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风烈(風烈)  拼音:fēng liè
1.怒风。《论语。乡党》:「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2.风采与德业。《汉书。卷九。元帝纪。赞曰》:「然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
3.教化与事业。《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馀论也。」
《漢語大詞典》:清飙(清飆)
亦作“ 清飈 ”。亦作“ 清飇 ”。亦作“ 清颷 ”。
(1).犹清风。 晋 成公绥 《啸赋》:“南箕动於穹苍,清飇振乎乔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张景阳 《玄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竦跱岹嶢,直亭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飆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寒蝉赋》:“折清飈而不沦,团高木以飘落。” 宋 梅尧臣 《次韵答黄介夫七十韵》:“清飇颯然来,喜得如弟兄。” 明 李东阳 《南溪赋》:“清颷徐来,旭旦始旦。”
(2).指清高俊逸的风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峻节无双,清飈自远。”
《國語辭典》:格调(格調)  拼音:gé diào
1.诗文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金瓶梅》第一一回:「高低紧慢按宫商,吐玉喷珠;轻重疾徐依格调,铿金戛玉。」《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著笔性写了去。」
2.人的品格、风范。唐。蒋防《霍小玉传》:「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某具说十郎。」唐。秦韬玉 贫女诗:「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3.风貌、景象。唐。张乔〈宿刘温书斋〉诗:「不掩盈窗月,天逝格调高。」宋。陈亮〈点绛唇。一夜相思〉词:「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漢語大詞典》:芳流
指懿美的风范。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菁华隐没,芳流歇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洣水:“神栖白云,属想芳流。”
分類:风范
《國語辭典》:墙宇(牆宇)  拼音:qiáng yǔ
1.住宅、屋舍。汉。孔融 缮治郑公宅教:「傥有归来之思,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藩垣林木,必缮治墙宇以俟还。」唐。杜甫〈课伐木〉诗:「雷雨蔚含蓄,墙宇资屡修。」
2.比喻人的风范、器度。《晋书。卷七十五。王湛等传。史臣曰》:「坦之墙宇凝旷,逸操金贞。」
《國語辭典》:馀风(餘風)  拼音:yú fēng
遗留的风教。《书经。毕命》:「商俗靡靡,利口惟贤,馀风未殄,公其念哉!」《文选。王俭。褚渊碑文》:「随武既没,赵文怀其馀风。」
《國語辭典》:古意  拼音:gǔ yì
1.古人的意趣。宋。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之三:「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2.怀旧之感。唐。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3.诗名。多讽咏前代故事,以寄寓其意。如唐代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宋代苏轼的〈古意〉。
4.闽南方言。指忠厚老实。如:「这人真古意。」
《國語辭典》:高标(高標)  拼音:gāo biāo
1.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为标。常用以形容山之高。唐。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比喻人品高尚。如:「风范高标」。《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武承嗣传》:「王高标峻尚,雅操孤贞。」
3.高标准的简称。如:「今年联考,国文的高标分数很低。」
《漢語大詞典》:仪刑(儀刑)
(1).效法。《诗·大雅·文王》:“仪刑 文王 ,万邦作孚。” 朱熹 集传:“仪,象。刑,法。”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有令赋诗》:“仪刑祖宗,妥绥天保。” 唐 白居易 《襄州别驾府君事状》:“故中外凡为冢妇者,皆景慕而仪刑焉。”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斯三人者,朕甚嘉之。使四海亿兆,皆当仪刑斯人,垂范将来。”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学》:“世之言学,有仪刑他国者,有因仍旧贯得之者。”
(2).为法,做楷模。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一:“德苟成,故能仪刑家室,化流天下,礼苟顺,故能影响无遗,翼宣风化。” 唐 窦庠 《东都嘉量亭献留守韩僕射》诗:“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 宋 陆游 《贺谢枢密启》:“岂惟康济於兹时,固足仪刑於后世。”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如此之人不弃絶则已,安可使仪刑后进,执事何为欲强之乎?”
