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鄱阳(鄱陽)
(1).地名。 春秋 楚 番 邑, 秦 置 番县 , 汉 改 鄱阳县 。今改 波阳县 ,在 江西省 东北部。史记·楚世家“ 吴 復伐 楚 ,取 番 ”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饶州 鄱阳县 , 春秋 时为 楚 东境, 秦 为 番县 ,属 九江郡 。 汉 为 鄱阳县 也。”文选·左思〈吴都赋〉:“ 鄱阳 暴謔,中酒而作。” 刘逵 注:“ 鄱阳 人俗性暴急。” 明 李梦阳 《豆莝行》:“ 鄱阳 十日路断截, 庐山 百姓啼寒饿。”
(2).指 鄱阳湖 。 明 徐祯卿 《彭蠡》诗:“茫茫 彭 蠡 口,隐隐 鄱阳 岑。”
《漢語大詞典》:鄱湖
鄱阳湖 的省称。 清 方文 《大孤塘阻雪》诗:“ 鄱湖 雨雪繁,半月犹不晴。” 清 潘耒 《登五老峰最高顶》诗:“我浮 鄱湖 望 五老 ,万仞秀出天中间。”
分類:鄱阳湖
《國語辭典》:江淮  拼音:jiāng huái
1.长江和淮水的合称。《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2.长江和淮水所流经的区域。
3.称江苏与安徽两省之地。
《國語辭典》:庐山(廬山)  拼音:lú shān
山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相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也称为「庐阜」、「匡卢」、「匡山」。
《國語辭典》:彭泽(彭澤)  拼音:péng zé
1.湖泊名。在江西省北部。即今鄱阳湖。简称为「彭泽」。
2.县名。参见「彭泽县」条。
《国语辞典》:彭蠡  拼音:péng lǐ
湖泊名。在江西省北境,长江以南。即今鄱阳湖。《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上》唐。颜师古。注:「彭蠡,泽名,在彭泽县西北。」也称为「彭蠡湖」。
《国语辞典》:南昌  拼音:nán chāng
城市名。位于赣江下游的鄱阳湖西南,为江西省省会,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水陆交通便捷,自古以来为南北交通要冲,商业繁盛。南昌开发甚早,有滕王阁、百花洲等名胜古迹。
《漢語大詞典》:番阳(番陽)
脉病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 项处 病者,切其脉得番阳,番阳入虚里, 处 旦日死。” 司马贞 索隐:“脉病之名曰番阳者,以言阳脉之翻入虚里也。”
湖名。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 元 范梈 《度泽过关山》:“朝临 昌邑 浦,夕指 番阳 湾。”
《國語辭典》:大姑  拼音:dà gū
1.对妇女的尊称。
2.称谓:(1)对父亲的姊妹中最长者的称呼。(2)称丈夫的姊姊。
《漢語大詞典》:大孤山
山名。在 江西省 鄱阳湖 出口处。又名 鞋山 。 唐 顾况 《小孤山》诗:“ 大孤山 远 小孤 出,月照 洞庭 归客船。”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九江府·德化县》:“ 大孤山 在府东南四十里 彭蠡湖 中,与 南康府 分界,西南洪涛,一峯独耸……山形似鞋,一名 鞋山 。”参见“ 大姑 ”。
《国语辞典》:彭蠡湖  拼音:péng lǐ hú
湖泊名。在江西省北境,长江以南。即今鄱阳湖。简称为「彭蠡」。
《漢語大詞典》:大孤山
山名。在 江西省 鄱阳湖 出口处。又名 鞋山 。 唐 顾况 《小孤山》诗:“ 大孤山 远 小孤 出,月照 洞庭 归客船。”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九江府·德化县》:“ 大孤山 在府东南四十里 彭蠡湖 中,与 南康府 分界,西南洪涛,一峯独耸……山形似鞋,一名 鞋山 。”参见“ 大姑 ”。
《國語辭典》:大姑  拼音:dà gū
1.对妇女的尊称。
2.称谓:(1)对父亲的姊妹中最长者的称呼。(2)称丈夫的姊姊。
《国语辞典》:罂子口(罂子口)  拼音:yīng zǐ kǒu
地名。位于鄱阳湖北部最狭处,扼江、湖相通的咽喉,形势险要。
《漢語大詞典》: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漢語大詞典》:顺济王(順濟王)
传说 彭蠡湖 ( 江西 鄱阳湖 )有神蛇,称 彭蠡 小龙,船家以洁器荐之,则蛇伏舟中,船乘便风,日行数百里而无波涛之恐。后有司以状闻于上,诏封为“顺济王”。见 宋 沈括 梦溪笔谈·神异。民间因以“顺济王”指能保佑顺利渡水的水族神灵。 宋 苏轼 《顺济王庙新获石砮记》:“ 顺济王 之威灵,南放于 洞庭 ,北被于 淮 泗 。”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南康神惠庙碑》:“﹝ 陆藻 ﹞见堂殿崇深,一丈夫衣冠甚伟,前揖曰:‘吾 顺济王 也,子何为至此?然吾祠宇方兴,子当为吾记,仍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