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下方  拼音:xià fāng
1.下面、下边。《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写取龟策卜事,编于下方。」
2.人间。唐。周朴 桐柏观诗:「人在下方冲月上,鹤从高处破烟飞。」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你看下方景致,是比俺那仙界不同也。」
3.古时指南边与西边,阴气萌生的地方。《汉书。卷七五。翼奉传》:「下方之情,哀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下方谓南与西也。阴气所萌生,故为下。」
《國語辭典》:下头(下頭)  拼音:xià tóu
低头。宋。刘克庄 白社迓客诗:「送迎不是祠官事,偶见青山急下头。」
《國語辭典》:下头(下頭)  拼音:xià tou
1.下面、下边。唐。齐己〈观李凉处士画海涛〉诗:「叶扑仙槎摆欲沉,下头应是骊龙窟。」《朱子语类辑略。卷五。自论为学工夫》:「据他说时,只这一句已多了,又况有下头一落索。」
2.下属,多指仆人。如:「您老请进,下头怠慢了,请原谅。」
《國語辭典》:下脚(下腳)  拼音:xià jiǎo
1.放下脚。《晋书。卷六六。陶侃传》:「贡初横脚马上,侃言讫,贡敛容下脚,辞色甚顺。」
2.动手,开始做一件事。《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只是我想大丈夫仗本事干功名,一下脚就讲究花钱,塌了锐气了。」
3.嫖客送给妓院仆人的赏钱。《海上花列传》第八回:「遂取那一捲洋钱,交与黄二姐,开销下脚等项。」《负曝闲谈》第一三回:「单幼仁在腰里摸出了四块下脚,同著殷必佑走出了弄堂。」
4.原料经过制造过程后,所剩馀下来的渣滓、废料。也称为「下脚料」。
《漢語大詞典》:衣衽
指衣裳前幅的下边。
《國語辭典》:前后(前後)  拼音:qián hòu
1.前面与后面。《左传。隐公九年》:「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三国演义》第五九回:「马超屯兵渭口,日夜分兵,前后攻击。」
2.表示时间的长短。《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光秉政前后二十年。」
《漢語大詞典》:檐花(簷花)
靠近屋檐下边开的花。 唐 李白 《赠崔秋浦》诗:“山鸟下听事,簷花落酒中。” 唐 杜甫 《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簷花落。” 赵次公 注:“簷花近乎簷边之花也。学者不知所出,或以簷雨之细如水,或遂以簷花为簷雨之名。故特为详之。” 宋 周邦彦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词:“浮萍破处,簷花帘影颠倒。”
《漢語大詞典》:带宽
波长、频率或能量带的范围;特指以每秒周数表示频带的上、下边界频率之差。例如:具有6兆周带宽的电视信道。
《國語辭典》:地脚(地腳)  拼音:dì jiǎo
1.承受上层建筑物的基础。《金瓶梅》第一六回:「先拆毁花家那边旧房,打开墙垣,筑起地脚,盖起捲棚山子。」也称为「地基」。
2.书页下方的空白处。
《國語辭典》:颧骨(顴骨)  拼音:quán gǔ
眼下鼻旁高起的四边形骨头。《儒林外史》第一四回:「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作「鹳骨」。
《國語辭典》:护耳(護耳)  拼音:hù ěr
寒带地区为保护耳朵不会受冻的用品,形状类似耳机。
《漢語大詞典》:着重号(着重號)
标点符号的一种。标作·,用在横行文字的下边或竖行文字的右边,指出文中特别重要的词句。
《國語辭典》:眼睫毛  拼音:yǎn jié máo
长在眼皮边上的毛。如:「她的眼睫毛又长又翘,不用化妆就很美丽。」
《国语辞典》:比上不足,比下有馀(比上不足,比下有馀)  拼音: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
(谚语)比上面的差些,比下边的又强一点。如:「以他目前的收入,应付生活的开销尽够了,虽然比上不足,也还比下有馀。」
分类:谚语下边
《漢語大詞典》:垫高
以铺在下边的某物抬起或支撑。例如:把版画垫高到适合印刷的高度。
《國語辭典》:瞒上不瞒下(瞞上不瞞下)  拼音: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只欺骗上面的人,而对下面的人无所顾忌。参见「漫上不漫下」条。《金瓶梅》第二六回:「你还有甚亲故?俺们看阴师父分上,瞒上不瞒下,领你到那里胡乱讨些钱米;勾你路上盘费便了。」《儒林外史》第四回:「方才有几个教亲,共备了五十斤牛肉,请出一位老师夫来求我,说是要断尽了,他们就没有饭吃,求我略松宽些,叫做『瞒上不瞒下』,送五十斤牛肉在这里与我。却是受得受不得?」