(3).楷模;典范。北齐书·陈元康传:“王教训世子,自有礼法,仪刑式瞻,岂宜至是。” 明 方孝孺 《陈野翁字说》:“余违古人亦已久矣,持其身以行乎今之世,心恒惴惴然恐为浅薄之归,而不获闻故老之仪刑,何幸乃得先生乎!”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杖履从容,示仪刑於 黄山 、 白岳 之间,其高情逸韵,尤非世俗之所能及也。” 游国恩 《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敬赋》诗:“忘身参密勿,忠党树仪刑。”
(4).仪容,风范。 唐 郑万钧 《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乃数月后,侦其仪刑,稍稍顦顇。”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小儿致语》:“慈俭之化,无德而能名;保佑之功,如天之难报。惟流传於歌舞,庶髣髴其仪刑。” 宋 叶适 《王夫人画像赞》:“尔孙尔曾,象其仪刑。”
《國語辭典》:标格(標格)  拼音:biāo gé
气度、风范。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诗:「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薛仁贵征辽事略》:「观其标格,非久困之人。」
《漢語大詞典》:灵风(靈風)
(1).谓时势。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运神道以载德,乘灵风而扇威。”
(2).春风,东风。 唐 李商隐 《赠白道者》诗:“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叶葱奇 疏解:“次句标明时令。” 宋 梅尧臣 《将行赛昭亭寺喜雨》诗:“萧萧灵风来,蹲蹲祝郎舞,莫言春作迟,但念寒滩阻。”
(3).喻教化。 明 吴承恩 《赠学博郑东窗先生东归序》:“自夫子之来 淮 ,康我式我,震我以灵风,而濡我以甘泽。”
(4).阴惨的风。《花月痕》第四三回:“满屋中忽觉灵风习习,窗外一阵阵细雨。”
(5).阴灵的节概。 明 唐顺之 《吴江三忠祠》诗:“灵风鼠雀避,落日鹿麋过。”
(6).修道者或神灵的风范。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尔期诚玄契,遐想灵风,至怀所诣,因心则通。” 清 钱谦益 《仙坛倡和诗》之四:“灵风肃穆帷中语,凭仗神工斡国工。”
《國語辭典》:懿范(懿範)  拼音:yì fàn
良好的模范。今多用以称赞女德。唐。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唐。皇甫枚《王知古》:「儿自移天崔门,实秉懿范;奉蘋蘩之敬,如琴瑟之和。」
《漢語大詞典》:令仪(令儀)
(1).谓整肃威仪。《诗·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孔颖达 疏:“虽得王之燕礼,饮酒不至於醉。莫不善其威仪,令可观望也。”
(2).指美好的仪容、风范。 唐 司空图 《障车文》:“夫人琁躔濬发,金缕延长,令仪淑德,玉秀兰芳。” 宋 秦观 《蔡氏哀词》:“惟夫人之高谊兮,真一时之女英;既富有此好德兮,又申之以令仪。” 明谢谠《四喜记·冰壶重会》:“玉堂重瞻令仪,百朋锡懽情难拟。”
(3).盛美的典礼。《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周朝飨乐章》:“衣冠济济,鐘磬洋洋,令仪克盛,嘉会有章。”
《漢語大詞典》:真风(真風)
淳朴的风俗。亦指淳朴的风范。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劝一 柳下惠 ,而千万人立真风矣。” 唐 鲍溶 《题吴徵君岩居》诗:“ 尧 泽润天下, 许由 心不知,真风存绵緜,常与达者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陶渊明祠堂记》:“不藉琴以为雅,故无絃亦可;不因酒以为达,故把菊自足。真风所播,直扫 魏 晋 浇习。”
《漢語大詞典》:祖风(祖風)
祖辈的风范;祖辈的遗风。 唐 顾云 《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乃孙屈跡寧百里,好奇学古有祖风。”旧唐书·魏謩传:“ 宣宗 每曰:‘ 魏謩 绰有祖风,名公子孙,我心重之。’” 清 钱谦益 《祖锺华赠中大夫南京光禄寺卿制》:“节身乃用以昌后,餘其善庆,詒尔孙谋,试观世德之蝉连,益见祖风之绵邈。”《文汇月刊》1981年第2期:“我们的青年美术家都大有祖风……对于外来的美术流派和表现手法,学习借鉴,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