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还归(還歸)
(1).返回。 应劭 《风俗通·怪神》管子:“ 齐公 出於泽,见衣紫衣,大如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数月不出。”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孝明 加恩,则论徙边;今上宽惠,还归州里。”《西游记》第七七回:“ 老孙 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 淞江 亭畔坐垂纶,还归被褐出负薪。”
(2).归顺,归附。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则 庐江 太守 刘勋 ,先举其郡,还归国家。”
(3).归还。《金瓶梅词话》第九九回:“当时统制打死二人,除了地方之害,分付 李安 ,将马头大酒店,还归本主。”亦指收回。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 光绪 三年﹞据老农云:此虫从大雾中生,然而总归天意,故木棉仅得二分至五厘不等,其杂粮不过还归种子而已。”
《國語辭典》:送还(送還)  拼音:sòng huán
遣送、归还。如:「那人将拾获的巨款送还失主。」《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布恐玄德疑惑,先令人送还家眷。」
《國語辭典》:退还(退還)  拼音:tuì huán
归还、交还。《儒林外史》第三三回:「王知县事体已清,退还了房子,告辞回去。」
《國語辭典》:归纳(歸納)  拼音:guī nà
归类、归结。如:「警察自现有的线索中,归纳出几条侦查方向。」
《國語辭典》:交还(交還)  拼音:jiāo huán
交回、归还。如:「警察把招领的东西交还给失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第二个是仍然交还阿七妈,叫他拿了这个凭据,和你要人。」
《国语辞典》:交回  拼音:jiāo huí
归还。如:「考试时间终了,监考老师要求考生立刻把试卷交回。」
分类:归还
《國語辭典》:返璧  拼音:fǎn bì
1.退还璧玉。如:「秦王诈称以五十座城池换和氏璧,奸计未成,只得返璧。」
2.比喻将原物归回主人。
分類:归还
《國語辭典》:纳还(納還)  拼音:nà huán
归还、送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知是闺中之物,急欲进去纳还。」
分類:归还
《漢語大詞典》:还纳(還納)
归还;交纳。 宋 苏轼 《乞减价粜常平米赈济状》:“以此愚民生心侥倖,每有借贷,例不肯及时还纳。” 元 马祖常 《建白一十五事》:“所有孳畜田产,厚息借贷,準折还纳,终致破产,不敢有词。”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 道光 二十九年﹞下忙银大漕概未徵收,佃户小大租均未还纳,幸不滋事。”
分類:归还交纳
《漢語大詞典》:还补(還補)
归还。《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倘尔民良心不死,明岁收成照数还补。”清史稿·食货志二:“此人并非官吏,借出之米,还补时遣何人催纳?”
分類:归还
《漢語大詞典》:倒还(倒還)
归还。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相 泌 以虚诞自任……有人遗美酒一榼,会有客至,乃曰:‘ 麻姑 送酒来,与君同倾。’倾之未毕,閽者云:‘某侍郎取榼子。’ 泌 命倒还之,略无怍色。”
分類:归还
《漢語大詞典》:派还(派還)
犹归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此刻虽是多派些,修好了,餘下来仍旧可以派还的。”
分類:归还
《國語辭典》:不归(不歸)  拼音:bù guī
1.不返回。《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文选。颜延年。秋胡诗》:「存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
2.不向往,不归附。《文选。曹植。赠丁仪诗》:「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3.借而不还。《孟子。尽心上》:「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汉。赵岐。注:「五霸而能久假仁义,譬如假物久而不归,安知其不真有也。」
《漢語大詞典》:还家(還家)
(1).回家。后汉书·臧洪传:“ 中平 末,弃官还家,太守 张超 请为功曹。”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行至 汴梁 中牟 地方,有个族人在那里做主簿,打点去与他寻些盘费还家。”
(2).归还农家。 陈残云 《南大门风光·河畔飘起红旗》:“土改的锣鼓声,和贫苦农民‘土改还家’的欢笑声,震荡了 深圳 南岸劳苦者的心声,有些人回到家乡,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搞生产。”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六:“咱们挖地主财宝是要咱们的血汗帐,是财宝还家。”
(3).指把农作物收获回来。 刘澍德 《拔旗》:“附带还有一条:注意不要抛撒,保证颗粒还家。”
《國語辭典》:归田(歸田)  拼音:guī tián
1.归还田地。《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
2.辞官返乡,归隐田园。如:「解甲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