦不间入仄韵。

格五 双调三十六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吴文英

  西风先到岩扃 月胧明 金露啼珠滴碎 小云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颗颗 一星星 是秋情 香裂碧窗烟破 醉魂醒 
  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词后段第二句亦押平韵。
龙谱
相见欢 一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唐教坊曲。三十六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过片处错叶两仄韵。两结九言,宜于第二字略豆,旧谱分作六言、三言两句,不尽适合。

相见欢 定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中中仄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历代作品
共322,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续上)
易顺鼎 1858 - 1920 一首
郑元昭 1867 - 1943 一首
李道清 一首
杨玉衔 1869 - 1943 四首
陈洵 1870 - 1942 二首
冯幵 1873 - 1931 一首
姚华 1876 - 1930 二首
马叙伦 1884 - 1970 一首
黄侃 1886 - 1935 一首
近现代
王渭 1864 - 1924 一首
周岸登 1872 - 1942 五首
张尔田 1874 - 1945 二首
杨圻 1875 - 1941 九首
相见欢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水亭残雪连空。
月如弓。
添个骑驴人在冻云中。

吹玉笛。
落瑶砌。
又悤悤。
只有梅花全不忆东风。
相见欢 清末至民国 · 郑元昭
秋来瘦损双眉。
怕君知。
为恐关心莫怪把人欺。

相思苦。
颜非故。
漫相思。
只嘱归程莫共雁来迟。
昼长正自堪眠。
雨廉纤。
半是开花时候、落花天。

春如梦。
闲愁重。
总堪怜。
无奈去年今日、到今年。
乌夜啼 清末至民国 · 杨玉衔
秋风吹雁横天。
写云笺。
总有无穷心事对江山。

关塞黑。
程难息。
羽毛单。
多少愁人为汝倚阑干。
乌夜啼 清末至民国 · 杨玉衔
高楼响沸笙歌。
舞婆娑。
莫问当头星斗夜如何。

钟漏尽。
薰炉烬。
露珠多。
无奈追随残烛簇飞蛾。
乌夜啼 清末至民国 · 杨玉衔
瑶池王母筵开。
竹歌哀。
见说人间八骏复西来。

仙路辔。
尧阶羽。
早安排。
赢得漫天蜃气幻楼台。
乌夜啼 清末至民国 · 杨玉衔
宵寒湘瑟泠泠。
倩谁听。
偏有鱼龙秋醒眼垂青。

山月洁。
天风瞥。
大江横。
丫髻仙童游戏正骑鲸。
相见欢 清末至民国 · 陈洵
鸳机冷,浸秋华。
泛庭花。
浅浅月痕灯意在窗纱。

微波赚。
明河犯。
客星槎。
不信人间无路到仙家。
相见欢 清末至民国 · 陈洵
风声昨夜潮头。
钓筒收。
谁唤彩云明月下莲舟。

笙歌送。
都如梦。
几曾留。
唯有一川鱼鸟替人愁。
相见欢 清末民国初 · 冯幵
微飔不隔庭柯。
动秋罗。
只觉碧阑干外晚凉多。

花阴转。
漏声断。
夜如何。
自卷水精帘子看明河。
红泥宿火犹温。
佐壶飧。
芋栗堆边番薯未全贫。

贫耶病。
当路事。
不堪论。
稚子孺人相守耐朝昏(画作一母二雏守之。)
⑴ 宋真山民诗:地炉煨芋栗。
官仪为底寒酸。
步蹒跚。
几劫胡尘犹剩汉衣冠。

执事里。
等儒丐。
不堪看。
仕宦今来君辈笑鲇竿。
相见欢 清末至现当代 · 马叙伦
离愁刚下眉头。
上心头。
况又西风憔悴易伤秋。

憎薄命。
怜孤影。
泪双流。
最是夕阳时候怕登楼。
相见欢 清末至民国 · 黄侃
他乡又是深秋。
使人愁。
萧飒西风斜日独登楼。

家山好。
归期渺。
为谁留。
祇是年华心事两悠悠。
上西楼 春寒 清末民国初 · 王渭
依然冻雀枝头。
晚风遒。
试倚栏杆怕望、月如钩。

寒阵阵,花迟信,替春愁。
何日东风吹绿、到芳洲。
相见欢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周岸登
风沈冷月无声。
过三更。
愁说佳人不见碧云横。

人纵见。
情终远。
竟何成。
依旧玉钗斜拔剔孤灯(鹜翁)
啼乌搅梦频惊。
数寒更。
依约青鸾消息下层城。

寻无处。
归无路。
意难平。
还是鳏鳏独寐到天明(鹜翁)
生憎满院流萤。
乱风灯。
恁自沾花惹草暗还明。

飘疑雨。
晖丛树。
织愁生。
留照砌蛩啼恨一声声(沤尹)
枕函历历山程。
驿筹更。
惊觉敲窗疏雨送寒声。

归期远。
愁鬓短。
梦初醒。
目断隔江一发故山青(忍盦)
哀弦忽动离声。
暗魂惊。
数尽分香红豆度兰更。

乌啼乱。
笳声断。
送君行。
厌听残更和泪不分明(复广)
相见欢 民国初 · 张尔田
惜花常怕花残。
晓妆寒。
翠被余香红雨泪阑干。

高阁上。
凝情望。
雁初还。
天际晴沙秋色小屏山。
相见欢 民国初 · 张尔田
长河渐落云屏。
晓星沈。
一枕落花残月酒初醒。

情何限。
人不见。
恨难任。
双配合欢罗带湿罗巾。
相见欢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落花如梦悠悠。
逐春流。
无限斜阳淡淡下红楼。

江南地。
长安事。
莫回头。
又是去年时节去年愁。
相见欢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月钩挂上江楼。
捉帘钩。
六曲屏风扇扇画沧洲。

来时候。
二更后。
水悠悠。
吹尽芙蓉零乱一身秋。
愁来只是贪眠。
日如年。
问甚游丝飞絮落花天。

閒台榭。
扬州夜。
锁红楼。
肠断暮春时候似新秋。
桃花细雨纷纷。
打黄昏。
几点西楼灯火未眠人。

声如断。
愁如乱。
更无闻。
踏碎一阶花影不开门。
满庭芍药堆霞。
起迟些。
来日香车宝马看琼花。

珠帘捲。
春如乱。
奈何他。
如此烟花三月不还家。
相见欢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井梧瑟瑟微寒。
入帘间。
如此江城秋色不堪看。

思旧梦。
有谁共。
倚雕栏。
惟有五更残月照江山。
雨残花暝西楼。
怨清秋。
弦索声中烟月满沧洲。

相思事。
家山远。
暗低头。
多少寻常游子不知愁。
画楼烟柳丝丝。
动芳思。
玉勒金堤犹似去年时。

飞花乱。
春将半。
总销魂。
日落千山把酒话中原。
相见欢 春夜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梨花春雨瓓珊。
小窗关。
一晌试吹玉笛觉唇寒。

渐相近。
休絮问。
卸云鬟。
香暖云屏帏底气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